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赤壁之战:鲜血染红的前途
周郎来了
曹操此时可谓春风得意,招降刘琮,击溃刘备,一路南下,势如破竹,基本上没有什么抵抗,江陵被收入囊中以后。曹操趁此士气,横扫荆州,江南四郡、荆州八郡全部落入曹操之手。踌躇满志的曹操野心勃勃,将矛头直指江东。
此时天下,已经多半在曹操手中,曹操便给孙权送去了结盟信。面对曹操的招降,群臣慌作一团,孙氏集团出现了两大阵营:一派以鲁肃、周瑜为代表,主张联刘抗曹;一派以张昭为首,主张接受曹操的招降,共同攻打刘备。两大阵营围绕投降曹操,还是联合刘备共同抗击曹操,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鲁肃一针见血指出孙权投降曹操将无路可走,“将军迎操,欲安所归”,所谓一山不容二虎。但是,现实残酷,曹操八十万大军如何抗衡?鲁肃知道孙权心中顾虑,便向孙权建议将周瑜召回,以共商军务大计。孙权也不迟疑,立即命人将驻守鄱阳的周瑜召回。
周瑜具体分析了曹操在江南用兵的各个不利之处,总结起来,大致有三点,其一,曹操后患不除,将危及他的后方,曹操无法安心于江南作战。其二,曹军远道而来,在颗粒无收的寒冬打仗,粮草供应不足。其三,曹军善打陆战,江南多水战,士卒对水战不熟悉,必然会水土不服,产生厌战情绪。
他的这一番话,将孙权满身的热血都调动起来,最后周瑜满怀信心,慷慨激昂道:“瑜请得精兵三万人,进驻夏口,保为将军破之——”这掷地有声的保障,让孙权更加坚定了抗曹的决心。经历了一番辩论,孙权终于下定了决心,联刘抗曹,赤壁之战拉开了帷幕。
此时,沉浸在喜悦之中的曹操渐渐滋生了傲慢、轻敌的情绪,过高估计自身的实力,这种盲目的乐观,后果严重,最终导致了曹操遗恨赤壁。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曹操从江陵出发,与此同时,周瑜早已率领三万士卒从柴桑出发。此时,刘备正在樊口,拥兵两千有余。曹操二十几万大军,而孙刘联军不过三万多而已。
孙刘联军西走,与顺流而下的曹军在赤壁北不期而遇,两军一番火拼,曹军初战被孙刘联军大败。曹操将水师退守乌林,与陆军相会合,休养生息,操练水军,只待与孙刘联军再决胜负。与此同时,孙刘联军趁势西行,驻扎在乌林对面一侧,长江南岸的赤壁,双方隔江南北对峙。赤壁之战进入最关键的阶段。
追究曹操失败原因,一是曹军虽多,但是战斗力却不足,况且曹操水师以荆州刘琮的降卒为主力,不能为曹操尽心尽力,而曹操新训练的水军又无法及时与荆州水师磨合,士卒不团结,这就造成了各自为战的战局;二是,曹军自北方所带精兵,不善水战,更有晕船情形产生,无法及时支援;三是,曹军之中瘟疫流行,跟随曹操南下的士卒,因不习南方水土,生病者不在少数。曹军之中瘟疫横流,有学者推测可能是“急性血吸虫病”。
各有各的“降龙十八掌”
长江水流湍急,船只颠簸,况且是在船只中作战,让北方来的士卒难以适应。如何让士卒快速适应颠簸的船只,曹操可是煞费苦心。这日,曹操令士卒将船只首尾连接,以此加强船只的稳固性,也便于训练士卒。
《三国演义》中,将其演绎成,曹操乃是听从了荆州名士庞统的建议,然后命令士卒用铁链将战船一一连接起来,人马于其上如履平地,解决了船只颠簸的问题。这一说法,综观史书,并无确切记载。只是在《三国志·周瑜传》中,提到曹操将战船首尾相连,紧密联系在一起罢了。其推断原因有二。
其一,曹操善于用兵,这是众所周知的,以曹操之谋略,不至于弱智到将船只用铁链固定,他应该能够想到,若是船只固定,周瑜领兵来袭,那他将处于非常被动的局面。
其二,假设果真是曹操将船只固定,那么后来的黄盖诈降一事就成了画蛇添足。曹操既已经将船只固定,那孙吴直接火攻岂不是省事,为何还要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去施苦肉计,由此可见,孙吴直接实施火攻的条件还不具备,也就是说曹操并未把船只捆绑,孙吴尚不能一举将曹军歼灭,这才有了黄盖诈降以图近距离接近曹营。
一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苦肉计,在这种条件下上演。黄盖,字公覆,辅佐孙氏父子三代,在孙氏集团内可谓是元老级人物。
赤壁之战,孙刘联军初战告捷,但是面对气势汹汹的曹军,仍旧十分忌惮。眼见曹操开始训练水军,若是一味拖延战机,曹操水军训练有成,那时取胜的把握就更小了。
