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南部乡村汉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南疆汉族人口的现状

一 新疆汉族人口

(一)新疆各民族人口

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时,全疆主要有维吾尔、汉、哈萨克、回、蒙古、柯尔克孜、塔吉克、锡伯、满、乌孜别克、俄罗斯、达斡尔、塔塔尔等13个民族,共433.34万人。由于这13个民族在新疆居住的时间较长,故被称为新疆的主要民族,或世居民族。此后,为适应新疆经济发展的需要,大批内地的干部、工人、知识分子响应国家支援边疆建设的号召来到新疆,新疆的人口数量急剧增加,民族成分更为复杂。

据2010年进行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新疆有2181.58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达到1298.58万人,占全疆总人口的59.52%,共有56个民族成分,13个主要民族占到新疆总人口的99.5%。人口数超过1000万的民族有维吾尔族;超过100万的民族有汉、哈萨克等2个民族;人口数在10万~100万的民族有回、柯尔克孜、蒙古等3个民族;人口数在1万~10万的有塔吉克、锡伯、满、乌孜别克、东乡、土家等民族;人口数在0.1万~1万的有俄罗斯、达斡尔、塔塔尔、藏、苗、壮、撒拉、土、彝、朝鲜等民族;其他民族人口在千人以下。除13个主要民族外,后迁进的东乡族由于人口数量多(1990年为5.6万人,2010年为6.16万人),居住地相对集中,基本保留了本民族的传统生活方式,其他民族则因人口较少,居住分散,并且主要是与进疆的汉族群体混居生活,在社会生活中,民族特色并不明显。

表1-3 新疆10万人口以上民族的人口数量变化

图1-1 新疆维吾尔、汉两族人口发展情况

资料来源:同表1-3。

在各民族人口分布上,分区域看,南疆以维吾尔族人口为主,北疆以汉、哈萨克两个民族人口为主,柯尔克孜、锡伯、塔吉克和达斡尔等民族人口分布比较集中,其他民族相对分散。俄罗斯、乌孜别克等民族人口主要居住在城镇。此外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乌孜别克、蒙古和俄罗斯等民族人口还有跨国居住的特点。

(二)新疆汉族人口的增长

新中国成立前,新疆的汉族人口数量较少,据1944年新疆省警备处统计,全疆汉族人口22.24万,占总人口的5.5%[81];1949年,全疆汉族人口29.1万,占总人口的6.71%[82];到2012年新疆汉族人口达到847.29万,占全疆总人口的37.95%[83],人口数量比1949年增长了28倍。显然,1949年后汉族人口的增长速度是较快的。政府是移民最重要的推动者,其目的主要是促进边区开发。但汉族人口分布并不均衡,主要分布于北疆(天山以北)地区,南疆以维吾尔族人口占绝大多数。2012年,南疆喀什、和田、阿克苏三地区(包括阿拉尔市和图木舒克市)总人口901.78万,其中维吾尔族人口占87.05%,汉族人口占11.74%(105.91万)。而汉族人口数量的快速上升,除部分是自然增长外,由迁移带来的人口机械增长是主要原因。

表1-4 历次人口普查新疆汉族人口的数量和比重

图1-2 1949~2012年新疆总人口与汉族人口数量变动情况

资料来源:《新疆五十年》,《新疆统计年鉴(2013)》。

新疆省际迁移人口的主体是汉族。1949年后,新疆省际人口迁移经历了以计划迁移为主、自发迁移为辅向以自发迁移为主转变的历史过程。大致出现了三个人口迁移的高潮期,以及相伴随的两个低谷期。[84]

第一个高潮期(1949~1961)。全疆人口净增长267.72万,其中净迁入187.72万,汉族人口占净迁入人口数的95%。迁移人口包括军队转业安置、青壮年、自发迁移人口及有组织的来疆人员。1961~1965年,是人口迁移的第一个低谷期。新疆开始精减职工,许多移民返回原籍,1962年,新疆省际人口净迁移为19.46万,为新中国成立以后新疆人口净迁移量的最低值。

