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网络已经成为各种社会思潮争夺话语、争夺青年的前沿阵地,这是社会不争的事实。但是当前对于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概念的理解、特征的剖析、话语体系的建构等仍存在不同的看法,相关论文一般是从某一个侧面、某一个角度进行研究,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因此我们迫切需要采取有效的研究方法,在理论层面建构系统的、整体的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分析当前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的困境,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提升对策。

一 研究的主要内容

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研究是以网络社会中的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新样态——网络意识形态话语的生成和发展为研究对象,具体以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内涵、特征、结构、功能、生成机制、矛盾规律、发展历程、实践经验、域外借鉴、现实境遇、未来发展策略等为主要研究内容。本书的章节结构安排如下:

绪论。首先阐述了选题依据和意义;其次对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相关理论研究进行述评,以全面掌握学界的研究动态,把握本论题的研究空间所在;再次对本书涉及的基本概念进行分析,为本书的核心概念奠定基础;最后对本书的主要内容、方法进行了阐述,以确定研究方向和研究手段。

第一章: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思想资源。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相关思想、中国传统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相关思想、西方社会的话语、权力以及话语权的相关理论进行挖掘梳理,把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思想演进脉络,为本书提供理论基础和思想资源。

第二章: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内涵和特征。通过对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概念的界定以及对概念的多维解读、类型划分,明确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基本内涵;通过发掘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基本特征,全面把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本质属性。

第三章: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结构和功能分析。首先对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内在结构展开分析,厘清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内在构成要素及其关系、形态结构、层次结构及其关系,为功能的研究打下基础;其次通过对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功能展开分析,进一步厘清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外延。

第四章: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生成和转化分析。首先对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生成根源进行剖析,明确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生成条件;其次,通过对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生成过程环节分析,为矛盾和规律的揭示奠定基础;再次,通过揭示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生成过程的矛盾和规律,全面把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生成过程;最后,揭示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有效转化、无效转化和异化三种转化形态,为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发展研究奠定基础。

第五章:当代中国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发展的历程、经验和域外借鉴。首先,对当代中国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发展的历程进行了梳理;其次,总结了当代中国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发展的历史经验;最后,分析了域外国家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为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发展提供借鉴。

第六章:当代中国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发展的现实境遇。主要对当代中国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发展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为提升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提供针对性策略提供基础。

第七章:当代中国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正向发展的基本思路和举措。结合前一章关于经验和问题归因分析的基础上,从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正向发展的愿景(目标)、理念、原则三个方面提出基本思路,然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第八章:当代中国网络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建设的价值、生成和路径。这一章是对第七章的拓展。随着全球化、网络化的深入推进,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目标必然要与国际接轨,不仅如此,还要在国际上发挥重要的影响力。为此特地用一章着重探讨“如何提升当代中国网络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这一话题。首先,从国内、世界两个视角分析了当代中国网络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建设的价值;其次,从理论角度、实践角度、历史角度、内在因素等方面分析了当代中国网络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的生成条件;最后,从构成要素和生成条件两个角度提出了当代中国网络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建设的路径。

结语。对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进行总结,并对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未来研究走向和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二 研究的主要方法

毛泽东曾经把方法比喻成过河的桥和船[153],这一比喻,生动具体地说明了方法的属性以及对实现人的目的的重要性。同样的道理,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对于论题的研究也十分重要,能否自觉选择和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是能够顺利完成论题研究的关键。本书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除运用归纳与演绎,思辨、逻辑推理等方法外,还包括以下三个方法。

一,系统研究法。系统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现代科学方法。由于网络环境复杂多变,网民的思想更是千变万化,因此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从某一侧面窥视其建构的对策,而必须遵循系统的原则,关注要素内部之间、要素与要素之间、要素与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使研究全面、系统、科学。

二,文献研究法。没有一栋高楼大厦能够脱离地基而站立,同样的道理,任何一项理论研究都不能脱离历史的思想材料而发展。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掌握本书论题的国内外研究状况,以找出研究的空间,是本书的基础。查阅的文献资料具体包括传统社会的意识形态建设资料、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思想、西方话语权建设理论、我国最近十年的政策资料等。

三,比较借鉴法。本书通过对不同学科领域对话语、话语权的研究厘清了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内涵、特点以及功能等;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意识形态形态话语权思想、传统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思想、西方话语权的相关研究理论的比较研究和思想借鉴探索了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理论来源和分析思路,等等。

三 研究的创新点

本书的创新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研究视角具有一定的新意。本书从“人的网络化生存”视角,以线上社会和线下社会相融渗、现实个体与虚拟个体相融渗为社会背景,系统研究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具有一定的新意。

