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以爱消融恨,远胜过以恨蔓延恨
先说一点儿题外话:最近常有人私信问我某个人的人格是不是够健康。我只能说,对于不可能在专业环境中做出评估的人,我是不敢妄言的,但生活中有一些基本的感受还是可以参考的。如果某个人在生活中让你感觉他的世界中似乎只有两种观点存在(其实世界是多元的,会有各种各样相似或冲突的观点),即“对的”和“错的”,那你恐怕就要小心了;如果他将那些他归类为“错的”的观点进一步感受为是为迫害他而存在的,那你最好离他远一点儿。这种现象是不是病理性情况先不说,你至少可能面临着很难与他沟通的情况。而他将你的言行不假思索便直接感受为对他的迫害时,可能就会缺少反思你们观点上的不同的能力,进而对你产生敌意,这就会使你的生活无端地增加很多烦恼。
所以,日常生活中,不必去分析或是判断某个人的人格情况,但是尊重并体谅彼此的感受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能够体谅、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的人,人格健康度不会差,而他所具有的这些能力也会帮助他获得他人的尊重。
我曾经写过很多篇有关创伤修复的文章,详细说了创伤修复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的各种情况。当然,这与创伤修复过程中真实遇到的复杂情况相比,可能也只是九牛一毛而已。每个人的情况都是不同的,所以每个人的成长之路都是个性化的,没有人可以断言另一个人做了什么就能实现人格的成长。但每个人在真实的生活中,也都有可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之路。我想在这里做一些总结,也许会对那些不断在问“怎么办”的朋友有些帮助。
首先你要知道,创伤修复可能会是一生要做的功课,会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这也是人格成长的重头戏,所以你要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允许自己完成这个过程。同时这也意味着,没有谁真的可以简单到给你一个“办法”,就让你完成了这个过程。而别人的“办法”也不能保证,对你而言会成为“良药”,所以你自己所需的“良药”是需要自己去探索、学习的。当你对自己了解得越多,你就越有可能发现自己被限制的地方。在那个地方做出一些改善,这就是你自己的“良药”。所以,你的成长是需要自己投入其中的功课,而别人无法代劳。而且,这绝不是一个可以轻松完成的功课。不轻松是因为只有你去面对和感受这些痛苦,才可能知道它是什么,理解它的诉求是什么,才可能有穿越它的方向,有改变它从而摆脱被它束缚的动力。而别人是无法替你完成这个过程的。
对于“父母皆祸害”一说的看法,有人总结分成了很多派。在我看来,这不是帮派之争,而是个体对创伤修复过程的感受、期待(比如内归因人可能更有勇气担负起对于创伤修复的责任)不同,或者是写作者和读者所处创伤修复的阶段不同所带来的感受和认知上的差异。
其中,“祸害”论所强调的内容,应该是整个创伤修复过程中的某个阶段;而“和解”论所谈到的,应该是创伤修复的最终目标。其实它们并不冲突,只是当过于强调某一部分,而割裂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或者忽视了创伤修复是一个动态的连续过程时,就会陷入“正”与“误”的争论中。在创伤修复的某个阶段,“祸害”论可能与主观感受更相应,但如果只停留在这个阶段,创伤是无法获得修复的,个体就会一直被这些创伤体验带来的伤害感所束缚。最终帮助解开这些束缚的,并不是持续的愤怒,而是不断从外吸取,从内滋生爱的体验、安全的感受。最终,爱的体验可以逐渐消融或是中和恨、愤怒、无力等,使恨不再成为一个人情感体验中的主色调,从而渐渐将他从伤害感中解放出来。
“和解”并不排斥“祸害”的体验,但一个人最终获得修复,并不能因为“祸害”的体验需要被接受和理解,就将它感受为一种责备历史与父母的权利。因为创伤已经发生,历史不能改写,责备实际上就像是绳索,将现在和过去牢牢地套在了一起,使现在的生活无法从过去的伤害中解放出来。我们正视创伤的存在,看到并允许自己对伤害者的愤怒,其意义在于我们最终可能看到这些伤害如何束缚着我们,如何破坏着我们现在的生活,而我们已不再是那个只能束手被伤害的孩子,我们可以做一些努力,帮助自己解放出来。
来自现实中的伤害和感受方式的伤害在修复上可能会有不同的过程。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带着创伤长大的。这些创伤,既可能因为现实中被他人伤害——这会影响一个孩子的安全感和信任感的建立,从而使孩子的生活终身受影响;也可能来自个体感受、理解痛苦的方式——当一个人尚未修通嫉妒、贪婪等内在情绪运作时,他就可能非常容易将他人感受为伤害性的,哪怕现实中那个人其实是非常友善的(对这些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梅兰妮·克莱因的书看,尤其是《嫉羡与感恩》)。对于现实性的伤害和来自自身感受方式的伤害,修复的过程会有不同,这可能也是引发争论的一个原因。