第二个高潮期(1964~1980)。全疆净增人口539.06万,其中省际净迁入149.9万,汉族人口占净迁入人口的85%。汉族人口占新疆总人口的比重由1962年的29.72%增至1978年的41.6%,为新疆历史上的最高值。这一阶段特点是周期长,增长速度慢,规模逐渐减小。1981~1989年,是人口迁移的第二低谷期。1981年起省际迁移逆转为净迁出,净迁移人口为24.57万,年均净迁出2.73万。大量外迁的主要原因,一是随着改革开放后政策放宽,前一个时期大量移民出现了逆向或回返型链式迁移;二是内地的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较快,吸引力增大;三是80年代初部分地区民族关系趋于紧张,民族分裂分子频繁活动,新疆不稳定的因素增加,汉族人口返回内地。另外,新疆汉族人口实行计划生育,自然增长速度减缓。受双重影响,汉族人口占新疆总人口的比重1990年降为37.58%。

第三个高潮期(1990年以后)。据统计,1990~2000年,新疆均为人口净迁入,而且净迁移量逐年回升,但规模不能与五六十年代并论。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表明,新疆的迁入率达到12.7‰,5年净迁入人口95.01万,净迁移率以10.3‰排在广东、北京、上海之后,位列全国第四。[85]这一段时间还有大量的汉族流动人口进入新疆,90年代,仅全国各地到新疆的鞋匠、木工、泥瓦匠、裁缝、修理工就达200多万人。[86]

据分析,1995~2000年,新疆省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为开发程度高、经济发展较快、交通便利的地区,如乌鲁木齐市、昌吉州、石河子市、伊犁地区和奎屯市、阿克苏地区等;自然条件较恶劣的边远地区,如克孜勒苏州、和田、阿勒泰迁入人口比例很小。南疆五地州的迁入人口占全疆迁入人口的28.22%(参见表1-5)。

表1-5 新疆省际人口迁移地州分布的规模变动

(三)新疆汉族人口的分布

随着迁移人口数量的增加,新疆汉族人口的分布范围逐渐扩大,由过去集中于北疆变为分散于全疆各地。1944年,新疆汉族人口中的84%集中于今天的乌鲁木齐市、昌吉州、伊犁州直属县市和塔城地区;2010年上述地区的汉族人口占新疆汉族人口的57.57%,尤其是昌吉回族自治州,由1944年的2/5下降到1/10多,当然其中也有行政区域变化的因素。乌鲁木齐市汉族人口占到全疆汉族人口的1/5,这与1944年的状况相同。南疆汉族人口的数量及比重显著上升,南疆五地州汉族人口的比重由1944年的3.3%上升到2010年的21.6%(参见表1-6)。

据1987年在新疆石河子市、吐鲁番地区、喀什地区、伊宁市进行的抽样调查,调查的汉族样本(815)中,大约71%的农村居民和93%的城镇居民是在1949~1976年迁移到新疆的。调查数据显示最大的移民浪潮发生在1958~1962年。在这短短的4年里,样本中的33%的农村移民和39%的城镇移民来到新疆。新疆就像其他边区(如内蒙古)一样,在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发挥了缓解内地人口压力的蓄水库的作用。[87]

表1-6 新疆汉族人口各区域分布情况

总结新疆汉族人口的特点是:(1)以迁移人口为主,人口数量增长很快;(2)人口的地域分布以北疆为主,城镇为主,南疆数量较少;(3)人口的分散性与集聚性并存,一方面广泛分布于全疆各地,另一方面在部分区域较为集中。

二 南疆三地区汉族人口的数量变化

南疆汉族人口数量变化的过程与全疆汉族人口的变化基本一致,但由于在南疆人口基数小,迁移人口的特征表现得更明显,而且因地处偏远,在不同时期的时间段上也有差异。

新中国成立前,南疆汉族人口数量较少。据1944年新疆省警备处统计,现在的阿克苏、喀什、和田三地区汉族人口共5623人(未计现属柯尔克孜自治州的阿图什市和乌恰县),占当时新疆省汉族人口的2.53%,占三地区总人口的0.21%。[88]2012年三地区(包括阿拉尔市和图木舒克市)汉族人口105.91万,占全疆汉族人口的12.5%,占三地区总人口的11.74%。在这个时段,全疆汉族人口增长37倍,南疆三地区则增长187倍。显然,三地区汉族人口数量增加更快,说明其迁进人口比重更大。

由于缺乏南疆三地区长时段系统的汉族人口数据,在此仅以1982、1990、2000、2010年全国四次人口普查数据(参见表1-8),以及喀什地区的疏勒、麦盖提、莎车、英吉沙四县和阿克苏地区的温宿、乌什、新和三县人口变化数据(参见表1-9),说明南疆三地区汉族人口数量变化的轨迹。需要说明的是,南疆汉族人口中相当一部分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这里列举的几个县的人口数据来自各县县志和新疆统计年鉴,基本没有包括兵团人口,只是在1975~1981年兵团撤销期间,兵团人口计入了所在县市的人口。

