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合作组织农业合作与中国粮食安全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当前全球粮食安全形势

第一节 全球粮食供应形势

受资源禀赋、农业生产条件、技术水平及历史传统等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全球粮食生产的供应的区域化格局日渐明显,生产供应的地理集中化程度越来越高。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生产供应向生产大国集中,生产大国在保障全球粮食及食品稳定供应中的权重越发显著,其中以美国最为突出。2011年,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农业竞争优势明显,在全球粮食市场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与此同时,新兴农业生产国利用本国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优势农作物,成为某些农产品的主要生产国,帮助实现全球粮食增产。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数据,如表1-1所示,2000~2011年,全球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总体保持增长态势。2011年,全球谷物总产量达到23.47亿吨(较2000年的18.61亿吨增产4.86亿吨,增长26%,年均增长2%左右),全球小麦产量7.04亿吨(比2000年增产1.18亿吨,增长20%),玉米产量8.84亿吨(比2000年增产2.91亿吨,增长49%),水稻产量7.23亿吨(比2000年增产1.24亿吨,增长21%),粗粮产量11.60亿吨(比2000年增产2.84亿吨,增长33%),薯类产量8.07亿吨(比2000年增产1.07亿吨,增长15%)。

与此同时,不同粮食作物的产量差异较大(见表1-1),呈现如下特征。

表1-1 全球主要粮食作物产量情况

一是谷物产量总体增幅较大,但年际波动较明显。谷物产量2001年(19.10亿吨)比2000年增产约5000万吨,2002年比2001年减产约6820万吨,2008年(产量22.97亿吨)比2007年增产1.61亿吨,2009年比2008年减产约3000万吨。

二是经济作物产量增长快速,尤其是玉米、大豆、油料作物等。2000~2011年,玉米总产量增长49%(增产2.91亿吨),大豆产量增长62%(约1亿吨),油料作物产量增长62%(约6870万吨),蔬菜产量增长40%(约3.11亿吨),水果产量增长34%(约1.63亿吨)。

三是部分作物的产量基本保持稳定,变化不大,个别品种甚至出现缩减,如大麦和高粱等。2000~2011年,全球大麦产量基本每年都维持在1.3亿~1.4亿吨的水平,高粱产量基本维持在0.55亿~0.65亿吨的水平。2011年,大麦产量为1.34亿吨,仅比2000年增长100万吨,增长了1%。高粱产量0.54亿吨,比2000年减少200万吨,下降了4%。

一 世界小麦生产

世界小麦主产区主要分布在黑土地带,如亚洲的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欧洲的俄罗斯、法国、德国、土耳其和乌克兰,大洋洲的澳大利亚等。世界产量最大的10个国家的小麦总产量一般占全球小麦总产量的70%。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2000~2011年,世界小麦产量从2000年的5.85亿吨增长到2011年的7.04亿吨,增幅20%。中国和印度的小麦产量稳定增长,并且始终位居世界前两位。2000年,中印两国的小麦产量分别为9960万吨和7640万吨,2011年分别增长到1.17亿吨和8690万吨。同期,美国小麦年产量基本维持在6000万吨的水平(5440万~6800万吨),法国维持在4000万吨的水平(3050万~4100万吨)。独联体地区的小麦产量增幅较大,这主要得益于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小麦增产。2011年,俄罗斯小麦产量为5620万吨(2000年为3450万吨),哈萨克斯坦小麦产量达到2270万吨(2000年为907万吨),哈成为全球第十大小麦生产国(见表1-2)。

表1-2 全球小麦生产统计

二 世界稻谷生产

因对水资源和气候条件具有较特殊的要求,稻谷种植区域在全球版图上主要分布在气候温暖且水资源较充沛的亚热带和热带地区。2000~2011年,全球十大稻谷主产区基本位于亚洲的东亚、南亚和东南亚地区,如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越南、泰国、缅甸、菲律宾、日本等。此外,处于南美洲热带雨林地区的巴西也是一个稻谷主产区。亚洲稻谷产量约占全球稻谷总产量的90%,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2009~2011年,世界稻谷产量从2009年的6.85亿吨增加到2011年的7.23亿吨,增幅20%。除个别地区受气候波动影响出现小幅下滑外,各地的产量总体呈增长态势。按产量计,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和越南五国始终占据世界稻谷产量前五名,且排名次序稳定。其中,中国和印度均年产量超过1亿吨,两国产量之和约占世界稻谷产量的一半。泰国和缅甸轮番位居第六和第七位,年产量分别为3200万~3560万吨。菲律宾、巴西、巴基斯坦、柬埔寨等国年产量为880万~1700万吨(见表1-3)。