很多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人感觉科普文章很难写,稍有不慎,科普文字就可能变成对读者的束缚、误导,转化为读者的一种防御方式而非修复动力。因为每个人所读到的文字,都是自己当时愿意吸收的文字(选择性注意),且吸收的内容也是基于自己的人生经验去理解的。而这个理解对读者而言,却很难保证是作者的本意,或是基于客观的理解。读者如果真的想帮助自己修复创伤,去寻找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是比较靠谱儿的选择。科普文章能起的作用,只是普及一些基本的内容,而不能针对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而且如果是文章而不是某个专题的书籍,就更是只能挂一漏万地讲讲,所以科普文字无法胜任修复的工作。但不能否认,科普文字的客观、完整,对于心理科普和情绪的平和尤其重要。因此在谈创伤时,在谈到“父母皆祸害”的愤怒时,至少也应该同时谈到,完整的修复过程有可能是怎样的,愤怒并不是全部。
在爱中体验恨,恨可以慢慢被消融;用恨激荡恨,恨会激涨。恨是一把双刃剑,刺向父母的同时,也刺向了自己。恨虽然是创伤修复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但过多地强调这一部分容易造成一个结果,就是停滞在这个阶段难以前行。创伤的修复本来就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对于某些停留在“我不要长大,除非你们那时候没有那样对我”,或者“我的痛苦都是你的错,除非你改变,否则我不能改变”这样的感受方式中的人来说,会增加“正视未来的生活要由自己来把握”的难度。
很多人会停留在“明明我是被伤害的人,凭什么这些痛苦的改变要由我来承担”的愤怒中。是的,这的确是不公平的,但绝对的公平在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因为那个伤害你的人可能也是曾经的受害者,所以你才遭遇了这样不公平的对待。但这样的停留最终造成的新痛苦,其实还是得由自己来买单。所以,和解最终解放的,其实是自己。
这个和解里,更多的是与“内心的父母”和解。如果与“内心的父母”完成和解,现实中与父母的关系就会变得容易。即便是因为他们的虐待无法停止,最终选择离开他们时,你的转身离开都可以轻松而坚决。而无法完成和解的过程,爱恨就像一团乱麻一样纠缠在一起。爱可能被恨压制,恨也可能不断用各种方式寻找爱的可能,所以关系也就会像乱麻一样让人痛苦。能将我们从关系的痛苦中解放出来的,最终会是和解(完成对所丧失的理想父母的哀悼)。
不必急着达成和解的目标,跟随自己的脚步,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和解作为一个修复的目标,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完成的,更不可能快速完成。所以,当你很无力地感觉“可是,我做不到啊”,没关系,那就允许自己暂时做不到。实际上,这个世界上并没有将创伤完全修复的人。每个人都走在自己修复的路上,只要不停下,成长总会越来越多。
你可以试着多与心理健康的人在一起。人格越成熟,情绪越稳定,爱与感恩的能力越强,容纳伤害的能力也越强。当你与这样的人在一起时,你也可以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与痛苦共存的力量;当你能允许与它共存时,就有了修复它的可能。
当然,这个过程中,“相信”会成为非常重要的一个能力。如果我们把人格成长看作爬楼,有人爬到了五楼,有人爬到了十楼,有人爬到了二十楼,所处位置不同,看到的风景也会不同。当我们尚在楼底时,可能相信五楼的人所描述的风景,但对十楼的人说的话我们可能感到迷惑,对二十楼的我们可能会质疑。因为我们还没有经历过,所以难以相信那些我们无法想象的风景,尽管可能二十楼的人描述得更客观和全面。在这种情况下,“相信”能力更强的人,可能对上面风景的期待会更多,向上走就会更有动力;而完全无法“相信”的人,可能会一直停在那里寻找“出路”,或者花力气批判走在前面的人不可信。
我们不必强求自己一定要听从谁,但至少要知道,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修复的不同阶段,每个人对生命的感受会非常不同。不管我们同意或者不同意他们,不妨让自己多听一听他们的经验,这就会让我们多一些选择的可能。但不管我们听到什么,你要知道,那是他那个阶段的领悟,只要生命还没有结束,领悟可能一直在变化中。如果你已经爬上了很高的楼,也要知道,爬得越高,你的理解者越寡。因为爬上来毕竟不易,所以越往上,你的同伴就会越少。那也不必急着争论,等待时间的引领,等待更多伙伴赶上你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