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时代与原始护甲
在遥远的先秦时代,楚国诗人屈原以楚地民间祭神乐歌为底,书成《楚辞》中的名篇——《九歌》。相信读过它的人都知道,《九歌》中多数篇章描写的是神灵间的眷恋或是缠绵的爱情,思念与伤感并存,充满浪漫气息。唯《国殇》这篇颇为特殊,它留给后人的画面是金戈铁马的沙场,是奋勇驰骋的国士,更是吴戈、健马、秦弓、旌旗、战鼓、硝烟编织成的一曲战歌。有关中华甲胄的历史,我们就从《国殇》首句中的“犀甲”说起。
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长58.1厘米,1963年出土于陕西兴平豆马村,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根据其通体的流云纹,可以推测是西汉的器物
今天的中国人都知道,犀牛是“外国的牛”,现在中国是不产犀牛的。但根据考古发现,古中国有犀牛。犀牛生活的主要特点为:栖息于低地或海拔2000多米的高地,夜间活动,独居或结成小群,生活区域从不脱离水源。中国浙江河姆渡遗址、河南安阳殷墟遗址都曾挖掘出犀牛骸骨。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有一尊错金银云纹青铜犀牛,根据其通体的流云纹,可以推测出其为西汉时期的器物。大量证据表明,历史上犀牛在我国中原分布的北界直抵黄河一带。这些曾广泛生活在中原的犀牛竟至消亡(或迁徙),很大程度上与战争和铠甲相关。
有句骂人脸皮厚的话叫“脸皮比犀牛皮还厚”,可谓十分贴切。犀牛是一种厚皮动物,但也因此给它们带来了灭顶之灾——犀牛坚厚的皮成为先秦武士们制作“护身衣”的首选材料。在先秦古籍中,多有以犀牛皮制作护身甲的记载,如《国语·晋语》中就记有“昔吾先君唐叔射兕于徒林,以为大甲,以封于晋”,这里的“兕”,指犀牛一类的动物。全句意为射死了独角犀,并用它的皮制作成了甲。而《周礼》对犀牛皮制作武士之甲则有更详细的说明:“函人为甲。犀甲七属,兕甲六属,合甲五属。犀甲寿百年,兕甲寿二百年,合甲寿三百年。”所谓“函人”,是指制作甲胄的工匠,而两片犀牛皮双合则称“合甲”,也是先秦记载中寿命最长的一种甲。
春秋战国时期,甲胄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那么,犀牛皮究竟是什么时候成为武士甲胄首选品的?中国的甲胄究竟起源于何时?根据现有的考古成果还很难下结论。在中国传说中,甲胄的发明者是与黄帝争霸的蚩尤。上古之世,神州大地,诸多部落战争不断,蚩尤“以金作兵,一弓,二殳,三矛,四戈,五戟”,又发明了盔甲,厉兵秣马,率领八十一个兄弟重组联军北上抵御黄帝部落,激战于涿鹿,最终为黄帝所杀。尽管蚩尤战败,但他发明的兵器和甲胄却在中原大地流传,与之相伴的是连年兵祸。宋金时期的诗人元好问生逢乱世,苦于战火,愤然写下“从谁细向苍苍问,争遣蚩尤作五兵”这样的诗句。
当然,所谓蚩尤发明甲胄和兵器之说只属于上古传说,而甲胄真正的起源,不可能是一人一时所成。可以说,世界各地最早的甲都大同小异。一是利用竹子、藤条等植物进行编织,制作成具有一定防御力的原始甲,《三国演义》中孟获麾下藤甲兵使用的甲就是这类原始甲。事实上,这种原始甲并未因文明发展而消失,直至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中国台湾、云南以及东南亚等地依然存在不少原始部落,当时有一批日本学者对这些部落的原始甲进行过收集,这些甲基本上都以植物为原材料。尽管不能下定论说远古中国的原始甲胄形制就是这样,但通过它们不难推断出原始甲胄的基本制作方法。
汉代蚩尤画像拓片,上古传说中,蚩尤是甲胄的发明者,但在真实历史中,甲胄不可能是一个人发明的,而是在长期不断的部落冲突中产生的
二是利用动物皮毛制甲。以植物作为原始甲胄材料毕竟防御力有限,而人类在原始部落相互征伐中为了保护自己,从动物皮毛得到了启发。早在山顶洞人时期,人类就已经开始用兽皮制衣,而后又演变为战斗中的甲。东汉刘熙在《释名》中这样解释甲的意义:“铠,犹垲也;垲,坚重之言也。或谓之甲,似物孚甲以自御也。” 也就是说,先人们从动物“孚甲以自御”得到启示,遂以动物皮毛作为材料,与植物结合编织,制作成甲以护身,同时也制作了保护头部的护具,形成了最早的甲胄。
江西新干大洋洲商墓出土的商代青铜胄
商周时期的青铜胄复制品,现藏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周渝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