表1-3 全球稻谷生产统计

三 世界玉米生产

世界玉米主产区有美洲的美国、巴西、墨西哥和阿根廷,亚洲的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欧洲的法国、意大利、罗马尼亚和乌克兰,非洲的南非等。排名前三的生产国基本稳定,分别是美国、中国和巴西,三国的玉米产量每年约占全球总产量的65%。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2000~2011年,世界玉米产量总体呈增长态势,从2000年的5.93亿吨增长到2011年的8.84亿吨,增幅49%。不过,各国产量差异较大,美国始终遥遥领先。2011年,美国产量共计约3.14亿吨,中国(世界第二位)约为1.93亿吨,是美国产量的61%;巴西(世界第三位)为5570万吨,是美国产量的18%(见表1-4)。

2000~2011年,独联体地区的玉米产量增幅很大,从2000年的761万吨增长到2011年的3422万吨。其中,乌克兰成绩较突出,2008年产量为1140万吨,步入世界十大玉米生产国行列,2011年达到2280万吨,排名世界第五。俄罗斯是独联体地区仅次于乌克兰的第二大玉米生产国,因受极端气候影响,其玉米产量出现大起大落,波动明显:2008年产量为668万吨,2010年下滑到308万吨,2011年又上涨到696万吨(见表1-5)。中亚五国的玉米产量2000年共计80万吨,2011年达到140万吨,增长了75%(见表1-4)。

四 世界薯类生产

薯类作物又称根茎类作物,是生长在土壤中的块根和块茎,主要包括甘薯、马铃薯、山药、芋类等。在美国等发达国家,薯类作物主要用作饲料,但在发展中国家,薯类除用作饲料外,还用作食物,甚至是重要的口粮之一。全球薯类主产区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如亚洲的中国、印度、泰国、印度尼西亚,非洲的尼日利亚、加纳、刚果,南美洲的巴西,北美洲的美国,欧洲的俄罗斯、乌克兰、波兰等。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2000~2011年,全球薯类生产总体上保持平稳的增长态势,从2000年7亿吨增长到2011年约8.07亿吨,增幅15%,增长贡献主要来自尼日利亚和印度等将薯类作为主要口粮的国家。中国是世界第一大薯类生产国,但产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从2000年1.90亿吨降到2011年约1.70亿吨,减少了11%,主要原因是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膳食结构改变,居民对薯类食物的需求逐渐减少。与中国相反,近五年来稳居世界薯类第二大生产国的尼日利亚和第三大生产国的印度一直保持增长态势。尼日利亚的薯类产量从2000年的6520万吨增加到2011年的9650万吨,增幅48%;印度薯类产量从2000年的3210万吨增加到2011年的5150万吨,增幅60%(见表1-6)。

表1-4 全球玉米生产统计

表1-5 独联体国家玉米生产统计

表1-6 全球薯类生产统计

五 世界大豆生产

世界大豆主产区主要位于美洲和亚洲。生产区域的集中化特征比较显著,产量排名世界前七位的大豆主产区基本稳定,分别为美国、巴西、阿根廷、中国、印度、巴拉圭、加拿大和玻利维亚。排名世界前十位的国家总产量占世界大豆总产量的97%以上。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受种植面积和单产限制,一些大豆主产区产量已出现或接近峰值,未来大豆增产需重视其他非主产区的发展。

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以下简称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2000~2011年,全球大豆产量逐年增加,从2000年的1.61亿吨增加到2011年的约2.61亿吨,增幅62%。在全部大豆产区中,大部分主产区的产量增长明显,如与2000年的产量相比,2011年巴西增产1.19倍,阿根廷增产1.43倍,印度增产1.33倍,巴拉圭增产1.79倍。近年来,独联体地区的大豆产量也有明显增长。乌克兰从2008年的81万吨增加到2011年的226万吨,俄罗斯从2005年的69万吨增加到2011年的176万吨。与此同时,中国大豆产量近五年却总体呈下降趋势,从2005年的1635万吨降到2011年的1449万吨,除受气候变化影响外,主要原因是受进口大豆冲击日趋严重(见表1-7)。

表1-7 全球大豆生产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