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天津滨海新区国际化水平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香港、新加坡:重点借鉴自由贸易港的政策环境

一 香港——世界上最自由、开放、活跃的自由贸易港

(一)自由的贸易政策

香港始终坚持自由贸易政策,大力倡导国际贸易自由化,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一般进口或出口香港的货物均无须缴纳任何关税,也不设任何增值税或一般服务费,但酒类、烟草、碳氢油类及甲醇四类商品,无论进口或在本地生产,均须缴付消费税。一般货物不受进口配额或其他进口证规定所限。但是,根据香港的进口规例及其他有关法例,属管制类的物品应课税并需获相关政府部门批准方可进口。对货物的进出口经营权不设限制,任何香港机构及个人均有办理进口和出口货物的权利,而该权利亦无须向香港特区政府申请或登记。内地企业在香港开设的公司亦享有上述同等权利。

(二)发达的银行金融业

香港实行自由汇兑制度,其货币市场是全球最开放的市场之一。香港在1973年和1974年先后取消了对外汇和黄金的管制,允许外汇自由汇兑,完全开放了外汇及黄金市场。至于汇率制度,1970年香港实行港元同英镑和美元挂钩浮动,1972年实行自由浮动,1983年则实行与美元联系浮动。无论实行何种汇率制度,本地资金和外国资金均可自由进出,自由流动,这大大促进了金融业的发展,香港因此被誉为“亚洲的瑞士”。香港是世界上银行机构最密集的城市之一。在全球百强银行当中,有74家在香港设有业务。香港不设外汇管制,又位于有利时区,因此外汇市场发展成熟,交投活跃。香港的货币市场主要包括银行同业市场。货币市场以金融机构的批发活动最为活跃。香港的股票市场交易产品种类繁多,普通股票、期权、认股权证、单位信托基金和债券等一应俱全。

香港金融管理局监管香港的银行体系,使香港市民及国际金融界对香港银行体系保持信心。香港的接受存款机构分为三级,分别为持牌银行、有限制牌照银行及接受存款公司。此外,不少海外银行也在香港设立办事处。香港银行从事各类零售及批发银行业务,包括接受存款、贸易融资、企业融资、财务活动、贵金属买卖及证券交易等。只有持牌银行可办理往来账户及接受任何数额和期限的存款。有限制牌照银行主要从事商人银行及资本市场活动。接受存款公司多由持牌银行持有或与其他持牌银行联营,从事消费信贷等多样活动。企业向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申请融资十分普遍。银行为企业提供各类贷款融资,以迎合其不同的业务需要。香港对银行提供信贷融资并无订立任何准则,业界通常有自己的内部规则。假如申请贷款的企业是银行现有客户而双方又建立良好关系,银行向企业提供融资时可能会豁免一些内部规则。提供企业融资的银行,在评估所涉风险时,会要求企业呈交业务计划,说明该企业经营的市场环境,认定和评估风险。银行亦需要了解该企业的背景及其竞争对手、未来计划,以及企业预计可取得的盈利水平和所需时间。大部分银行都设有企业银行服务中心,为企业申请融资提供协助。

(三)良好的投资环境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欢迎外来投资,对本地公司及外商一视同仁。实行少干预、无补贴政策,为所有有意在香港营商的公司提供公平的经营环境。香港对内地机构、组织或个人在本地投资并不设任何限制,同时香港特区政府也没有制定投资产业政策及相关目录,投资受香港特区政府监管的行业除外(金融、电信、公共运输、公用设施及部分大众媒体等在香港均属于受监管的行业)。香港也没有规定外商投资专项必须要有本地业者参与。内地企业在香港成立公司后,该香港公司可以根据香港的入境条例聘用内地专业人才来香港工作。香港并无特别针对外商的投资审批程式,但所有公司必须遵从《公司条例》的注册规定。

香港对大部分新投资项目不设任何管制,但在某些业务或行业,投资者必须申领牌照或许可证。政府推出的商业牌照咨询服务,提供有关在香港经营各类业务(例如工厂、餐厅等)所需牌照的详细资料。这项一站式服务有助于投资者节省时间和降低触犯政府规制的风险。

香港税制简单,采用地域来源原则征税。只有源自香港的收入才须按个别情况在香港纳税,居港人士源自海外的利润无须在香港纳税,而非居港人士取得的源自香港的利润则须纳税。香港税局对在内地生产、在香港进行销售的企业,给予50%免征所得税优惠。香港的税率较低,如企业的所得税率为17.5%。

香港开业自由,完全由市场来配置资源。在香港,除地铁、港口、机场、邮政等由当局直接经营外,其余都由私人自由经营。不论本地公司还是外国公司都按公司法注册登记,开业经营,自由竞争,优胜劣汰。在香港,所有商品价格的形成,资源的调集、配置都是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的,极少用超经济的手段。通过世界市场,调节香港所需的各种资源,通过市场,将资源有效地配置到市场最需要的产品生产部门和生产效率最高的部门。

