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生存密码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语录文化:润物细无声

前面一个小节讲奋斗文化,中间涉及一句话——不让雷锋吃亏。这句话,是任正非语录之一。

华为发展的这些年,为世人留下很多的经验教训、经典案例,但正是因为华为的崛起太过迅速,很多时候大家还来不及细细品味其中的是非曲直、成败得失,就又被历史的洪流急匆匆裹挟着不断前行。

然而值得庆幸的是,华为拥有一个任正非。

任正非经常讲自己不懂技术,其实懂不懂技术是和他在其他方面的造诣相比较而言的。任正非对哲学、史学,乃至心理学方面的研究,的确已经足以让他成为一位大师级的人物。跟这些知识相比,他的技术功底,确实要相形见绌一些。换个角度,任正非本人的文化功底之深厚,使他早早就脱离了具体企业管理操作层面的纠结。一个能够腾出手来运筹帷幄的“带头大哥”任正非,使得华为能够在过去的几十年,始终保持锐不可当的上升势头。

像华为一样,很多深圳的企业,诞生于特殊时代背景下的广东这片创业热土。但是相当数量的企业从小做大容易,再从大到更大,就很难了。瓶颈之一,就是创始人的文化水准。文化水准决定着企业创始人的视野、高度,乃至创业者整个价值观的边界。丧失了视野和高度的深圳创业者们,他们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华强北小老板。

任正非麾下的华为,则很明显是一个用文化黏结在一起的团队。黏合剂之一,就是任正非在华为不同发展时期抛出的名言警句。

这些名言警句,至少具备两个非常鲜明的特点:一是语言精练,朗朗上口;二是提纲挈领,切中肯綮。接地气的演绎方式,浓缩了任正非的逻辑智慧,体现了其高深的哲学境界。放眼整个华为发展史,任正非语录不仅指导了华为在不同时期的具体工作,而且成为基层员工口口相传的坊间通关密语。如此对症下药的管理学精华,如此高频又深入人心的传播率,是华为高速发展期不同于其他任何中国公司的一个重要标志。

下面我们按照逻辑顺序,分别来解析几条著名的任正非语录。

(1)板凳要坐十年冷

新员工从入职开始,就接触这句话了。这句话的产生背景,其实也和华为的独特企业文化有关系。前文说过,华为校招生从选材来看,大部分都是来自工科院校的寒门二代。学校门第是211或985,但并非国内顶级大学。门第高是要保证华为人才梯队的质量;门第不是超一流,就保证了这些校招生不会心有旁骛,以免流失太快。

后边的逻辑都成立,唯独前面这条有点问题。

华为需要一些吃苦耐劳,能够艰苦奋斗的寒门二代来作为发展动力,但是这些应届毕业生一般在校期间都是好学生,进入公司之后当然想要做个好员工。虽然华为从主观上希望能够用这种推理方式,来最大程度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但事实上,职场并非学校,职场上即便你真的玩了命,也未必能够得到同等的回报。在学校发奋努力就能得到的奖学金、班干部等荣誉,在职场上往往行不通。

行不通,这些应届毕业生会不会气馁呢?

所以,任正非告诉新员工们,板凳要坐十年冷。

(2)不让雷锋吃亏

这句话,其实是配合前一句“板凳要坐十年冷”而来的。既然进入华为之后,有可能坐十年的冷板凳,那么在华为如此苦熬时光的意义又在哪里呢?当然有意义,因为华为绝对“不让雷锋吃亏”。

前一句话,十年冷板凳,是要打掉那些自诩为天之骄子的应届毕业生身上的傲气。打掉傲气,降低心理预期,但是又不能把话说得太严重了,否则年轻人受不了这种心理落差,搞不好就要跑路了。所以,十年冷板凳后边,要有一个保障条件,才能够让你心甘情愿、踏踏实实地坐冷板凳。这样一来,不让雷锋吃亏,就成了前面那句名言的有效补充。

虽然算是一个保障条款,但却是有限度保障条款。因为任正非并没有保证“雷锋”一定能够熬出头,而是给了一个底线——不会让“雷锋”吃亏。

其实大家都知道“一将功成万骨枯”的道理,这句话是一句实话,因为没有千百万普通士兵的前赴后继,是换不来革命事业的最终成功的。但是这句话只能流传于历朝历代的读书人圈子里。给士兵们做战前动员的时候,就千万不能讲这句话,尽管我们知道这的确是一句实话。给士兵们做动员,第一就是告诉他们革命事业之伟大,同时不要有后顾之忧。