(1)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末,汉族人口数量上升速度很快。

50年代初期若干县的汉族人口数量下降。当时正是新旧政权更迭的时代,旧政权中南疆的汉人从政者多,新政权建立起来后,旧政权之下的一些人离去,新政权建立和完善还有个过程。如1949年和田县有汉人3211人,1954年下降到2400多人。于田县1949年汉族400人,1958年下降到278人。下降原因为新中国成立后,原国民党留用人员部分被遣返,一些从事开采的汉族工匠也陆续返回内地。[89]同时,有些县则在上升,如泽普县1949年有汉族人口42人,1953年为110人。[90]所以总体上50年代初期三地区汉族人口数量变化不大。

5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大量的支边青壮年、城市知识青年、内地自流人员等进入,以及部分新疆城镇人口被压缩、精减来到南疆农村,三地区汉族人口数量得到快速增长,1978年前后达到高峰。疏勒县汉族人口1975年比1955年增长10.6倍,莎车县增长3.8倍。

如前文所划时段,1961~1965年是全疆汉族人口迁移的第一个低谷期,但在南疆,这一时期接受了许多因内地家乡灾荒而自流来的移民、政治上受到打击的各类人员以及部分下放到农村的精减人员,故人口仍呈明显增长势态。温宿县的汉族人口1965年比1960年增长3.8倍,莎车县增长了99%,在麦盖提县甚至增长4倍。

(2)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汉族人口迁出者多,自然增长减缓,人口数值微增。

就全疆来说,改革开放后政策放宽,大量移民回返,1981年起省际迁移由净迁入逆转为净迁出,加之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使人口增速减缓,汉族人口增长很慢。而南疆汉族人口所受影响更为明显,迁出人口比重更大。从1982年和1990年人口普查数据看,全疆汉族人口的数量分别为528.65万和569.56万,增长了7.74%,三地区的汉族人口数分别是55.19万和57.97万,增长了5.04%,年均增长0.63%。其中尤以汉族人口数量较多的阿克苏地区人口增加最少,8年中增加了不到3000人(参见表1-7),9县市中有7县市是负增长,乌什县、库车县汉族人口数均下降20%。库车县塔里木乡的人口由1982年的572人下降到1990年的8人。实际在70年代末,一些县市汉族人口数量就开始明显下降,如疏勒县1977年以后汉族人口数量逐年减少,由当时的1.7万人,减至1988年的最低点,1.3万人;新和县也是从1977年以后减少,由当时的5374人,减至1987年的3496人的最低点;温宿县由1978年的3.57万人,减至1987年的3万人。

此期间也有少数县汉族人口数量在上升。如莎车县1978年为1.5万人,在1979、1980年两年下降至1.42万人后,80年代基本维持在1.5万~1.6万人。巴楚县在1980年由前一年的6004人降到5644人后,80年代也在缓慢上升,1985年即升到8000人以上,1990年达到1万人。[91]泽普县1990年比1982年人口增长了69%,1979年南疆石油勘探指挥部基地定点泽普,汉族人口增至9248人,1983年为13369人[92],1990年为25366人。但总的来说,到80年代末期南疆三地区汉族人口的数量下降至低点。

(3)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汉族人口重新较快上升。

以1990年、2000年两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比较,全疆汉族人口增长了31.5%,南疆三地区增长了61.8%,尤以阿克苏地区增长幅度大,增长了71.2%(参见表1-7),其中新和县、阿瓦提县都增长了122%以上。岳普湖县在县市里增长幅度是最大的,从3855人增长到8702人,增长了125.7%,这主要是因该县1990年汉族人口基数小。由于这段时间汉族人口数量增长较快,占该县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到12.97%,高于1990年的9.66%,也高于1982年的10.95%。

2000~2010年南疆三地区汉族人口数量继续上升,但增长幅度较前10年下降(参见表1-7)。

表1-7 南疆三地区1982、1990、2000年人口数量的变化

这段时间新疆汉族人口的增长与新疆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有关,在南疆三地区,则直接与水土开发速度加快有关。长期以来,三地区各县市以农业生产为主,二、三产业发展速度相对较慢,吸纳就业人口的能力提升较慢,相当数量的汉族迁移人口来到南疆进入了农业生产领域。1990~2000年,麦盖提、温宿、阿瓦提、沙雅等4县汉族人口数分别增长了76.9%、91%、122.9%、50.4%,这期间4县的耕地面积也有了较快的增长(参见图1-4)。

