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大师:世界艺术名家十五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艺术欣赏“故事化”

围绕着一件艺术品本身,经常有很多故事可讲:作品绘画主题中包含的故事(尤其是宗教、神话、历史故事)、作品本身的创作故事、画家的趣闻逸事情史八卦、作品收藏传承的多舛命运故事(比如《蒙娜丽莎》被盗、《富春山居图》被烧)……所以介绍起艺术作品来,很难避免讲故事。我也会讲,尤其是绘画主题涉及故事时,没办法不介绍一下,但坦率地说,我并不是很喜欢讲故事,一来我讲故事能力不强,二来以讲故事来替代欣赏并不符合我的价值观。现在有一种不太好的趋势是,大家用听故事来替代对于艺术本身魅力的探寻。爱听故事是人的本能,现代人生活节奏快,故事当然是个喜闻乐见的形式。用故事做艺术普及的确有效,由此激发了相当多的人对于艺术的兴趣,把大家“忽悠”进了美术馆,应该说善莫大焉。

不过,故事的作用可能主要在于提高观看者的兴趣,但故事并不是观看本身。很多人觉得听了一堆故事、学了一堆知识,但是如何欣赏艺术还是“找不到北”;或者有些人听了故事就觉得自己“得”到了,对于艺术作品本身失去了探寻的兴趣,无意之中跑偏了。

不赞同“故事化”还有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故事极有可能不是真的。

一方面,故事是过去的事,很多都是很不可靠的传闻或者传记作者的主观想象和文字润饰,距离真相可能差之千里。如果故事不真或者不太真,那我们对于艺术的解读就有可能被严重误导,我们所感知的“艺术”,极有可能是那个故事的魅力,而非艺术品本身的魅力。

另一方面,故事有个天生的悖论,就是它的效果经常不是取决于它的情节,而是取决于它的讲述者。我认识一位口才极好的人,我跟他在同一个现场见证同一个事件,他讲起这个事儿来就会妙趣横生,而亲见同一个事情的我,则知道真相远没有那么有趣。后来我恍然大悟,他是通过细节上的拣选、局部放大和对于情节的“添油加醋”来使得故事生动的。“添油加醋”当然会让故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但它越有趣,离真相就越远,我们以为自己欣赏了艺术,而实际上,我们只是欣赏了那个故事的“讲述”。至于事情的真相怎样,在热衷于讲故事和听故事的人眼中,似乎并没有那么重要,效果(甚至是“笑果”)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对于过分有趣的“故事”,我会非常警惕里面的水分,换句话说,别被他们给忽悠了。

在艺术普及的领域,还有一种趋势,就是过分追求“有趣”——除了我刚才说的“添油加醋”强化故事性以外,还有的是在“遣词造句”上追求有趣,或者在“语气语态”上追求有趣。新媒体和自媒体时代,有趣的东西才能博人眼球,好玩跟电影的“笑点”一样变成了刚需。于是,有些故事的讲述就开始没有节制地追求有趣,哪怕是非常感人的作品和作者,有人也会用“有趣”的方式来讲述和解读。

我听过一位教授做的普及讲座,老先生曾做过艺术史讲座,自然能深入浅出、活泼生动。但是那天讲到徐渭的《墨葡萄图》时,他说:有人问他,为什么葡萄都画成了一个个黑点?他回答说,因为画的是“葡萄干儿”。当时的会场是哄堂大笑。“葡萄干儿”的说法确实有趣,“笑果”显著。但是作为徐渭作品的爱好者,我感觉“葡萄干儿”的说法太过戏谑了。《墨葡萄图》是一幅表现绝望的画,而“葡萄干儿”是个美味吃食,《墨葡萄图》激发的是人心深处的“无力”和“无奈”,而哄堂大笑的“效果”则抹杀了那种深刻的感动。该活泼时要活泼,不该活泼时绝不能活泼,追求“有趣”也要有分寸。那天那个哄堂大笑让我觉得非常难过,这样的“有趣”是对艺术的误导,甚至是“亵渎”。

■《墨葡萄图》,徐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