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立法保障景区旅游安全
2018年11月8日,一名12岁的小学生在江苏省宿迁市项王故里景区游学时,被石柱灯砸中身亡。在此之前的2018年10月30日,焦作市沁阳市神农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在景区内修建玻璃吊桥过程中,发生一起高处坠落事故,造成1人死亡。旅游景区的安全问题引发公众关注。
根据公开报道不完全统计,2017年以来,媒体至少披露了95起旅游景区人身伤害事件,其中2017年66起,2018年以来29起。在这些发生在旅游景区的人身伤害事件中,因景区设备所致事件最多,为19起;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最多,达70人。
旅游安全事件这么多,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近年来景区游客人次增多,安全事件相应增加,从客观上来讲是成正比关系。二是旅游景区不够重视管理和安全防范的筹划,对旅游安全的风险评估不够精准,重视经济价值而忽视旅游安全。很多景区虽然有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制度,但安全教育大多只是形式,只是为了应付主管部门的检查和要求,并没有真正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和管理水平。所以,真正的安全教育制度落地很困难。
同时,游客安全意识淡薄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旅游对于游客是一个放松的过程,所以大部分游客对旅游安全总是存在侥幸心理。
旅游业是朝阳产业、民生产业和幸福产业,安全是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对此,亟须完善旅游安全相关法规及制度化保障,同时相关执法部门间的无缝合作也亟待提升。
一方面,要完善旅游立法,为政府部门之间协调监管旅游安全提供法律依据。另一方面,建立政府部门间执法协调制度,例如,因高风险运动发生的旅游安全事故属于体育总局管,因海上运动发生的旅游安全事故要归属海事局监管等,亟须制度化协调机制。此外,在执法层面,亟须确保部门之间做到无缝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空中秋千、蹦极、玻璃栈道、玻璃观景平台等,作为新兴旅游景点项目一方面吸引了大量游客,另一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有关部门要对此进行严格管控和监管,预防人身伤害事件的发生。
对于景区来说,应定期对游览设施如索道、观光天梯、游船等进行检测、检修和维护,使之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对游览设施准确核定载客人数、承载重量、运行速度等,并严格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