1998~2000年,少数县汉族人口数再次出现下降,如莎车县、麦盖提县。这一次人口的波动明显与南疆社会稳定局势有关,实际上,80年代初南疆汉族人口迁出增多也与此有关,这一点在第六章中还将专门谈到。在南疆,稳定局势的影响对汉族居民定居意愿影响更直接、更明显。

图1-3也反映出,各县人口数量变化幅度不同,同时在大的高潮及低谷期中又有小的起伏变化,也表现出南疆的汉族人口流动性相对更强,稳定性相对更差,其迁移人口的特征更为明显。

表1-8 南疆分县市的汉族人口数量及占当地总人口比例的变化

续表

表1-9 南疆几县汉族人口数量的变化

续表

图1-3 南疆几县汉族人口数量的变化

图1-4 1980~2000年几县农业耕地面积的变化

资料来源:《新疆五十年》“资料篇”各地(州)县市主要经济指标。

三 南疆三地区汉族人口的地域分布

关于南疆三地区汉族人口的地域分布,分为两个层次进行论述,一是各县市的区域分布,二是城乡分布。

(一)区域分布

在南疆阿克苏、喀什、和田三地区中,阿克苏地区汉族人口数量较多,2012年共64.37万(含阿拉尔市),占到三地区(含阿拉尔市和图木舒克市)汉族人口的60.78%;和田地区人口数量最少,共7.46万。这与三地区所在地理位置和交通状况有关。阿克苏市更靠近东部,距乌鲁木齐市1000公里,喀什市又向西500公里,和田地区则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过去要绕行阿克苏、喀什,再向南500多公里(公路距离),在1995年第一条沙漠公路通行之前,从乌鲁木齐到和田的公路路程2000多公里。和田的遥远使迁移来的汉族人口数量较少,也因此,在交通相对便利的阿克苏,汉族人口的比例相对较高。

分县市看,除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外,三地区共有30个县市,2012年,以阿克苏市汉族人口数量最多,有23.15万,最少的柯坪县,仅有1412人。5万人口以上的县市有6个,分别是阿克苏市、阿拉尔市、喀什市、图木舒克市、温宿县和库车县;1万人口以上的县市有13个,分别是麦盖提县、阿瓦提县、沙雅县、和田市、泽普县、莎车县、拜城县、叶城县、巴楚县、疏勒县、墨玉县、乌什县、新和县;5000~1万人的有2个,为伽师县和岳普湖县;低于5000人的有9个,为疏附县、洛浦县、于田县、英吉沙县、皮山县、民丰县、策勒县、和田县、柯坪县。汉族人口占当地人口的比重,阿拉尔市占到91.1%,其次是阿克苏市(46.8%)、图木舒克市(35%)、温宿县(21.7%),其他县市均在20%以下,其中汉族人口比重在10%以下的县市有4个,5%以下的有14个,汉族人口比重最低的是和田县(0.6%)。

从数据上看,三地区各县市汉族人口数量差别极大,说明汉族人口的分布相对较集中,主要在阿克苏市和喀什市两个城市、阿拉尔和图木舒克两个兵团新城,以及临近阿克苏市的温宿县和地处交通要道、经济发展相对好的库车县。近一半县市的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超过5%,在数量上明显处于极少数的地位。

本书讨论的汉族人口一般是指属于县市等地方的人口,不包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人口。在阿克苏、喀什、和田三个地区,分别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第一师、第三师和第十四师(2000年成立)。2012年,三个师的人口数量分别是29.8万、21.49万和4.15万人,汉族人口分别占三个师人口总数的90.8%、43.9%、32.3%,以在阿克苏地区的第一师人口数量最多、汉族人口比例最大。2002年,阿克苏地区及喀什地区分别在第一师、第三师部分团场基础上新建了阿拉尔市和图木舒克市,在2003年以后的人口统计中,两市的人口就未再计入阿克苏市和巴楚县等县市的人口中。2012年两市的汉族人口分别为17万和5.6万。

(二)城乡分布

因笔者掌握的南疆三地区分乡镇的人口资料有限,只能在对1982年几个县汉族人口分布情况进行简单叙述的基础上,主要对1990年南疆汉族人口在乡级单位(镇、乡、场三类)的分布进行分析。