第二,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新意。其一,理论基础和思想资源的观点凝练具有新意。如对中国传统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手段和固化机制进行了提炼,提出了以“辩”的方式争夺话语权、以“废”的方式控制话语权、以“化”的方式扩大话语权、以“释”的方式损益话语权、以“融”的方式强化话语权等创新性观点;对国外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提出了关系是话语权的前提、对话是话语权的关键、建构是话语权的动力系统、语境是话语权的变量、场域是话语权的寓所等创新性观点。其二,明确提出了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概念,阐释了其内涵,指出它不只是一种权力,而是权利和权力的综合。在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概念中指涉“权利”的意蕴,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其三,比较全面地分析了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类型,即强势话语权和弱势话语权、正向话语权和向话语权、直接话语权和间接话语权、绝对话语权和相对话语权、理想话语权和现实话语权等,以便更好地把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内涵,类型的划分依据和类型的概括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其四,系统剖析了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结构,对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内在结构、形态结构和层次结构的分析,剖析的维度及结构的划分具有一定的新意。其五,客观分析了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生成机制,包括生成根源、矛盾和规律等,特别是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生成的矛盾和规律揭示,具有一定的新意,从而更好地把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动态发展,进行积极的引导和建构。其六,梳理了中国共产党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历程和经验,分析了国外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现有的研究成果对此关注得较少,因此具有一定的新意。其七,尝试着分析了当代中国网络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建设的价值意蕴、生成条件和实现路径。当前学界探讨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的较多,但是探讨网络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的较少。从构成要素和生成条件多维视角综合探讨网络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建设的则更少。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89页。

[2]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78页。

[3] 习近平:《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人民日报》2013年8月21日第1版。

[4]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97页。

[5] 中央宣传部编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152页。

[6]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78页。

[7] 吴满意:《网络人际互动——网络实践的社会视野》,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72—74页。

[8] [意]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曹雷雨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94页。

[9] [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63页。

[10] [美]詹姆逊:《文化转向》,胡亚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7页。

[11] 杨生平、刘世衡:《国外学者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综述》,《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12] Terry Eagleton,Ideology:Intoduction,London:Verso,1991,p.18.

[13] [美]乔治·拉伦:《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现代性与第三世界的在场》,戴从容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23页。

[14] [法]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01页。

[15] H.Marcuse,One-Dimensional Man,Boston:Beasom Press,1964,p.11.

[16] [德]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和科学》,李黎、郭官义译,学林出版社1994年版,第54页。

[17] [美]埃瑟·戴森:《2.0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

[18] [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576页。

[19] [英]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高铦等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

[20] [美]奥托·纽曼:《信息时代的美国梦》,凯万译,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21] Millarch F.,“Net ideologies:From cyber-liberalism to cyber-realism”,Terrorism and Political Violence,No.2,2012.

[22] Birdsall,W.F.,“The Internet and the Ideolog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The Internet:Transforming Our Society Now,1996,p.96.

[23] [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夏铸九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68页。

[24] Lyon D.,“Surveillance,Snowden,and big data:Capacities,consequences,critique”,Big Data & Society,Vol.1,No.2,2014.

[25] Van Dijck J.,“Datafication,dataism and dataveillance:Big Data between scientific paradigm and ideology”,Surveillance & Society,Vol.12,No.2,2014.

[26] 黄冬霞、吴满意:《近年来国内学界网络意识形态问题研究状况述评》,《天府新论》2015年第5期。

[27] 张宽裕、丁振国:《论网络意识形态及其特征》,《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年第2期。

[28] 姚元军:《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问题探究》,《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

[29] 赵惜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内涵解读》,《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年第1期。

[30] 卢黎歌、岳潇、李英豪:《当前我国网络意识形态的博弈与引导》,《思想教育研究》2017年第6期。

[31] 严耕、陆俊:《关注网络信息的意识形态功能》,《前线》2008年第10期。

[32] 李怀杰、吴满意、夏虎:《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探究》,《思想教育研究》2016年第5期。

[33] 张志丹:《新媒体时代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危局、误读与突围》,《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

[34] 谢玉进:《网络意识形态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

[35] 马慧婷:《论党的网络意识形态领导权的主体性特征》,《大家》2012年第2期。

[36] 赵欢春:《论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当代挑战》,《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

[37] 朱宏霜、周良书:《网络意识形态的接受主体特征及建设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8年第2期。

[38] 李俊卿、张泽一:《互联网背景下我国意识形态表征、安全风险及防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年第10期。

[39] 徐琴:《网络意识形态的功能》,《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

[40] 史献芝:《网络意识形态的内涵、特征和生成机理》,《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

[41] 谢玉进:《网络意识形态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

[42] 陈堂发:《当前网络意识形态四大特征与四大规制措施》,《唯实》2016年第4期。

[43] 杨文华:《网络空间中意识形态生长规律的生物学探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44] 赵惜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内涵解》,《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年第1期。

