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蒙托夫诗选 当代英雄(名著名译丛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章 抒情诗(1)

余振 顾蕴璞 译

1 诗人

当着拉斐尔充满了灵感,

用生动的画笔即将画完

圣母马利亚神圣的容颜,

醉心于自己精美的艺术,

他猝然倒在圣像的面前!

但这奇异的激动很快地

在他那年轻的心中消散,

他困倦乏力,又沉默无言,

渐渐忘却了天国的火焰。

诗人也是这样的:当思想

刚刚放射出光芒,他立即

拿起笔倾吐出全部衷肠,

用琅琅琴声魅惑着人间,

沉入天国之梦,在寂静中

歌唱您、您!他心灵的偶像!

而双颊的烈焰突然冷却,

内心的激荡也渐渐平息,

幻想也终于从面前消亡!

但是心里还长久、长久地

保留着那些最初的印象。

1828年

(余振 译)

【题解】

这篇诗原文写在一八二八年十二月二十一日致堂舅母玛丽雅·阿季莫芙娜·沙恩-基列伊的信中。

诗的主题是诗人的教师谢·耶·拉伊奇提供的。在寄宿学校“文学社”文选《仙女星座》中,有署名K的其他学生的诗篇,题目是《拉斐尔的幻象》。“诗人”这个主题是莱蒙托夫一生中歌唱过多次的主题之一,到最后的诗篇《预言者》中这一主题得到更高的发展。

2 致友人

我天生有颗火热的心,

喜欢和友人交往,

有时也爱开怀畅饮,

好快些消磨时光。

我不贪恋赫赫的名声,

爱情才暖我心灵;

竖琴发出的激越颤音,

也使我热血沸腾。

但往往当我欢笑之际,

心儿会痛苦、忧愁,

在狂饮尽兴的喧声里,

忧思压在我心头。

1829年

(顾蕴璞 译)

【题解】

抒情主人公虽然想按传统的方式歌颂友谊和爱情,畅抒心怀,但他的竖琴上奏不出舒心的曲调来,结果是:用笑掩饰的苦更苦,借酒浇灭的愁更愁。从此诗可以看出莱蒙托夫“怀疑、否定、痛恨的思想”(赫尔岑语)的初步流露。在普希金和十二月党人的直接影响下,莱蒙托夫一八二九年的抒情诗中即已形成在尼古拉俄国的条件下人的悲剧命运这一基本主题。

3 俄罗斯乐曲

我在我心中创造出另一世界,

又创造出另一种形象的人物;

我拿细链把他们紧扎在一起,

我给了他们外形,但没给名目;

冬天可怕的风暴忽然响起——

缥缈的创造物化作空洞虚无!……

如同面对着闲散的人群

树荫下坐着朴实的歌手,

他随身带来巴拉莱卡琴,

他也是闲散人,随意弹奏!……

为了心爱的美貌的女郎——

他突然拨动洪亮的琴弦,

但琴弦的声音忽然中断,

开头虽已听到!——但也无用!——

谁也不能够把它来弹完!……

1829年

(余振 译)

【题解】

莱蒙托夫后来在原稿上题记(又把它抹掉了)道:“(这篇诗是应杜尔诺夫之请写下的,杜尔诺夫把它作为自己的作品而献给拉伊奇。杜尔诺夫——因为他坦白而善良的心灵我一直爱他到今日——他是我最早的也是最后的朋友)。”根据这段亲笔题记看来,这篇诗是诗人代替贵族寄宿中学同班同学德·德·杜尔诺夫写的献给贵族寄宿中学教师谢·叶·拉伊奇的。杜尔诺夫是诗人当时的好友,拉伊奇是“祖国语文爱好者学会”的指导者。诗中所讲的可能就是有关“学会”的文学活动。

4 土耳其人的哀怨

(给国外友人的信)

你知道暑热的阳光下这个野蛮地方?

