五 相关概念、理论范式和研究框架
(一)相关概念
生活史 简单来说,生活史(life history)就是在社会、文化和历史情境里,一个生命在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事件和拥有的经历。它所涉及的主要是通过非结构或者半结构访谈收集到的对过去生活的描述,也包括对信件、照片和日记等个人资料的研究(李强、邓建伟、晓筝,1999)。本书通过半结构式的口述史访谈获得农民工从打工到返乡时期的生活史,主要展开对他们生活史中主体体验的分析,以此考察外出打工究竟为他们提供了什么样的生活机会。
生活事件 在一个人的生活史中会发生许多生活事件,比如接受教育、参军、独立生活、参加工作、迁移、结婚、生子、父母亡故或离异等等。这些生活事件是生活史的重要内容,不同生活事件发生的时间以及社会、家庭对人的角色期待会影响人的生活轨迹(李强等,1999)。美国社会学芝加哥学派的早期代表托马斯和兹纳涅茨基的代表作《身处欧美的波兰农民》是生活史研究的拓荒之作,其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了“生活研究法”,注重收集研究对象的生活故事,注重让材料本身说话,从普通人入手,自下而上地书写历史(包蕾萍,2005)。本书对农民工打工生活史的挖掘受到了上述方法的启发。
生命周期 生命周期概念将生命视为一种随个体或组织的发展,社会关系或角色不断转换、循环的过程和阶段(包蕾萍,2005)。具体来说,个体的生命周期是指人从出生到死亡的不同阶段,一系列的根据家庭结构与规模变化划分的人生不同阶段。生命周期重视人的社会角色,某一阶段稳定的社会角色关系会给人提供方向和规则,相应地,个体被锁定在一系列社会期望和非正式关系中。这种锁定带来的责任感保证了人格的稳定,同时也保证了个体生活的稳定,使各种危险与意外的可能性最小化。生命周期理论注重从不同世代的转换来分析个体的社会阶段,如祖辈、子辈等角色转换,强调生命过程是连续、无跳跃性的成熟过程。生命周期理论中关系或角色的视角被作为生命历程理论重要的出发点(包雷萍,2005)。
生命历程 生命历程是指在人的一生中通过年龄分化而体现的生活道路。作为一种理论,它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跨学科的理论范式。它的发展是建立在对生命周期理论批判的基础上的。生命周期较为关注个体层面,而生命历程将个体和社会结合起来,并引入时间性,吸收了毕生发展观的精华,同时也受到生活史研究的启发,使理论框架能够包括更加丰富的应用内容。
生活机会 本书通过对农民工打工生活史的描述,在生命历程的理论框架中探讨打工为农民工提供了什么样的生活机会。简单地说,所谓的生活机会(life chance)就是一个人在生活中的选择和机会,就宏观而言是个人在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制约下的选择过程(Dahrendor,1979;转引自孙莹,2005)。个人的生活机会不仅取决于历史环境,同时也取决于一个人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位置(G.H.埃尔德,2002:18~21)。在个人生活史的微观过程中,个人的生活机会则是其生命历程长期选择的结果。因为家庭及其所处的社会结构的嵌入机制,在一个社会结构相对固化的社会中,个体的生活机会是有限的。
生活机会的观点最初由美国学者Dahrendor(1979;转引自孙莹,2005)提出。Dahrendor特别指出,在一个社会分层已经趋于固化的社会中,一个人的成长过程无不受到家庭状况及其所在社会阶层与社会关系的影响。
后来美国学者Schiller(1989;转引自孙莹,2005)提出了“有限机会观点”,主要用于分析个人出身对于美国社会中有色人种、妇女、低收入阶层社会流动的影响。这些观点无疑对于我们思考农民工的生活机会有启发性,个人及其家庭所处的结构性位置是决定个人可以获得相应生活机会的最基本因素,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分层已经趋于固化的社会中尤其如此。但是,将生活机会完全归于历史环境和社会结构似乎有宿命论的嫌疑,个人变成了社会结构和历史环境的木偶,人的主动性被淹没了。
从个人完整的生命历程来看,处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人的同一行动对其整个生命历程的意义不同,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有不同的生活预期,个人对生活的选择也会不同,能否摆脱结构性位置的限制从而实现社会流动是长期选择和努力的结果。社会也提供了一些基于平等基础上的制度化途径,借此可以穿越结构化的藩篱,使得个人摆脱结构性位置所规制的生活道路,比如中国历史上的科举制度和当代的高考制度。因此,外出打工为农民工提供了什么样的生活机会,还需要我们在完整的生命历程系统中考察。