[45] 杨文华:《网络文化的意识形态渗透及其应对》,《理论与改革》2010年第6期。

[46] 程同顺、张文君:《互联网技术的政治属性与意识形态传播》,《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

[47] 王玉荣:《意识形态领导权面临网络文化革命挑战及其回应》,《前沿》2011年第22期。

[48] 刘少杰:《意识形态的理论形式和感性形式》,《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

[49] 陈联俊:《移动网络空间中感性意识形态兴起的价值省思》,《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8年第2期。

[50] 张瑞红、孙振京:《新时期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理论导刊》2010年第10期。

[51] 陈建波、庄前生:《作为意识形态技术的互联网:执政党的视角》,《新闻与传播研究》2016年第11期。

[52] 高建华:《互联网时代我国意识形态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南开大学,2012年,第42—44页。

[53] 王爱玲:《中国网络媒介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博士学位论文,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第31—32页。

[54] 徐琴:《网络意识形态的功能》,《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

[55] 史献芝:《网络意识形态的内涵、特征和生成机理》,《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

[56] 苗国厚:《网络意识形态生成机理探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年第8期。

[57] 曾庆桃:《网络意识形态的生成逻辑和机制》,《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

[58] 付安玲、张耀灿:《大数据助力网络意识形态治理及提升路径》,《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年第5期。

[59] 张瑜:《大数据背景下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建设论析》,《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16年第2期。

[60] 赵惜群:《切实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湖南日报》2013年12月29日第8版。

[61] 李怀杰、林坤:《大宣传格局下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

[62] 张骥、方晓强:《论网络文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影响》,《求实》2009年第2期。

[63] 徐强:《网络意识形态是网络文化软实力的灵魂》,《中国高等教育》2015年第11期。

[64] 孙夕龙:《网络意识形态负面营销的危害及应对》,《红旗文稿》2016年第15期。

[65] 蒋成贵:《算法推荐对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挑战及应对》,《思想理论教育》2019年第7期。

[66] 屠淑洁:《新形势下的网络意识形态:算法应注入新闻价值观》,《视听界》2018年第5期。

[67] 黄丹:《牢牢掌握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12年第1期。

[68] 侯惠勤:《意识形态话语权初探》,《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年第12期。

[69] 聂筱谕:《西方的控制操纵与中国的突围破局——基于全媒体时代意识形态话语权争夺的审视》,《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4年第3期。

[70] 葛彦东:《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初探》,《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年第1期。

[71] 梅景辉:《文化自信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当代发展》,《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年第5期。

[72] 骆郁廷:《话语权视域下的中国梦》,《湖北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

[73] 张国祚:《关于“话语权”的几点思考》,《求是》2009年第9期。

[74] 郑永廷:《坚持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与话语权》,《思想理论教育》2015年第4期。

[75] 王海威、王艳:《新时代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年第9期。

[76] 李芳园:《新时代如何巩固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学术前沿》2019年第12期。

[77] 杨浩博、郭启东:《论军队网络舆论引导的法治建设》,《军队交通学院学报》2018年第7期。

[78] 井永杰:《论全球化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话语权》,《人民论坛》2011年第2期。

[79] 文大山:《挑战与回应:新媒体时代的意识形态话语权》,《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6年第3期。

[80] 李江静:《建构互联网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基本原则探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年第10期。

[81] 杨帆:《井冈山时期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红旗文稿》2018年第8期。

[82] 李莉:《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维护及启示》,《科学社会主义》2014年第1期。

[83] 刘琳琳:《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机制研究》,《中州学刊》2018年第2期。

[84] 张传泉:《习近平意识形态话语权思想浅析》,《学术前沿》2018年第1期。

[85] 陈昌兴:《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际话语权的生成逻辑与建构策略》,《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

[86] 张建英、徐亚宁:《“四个自信”增强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11月29日第5版。

[87] 张志丹:《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阈中的中国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

[88] 朱效梅、谢萌:《网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6年第3期。

[89] 齐俊斌:《高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构建的难题及应对策略》,《社会科学家》2017年第8期。

[90] 李江静:《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实质、生成及建构初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8年第4期。

[91] 郑元景:《当代我国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变迁与重构》,《社会科学辑刊》2015年第6期。

[92] 谭九生、杨建武:《国家政治安全视角下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研究》,《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

[93] 赵欢春:《论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当代挑战》,《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

[94] 史艳柳:《虚拟社会中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6年第3期。

[95] 李江静、徐洪业:《准确把握互联网意识形态话语权争夺的新形势》,《红旗文稿》2015年第22期。

[96] 黄蜺:《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发展特点》,《社会科学家》2015年第12期。

[97] 张培、胡涵锦:《新媒介语境下社会价值培育的话语转换与路径建构》,《云南社会科学》2016年第2期。

[98] 曾长秋、曹挹芬:《网络环境下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新特点》,《学习论坛》2015年第6期。