板凳要坐十年冷,但是华为不会让雷锋吃亏。

即便十年之后你依然是普通一兵,但只要劳动态度端正,华为依然会给你相应的丰厚回报。你的薪水,将会比其他公司的同龄人高出许多。你将会因此而改变经济地位,并且进而能够改变你背后整个家庭的命运。

这就是“不让雷锋吃亏”的奥妙之处。

(3)把信送给加西亚

华为为什么一定要强调“雷锋”呢?把信送给加西亚的故事,可能会给我们提供一个参考答案。

19世纪的美西战争期间,美军和古巴盟军并肩作战,一起对付西班牙军。期间,美方需要把一封重要的信函送到古巴盟军领袖加西亚手中。这封信没有地址没有邮编,就只有一个收件人“加西亚”。要知道,在战火纷飞的年月里,到丛林深处之中寻找一位军队首领,谈何容易。不过,最终一名美军年轻中尉,接受了这个任务。他没有抱怨,没有讲任何条件,成功把信交给了加西亚。

我们再反过头来看雷锋。

雷锋身上的特质有哪些呢?关键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爱岗敬业、助人为乐,如果再加一条,耐得寂寞、不近女色应该也算。

华为的发展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他们在华为文化之下,必须体现出类似雷锋一样的特质。关键是,当你的上司要求你把一封“三无”信函交给加西亚的时候,你不要问那么多为什么,你要做的就是执行,毫无保留、毫无怨言、毫无折扣地执行。如此一来,庞大的华为体系才能够保证有效运转。而纵向来看,华为的高层指令才能够无缝、扁平、顺畅地传达到一线。

把信交给加西亚,行动的执行者就是雷锋。

(4)烧不死的鸟是凤凰

一将功成万骨枯,虽然长官不讲,当兵的也多半都是知道的,尤其是在今天这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

那么,如何避免这句话给组织和体系造成的伤害呢?其实很简单,只需要找到一个不灭的象征即可。

烧不死的鸟是凤凰。

我并不强调鸟会烧死烧熟烧成灰,我强调的是只要你挺过来了,你就成功了。类似的表达方式,其实并不止这一例。除烧不死的鸟是凤凰之外,还有“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还有鲤鱼跳龙门等等,不一而足。

这样一来,大家也就有了盼头,哪怕你知道了生活的真相,但依然狂热地热爱着生活。这样活着不累,工作也会更加充实。

(5)懂得高雅的文化与生活

心中信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华为人,很多都过着苦行僧一样的生活。苦行僧并不意味着物质生活条件不够好,恰恰相反,华为人的生活基本上无缝融入了华为总部和代表处的集体生活,吃喝拉撒睡这个层面上,即便是随大流也不会太差。但人不能只靠吃米活着,除了物质生活,还需要有业余爱好,不能过得太苦,太没有追求。

所以,任正非告诉那些埋头加班的华为人,要懂得高雅的文化与生活。

这句话的出现,是对前面“雷锋”精神的补充

华为的成功确实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但做雷锋也并不意味着要不食人间烟火。一个只知道加班赚钱两点一线的华为员工,到最后即便变不成行尸走肉,也非抑郁了不可。因此,任老板的这句口号,来得还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何况,哪怕是在物质极其匮乏的年代里,雷锋同志也有一块瑞士手表。这样的雷锋,才更加鲜活,更加接地气。

只不过,在现实中,已经把自己的私人生活同公司生活精确绑定的华为人,其实对于高雅的文化与生活依然没有太多概念。很多人把任老板的这句语录当成教条来执行。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大批的华为人组团跑到世界各地的奥特莱斯扫货——普拉达的包包、香奈儿的香水、登喜路的皮带、杰尼亚的西装,还有劳力士的手表,一袋一袋地买。

或许在华为人心中,这样应该就算是高雅的文化与生活了。

其实身体力行响应老板的号召,本身已经算是对业余生活的丰富了。

(6)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

以上数条语录,其实都算是约束个人的。这一条,则是树立团队协作精神的,也算是对华为狼性文化的一种修正。

前文说到了华为狼性文化,对外是狼,对内也是狼。这样一来,真正打起仗来,如果团队之内狼同伴互相撕咬,搞不好就会出现大规模的内耗。因此,高调提倡狼性文化的弊端,就是矫枉过正。公司内部没有狼性不行,但是狼性太过泛滥,公司内部团结就出现了问题。问题平时都在冰山之下,但如果遇到狼群狩猎,群狼难免会出现“胜则拼死争功,败则落井下石”的情况。

为了杜绝这样的情况,就需要对狼性文化进行适当调整。于是,也就出现了这条语录——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