据1982年南疆部分县汉族乡村人口分析,汉族人口在公社(即乡,20世纪80年代中期改公社为乡镇)机关和场的数量相对较多,在大队(即现在的行政村)的分布为散居与聚居共存。

以叶城县为例,1982年,全县汉族人口1.73万,其中叶城镇占53%,南疆石油指挥部占7%,其余40%分布在各公社和场。全县18个公社中,两个公社没有汉族人口。在16个公社中,汉族人口共5379人,在公社直属机关和单位中有3102人,占57%;部分公社有农场、林场等,共有780人;其余的1497人分布在大队。这16个公社共有265个大队,有汉族人口的大队共有93个,其中有汉族人口10人以下的大队47个;有11~20人的大队23个;21~30人的大队13个;31~50人的大队7个;51~100人的大队2个;100人以上的大队1个。[93]可见有汉族人口的大队占35%,其中一半的大队汉人还不到10人。在县辖5个场(良种场、园艺场、林场各一,牧场2个)中,汉族人口数量除1个牧场仅4人外,其余均在百人以上。

英吉沙县的情况与此相似,1982年,全县汉族人口3255人,其中英吉沙镇2032人,在镇机关单位的就有2002人;在东风农场有699人,良种场174人;其余350人在各公社,其中76人又是在克孜勒公社的农场,有81人在城关公社的公社直属单位。显然,在大队的人数很少,而且很分散。

可以看出,1982年,南疆县市中的汉族人口分布,主要在县镇,其中多数又在机关单位。在农村的分布,数量不多却较为集中于县辖或公社辖的农场、园艺场等,还有相当一部分在公社机关及其直属单位,如当时公社的砖厂、副业队等。在大队的分布是很分散的,散居现象较普遍。

1990年三地区共有45个镇、288个乡、82个场,分别来看镇、乡、场这三类区域的汉族人口分布。

(1)县镇汉族人口数量多,乡镇汉族人口少。

镇包括县镇和乡镇,南疆三地区29个县市中,只有三个地区行署所在地为县级市,和田县政府位于和田市,其他县所在地都是镇,即46个镇中有25个县镇、21个乡镇。

25个县镇中,11个县镇的汉族人口在3000人以上,其中2个县镇在1万人以上;汉族人口占各县镇人口比重为20%以上的有10个。但和田地区6个县镇的汉族人口都为1000~3000人,所占县镇人口比例除民丰县尼雅镇为23%外,其他5个县镇都为6%~9%,相对其他两个地区县镇汉族人口数量及比重少,也就是说和田地区县镇的汉族人口数量也很少。

21个乡镇中3/5汉族人口比重在1%以下,主要集中于喀什地区。和田地区皮山县的杜瓦镇1990年没有汉族人口,这是一个距皮山县政府126公里的山区镇。2009年该镇24个自然村中,共有居民1947户,6754人,99%的维吾尔族人口,汉族11户23人。

表1-10 1990年南疆三地区镇汉族人口占当地人口比重

(2)乡的汉族人口比例相对于镇更小。

在南疆三地区288个乡中,15%的乡汉族人口为零,15%的乡汉族人口不到10人。101~1000人的乡占到35.8%,千人以上的乡仅有10个,且都在阿克苏和喀什两个地区。和田地区乡村汉族人口的分布明显更少、更分散。

在和田地区,近1/3的乡没有汉族人口;1/4的乡汉族人口在10人以下,基本为散居,即一乡只有2~3户汉人;近28%的乡汉族人口为11~50人,聚居程度很低。与之相比,阿克苏地区的乡村中汉族人口较多,44%的乡中有汉族人口300人以上;但汉族人口占全乡人口比重仍普遍较低,只有7%的乡汉族人口比重达到11%以上。也就是说,虽然阿克苏地区汉族人口占总人口比重1990年为19.4%,但乡村汉族人口数量很少。

少数县,除了县镇有些汉族人口外,乡里很少有汉族固定居民。在柯坪县,除柯坪镇有汉族813人(占15.7%)外,其他3个乡皆无汉族人口。在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仅镇上有汉族人口674人,塔合曼乡2人,其他12个乡场中均无汉族人口。