[99] 张培、胡涵锦:《新媒介语境下社会价值培育的话语转换与路径建构》,《云南社会科学》2016年第2 期。

[100] 曾长秋、曹挹芬:《网络环境下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新特点》,《学习论坛》2015年第6期。

[101] 曾长秋、曹挹芬:《网络环境下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新特点》,《学习论坛》2015年第6期。

[102] 郑元景:《当代我国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变迁与重构》,《社会科学辑刊》2015年第6期。

[103] 张改凤、林伯海:《“给资本套上社会主义笼头”——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网络话语权问题再审视》,《理论导刊》2017年第4期。

[104] 郑元景:《论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及其提升策略》,《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

[105] 任蓉:《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掌控策略》,《理论观察》2018年第1期。

[106] 葛亚坤:《网络语境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人民论坛》2016年第14期。

[107] 谭九生、杨建武:《国家政治安全视角下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研究》,《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

[108] 饶苗苗、何小春:《新媒体视域下网络空间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逻辑生成》,《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

[109] 李江静:《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实质、生成及建构初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8年第4期。

[110] 杨昕:《论信息网络化对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影响》,《前沿》2014年第8期。

[111] 高建华:《互联网时代我国意识形态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南开大学,2012年。

[112] 陈文胜:《论微政时代党的意识形态建设》,《求实》2013年第11期。

[113] 刘音、吴玲:《网络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对策》,《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1期。

[114] 卢黎歌、岳潇、李英豪:《当前我国网络意识形态的博弈与引导》,《思想教育研究》2017年第6期。

[115] 杜鹃:《大数据时代的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构建》,《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9年第2期。

[116] 郑元景:《论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及其提升策略》,《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

[117] 都晓琴:《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网络话语权面临的挑战及其建构》,《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19年第2期。

[118] 郭明飞、郭冬梅:《互联网上影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社会思潮分析》,《江汉论坛》2014年第3期。

[119] 李兴选:《全媒体时代的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理论导刊》2015年第2期。

[120] 曾令辉、陈敏、石丽琴:《论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年第1期。

[121] 张志丹:《新媒体时代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危局、误读与突围》,《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

[122] 朱效梅、谢萌:《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6年第3期。

[123] 刘伟:《论互联网时代意识形态传播能力的挑战及应对》,《社会主义研究》2016年第2期。

[124] 罗桢、徐建军:《“受众本位”下把握网络意识形态领域话语权的挑战与策略》,《思想教育研究》2017年第6期。

[125] 杜鹃:《大数据时代的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构建》,《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9年第2期。

[126] 史艳柳:《虚拟社会中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6年第3期。

[127] 赵欢春:《论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当代挑战》,《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

[128] 邓琼云、林滨:《加强党在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理论导刊》2019年第9期。

[129] 凡欣、聂智:《自媒体舆论场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控制研究》,《学术论坛》2015年第7期。

[130] 时宜:《微媒体环境下网络意识形态传播机制分析》,《新媒体研究》2016年第9期。

[131] 王淑芳:《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竞争的高校视角》,《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

[132] 赵欢春:《论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当代挑战》,《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

[133] 张卫良、何秋娟:《应对西方“网络自由”必须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红旗文稿》2016年第9期。

[134] 郑元景:《论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及其提升策略》,《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

[135] 马兵:《全方位提升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人民论坛》2019年第9期。

[136] 陈娜:《论提升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四重维度》,《思想理论教育》2017年第6期。

[137] 杜鹃:《大数据时代的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构建》,《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9年第2期。

[138] 沈开木:《现代汉语话语语言学》,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页。

[139] 范晓:《语言、言语和话语》,《汉语学习》1994年第2期。

[140] 胡春阳:《话语分析:传播研究的新路径》,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0页。

[141] [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53页。

[142] [英]诺曼·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殷晓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143] [美]约翰·费斯克等:《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词典》,李彬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85—86页。

[144]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130页。

[145] 冯广艺:《语言和谐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4页。

[146] 李兰芬:《我国道德话语权的现状及其对策建议》,《哲学动态》2008年第9期。

[147] 冯广艺:《论话语权》,《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148] 黄冬霞、吴满意:《近年来国内学界网络意识形态问题研究状况述评》,《天府新论》2015年第5期。

[149] 黄冬霞、吴满意:《网络意识形态内涵的新界定》,《社会科学研究》2016年第5期。

[150] 吴满意、廖子夏:《网络人际互动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概念解析》,《社会科学研究》2012年第6期。

[151] 吴满意:《网络人际互动——网络实践的社会视野》,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02页。

[152] 黄冬霞、吴满意:《网络意识形态内涵的新界定》,《社会科学研究》2016年第5期。

[153] 《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