这条语录非常适合华为,而未必适合所有公司。因为,很多公司并没有设置狼性文化的大前提。大部分情况下,公司的老板是狼,员工都是小绵羊。或者公司老板是披着羊皮的狼,员工没有获得任何授权,对内对外只能做披着狼皮的羊。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还硬要去提倡“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最后就会出事。

这条语录,在很多深圳私人小公司被效仿,但就实效来看都弄成了“胜则老板英明,败则无人负责”,而到了北方大国企,则又弄成了“胜则领导有方,败则一团和气”。

所以,华为的管理文化有一整套成型的和经过实践的逻辑在里面,盲目和片面地学华为,最后就成了东施效颦,邯郸学步。

(7)让听得见炮火的人来决策

前面讲到关于华为人的自我修养和华为的团队协作。

如果个人和集体的考验你都能够扛下来,那么被提拔成华为领导的可能性也就加大了。于是,选拔干部的标准,也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任正非告诉我们:让听得见炮火的人来决策。

这句话,要分成两个层面来理解。

首先,要想做华为的决策者,必须听得见炮火。也就是说,舒舒服服坐在深圳华为总部办公室,享受高雅的文化与生活的华为人,一定不是干部提拔的第一选择。所以,那些只是听了任老板只言片语,而没有把老板的思想精髓融会贯通的人,可能就要吃亏了。

其次,如果决策者一个在总部,一个在一线,让一线决策者拍板,所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华为的企业文化,跟中国军队的建军精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重大项目的重大决策这件事情上,华为的潜规则就是要让一线做主。

让听得见炮火的人来决策。这条军规尤其在华为野蛮生长期,是一条铁的纪律。即便到了今天,已经被各种大公司条条框框所限的华为平台,依然在提倡这条语录。

毫无疑问,这是华为当年成功的法宝之一。

(8)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

说一千,道一万,最后落脚点还是文化。

华为给华为人有形的东西很多,其中有培训学习、有升职加薪、有股票分红,但这些有形的东西百年之后也不过就是黄土一抔。因此,任正非告诉大家,唯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

很多人并不能够充分理解这句话的内涵。

举个例子吧。李白这辈子只活了六十岁出头,而且基本上没有做过什么官,不仅官没有当成,还被安了个谋反之罪流放了。所以,当时的人评价李白可能有很多种方式,比如当官的可能会嘲笑李白不得志,有钱的可能会嘲笑李白到处蹭酒喝。但是时至今日,当年那些曾经嘲笑过李白的人,不管是当官的还是有钱的,都已经化为了茫茫宇宙的一粒尘埃,只有李白以及李白的诗篇还在被我们万古传颂。

这,显然就是任正非所说的文化的力量。

但是绝大部分的华为人,肯定理解不到这个层面。反过来说,谁能够理解这句话,谁就成了华为金字塔靠上的那部分人。华为今天有形的东西都是假的,只有华为文化才是万古长青的。华为今天的成功并不依靠今天的人来实现,实现这一切的,其实是文化。懂得了这些道理,你也就成了华为管理者,一名能够替任老板分忧解难的合格管理者。

以上所提到的八个名言,其实只是所有任正非语录中的沧海一粟。

渔夫没有提到的其他名言,比如“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小胜靠智,大胜在德”“力出一孔,利出一孔”“雄赳赳,气昂昂,跨过太平洋”“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进了华为就是进了坟墓”……这些也都是十分经典的任正非语录。像华为这样,全体公司员工从上到下,几乎人人能够把如此之多的任正非语录挂在嘴边的超级大公司,在中国并不多见。员工不仅能够主动挂在嘴边,还能够心悦诚服、灵活运用的超级大公司,更是凤毛麟角。

事实上,任老板的很多精彩发言都被收藏于《华为文摘》之中。而且在相当早的历史时期,任正非就确立了春节致辞这种一年一度的官方发言方式。

在每年的春节致辞中,任正非又与时俱进地加入了很多鲜明的时代元素。比如电影《可可西里》热播的时候,号召“可可西里精神”;电视剧《亮剑》被追捧的时候,又呼吁全公司学习“亮剑精神”;《千手观音》在央视一炮而红的时候,又要求华为人学习“千手观音精神”。当然,并不止有影视娱乐,还有其他样板企业,比如在某一年,任正非就要求领导干部过年期间都去吃一次“海底捞”,去感受别人家的服务。所以,华为文化不仅是凝结着任正非智慧结晶的脍炙人口的语录,还包含着不同时期的时代精神,它们都被一代又一代的华为人口口相传,成为华为文化非常自然又接地气的一部分。

华为人挂在嘴边的语录文化,是华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也是造就华为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