家本位 本书在家庭伦理的社会文化意义上使用家本位。其有两层含义:一是传统文化中“家”作为社会基本单位的重要性在当代的延伸,强调家庭成员与作为整体的家庭的关系(潘允康、丛梅,1995);二是家本位所衍生出来的家庭伦理与制度在社会组织和个体行为选择中的作用,强调每个家庭成员对家庭都负有一定的责任,并伴随其生命的始终。具体表现为父母对子孙负责的、在代际关系上“向下倾斜”的责任伦理(杨善华,2010)。这种责任伦理在本书中的结婚后外出务工的返乡农民工的打工过程中体现得尤为明显,直接决定了他们的工作伦理、打工目标以及返乡的行为选择。未结婚就外出打工的返乡农民工经过了结婚生子等生活事件之后,就会体会到自己对家庭和下一代的责任,其打工目标和生活期望也随之改变。家本位和家庭本位没有内涵与外延的区别。
返乡农民工 2006年,《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中首次将农民工写入中央文件。在此文件中,农民工被定义为:在我国改革开放、城镇化、工业化过程中涌现出来的新型劳动大军,他们户籍仍在农村,主要从事非农产业,有的在农闲季节外出务工,亦工亦农,流动性强,有的长期在城市就业,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基本上沿用上述定义,只是在内涵上稍有扩展,那些离开农村外出从事个体工商业者,以自雇或者他雇方式从事非农业生产或者工资性收入者也包含在本研究之内。依此定义,本研究中的返乡农民工,是指那些已经永久返乡或者暂时返乡的农民工。
(二)理论范式和研究框架
本书将生命历程理论作为分析农民工打工生活史的理论工具,生命历程理论的核心命题在本书中被操作化为具体的分析性概念。生命历程研究范式在多种学科中都有应用,在纵贯性的量化研究中应用最多,以静态的模型来对动态的生命历程进行研究。个人生活史的内容与生命历程研究中的定性研究传统有很大重叠,在许多学者看来,生命历程和个体的生活史相结合,能够超越社会生活研究中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长期隔离的状态,能在个体、家庭、时空和社会的四维框架中分析人的生活。本研究将生命历程理论提供的概念、原理作为分析工具和可操作的切入点,对农民工返乡这一社会现象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深层次的考察,达到更加深刻地理解返乡农民工生命历程的目的。
在个体意义上,“生命历程是个体在一生中会不断扮演的社会规定的角色和事件,这些角色和事件的顺序是按照年龄层级排列的,年龄、成长和死亡这些生物意义在生命历程中是由社会结构决定的,年龄层级表达的也是一种社会期望”(埃尔德、葛小佳,1998)。生命历程理论主要涉及生命过程中一些事件和角色(地位)及其先后顺序和转换过程,主张将社会历史和社会结构联系起来阐述人类生活(李强,1999a)。社会规定性和年龄层级性是其两个关键点,轨迹、持续和转变是其三个主要分析主题。轨迹和转变的相互作用产生了生命历程中的转折点,从而中断角色持续、改变生命轨迹的方向。与生命周期不同,生命历程理论着重发现个体与社会的连接点,时空观念的引入是生命历程理论对生命周期的最重要突破(包蕾萍,2005)。在众多专业领域内,生命历程理论更多地被作为一种理论视角和研究范式。
生命历程理论包括以下四个核心原理(李强、邓建伟、晓筝,1999;包蕾萍、桑标,2006;郭于华、常爱书,2005)。
其一,一定时空中的生活。在巨大社会变迁的社会中,出生在不同年代的人所面对的社会情境是不一样的,因此个体所拥有的社会机会和社会限制也是不一样的。这个原理告诉我们,人的出生年代将人与某种历史力量联系起来,强调人生与变化着的时空的关系。比如,在农业税免除之前,许多外出打工者是被濒临破产的小农经济逼出去的,是为了生存而打工。近几年虽然农业收益有所改观,但是物价的上涨、消费主义的侵蚀、邻里之间的攀比等原因,使得一些农民工为了过上更好的日子而外出务工或经商。
其二,存在于主动选择与社会制约中的人类行动主体。一方面,所有的自我都是由社会过程构成的,人在社会中所作出的选择受到社会情境的影响;另一方面,因为个体经历和性格差异,个体有能力在已有的社会建制中能动地选择自己的行为,从而对社会结构产生影响,冲破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决定性逻辑。这一原理强调人的能动性。比如,虽然农民工的社会流动受到种种制度性障碍的限制,但是有些农民工因为其个人能力、资本、机遇等原因,仍然有可能实现事实上的城市化流动。然而,一些农民工有条件、有能力在城市永久居住,但是基于乡愁情结等原因,他们在人到老年时却选择了返乡。
