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解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张先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市)人。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与欧阳修同年进士。曾任吴江知县、嘉禾判官等。皇祐二年(1050)晏殊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辟为通判,二人常相唱和。其后,又曾知渝州、虢州、安陆,人称“张安陆”。嘉祐六年(1061)累官至都官郎中,在汴京与宋祁、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等均有往来。致仕后优游杭州、湖州之间,放舟垂钓,吟咏自乐,与歌儿舞女为伍。张先是一位老寿词人,卒年89岁,葬湖州弁山多宝寺。词集名《安陆词》,通称《张子野词》,现存180多首。

天仙子

时为嘉禾小倅〔1〕,以病眠,不赴府会。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2〕。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3〕。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4〕。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注释

〔1〕嘉禾:宋代秀州的别称,治所在今浙江嘉兴。倅(cuì 翠):副职。

〔2〕《水调》:曲调名,相传为隋炀帝游江南时所制。

〔3〕流景:流逝的美好景色。记省(xǐng 醒):清楚记得。

〔4〕暝:苍茫的暮色。

解读

这首词写的是伤春自伤之情,词人通过直接抒情与客观景物的描写,把这种感情表达得细腻传神。上片写伤春之情。持酒听歌,《水调》悲怨,难怪词人“午醉醒来愁未醒”了。“几时回”问的不仅仅是春天,还是在向自己的青春发问。当词人临镜自照,便痛感年华永逝,于是便产生了往事成空、后期难凭的感叹。下片写景,通过景物来烘托词人伤春亦复自伤的心情。“云破月来花弄影”,是千古传诵的名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但是,读者之所以欣赏这一名句,还在于句中有一“影”字。当暮色笼罩整个池塘之际,天上浮云掩月,突然,微风吹拂,浮云飘散,那即将凋残的春花,把自己的身影投向水面,仿佛在搔首弄姿。对此,词人禁不住想到,连即将凋谢的残花,面对春去的现实,还要弄影自怜,这对“往事后期空记省”的词人来说,不更加引起他对春天的留恋,对生活的热爱吗?词人还是在写“愁”,但是,这种“愁”比起一般的男女相思,似乎显得高雅,这与张先仕途通达、文坛耆老的身份相吻合。

千秋岁

数声鵜鴂,又报芳菲歇〔1〕。惜春更把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2〕。

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3〕。天不老,情难绝〔4〕。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窗未白孤灯灭。

注释

〔1〕鵜鴂(tí jué 提决):鸟名,即子规,杜鹃。芳菲:芳香的花。

〔2〕永丰:坊名,在洛阳。

〔3〕幺弦:声音细小的弦。

〔4〕“天不老”二句:化用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天若有情天亦老”。

解读

这是一首描写恋情相思的词篇,它通过“芳菲”的被摧残来表达诀别之后的哀怨。词以鵜鴂的哀鸣开篇,说明季节由春到夏,人世由盛变衰。词人之所以折取“残红”,不仅仅是“惜春”,而且也是对被摧残的恋情表示深情惋惜。“雨轻风色暴”是上片中的关键句,它表面上交待“芳菲歇”的原因,实际却暗示恋情遭受外力的无情摧残。下片通过琴弦来表达相思与怨恨之情。“天不老,情难绝”,表达情深似海、矢志不二的坚贞,是全诗的主题句,它是针对上片“雨轻风色暴”而发的。“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设想奇特,比喻生新。结尾以鲜明的形象暗示:这强烈的相思之情,夜以继日,永无绝灭之期。

木兰花

乙卯吴兴寒食〔1〕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2〕。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3〕。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4〕。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注释

〔1〕乙卯: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吴兴:今浙江湖州。

〔2〕舴艋:小舟,形似蚱蜢。并:成双成对。

〔3〕拾翠:春游时采摘花草。踏青:古代寒食节有出郊外踏青的风俗。

〔4〕行云:喻指春游的女子。放:停止。

解读

这首词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吴兴一带寒食前后的风俗习惯,抒写了词人细腻的感受。首句写吴中健儿驾驶龙舟在水面飞驰竞渡的壮观场面,选手之矫健、龙舟之轻捷、观众之喧腾,都得以含蓄表现。次句转写节日中的女子。她们身穿艳丽的彩服,双双荡起秋千,飘飘舞舞,似彩蝶翻飞,似仙子降临。分写节日里的男儿和女子后,“芳洲拾翠”和“秀野踏青”总写节日里的所有游人。上片重在写人,下片着意刻画月色清明、池塘深院的幽静风光。词人特意选择傍晚以后、游人散尽的场景来描写,既是节日里的另一番风光,也可以反衬出白天的喧闹。上片与下片,又构成了动与静的对比。“行云”不但写自然风光,也让人联想起如彩云般的众多艳丽游女。“笙歌”的演奏和演唱者也应该是歌伎。其实,“芳洲拾翠”、“秀野踏青”也是节日里女子更喜爱的活动。在熙熙攘攘的节日里,词人趁机观赏美丽的异性,大饱眼福。歌词含蓄地描写出词人旁观之赏心悦目。结尾二句,为词中名句:月色清明,杨花飞舞,花过无影,明而不亮,清辉迷蒙,夜间的景物别具一种朦胧美。词人经一天游乐后,心情之舒畅恬静,身心之怡然自得,也都隐含在这幅清明迷离的景象之中。

青门引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1〕,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2〕。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注释

〔1〕中(zhòng 种)酒:饮酒过量。

〔2〕画角:古乐器名。据说传自羌族,形如竹筒,以竹木或皮制成,也有用铜制成的。

解读

这是一首是伤春怀人之作,用笔曲折而又含蓄,词人善于从气候的冷暖、风云的变幻来反映人的内心活动。例如,用乍暖还寒来烘托心绪不宁;用花残人醉、年复一年来形容怀人的强烈而又持久;本来醉意被角声惊醒,却只说“隔墙送过秋千影”。可见,这首词在构思上,表现手法上都较新颖别致,耐人咀嚼。黄了翁在《蓼园词选》中说:“角声而曰‘风吹醒’,‘醒’字极尖刻。”又说:“末句那堪送影,真是描神之笔。”张先非常欣赏自己写“影”的词句,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七引《古今诗话》说:“有客谓子野曰:‘人皆谓公张三中,即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也。’公曰:‘何不目之为张三影?’客不晓,公曰:‘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柳径无人,堕轻絮无影’,此余平生所得意也。”此外,“无数杨花过无影”、“隔墙送过秋千影”,也都写得精彩绝伦。

一丛花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濛濛。嘶骑渐遥〔1〕,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2〕。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3〕。

注释

〔1〕嘶骑:嘶叫的马匹。

〔2〕小桡:小船。桡,船桨。

〔3〕解:懂得。李贺《南园》:“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东风不用媒。”

解读

这首词写独居闺中女子的相思寂寞情怀。自从心上人离去之后,每日只能登高望远,伤心愁苦。春日里柳丝飘拂,如同女子内心的纷乱离愁。这离愁又如濛濛飞絮,弥漫无边,纠缠不休。伤怀的女子想象,“嘶骑”越行越远,那就更加无处寻觅“郎踪”,相见无日了。下阕女子回到房中,时间已经是黄昏,缭绕的愁绪却依然无法摆脱。愁苦极了,居然被逼出一句“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相思之苦痛,独居之寂寞,怨愁之深沉,皆化解在这句形象的诗句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