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蜕变·从高调到低调
第一节 高调只能作为技巧,不可成为习惯
一、高调者分型及其内心的微观世界
谈起高调者,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为人高调;一种是做事高调。
为人高调者,表现为自视甚高,不懂人情世故,粗鲁蛮干,脱离现实,等等。从长远来看,这种高调或许可以逞一时之利,却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事实告诉我们,这种高调不是我们所推崇的高调。长期秉持这种片面的高调方式,只会让一个人目空一切,进而遭受打击。
首先,为人高调,即使和别人私人关系较好,或许别人会在一段时间内纵容你,但心中已不愉快了,迟早会招来祸患。如果为人高调,又喜欢标新立异,自诩不和别人“同流合污”,那么肯定也不能和别人相处长久,而且会很不愉快。
其次,为人高调的人很难找到朋友。虽然大多数人喜欢和比自己聪明优秀的人交朋友,但是人们不喜欢和显得比自己聪明优秀的人交朋友。二者并不矛盾。比自己聪明优秀是自己由衷钦佩的,而显得比自己聪明优秀其实并不能令自己心悦诚服的。正如一句哲言所说,如果你想多一些朋友,就表现得比别人笨一些;如果你想多一些敌人,你就尽可能地表现得比别人聪明些。为人高调的人是表现得比别人聪明的人,是很难交到很多朋友的。
为人高调心理的形成与个人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有关。心理学认为,所谓“自我意识”是指人对于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一种认识,也是人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的统一。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等内容,它是人在社会实践交往中,由于语言和思维的发展,在认识自身和环境的过程中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有些人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之一,是对认识和评价自我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和急迫感,虽然自我认识和评价的水平大为提高,但自我认识和评价的客观性与正确性尚不够,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这种情况在年轻人中尤其普遍,这是由于伴随着他们的独立意识、自尊心的发展,常常会导致一种自负心理的萌生,于是自吹自擂的言行和心理便出现了。他们喜欢贬低别人,抬高自己,总希望自己得到别人的肯定,令人喜爱,然而实际上却给人很轻浮的感觉。
为人高调心理的形成与其家庭背景有关。由于家人对他们的要求百依百顺,使他们从小就成为家中的“小霸王”,事事以自我为中心,因而养成了一种不懂得迁就别人,不能承受挫折的性格。
为人高调的人通常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不懂得去体谅别人的需求。克服为人高调的心理,需要从了解自己的朋友、爱人、父母的心态及需求开始做起。长期坚持对他人进行了解之后,为人高调者就会由自我世界中走出来,随之他的“高调”也会慢慢地消逝。紧接着,就要调整自己的成就动机并善于发现和学习别人的长处,逐渐转变自己的心态,学会与他人合作并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
不过,高调如果并不是在为人方面,而是在做事方面,则是积极的。
一个高调做事的人是乐观的、积极的、热情的,也是绝对主动的。从内心的微观世界来看,高调做事是建立在强大的内心的基础之上的,善于突出自我,奉行“我行,故我在;我能,故我优秀”的原则。
高调做事、低调做人者的内心较为强大,至少会要求自己强大。这是一种自我鞭策,敢于承认自己的远大理想,尽最大的努力接近自己的理想。因此,高调做事是一种睿智明晰的做事艺术。将顽强的种子播撒在土壤中,不向命运屈服,不仅体现了高调做事的魄力,更是一种高调做事的策略。
高调做事者,不但拥有“咬住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心态,而且讲究做事的技巧和方法,颇有大将之风。低调做人、高调做事者,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可以让自己的人生道路无限精彩。而一个高调做人、低调做事的人,很可能会被命运主宰,让自己的人生道路变成沙漠。一个人只要有足够远大的理想和宽广的胸怀,敢于高调做事,就会拥有无穷无尽的力量。
高调做事,起点高、定位高、标准高,才能够有高质量、高结果。这并不是让人们不自量力,而是在能力范围内,为自己设定更高标准。高调做事的前提就是拥有奋斗不息的精神和搏击长空的宏大志向。面对生活的挑战,只有成为生活的强者,才能紧紧地扼住命运的喉咙,披荆斩棘,勇往直前。所以,想要高调做事,就要成为自己命运的掌控者,精心雕琢自己的人生,才可能闯出一番新天地。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奋斗的过程,始终要用一种积极的态度去对待。但是不要为人高调,这种错误的行径只会让人走入岔道。正确的高调,是做事高调,不是肤浅的表面,而是一种成事的技巧。做事高调者,会主动地做好每件事,会充满自信,哪怕暂时失败仍不放弃奋斗,这才是成功的基本因素,这才能称之为高调做事——当然,前提是要学会低调做人。
刘凤鸣谈蜕变
◆做事高调,在挑战自己的同时,也在和人生奋战,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做事高调并不是为人高调,而是代表着一个通透的聪明之人,懂得利用自己的才华来为自己争取最多的价值,同时又不招人嫉恨。
