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大数据为“杀熟”背黑锅
2018年3月初,有网民披露大数据“杀熟”现象。他经常通过旅行服务网站订某酒店的房间,常年价格在380元到400元。偶然一次,他通过酒店前台了解到,酒店淡季的价格在300元上下。他用朋友的账号查询后发现,果然是300元。但用自己的账号去查,却还是380元。
此事曝光后,网民纷纷吐槽各自类似“被宰”经历,商家利用大数据“杀熟”的行为浮出水面。
由于难拒价格差诱惑,个别商家选择利用大数据“杀熟”,向不同的消费者提供相同等级、相同质量的商品或服务时,却打出不同的销售价格或收费标准,这显然有悖商业道德。
其实,“杀熟”早已有之,并非因为大数据而产生。大数据“杀熟”与传统经济中的“杀熟”并无本质区别,都体现了一种滞后的商业文明。这种行为戕害的是消费者的信任,赚取的是眼前的利益,杀掉的是商家的未来。
公平的消费环境,有利于促进网络交易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大数据“杀熟”,既消耗了用户对线上消费的忠诚度,也打乱了线上消费节奏,扰乱了电商大数据的获取,给商业带来潜在的损失。此外,还会影响新零售中用户对大数据这个工具的态度,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对大数据“杀熟”不能宽容。但目前对大数据“杀熟”等价格歧视行为,依据现有法律,仍难以对相关商家进行相应处罚。而且,扼制大数据“杀熟”现象还存在技术难题。因为基于大数据技术,针对不同的人,甚至针对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点的价格都不一样,随时处在动态变化中。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取证很难。对于物价管理部门而言,也须具备极强的数据实时抓取能力。
健康有序的市场经济,既需要商业伦理,更离不开法律规范。相关部门特别是价格管理部门宜对大数据“杀熟”现象进行研究,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企业经营行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除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商家在挖掘消费者数据的过程中是否存在违规行为也需要调查和认定,一旦触及法律“红线”当依法查处。此外,还应建立大数据方面的黑名单,将利用大数据“杀熟”的商家列入黑名单,在税收优惠、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等方面给予惩罚性限制。让大数据服务晒在阳光之下,筑牢商业竞争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