如何破曹操,孙吴首领陷入沉思。这时,黄盖站了出来,面见大将军周瑜,谏言道:“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曹操虽将船只首尾相连,要靠近实施火攻之策,也实为不易。黄盖便自告奋勇,以诈降投奔曹操,以得靠近曹操战船之机,“先书以曹公,欺以欲降”。
周瑜、黄盖二人商议半日,终得计谋,周瑜令黄盖写诈降信,送予曹操,以得曹操信任,一场针对曹操的计谋展开了。
点火烧船
这日,黄盖遭到周瑜毒打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曹操的耳朵里,曹操志满意得。
周瑜以黄盖为先锋,准备好十艘轻便的船只,里面满载着干草与膏油,然后用红色帷幕做遮掩,旌旗满布,甚为显眼。在东南风的吹拂下,黄盖率领水师,顺江而行,浩浩荡荡往乌林而去。
曹操见黄盖果真来降,喜上眉梢,黄盖越来越近,只有二里的距离了。曹操正准备率领部下前去迎接,却见那江中,火光一片,船只尽被点燃,情况不明,曹军骚乱起来。
装满干草与膏油的船只,借着东南风之气势,越烧越旺,犹如无人驾驭的马匹一般,横冲直撞而来。曹军慌乱起来,船只首尾相连,一时之间根本无法分散,被点燃的船只,一艘延及一艘,火光冲天,人声鼎沸。
黄盖其后,周瑜率领水军跟随,锣鼓阵阵,江东将领个个意气风发,士气大振。而曹军慌不择路,一时之间不知道如何应对。曹操见形势大去,已经无法挽回,再也坚持不下去,当机立断,命令士卒点燃剩余战船,引兵从华容道步行后退。
屋漏偏逢连夜雨,曹操领兵后退,却因刚刚下过雨的道路泥泞,行军困难,曹操又令士卒将干草铺于地上,方便行路,耽误多时。而后方,周瑜与刘备联军水陆并举,一路追随曹军,这样一来曹军死伤众多。
曹操率领士卒往江陵方向而去,到江陵以后,曹操恐怕战争失利造成北方政局不稳定,便马不停蹄往老家赶去。赤壁之战,以孙刘联军的胜利告终。
关于赤壁之战的失败,曹操个人一向将其归结为疾病所致,他曾言,“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这点无可厚非。唐朝诗人杜牧的一首《赤壁》,将周瑜之胜利归结为借东风之力,“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关于赤壁之战的意义一直是三国史学界长期讨论的内容之一。对曹操来说,赤壁之战可以说是曹操头一次遭受到的重大挫折,没有一次失败让曹操如此刻骨铭心。可以说赤壁一战耗光了曹操长期积攒下来的雄厚资本,让曹操不得不将他的统一中国的计划一拖再拖,直至最后含着对统一的渴望去世。曹操在此次大战之后再也没有涉足过中国的南方地区。
对刘备来说,他终于得到了一个十分难得的喘息机会,这也是他头一次战胜曹操,这样的胜利可以说是爆炸性的,一下子就改变了刘备与曹操之间的力量对比,让曹操不能够再轻易地击溃刘备。另一方面,刘表死后荆州就投降了曹操,现在曹操兵败,所以荆州就成了一块“三不管”的地盘,这对于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的荆州来说是十分罕见的状况,是上天赏赐给刘备的一个绝好的机会。赤壁之战之后刘备迅速在荆州扩展自己的地盘,终于超过了他在徐州时期所占有的土地,这为刘备完成诸葛亮西进益州,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战略目标铺平了道路。
对孙权来说,赤壁之战的胜利,让江东摆脱了一次严重的危机,为江东地区经济的开发与发展准备了充足的时间,更加巩固了孙家对于这一地区的控制。
总体说来,赤壁之战让曹操失去了统一南北的机会,终其一生,曹操也没有实现他的这一夙愿。而孙刘联军的胜利,开创了三分天下的局面,一个崭新的时代诞生了。
不要跟我抢东吴
赤壁之战后,孙权在外交联盟的对象上一直徘徊在魏蜀两国之间。从当时形势看,蜀弱魏强,吴在三国之中联蜀才能立国,附魏只能称臣。这就决定了孙权的外交从长远来看必定要倒向蜀吴联合一边来。
蜀国也明白自己的国力不足以对抗魏国,在这种局势下,只有结盟吴国,蜀国才有进一步壮大的可能。