(3)场的汉族人口比例相对较高。

场,包括农场、牧场、园艺场、良种场、渔场、蜂场等,大多数县市都有若干场的设置。1990年,场有国营体制的与集体体制的不同类型,多为公社化时期新开发、新成立的单位。农场一般是在新开发的土地上建立的,人口来源为本地迁移人口或招纳内地迁移人口;牧场有的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牧区社会主义改造后建的公私合营牧场,还有一些场是人民公社时期为专业化生产设置的单位,如种羊场、良种繁育场、渔场等。一般场的人口数量不多,除一些牧场外,汉族人口比例相对较高,尤其是技术含量较高的专业化生产场中,如数量较少的渔场、蜂场,汉族人口的比例较高。在82个场中,58%的场汉族人口比重占到11%以上。

表1-11 1990年南疆三地区乡镇场汉族人口的数量分布

表1-12 1990年南疆三地区乡镇场汉族人口的比重分布

在一些大企业周围的乡镇,汉族人口也相对较多,如泽普县在石油基地所在地奎依巴格镇汉族人口达3995人,奎依巴格乡又有1887人,分别占该镇、该乡人口的71.5%和17.4%。由于企业中汉族人口比重较高,企业对于农副产品和服务业的需求量较大,就业相对容易,与企业职工有各种关系的亲属、朋友、邻里也因此被吸引到这里,汉族人口的数量相对较高。

乡(镇、场)之下是行政村(大队),村之下还有村民小组(小队[94],多为自然村)。村级汉族人口的分布有散(混)居、聚居两种形式。所谓聚居或散(混)居应该是相对的,因为很难以具体的数值来界定聚集多少户人家在一起算聚居。本研究中,将自然村里汉族人口居多数者称汉族聚居;或者即使不占多数,但十多户汉族居民集中居住也称为聚居。由于缺乏统计资料,无法说明聚居或散居的哪种形式更多,在此仅以巴楚县阿乡为例(见表1-13)。

表1-13 巴楚县阿乡维吾尔族、汉族人口的分布情况

2009年年底,阿乡共有2.9万人,汉族人口1035人(不计流动人口125人),占到全乡总人口近4%。全乡20个行政村,76个村民小组(自然村)。据乡派出所的户口登记,7个村只有维吾尔族人口没有汉族人口,1个村只有汉族人口没有维吾尔族人口,12个村维、汉两族人口都有。这12个村中,除2个村汉族人口数量较多(100人以上)外,其他村都只有几人或几十人。同时,汉族人口数量较多的行政村,也往往主要聚居在一两个自然村中。表现出汉族人口在空间分布上较为分散,但从人口数量上看,聚居的占多数,所以形成多数人口呈聚居状态,少数人口分散在较大区域的现象。当然在乡镇这个大环境中,实际上小聚居的汉族居民是与维吾尔族村民混居的。

库车县比西巴格乡有15个村(大队),2005年,全乡共有5348户2.6万人,汉族人口(包括务工的外来流动人员)不足1%。汉族人主要居住在林厂村、格达库勒村和乡政府机关,以及乡里的3个砖厂。两个村的汉族人都是本乡在籍的农民,各有十几户人家,主要为集中居住。全乡乡干部106人,其中汉族干部15人。砖厂的汉族人都是内地来此地打工的流动人员。[95]

需要说明,上述人口数据多数都限于有当地户口的固定人口,而不包括流动人口,而在南疆城乡中都有一部分流动人口,甚至是长期生活的流动人口。如在叶城县巴仁乡,2013年有1.1万人,有汉族居民140户385人,非常住户口的汉族居民91户274人,其中承包土地从事农业生产的有24户82人,在砖厂从事劳务的有67户192人。

人口变化中的城乡差异。南疆汉族人口主要居住于城镇,其数量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城镇里,但对农村人口的分布影响也很大。如20世纪80年代汉族人口数量增长极少,甚至在不少县市为负增长,在城镇往往只是表现为数量的变化,而在许多乡村汉族人口就可能完全没有了。

策勒县汉族人口在1980年为3333人,至1990年只有1565人,下降了53%,到1994年又下降了近10%,到90年代末增加,2000年为2687人,但还未达到1980年的水平。即使是有限的增长,汉族人口的增长范围也主要局限于机关单位和策勒镇及邻近的策勒乡,其他乡的汉族人口在经过90年代下降后,不仅没有恢复到1980年的水平,甚至还低于90年代初的水平(见表1-14)。因此仅就策勒县的数据分析,80年代汉族人口的下降是城乡人口的全面下降,90年代人口数量的增长主要表现为城镇人口的增加,以及城郊乡人口的增加,多数乡村仍在持续下降。2010年对策勒乡汉族村落的调查,得知这里空挂户较多,有些人只是把户口迁移到这个全县唯一的汉族村落,并不在这里生活(见第五章第四节)。