在那里丛林和草原开着惨淡的花朵,

在那里狡猾和任性给狠毒致送贿赂,

在那里人们的心为种种苦难所折磨,

在那里有的时候也曾出现

如同铁石般冷静而坚强的才华。不过

他的力量常常为不时的哀怨所扼杀,

而早早熄灭他心中善良的平稳的火。

在那里人们的生活一开始就很痛苦,

在那里人们呻吟在奴役和锁链之下,

在那里紧跟欢乐常飞来意外的灾祸!……

朋友!这地方……就是我的祖国!

P.S.[1]唉!如果你能真正了解我,

请恕我这任性的暗示吧;

让虚伪把真实掩盖起来:

我们都是人!——有什么办法?……

1829年

(余振 译)

【题解】

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希腊人反土耳其的解放斗争开始后,土耳其成了专制国家的标本。借土耳其以暗示俄国的专制政体,已成了当时文学中常见的主题。诗句中充满了革命的爱国主义的激情,很显然,反映了十二月党人的革命传统。就内容来说,是同当时被人们广为抄传的普希金的《乡村》一诗互相呼应的。这里所写的当然是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后的黑暗的俄罗斯。

5 回答

谁要是曾经尝到过苦痛,

谁要是对爱情闭起眼睛,

那么由于风险以及希望

他的心不会第二次跳动。

他只爱孤独生活的黑暗,

他不再知道什么是眼泪,

空洞无谓的幻想的陶醉

永远地从他的面前敛迹。

他失掉感觉,像一个树桩,

闪电触到了它,它被烧尽,

消灭了——再没有生命之汁,

它也再不能够养育枯枝——

它身上留下命运的烙印。

1829年

(余振 译)

【题解】

抑扬格,不分节。译文每行四顿,十个字,韵式只做到双行有韵。

6 独白

相信吧,这里平庸就是人世的洪福。

何必要深奥的学问和对荣誉的追求,

何必要才华,又何必去酷爱自由,

既然我们无法将它们归自己享有。

我们北国的儿女,像这里的花木,

繁华几时,便就早早地凋零……

恰似灰暗天际那冬日的太阳,

我们的人生也是密布着阴云。

生命运行也如此单调而短暂……

在祖国我们仿佛感到窒息,

心头沉甸甸,思绪忧戚戚……

我们的青春为无谓的激情所煎熬,

没有甜蜜的爱情,也没温暖的友谊,

愤懑的毒药很快便使它暗淡无光,

我们心灰意冷的人生就像杯苦酒,

任凭什么也无法使我们心儿欢畅。

1829年

(顾蕴璞 译)

【题解】

此诗写诗人对同代人命运的沉思。诗人采用了由对谈者的话语而发的戏剧性独白片断的体裁,内心抒情与感时抒怀相互交融的表现手法。他以新鲜、贴切的比喻,直抒胸臆,字字血,声声泪,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十二月党人失败后贵族知识分子对沙皇变本加厉的暴政的怨恨,进一步发展了首次在《一个土耳其人的哀怨》中所表现的反抗暴政的主题,倾吐了“对事业的热望,有力量而无用武之地的人的苦闷”(高尔基语)。

7 星

天边有一颗星,

总是金光灿灿,

时时刻刻都在

把我心魂召唤,

还在我的心中,

勾起遐思幻想,

从上倾泻欢乐,

注入我的心房。

她那脉脉秋波,

也如星光一般,

我竟爱那目光,

直把命运埋怨;

它对我的痛苦,

总是望而不见,

有如那一颗星,

离我十分遥远;

我倦极的眼皮,

久久不能合上,

眼里望这目光,

心中感到失望。

1830年

(顾蕴璞 译)

【题解】

这是早期以“遥远的星”为题的三首抒情诗中写得最为完美的一首(其余两首为《辽远的星啊,你放点光明吧!》《欧罗巴小调》)。诗中用了一个扩展的精美比喻,把意中人的目光比作遥远的星光,遥远而冷漠,可望而不可即,表现了热恋者的怅惘之情。

8 高加索

南国的山峦啊,虽在朝霞般的年光,

命运就从你们身旁夺走了我,

但到此一游把你们永远地刻心头:

像爱一曲醉人的祖国的赞歌,

我爱高加索。

在童年的时候我就失去了母亲,

但我恍惚听得,当艳艳夕阳西落,

那草原,总向我把铭心的声音[2]传播。

就为这,我爱那峭壁险峰,

我爱高加索。

山谷啊,跟你们一起时我真幸福,

五年逝去了,你们总在我心窝,

在你们身边我见过美妙的秋波;[3]

想起那顾盼,心田便充满了春意:

我爱高加索!……

1830年

(顾蕴璞 译)

【题解】

高加索是莱蒙托夫“创作的摇篮”和“自由的象征”,他从童年起直至逝世止一直与高加索有不解之缘:一八一八年、一八二〇年、一八二五年三次随外祖母到此地疗养,一八三七年、一八三九年两次被沙皇当局发配到此地,一八四一年在沙皇当局设置的决斗圈套中在此地遇害,并被埋葬在这个地方。高加索的主题贯穿了莱蒙托夫整个创作生涯。此诗主要是写对一八二五年那次高加索之游的回忆:第一段写山峦,第二段忆母亲(指五年前的触景生情),第三段思意中人。

9 斯坦司

我爱凝望我的姑娘,

当她羞得涨红了脸,

犹如那绯红的晚霞

在狂风和暴雨之前。

我爱谛听月夜林中,

她发出的一声长叹,

好像金弦琴的幽音

正在和那冷风絮谈。

然而更使我心醉的,是她祷告时的泪珠,

宛似纯朴的海鲁文[4]

正仰望着上帝痛哭。

1830年

(顾蕴璞 译)

【题解】

这首短诗是莱蒙托夫所写同体裁六首诗中的一首。斯坦司是一种分成几个各由一个复合句构成的诗节的诗体。诗中通过三个新颖巧妙的比喻和精练的语言,表现了向天国的祈祷胜过人世的情感这一主题:爱情的甜美也无法消解生活的愁苦。

10 春天

当那被春天击破的冰凌

在波涛汹涌的河上奔流,

当那田野中光裸的土地

远望去到处显得黑黝黝,

而夜色云雾似的降临到

微微地泛出青色的田畴,

这时阴郁的罪恶的幻想

给我稚弱的心带来哀愁。

我看见大自然变年轻了,

但变年轻的只有它能够;

时光将把宁静的面颊上

嫣红的烈焰都随身带走,

而痛苦的人对它的爱慕

往往是心中一星也不留。

1830年

(余振 译)

【题解】

这是莱蒙托夫正式发表的第一篇诗。写于一八三〇年年初,发表于《雅典娜》第四期,发表时署名L。这篇诗据叶卡捷琳娜·亚历山德洛芙娜·苏什科娃说,是写给她的。但是从叶·亚·苏什科娃提供的材料看来,她在一八三〇年夏天才与莱蒙托夫认识,不会是写给她的。

11 孤独

孤独中拖着人生的锁链,

这样使我们真触目惊心。

分享欢乐倒是人人情愿——

但谁也不愿来分尝苦辛。

我独一人,像空幻的沙皇,

心中填满了种种的苦痛,

我眼看着,岁月像梦般地

消逝了,听从命运的决定;

它们又来了,带着镀过金、

但依然是那旧有的幻梦,

我望见一座孤寂的坟冢,

它等着,为什么还在逡巡?

任何人也不为这个悲伤,

人们将(这个我十分相信)

对于我的死大大地庆幸,

甚于祝贺我渺小的诞生……

1830年

(余振 译)

【题解】

“孤独”这个主题,逐步丰富、逐步深入,贯串着莱蒙托夫整个创作,成为他的创作中最主要的题材之一。

12 奥西昂[5]的坟墓

在那轻云薄雾的帷幔后,

满天风暴下,草原环绕中,

在我那苏格兰的重山里,

屹立着那奥西昂的坟冢。

我麻痹的灵魂向它飞去,

好呼吸呼吸故乡的熏风,

凭吊过被忘却的坟墓后

让我再开始自己的一生!……

1830年

(余振 译)

