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核心观点:幸福是可以改变的
究竟“幸福”是不是可以改变的呢?心理学家对此有完全不同的看法(段文杰,2012)。
第一种观点认为主观幸福感是不可以改变的。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主要基于两个理论:
一是“设定点理论”(Set Point),该理论认为个体的幸福感存在一个基因决定的基准,人一生中幸福感的起起落落总是围绕这个设定点上下波动。双生子行为遗传学研究表明,人的身高约90%是由基因决定的,体重约65%是由遗传决定的,而主观幸福感约有50%是遗传决定的(Nes,Roysamb,Tambs,Harris,& Reichborn-Kjennerud,2006)。试想一下,在得知中了500万元体育彩票时,有的人会手舞足蹈地表示喜悦之情,而有的人却淡然地一笑了之。这或多或少是由他们与生俱来的人格特质决定的。现代脑神经科学和遗传学也证明,我们的情绪反应和人格特质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大脑和基因所决定的。
二是“享乐适应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体对事件影响所产生的幸福感类似于感觉适应,随着时间的推移,无论如何波动的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或是消极情感,都会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项很著名的调查发现,中了巨额奖金的人,一年之后的幸福感并不比没中奖的人高(Brickman,Coates,& Janoff-Bulman,1978)。这说明,即使他的幸福感在得知中奖后获得极大的提升,随着时间的消逝,幸福感也会慢慢下降直至原来的水平。
第二种观点认为主观幸福感是可以改变的。这也是正向心理学家所坚持的观点。
福尔戴斯(M.W.Fordyce)教授最早尝试干预幸福感,通过教授学生社会交往、关注当下、停止担忧、积极思考等14种技术手段提高他们的幸福感水平,结果发现这些技术能够有效并长期地提高学生的主观幸福感(Fordyce,1977)。
后来,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正向心理学家索尼娅·柳博米尔斯基(Sonja Lyubomirsky)教授等人提出了“持续幸福的理论模型”(图1-5)(Lyubomirsky et al.,2005)。据此模型估算:个人的设定点(基因基础)、生活环境和自主意向性活动三个因素共同决定幸福感,而且三者可以分别解释主观幸福感的50%、10%和40%。
100%的幸福感=50%的个人设定点+10%的生活环境+40%的自主意向性活动
图1-5 持续幸福的理论模型
个人设定点即个人的“幸福基因”,是部分心理学家认为的幸福感决定因素(观点一中的“设定点理论”)。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行为遗传学家利坚博士,经过分析1500对双胞胎,发现即使他们中的一个做大学校长,另一个做水暖工人,或一个有博士学位,另一个连高中都没毕业,同卵双胞胎对人生的满意程度也是完全相同的。
生活环境是指个人生活中比较稳定的部分,例如工作、家庭、年龄、性别等。一般来说,这些看上去比较重要的因素对我们的幸福感影响却不大,或者说不长久。但长时间的环境作用对个人未来幸福感还是有一定影响的,比如夫妻恩爱,他们的孩子长大后就容易拥有幸福美满的家庭;相对来说,父母离异的孩子可能在成长过程中很少体验到双亲的爱,因而会时常缺乏安全感,容易情绪低落,甚至会恐婚。研究发现,人类具有适应社会的本能,任何对幸福感造成正面或负面影响的事情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变得没有影响(观点二的“享乐适应理论”)。比如,刚开始的恋爱都是幸福甜蜜的,恋人半天不见,心里便空荡荡的,有种“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体验;对于恋人来说,哪怕是彼此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或是一个轻吻,都能让他们心花怒放。然而激情的火焰在朝夕相处中终究会退却,最终恢复到平淡,恋人间便没有了往日的眉目传情、甜言蜜语、山盟海誓。再比如,想想你上次的升职,还记得你当时兴奋了多久吗?这种幸福感持续了多长时间?你现在还保持着当时的那股幸福感吗?不言而喻,很多人的答案都会是否定的。
我们唯一能够由自身彻底掌控的就是“自主意向性活动”,它决定了我们幸福感的40%。这是一种需要人们选择、从事并付出一定努力才能进行的活动,通常具有多变性,从而能够抵御适应性。
自持续幸福的理论模型被提出来以后,一些研究者开始系统地探究幸福感的干预方式。目前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有三种取向:
第一种取向是注重研究外在因素(如财富、收入)对幸福感的影响,这种取向已被证明对幸福感的提升程度极其有限(约为10%)。
第二种是从行为决策的角度来研究提升幸福感的策略,即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提升幸福感。已有研究者总结了行为决策中的幸福法则,包括快乐编辑、少即更好、巅峰-结尾、短视和损失规避,同时基于这些法则提出了提升幸福感的策略,主要包括:告诉消息的策略、赠送礼物的策略、使用损失规避提升幸福感的策略、使用巅峰-结尾法则提升幸福感的策略和克服行为短视的策略(张军伟、徐富明、孙彦、刘腾飞、蒋多,2010)。
第三种取向来自正向心理学领域,主要探讨性格特质对幸福感的影响,通过培养勇气、智慧、感恩等来提高幸福感。积极心理学认为由于认知、动机和行为等因素都强调个体的心理过程,因此可以通过心理干预来改变心理过程,从而促进个体认知、情感和行为的改变。一些研究证明幸福感可以通过积极的心理干预来提高。干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练习感恩活动(Practicing Gratitude)
·承诺做善事(Committing Acts of Kindness)
·观察最好的自己(Visualizing Best Possible Selves)
·积极的生活经验(Processing Positive Life Experiences)
·明确并运用个体优点(Identifying and Using Personal Strengths)
·正念(Mindfulness)
·设定目标(Goal Setting)
·宽恕(Forgiveness)
·希望疗法(Hope Therapy)
·积极心理疗法(Positive Psychotherapy)
·幸福疗法(Well-being Therapy)
但是,上述这些方法都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设计开发出来的。本书作者将基于自己的临床实践与研究,依照中国文化对正向心理学的有关内容和方法进行适当的文化调适,使其更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每章中有关应用的一节,强调如何把正向心理学的概念运用到临床工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