就在蜀国极力争取吴国的同时,魏国也在蠢蠢欲动。先前,曹丕因孙权的反复领兵直下江南,进行了他的第一次南征。吴、蜀联盟,对曹魏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当初曹操在赤壁之战中不就败于两国联盟吗?因此曹丕必须和蜀国争吴国,当然他并不需要吴国的支持,只需要吴国保持中立。而曹丕亦明白吴国最好的考虑就是结交蜀国,因此魏国和吴国之间讲不了道理,既然讲不了道理,那就直接用武力。
蜀建兴二年(224)七月,曹丕再次准备伐吴,侍中辛毗劝谏说此刻不是最佳时机,应该好好安顿百姓,充实国力,待十年后再出兵。然而曹丕如何能等十年,因此辛毗的话他听都不听,就于同年八月亲御龙舟,循着蔡水、颍水,入淮河至寿春,九月又直入广陵,企图以此横渡长江。
听到曹丕入侵的消息,东吴徐盛提议在建业周边修筑围栏和篱笆,造假楼,并在江中设船。众将听了徐盛的计策,不明白这样做有什么意义,遂无几人赞同徐盛的想法。徐盛排除他人的非议,坚持实施了自己的计划。
待到曹丕大军到达广陵后,对那片围栏产生诸多疑虑,再看长江,此时江水正在上涨,面对如此危险的情势,曹丕叹道:“魏虽有武骑,无所用之,未可图也。”时曹丕乘龙舟,遇暴风飘荡,几至覆没,只得放弃渡江,领兵而归。
一年后,曹丕又以水师征吴。御史中丞鲍勋认为伐吴劳兵袭远,日费千金,劝阻曹丕再次南征。然而曹丕不听,甚至大怒,贬鲍勋为治书执法。五月,曹丕亲自领兵至谯(今安徽亳县),八月入淮。尚书蒋济上表说水道难通,曹丕又不从,待到十月到广陵之时,临江而望,才发现此时天寒,江河有结冰之相,船竟无法渡江。
时吴国将军孙韶乘曹丕处于退兵之际,派遣高寿率领敢死者五百人,于夜间行小路袭击曹丕,曹丕大惊,然终有幸逃回。虽则逃过一劫,然而曹丕三次亲自南征,均无功而返,此时回到洛阳后竟一病不起。魏黄初七年(226),曹丕病死于洛阳,于临终时将曹叡托付给了曹真、司马懿等人,享年40岁。
曹丕逝世后,曹叡即位,改元太和,他就是魏明帝。
专栏 扶不起的阿斗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刘备的夫人甘氏为他生下一个男孩,这是他的第一个孩子,此时的刘备已经是46岁的中年人。这个男孩名叫刘禅,即蜀国后主,小名“阿斗”。
对于刘禅,大多数的评论认为他平庸无能,虽然贤臣良将辅佐,也不能振兴蜀国,最后还主动投降魏国。他的经历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词汇,人们用“扶不起的阿斗”形容软弱无能,用“阿斗当官”形容有名无实,用“阿斗的江山”形容白送,用“阿斗”形容一个人没能耐,更有名的还有“乐不思蜀”这个成语。
蜀延熙九年(246),蜀国的股肱之臣蒋琬、董允相继去世,刘禅宠信黄皓、陈祗,不理朝政,肆意胡为。朝中的大臣多见风使舵,依附于黄皓的,便得高官厚禄,反对黄皓的,就遭到排挤甚至迫害。姜维对黄皓的恣肆专权,深恶痛绝,请求后主刘禅杀了黄皓,“后主不从”。
姜维对于黄皓一党把持朝政,最终也是无可奈何,又“惧于失言”,所以“逊辞而出”,常年在外领兵。蜀国国力在三国之中,算是最弱,又连年征战,百姓不得休息,终致民生疲敝。
东吴和蜀国本是共同进退的盟友,但孙权于弥留之际,在谁继承皇位的问题上犹豫不决,犯了致命的错误,导致孙权死后吴国内部争权夺利,自相残杀,朝政日非,孙权苦心经营几十年的良好局面土崩瓦解,这时的东吴自顾不暇。
这就给了魏国可乘之机,景耀六年(263),魏将邓艾从阴平入,攻克绵竹,刘禅投降。
刘禅投降后,由魏军护送其到洛阳。司马昭封他为安乐公,赐给他住宅,每月都给他供奉,还安排奴仆服侍他。刘禅很满意,为了表示感谢,专门登门道谢。司马昭设宴款待他,并命演奏歌舞助兴。当演奏到蜀地乐曲时,这有可能是司马昭故意安排的,想看看刘禅的反应,结果蜀国大臣们听到蜀国的音乐后,一个个显出忧伤的神情,有的还泪流满面。但刘禅却很高兴,丝毫没有哀伤的表情。
司马昭看了刘禅的反应,便问他:“颇思蜀否?”
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郤正闻听了刘禅的话,悄悄对他说:“若王后问,宜泣而答曰‘先人坟墓远在陇、蜀,乃心西悲,无日不思’,因闭其目。”
刘禅听后,牢记在心。酒至半酣,司马昭果然又问,刘禅按照郤正的话说了一遍,只是欲哭无泪。司马昭听了,说:“何乃似郤正语邪!”禅惊视曰:“诚如尊命。”左右皆笑。(《汉晋春秋》)
司马昭从此就再也不怀疑他。最后刘禅在洛阳得以安度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