表1-14 策勒县各乡(镇)汉族人口变动情况

泽普县的汉族人口在20世纪80年代也同样表现出城镇增加,乡村减少的现象。泽普县是喀什地区汉族人口比例较高的县,尤其1979年南疆石油勘探指挥部基地在该县成立后,汉族人口数量增长较快。与其他许多县市汉族人口数量减少不同,1982~1990年,该县汉族人口数量增长了69%。但其增长也主要表现在泽普镇和奎依巴格镇(石油基地所在地)的增长,以及城郊乡(波斯喀木乡)和3个汉族人口较多乡场的增长,在其他8个乡场均表现为汉族人口的下降(见表1-15)。反映出汉族人口在县域内的变动,除跨县境的迁移外,还有在县域内的城乡间、乡村间的迁移,聚居的倾向较明显。

表1-15 泽普县20世纪80年代汉族人口变动情况

总之,新中国成立后,南疆三地区汉族人口的变化与全疆汉族人口的变化基本同步,只是由于人口基数低,变化速度更快;迁移人口特征更为明显,人口流动性强,稳定性差。由于在南疆地区汉族为人口少数,其数量变化受当地族际关系、社会稳定因素影响也更明显。因此,新疆汉族人口的周期性变化在南疆表现得更显著。南疆三地区的汉族人口更明显地表现出集中于城镇的特点;乡村汉族居民散居者分布很广,但多数仍呈相对聚居状态。


[1] 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编《新疆“三史”教育简明读本》,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0,第97页。

[2] 《新疆四十年》(综合卷),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第484页。

[3] 方英楷:《新疆屯垦史》(上),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89,第84页。

[4] 《汉书·西域传》。

[5] 《汉书·张骞李广利传》。

[6] 《汉书·张骞李广利传》。

[7] 《汉书·西域传》。

[8] 《后汉书·班超列传》。

[9] 《后汉书·班超列传》。

[10] 《后汉书·班超列传》。

[11] 《资治通鉴·隋纪五》卷181。

[12] 《隋书·食货志》。

[13] 《旧唐书·地理志》。

[14] 《新疆简史》第一册,新疆人民出版社,1980,第125页。

[15] 卫江:《碎叶是中国唐代西部重镇》,《文物》1975年第8期。

[16] 《唐会要·安西都护府》。

[17] 《新唐书·刑法志》。

[18] 《隋书·北狄列传》。

[19] 参见魏长洪《西域佛教史》,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8,第143页。

[20] 参见魏长洪《西域佛教史》,第143页。

[21] 参见葛剑雄《中国移民史》第3卷,福建人民出版社,1987,第213页。

[22] 《元史·郭宝玉列传》。

[23] (元)刘郁《西使记》。

[24] 《长春真人西游记》上卷。

[25] 《元史·世祖纪》。

[26] 见方英楷《新疆屯垦史》(下),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89,第448页。

[27] 《元史·世祖纪》。

[28] 《清高宗实录》卷1349。

[29] 和瑛:《三州辑略》卷3,载苗普生《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编》第五册。

[30] 《清宣宗实录》卷423。

[31] 《回疆则例》卷6、8。

[32] 《清高宗实录》卷610。

[33] 《清高宗实录》卷604。

[34] 参见华立《乾嘉时期新疆南八城的内地商民》,载马大正《西域考察与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4,第380、381页。

[35] 参见管守新《清代新疆军府制度研究》,新疆大学出版社,2002,第120页。

[36] 《清宣宗实录》卷197。

[37] 参见华立《乾嘉时期新疆南八城的内地商民》,载马大正主编《西域考察与研究》,第388页。

[38] 《清宣宗实录》卷206。

[39] 《疏勒县志》,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第80、160页。

[40] 《清宣宗实录》卷249。

[41] 《清宣宗实录》卷224、254。

[42] 《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304。

[43] (清)蒋光陞纂《疏勒府乡土志·人类部》,湖北省图书馆,1955年油印本。

[44] 《清宣宗实录》卷442。

[45] 谢彬:《新疆游记》,新疆人民出版社,1990,第188页。

[46] 《洛浦县志》,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01,第713页。

[47] 〔英〕凯瑟琳·马噶特尼:《外交官夫人回忆录》,王卫平、崔延虎译,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8,第52页。