其三,相互联系的生活。生命存在于相互联系或者相互依存之中,个人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被整合在一定的群体中,只有这样,个人才能得到社会的支持,并承担一定的社会义务。同时,社会关系是传递各种社会感情的媒介,也是纵向历史文化的传承。这一原理告诉我们,每一代人注定了要受到别人生命历程中所发生的生活事件的影响。比如,在家务农并照看孙子的父母年老体衰或者突然去世,在外打工的子女有可能中断打工生涯。
其四,生活的时间性。它是指在生命历程中变迁所发生的社会性时间,以及个体与个体之间生命历程的协调发展。社会性时间是指角色的发生、延续、后果以及相关的年龄期望和信念。这一原理强调,某一生活事件在何时发生甚至比这一事件本身更具有意义,比如,一些未婚的农民工在打工时意外怀孕,不得不中断打工,返乡结婚,这就可能改变他们的人生轨迹。社会性时间可用于规划多个生命轨迹之间的协调发展,比如,即将进入老年的农村父母期望适婚年龄的子女赶快成婚,以享受子孙绕膝的天伦之乐,但是子女所秉持的生活价值观与父辈有代沟,他们并不会如父母所愿,反而在“该”结婚的时候不结婚,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和斗争需要解决,这样家庭才可能维持和谐状态。
应用生命历程理论,可以从以下框架分析返乡农民工的生命历程。
第一,本书以一定的年龄层级、家庭生命周期理解一定类型农民工的生活期望、生活特点和打工过程。处在不同人生阶段的农民工有不同的打工诉求,返乡农民工的生命历程呈现不同的特点,但相同年龄段或者处在相同家庭生命周期的返乡者具有几乎相同的人生轨迹。农民工年龄阶段的规定性不同,其所承受的社会期望也不同。
第二,人的生命历程镶嵌于社会设置之中,并受到社会历史力量的影响。家乡的发展变化,流出地、目的地的社会制度的变迁,不可抗力的出现,以及整个社会结构体现出来的刚性约束,都对农民工的生命历程产生影响。本书将返乡农民工的生命历程放置在一定的时空结构中,在宏观事件和社会结构特征中分析返乡农民工生活史的起承转合和生命历程的发展过程。
第三,个人的生命历程和家庭的生命周期是紧密相关的,农民工“打工—返乡”的过程随着其家庭生命周期的变化而进行,这个过程是在一定伦理价值基础上成为可能和具有意义的。发现这一伦理价值有助于我们从农民工角度认识打工对他们究竟意味着什么,到底是什么样的伦理价值支撑着农民工的打工行为并使之具有意义。本书在回答上述问题的基础上建构社会文化意义上农民工的打工模式。
时间性是生命历程理论将时代、个人的生命历程和家庭的生命周期连接起来的核心概念。生命历程理论将时间的多样性同社会结构变迁以及社会制度安排融合在一起。个人的生命历程被主要看成是更大的社会力量和社会结构的产物,它不仅从历史的角度关注个体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同时也从社会文化角度关注各个年龄层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位置。生命历程研究要求在一个共同的概念和经验性研究的框架内对个体生活事件、生命轨迹的社会形式作出解释,并且注重考察影响这些事件和轨迹的社会进程。
纯粹的时间上的共时性,并不能带来代位置的一致性,构成一种社会历史现象的相同的代位置的关键是社会群体对一定历史和社会单位的共同命运的参与,即经历统一的具体的社会历史力量的年龄群体。即使在时间上有一定的错位,但是在基本上相同的人生阶段经历了共同的社会活动,无疑这种社会活动是在共同的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展开的(卡尔·曼海姆,2002:95)。返乡农民工的生命历程不仅呈现以年龄段相区分的特征,个人的生命历程同时镶嵌于社会设置之中,并且还受到社会历史力量的影响。当代中国小农经济生产结构的新变化、家乡的发展变化、社会制度的变迁、不可抗力的出现,以及整个社会结构体现出来的刚性约束,都对农民工的生命历程产生着影响,因此,相同年龄段返乡者具有几乎相同的人生轨迹。处在不同人生阶段和家庭生命周期的农民工有不同的打工诉求和工作伦理差别。
依照生命历程理论中的时间性,本书在进行分析性分类时将这些返乡农民工分为结婚后外出务工的返乡农民工和未结婚就外出务工的返乡农民工。因为所处家庭生活周期的不同,这两个群体的生命轨迹也呈现类聚上的差异,他们构成了一组按照年龄层级分布的可对比分析的个案序列,他们外出打工时不同阶段的行为倾向也不同。本书以未结婚就外出务工的返乡农民工和结婚后外出务工的返乡农民工为主要表述对象,在生命历程的框架内分析他们的打工生活史,并在对比的视角下分别讨论他们外出打工的动因、打工的过程、他们自己对打工的整体评价以及返乡之后的适应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