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妃甸野生植物大观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野生植物泛指天然生长的植物,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宝贵资源和重要的环境要素,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发展经济具有特殊作用。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把山水林田湖草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的新主张。生态文明建设已经纳入国家发展总体布局,建设美丽中国已经成为人们心向往之的基本目标和共同行动。编辑出版一本观花识草的图书,引导人们观察认识家乡故土的一草一木,从而普及植物科学知识、加强植物资源保护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正是本书编者、作者的共同愿望。

地处渤海之滨的曹妃甸,自古以来地广人稀,人迹罕至,“间有人烟,蛎墙草屋,村址数家,晒盐捕鱼,外无生业”,其周围环境“皆斥卤不毛,如场之涤”, “沿海之地数万顷固以五谷不生而弃之也”(清光绪版《滦州志》)。广袤辽阔的盐碱荒滩上,不仅五谷不生,就野生植物而言,也只有芦苇、碱蓬、白刺、柽柳等极耐盐碱的十数种。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始引水灌溉、垦荒种稻,昔日滨海滩涂变成“北国江南”。土壤的改良和环境的改善,使植物种类越来越丰富。随着曹妃甸的开发建设,特别是通过对湿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形成种类相对集中的分布特色。截至目前,曹妃甸区野生植物已知有90科304属540种12变种。

这是一本融科学性与艺术性、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的科普图书。曹妃甸区政协立足履行职能,发挥文史工作“存史资政”作用,挖掘地方人文自然资源,凝聚多方力量,广泛征集,精心编辑。本书的主要作者张玉江同志,几十年来坚持在农业科技第一线,积极探索钻研病虫草害防治和农技推广,并潜心于野生植物的调查研究,较为系统和全面地掌握了本区域野生植物种类及分布状况,其鉴别记录、采集制作的标本、拍摄的图片等资料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与此同时,我们邀请对野生植物情有独钟的散文作家和文学爱好者,就曹妃甸野生植物撰写科普文章,不仅客观地记述每个代表性物种的自然属性、生态特征、分布规律等科学层面的常识,而且以草木为中心,以其文化属性为灵魂,抒写出“草木有本心”的独特境界。几位植物摄影师常年奔波于田野,把一枝一叶、一花一果摄入镜头,为全书增色生辉。本书从策划、立项、撰稿、拍摄,到编辑、出版历时数年,是集体智慧和心血的结晶。我们期冀,这本《曹妃甸野生植物大观》一定会成为科研工作者、植物研究者的第一手参考资料,也成为广大植物爱好者和青少年朋友喜爱的家乡读本。

本书编写过程中,参考了《中国植物志》《中国植物图像库》《中国高等植物》《河北植物志》《河北农田杂草志》《农垦科技通讯》《唐海县野生植物资源调查报告》等书籍和资料,得到孙福华、李柯晔、高保柱等同志的热情指导和帮助,得到樊英鑫、苦丁、庞爱佳、乔永明、唐河滨、许佳明、杨帆、周繇等专家学者友情支持并提供图片,在此一并致谢!因成书时间仓促,水平有限,不妥和错误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9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