【题解】

在原稿上后来附记:“(看到旅游者对这个坟墓的记载以后)”。诗中倾诉了莱蒙托夫对奥西昂的景仰和对自己先祖的故乡的怀想。

13 预言

俄国的不祥之年必将到来,

那时沙皇的王冠定会落地;

百姓将忘却先前对他的爱戴,

众多人将用死亡和鲜血充饥。

那时被推翻了的法律将不再保护

天真的孩子和无辜的纯洁的妇女;

那时发出恶臭的死尸引起的瘟灾

将在满目凄凉的村落中到处徘徊,

它摇摇手帕便把人从茅屋里唤出,

饥饿将使这可怜的国土受尽痛苦;

漫天的大火将照红河水上的波纹:

那一天将要出现一个有力的伟人,

将来你会认识他——将来你也会知道,

为什么他手中提着明晃晃的钢刀:

不过还是你倒霉!——你的哭泣和哀叫,

那时他反倒认为是滑稽而又可笑;

他心中的一切将是可怕而又阴沉,

如同他的斗篷和高高仰起的额顶。

1830年

(余振 译)

【题解】

原稿上题目放在括号内。题目一旁有后来写的附记:“(这是幻想)”。

这是莱蒙托夫第一篇政治诗。一八三〇年夏发生了多起重大政治事件——波兰的起义、法国的革命,这样更引起莱蒙托夫对政治问题的注意。他对波兰起义是同情的,对法国革命是欢迎的,很高兴地看到暴君将要死绝。但是以为俄国也像法国一样,打倒暴君之后要出现一个混乱时期,即“黑色的一年”。(“黑色的一年”,当时官方文献中一般称普加乔夫起义的那一年。)正好这一年在俄国中部发生了霍乱传染病,因传染病激起了人民起义。这年六月三日,诗人外祖母的四弟,塞瓦斯托坡尔省长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斯托雷平(1781—1830)在起义中被杀死。这样更加强了年轻诗人关于混乱的想法。这说明,诗人已听到革命的足音,但对革命的认识还是不清楚,所以他说,他写的只是一些“幻想”,即梦想。

14 致***

你不要以为,我该当为人们可怜,

虽然我现在讲的话是这般凄然;——

不是,不是的!我一切惨痛的苦难——

不过是许多更大的不幸的预感。

我年轻;但心中沸腾着好多声音,

我一心想望的是能够赶上拜伦;

我们有同样的苦难,同样的心灵;

啊,如果是我们也有同样的命运!……

同他一样,我寻求着忘怀与自由,

同他一样,我童年时心已经烧透,

我爱过高山的落日、汹涌的水流,

和那人间与天国的风暴的怒吼。

同他一样,我枉然地寻求着平静,

无论何处都为一种思想所追踪。

我回顾既往——过去啊真使人心惊;

我展望未来——也没有亲切的心灵!

1830年

(余振 译)

【题解】

莱蒙托夫在原稿上附记:“(读过莫尔的拜伦传记后。1830)”。一八三〇年伦敦出版了拜伦的朋友,诗人托马斯·莫尔编的《拜伦爵士书信及日记》。拜伦参加过意大利烧炭党人的解放运动,最后在希腊民族解放战争中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莱蒙托夫读了这本书后大为感动。

这篇诗是莱蒙托夫早期诗作中的一篇纲领性的东西。诗中集中了他少年时期抒情诗中的主题:在人世上的孤独、渴望行动、幻想诗人的伟大任务、悲剧命运的预感。莱蒙托夫这些思想同拜伦的形象是分割不开的。“我们有同样的苦难,同样的心灵;/啊,如果是我们也有同样的命运!”这里引来的最后一句假定方式的句子,不是表示“假定”,而是表示“希望”。讲到自己与拜伦的相似点后,也希望自己能像拜伦一样,做一个自由的战士。

15 乞丐

在那神圣的修道院门口

站着个乞讨施舍的老人,

他有气无力,他形容枯瘦,

忍受着饥饿、干渴与苦辛。

他只是要乞求一块面包,

目光显示出深沉的苦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