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计 围魏救赵
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注释】:攻击兵力集中的敌人不如使敌人兵力分散后再攻击,攻击敌人防守严密的部分不如攻击敌人防守薄弱的部分。
【由来】:战国时期,魏王派大将庞涓去攻打赵国。庞涓率领五百战车,直奔赵国,一直打到了赵国都城邯郸。一时间邯郸被魏军团团包围,危在旦夕。赵王只好求救临近的齐国出兵帮助。齐王以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领兵前去救援邯郸。齐国人马走到魏赵交界的时候,田忌想直逼邯郸,解救赵国。孙膑却制止了他,并对田忌说:“现在的魏国倾尽了精锐部队去攻打赵国,即使齐国赶去救下赵国,自己的兵力也会损失惨重。而现在魏国精锐已出,本国必然空虚,我们现在攻打魏国必然不会有太大损失,庞涓听到本国被围,一定会匆忙回来救援,到时候我们再伏击狼狈回防的魏军,庞涓必败。这样赵国的危险也就解除了。”田忌听从了孙膑的计策。庞涓果然中计,在回防中又遭到齐国伏击,庞涓在伏击中中箭身亡,只剩下了一小部分残余部队跑回了魏国,赵国获救。
吕蒙智取关羽
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关羽命令糜芳、傅士仁留守荆州,自己率领大军去攻打魏国的樊城。樊城守将曹仁派于禁、庞德在半道阻击蜀军。
此时适逢八月雨季,天上突然下起大雨。魏军多是北方将士,一时难以适应。关羽趁机将魏军全部歼灭,收服了于禁,斩杀了庞德。蜀军士气大振,将樊城团团包围,并向樊城发起猛烈进攻。城中守军一时惶恐不安。眼看樊城就要守不住了,这时有人劝说曹仁,趁着关羽大军围城分心的时候,杀出一条血路,放弃樊城连夜逃走。曹仁却不这么想,他认为八月的雨天不会持续太长的时间,只要再坚持几天,等天气转好,地上的雨水消失后,魏军自然就能与蜀军抗衡。关羽此时急于围城,可能是粮草不够,担心难以持久,如果现在放弃樊城,正中关羽下怀。于是,曹仁下令死守樊城,并派人向魏王曹操求救。
曹操知道此事后非常担忧,怕关羽夺下樊城后立刻就会攻打魏国都城,于是打算迁都暂避关羽的锋芒。这时魏国司马司马懿劝曹操说:“现在魏军的失利是因为天气的原因,并不在用兵无方上。曹仁坚守樊城,正是看到了这点,现在我们不如去联合孙权,用好处利诱他,说不定能解除樊城的危机。”
曹操采纳了司马懿的建议,立刻派人去游说孙权,以割让江南领地的条件利诱孙权出兵。而关羽在荆州日趋壮大,已经威胁到了孙权,于是孙权答应了曹操的要求。
孙权派大将吕蒙率军攻打樊城。吕蒙没有直接进攻樊城,而是让军士们换上了百姓的衣服,日夜兼程赶往荆州。来到荆州后,化装成百姓的吴兵秘密将荆州周围的守军歼灭,然后突然袭击荆州。荆州城内的守军被打了个猝不及防,结果荆州失守,糜芳、傅士仁被俘,归降了吴国。
关羽知道荆州失守后,无心再攻打樊城,急忙领兵要夺回荆州。樊城守军见关羽匆匆撤退,就有人建议曹仁出城追击蜀军,势必要歼灭关羽。曹仁却不想这么做。他对众将士解释说:“现在追击关羽,一定能够打败他。但是关羽被歼灭后,孙权就再没有后顾之忧了。东吴的后方不再受到威胁,就会倾尽全力攻打樊城,到时候魏国就再也没有可以求助的对象了。”随后,曹操也命令曹仁不要追击关羽。
关羽回军无法夺回荆州,只好败走麦城。孙权派兵在半路上伏击关羽,将关羽生擒。孙权劝降关羽不成,于是斩杀了关羽。东吴也顺利占领了垂涎已久的战略重地——荆州。
阅读思考
1.曹仁为什么不主动攻击关羽?
2.荆州是怎么失守的?
词语积累
危在旦夕 惶恐 下怀 垂涎
阅读笔记
吕蒙没有直接支援樊城,而是偷袭关羽后方,致使关羽回防,随后又在麦城伏击了气势衰败的关羽,这正是围魏救赵之计的精彩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