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主要特征
苏州工业园区人才创新创业已经由政府主导、市场引导,逐步向市场主导、政府引导转变,苏州工业园区“创客天堂”的品牌已经产生较强的影响,吸引大量创业创新要素主动聚集。从创新主体到创新群落,苏州工业园区已经初步形成创新创业生态圈,创新要素在园区内部快速流动。苏州工业园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自身产生的内聚力和吸附力,吸引了国内外创新创业资源汇聚苏州。
一 科研院所与产业企业紧密对接
科研院所是创新创业人才集聚的重要平台,苏州立足本地产业布局,有针对性地引进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落户,构建从基础研究、产品研发到产业化的完整链条,科技成果有利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科研机构内设立技术转移平台、公共技术平台、工程研发中心与实验室等,向周边企业开放,促进产学研一体化。例如,苏州大学设立技术转移平台,教师的研究成果可以借此向外部孵化器转移孵化;中科院纳米所设立技术转移中心,并将技术转移情况作为科研人员考核内容;苏州大学仪器设备整体加入园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向园区内企业开放[25]。科研院所依托其丰富的人才资源优势,成为苏州园区创新的引擎,在人才培养、人才吸引、研究开发、成果转移等方面成效显著。
二 大量初创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发展
2006年,园区提出要“转型升级、二次创业”,重点发展创新型经济和服务型经济,打造高端产业的样板区和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区。园区作为全国开发区转型升级的先行区、全省改革开放的示范区、全市科技创新的引领区,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集聚了大量的高科技企业。但与中关村、上海张江等不同的是,苏州工业园区内集聚的高科技企业以初创企业为主,尤其是具有自主核心技术和自由品牌的企业。例如,生物医药产业的信达生物、纳微科技、苏州微清医疗,电子信息产业的寻息电子、科升无线,纳米技术应用产业的苏大维格、飞依诺等,逐步形成苏州工业园区发展的特色。
三 区域发展规划促进产城融合
苏州工业园区在设计建设初期充分借鉴新加坡园区管理经验,以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和国际化、现代化、园林化的新城区”为目标,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园区的产业规划与城市规划、土地规划、园区规划等相衔接,系统规划构建超前,避免了以往众多工业园区建设中生活配套不足的问题,为多样化生态环境塑造预留空间。近年来伴随园区产业的转型升级,园区在区块功能分类、发展定位、载体建设、生产要素统筹配置、区域一体化发展等方面深耕细作,环金鸡湖金融商贸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阳澄湖半岛旅游度假区三湖板块联动,总部经济、金融商业、旅游度假、物流会展、文化创意各大功能要素百花齐放[26],不断提升园区的品质、品牌和气质,成为产城融合发展的标杆,其宜居宜业的环境吸引众多企业与人才的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