[48] 李吟屏:《和田史话》,新疆人民出版社,1994,第119页。

[49] 《疏勒县志》,第215、976页。

[50] 〔英〕凯瑟琳·马噶特尼:《外交官夫人回忆录》,第345页。

[51] 参见陈慧生《杨增新督新时期的农业》,载殷晴主编《新疆经济开发史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2,第200页。

[52] 谢彬:《新疆游记》,第188页。

[53] 参见陈慧生《杨增新督新时期的商业》,载殷晴主编《新疆经济开发史研究》,第300页。

[54] 小堡是哈密东部的一个小镇。1931年2月27日,驻军排长张国琥违背民族风俗,强娶当地维吾尔族女子,女子之父愤极,联合维吾尔族乡邻,在迎亲之日,消灭张及其属下。此为哈密维吾尔族农民起义的导火线。

[55] 斯文赫定:《马仲英逃亡记》,宁夏人民出版社,2003,第99、137页。

[56] 谷苞:《南疆农村社会调查》,新疆人民出版社,1979,第485页。

[57] 《巴楚县志》,新疆大学出版社,1998,第589页。

[58] 陈寄生:《新疆民族之剖析》,原载《政论》1941年第4卷第1、2期,转载于甘肃省图书馆书目参考部编《西北民族宗教史料文摘》新疆分册(下),1985年4月甘肃省图书馆内部印刷,第573页。

[59] 方英楷:《新疆屯垦史》(下),第975页。

[6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档案馆藏民政厅档案,政2—6—75,第177、182页。

[61] 《克孜勒苏州志》,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第289页。

[62] 《策勒县志》,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第703页。

[63] 《疏勒县志》,第568页。

[64] 谷苞:《南疆农村社会调查》,第185、485页。

[65] 《库车县志》,新疆大学出版社,1993,第112页。

[66] 《温宿县志》,新疆大学出版社,1993,第141页。

[67] 《轮台县志》,新华出版社,1991,第63页。

[68] 《若羌县志》,新疆大学出版社,1992,第396页。

[69] 《新和县志》,第117页。

[70] 《南疆农村社会》,农村读物出版社,1988,第485页。

[71] 据20世纪50年代在南疆的社会调查,当时疏勒县第一区4500户,共24000人,其中有汉族约700户。(《新疆农村社会》,农村读物出版社,1988,第183页。)

[72] 《泽普县志》,新疆大学出版社,1992,第845页。

[73] 《疏附县志》,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第513页。

[74] 《麦盖提县志》,新疆大学出版社,1994,第85页。

[75] 周崇经主编《中国人口》(新疆分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第39页。

[76] 袁祖亮主编《丝绸之路人口问题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第61页。

[77] 李洁:《历史上新疆汉族移民的类型及其作用》,《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78] 周崇经主编《中国人口》(新疆分册),第43页。

[79] 王树玬:《新疆图志·民政志》,载苗普生主编《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编》第3册,第411页。

[80] 谢彬:《新疆游记》,第100页。

[81] 据刘维新主编《新疆民族辞典》第873页有关数据计算。

[82] 据《新疆五十年》第205页有关数据计算。

[83] 《新疆统计年鉴(2013)》,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84] 分别参见杨政、童玉芬、原新《新疆人口省际迁移研究》,第8~9页;杨力民:《省际人口迁移活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新疆省际人口迁移特征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编《新疆经济研究》2003年第1期(总第81期),内部资料。

[85] 丁金宏、刘振宇、程丹明、刘瑾、邹建平:《中国人口迁移的区域差异与流场特征》,《地理学报》2005年第1期。

[86] 梁正君:《我国族际人口流动现状及其成因》,《民族论坛》1999年第3期。

[87] 吉平、高丙中:《新疆维汉民族交融诸因素的量化分析》,载潘乃谷、马戎主编《边区开发论著》,第401页。

[88] 据刘维新主编《新疆民族辞典》中的“1944年新疆省各县市局各民族人口统计表”(第873~879页)有关数据计算。

[89] 《于田县志》,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第732页。

[90] 《泽普县志》,第427页。

[91] 该组数据来自《巴楚县志》,未列入兵团人口,故与表1-8中199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不同。

[92] 《泽普县志》,第427页。

[93] 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叶城县人口普查办公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叶城县第三次人口普查手工汇总资料汇编》(1982年)。

[94] 公社、大队、小队都是人民公社时期的称谓,分别相当于现在的乡(镇)、村、村民小组,在南疆目前仍普遍被农民们所使用。

[95] 陈延琪主编《目前新疆少数民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问题研究调查文集》,第206~20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