(四)香港建设自由贸易港的经验与启示

自由贸易港是人员、货物、资金自由进出的一个特定区域。香港能够成为世界上最自由、最开放、最活跃的自由贸易港,根本原因在于香港建立了完善的自由市场经济体制。经济运行主要靠市场自由调节,以市场作为社会资源的主要配置者,政府奉行所谓的“不干预主义”。其“自由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点可供借鉴。一是坚持自由企业制度和一系列自由经济政策,营造自由贸易、自由通航、自由投资、自由经营、自由外汇、自由进出、自由竞争的环境。这是市场机制得以顺畅运行的基础。二是重视经济立法,为市场正常运行提供法律保障。在香港的成文法中,《经济法》约占45%,它们构成了市场上完善的自由竞争的规则。这就为实现真正的自由、公平竞争,保证市场的有序运行提供了制度保障。三是提供市场正常运行所需要的“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硬件条件包括兴建码头、机场、道路、通信设施等;软件条件包括普及教育、培训劳工、提供咨询服务等。四是采取适当干预政策。香港政府对土地实行完全控制,地下铁路等实行官办,并直接经营港口、机场、道路、九广铁路和邮政。对私人经营的公用事业公司,政府通过合同方式,在价格、服务质量上进行监督、干预;对农业、渔业、住宅建筑及一些半官方机构、服务机构实行无息、低息贷款或一般性扶助。香港经济腾飞的事实证明,由市场来配置资源的经济体制,适应了香港经济的发展规律,使一个自然资源极其贫乏的地区,变成了资金充裕、商品丰富、人才济济、信息灵通快捷的国际金融和工商业中心。

二 新加坡——有限的自由贸易港

殖民地时代的新加坡自由港,是英国按照它在海外殖民地所采用的自由港模式建立起来的。该模式将新加坡全境都列为自由港区,允许各国船只自由地进出港口,不论其是否在本地销售或直接消费;其进出口货物均一律免征关税。这种豁免所有进出口关税的自由港政策,通常称为完全的自由港。但是,在新加坡自治后,新加坡政府为了发展工业、实行工业化计划,从1960年起开始逐步调整自由港政策,对国内需要保护的工业,征收工业品进口关税,这就使以前所实施的完全自由港政策变为有限的自由港。新加坡的有限自由港,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根据工业化发展需要逐步扩大征税范围

新加坡成立了关税委员会,根据工业化发展需要,研究制定征收进口税的商品种类,逐步实施关税保护,防止任意扩大征税范围。例如,1960年除了对烟、酒和汽油征税外,只对肥皂盒清洁剂征税;1963年,征税项目增加到30种,包括收音机和各种石油产品;1965年扩大到183种,包括橡胶制品、建筑材料和家庭用具等;1969年共有398种进口商品需征关税。此后,新加坡转向发展出口工业,1973年起又逐步取消对一批商品征收进口关税,1980年宣布解除对232种进口消费品征税,包括电冰箱、冷气机和部分电视机等。此外,新加坡实行进口许可证制度,以控制部分商品的进口。

(二)从保护工业和保持海港优势角度厘定关税税率

新加坡厘定关税税率,出发点不是单纯为了追求增加财政收入,而是着重考虑保护工业和保持海港的竞争优势。因此,除了对烟、酒、小汽车和高级化妆品课税较重外,对绝大多数应征的进口商品的课税都较轻。例如,在厘定平均名义税率和有效税率方面,新加坡分别定为5%和18%,马来西亚是38%和44%,菲律宾是30%和60%。

(三)重视设置自由贸易区

新加坡于1969年正式开设自由贸易区。与一般国家不同的是,新加坡自由贸易区不是提供税务优惠吸引外资进行加工制造的生产基地,而是提供一个免税区,便于商家把应征关税的货物存放在区内,进行重新分类、包装、鉴别和展示货品,然后再出口。或者等待有利时机,把货物转入新加坡的关税区,经办理关税缴纳手续后再投入市场。由于自由贸易区是通过免征关税而提供转运和储藏的,因此实际上是灵活运用自由港政策的一种形式,有利于促进转口贸易。目前,新加坡共设置了六个自由贸易区:岌巴码头自由贸易区、东樵湖集装箱码头自由贸易区、巴斯班让码头自由贸易区、三巴旺码头自由贸易区、裕廊港自由贸易区、樟宜机场航空转口自由贸易区。

(四)注重对现代化港口码头的建设和管理

新加坡20世纪60年代初期就不断加速港口建设,1963年建立裕廊工业港,1972年建立东樵湖集装箱码头,1974年扩建巴斯班让码头区,1976年增辟三巴旺港的停泊处,1986年把岌巴港的部分货轮停泊码头改建成箱运货轮停泊港。新加坡港口的经营管理,由新加坡港务局全权负责,港务局作为一个法定机构,经营上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管理上授权代表政府从事各种有关港口业务的管理、监督、调度和案划等工作,而且有关港口的收费等也都是由港务局厘定和分管办理的。

(五)以港口运输带动进出口贸易和临港产业发展

新加坡的港口业务有两项最为突出。一是石油和石油产品。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新加坡大力吸引跨国石油公司设立炼油厂,使其迅速发展为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但是新加坡并不是石油生产国,它所从事的是石油加工输出,这就使石油的进出口贸易成为新加坡最主要的外贸商品项目,而港埠运输业务量也以石油最为大宗。二是造船、修船业和海上钻油台业务,即海事工业的发展,既加速了新加坡制造业的多元化,也促进了港口的繁荣。由于建立了炼油业和海事工业,新加坡充分地为过往船只提供给养、维修、添油等多元化的港口服务,并成为东南亚地区最大的船舶修造和中转补给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