◆为人高调的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过高,以致形成虚妄的判定,偶有一得一见,便认为自己十分了不起。这种人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往往自以为是,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得罪了别人还不自知,是一种特别需要克服的自大心理。
二、张扬不见得强悍,反而凸显不自信
做人做事需谨慎、低调,得意时不张扬,不刻意表现自己,这既是一种人生态度,更是一种处世智慧和人格魅力。古人把不张扬形象地比喻为“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勇若怯”“大智若愚”“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并且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之一。
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有许多人喜欢张扬、高调。
比如,有的人不管什么事都喜欢到处宣扬,生怕别人不知道,工作上铺大摊子,搞大动作,求大效应,生活中也刻意地铺张浪费,讲排场;有的谋划工作不切合实际或者是只用嘴说,却不付出实际行动,只知道提大口号,定大目标;有的事情还没有开始做,就开始说大话,刚刚干出一点儿成绩,就心浮气躁,得意扬扬,整天忙着上报材料,总结经验,见人就说,逢人就念。过于张扬,轻则给人以浅薄、浮躁、作秀之感,重则贻害团队的发展建设。
喜欢张扬的人,尾巴翘得很高,容易引起注意,也许能慷一时之慨、开一时之怀,求一时之名,得一时之利,但这种人往往成不了大事,体会不到真正的成功,而这也正是愚蠢的人的行为。
而有内涵、有自信的人懂得,一时的成绩不代表永久,一时的成功并不代表永久的成功,也不代表高人一等。成绩是自己的,如果一味张扬、炫耀,不仅不会带来任何好处,甚至还会带来负面效应。
张扬是一种虚假的繁荣。从表面上看,张扬者好像不可一世,处处在显示自己的优越,甚至张扬者自己都会认为自己很了不起、技高一筹,但如果能真正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人们便会发现他们的内心是空虚的,他们的张扬并不强悍,反而凸显出其内心深处的不自信。
张扬是一个可怕的陷阱,它会让你把大量的精力放在显示成果、自吹自擂上,而这通常会使你变得骄傲自满,忘记了自我,最后,你很可能会成为人人避之而不及的孤家寡人。或许,你正自鸣得意之际,恰好是你受人奚落之时。
喜欢张扬,肯定会遭到他人的厌恶,而不是敬佩。
越是没有本领的人就越发自命不凡。其实真正有本事和有自信的人是绝不会滥用优点和荣誉去张扬的,他们往往会等着别人来发现,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让人们真正看到他们的价值和重要性。
在他们不张扬的背后,隐含着真正的大智慧、自信和涵养。
不张扬不是表面功夫,它需要有厚实的“内功”作为支撑。只有当一个人的知识、阅历、素质、修养等各方面达到一定的程度时,才能真正做到不说张扬之语、不干张扬之事、不逞张扬之能。
不张扬,并不是消沉、保守、消极。从表面上看,不张扬的人似乎缺少激情、精神、活力和锐气,其实,这些人却是最有自信的,他们的内心深处蕴藏着勃勃生机和无限活力,他们处于人生低谷时不会垂头丧气、怨天尤人,遇到困难时敢于迎难而上,越挫越勇;当一帆风顺时不得意,成绩面前不炫耀,永远保持着踏踏实实、平平常常、自自然然的生活态度和格调,成熟、理性、豁达、自重、睿智。
不张扬既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也是一种人格魅力。即使你已经满腹才华,能力比别人强,也要以平常心做人,以进取心做事。一个人真的应该做到遇喜不形于色,遇哀不忧伤于心,宽容平淡才是真。
不张扬是做人与做事的标准,也是做人与做事的诀窍。
社会是一个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免不了会与人相处,不张扬,才能够遇事不喧闹,不矫揉,不造作,不忸怩作态,不卷入是非,不给自己招惹麻烦;才能结合自己的实际,掌握做人做事的准则,在激烈竞争的社会,走向通往成功的阳光大道,平坦顺利地走好人生之路。
刘凤鸣谈蜕变
◆真正自信的人,就是有了巨大的成就,也总会觉得自己的成绩微不足道。
◆真正的成功者是不会把自己的出类拔萃挂在嘴上的。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应该少做些浮夸事,多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
◆越是张扬的人,其内心越不能平静;反之,越是低调的人,其内心越容易平静。
三、张扬显摆累积的是心灵负能量
现在社会上流行一种张扬显摆风。有的显摆财富,有的显摆权势,有的显摆人脉,有的显摆品位。
人类爱张扬显摆是天性,特别是女人,比如买了一件贵的衣服,非得穿给很多人看,让他人羡慕。但是,作为心灵具有正能量的人,你在他们身上找不出张扬显摆的毛病。
自我评价是一个人自我意识的表现形式,是主体对自己思想、愿望、性格的判断和评价。自我评价有适中、偏高、过低之分,张扬显摆属于自我评价偏高,他们能体验到的是一种优势心态。
张扬显摆是对生活的一种恐惧。张扬显摆的人对生活和生命都缺乏安全感,他们企图通过张扬显摆自己来找到生活的感觉。
缺乏安全感的人,一般都有过强的自尊心。但是自我能力总是有限的,他们在认为自己无法超越别人,或者不知道如何在这个群体中超越自我,或者自信心不足时,就会采取一种特殊的方式来凸显自己的价值。这种方式就是张扬显摆,通过张扬显摆显示出自己所处的位置,找出自我存在的价值,将自身对生活的恐惧悄然转移,实现自我感觉良好的状态。
张扬显摆是人对未能实现愿望的一种压抑和转移。张扬显摆是将实现了的目标最大化,将不能实现的目标最小化,以此来寻求自我安慰。生活总是有不足之处的。人们的某些愿望不能得到满足时,有的时候就会选择将已经实现的愿望价值放大,通过这种放大,使另外一种愿望相对缩小。这样,对于不能实现的愿望,就不那么遗憾了,就能把未实现的愿望压抑在心底,使心理回复到一种平衡的状态。例如,有的人可能学习不好,但是动手能力很强,那么他就会将这种动手能力强化、放大,通过张扬显摆自己的动手能力强来弱化学习不好的事实。其这样,心理才能平衡,生活才能正常进行。
心理专家认为,张扬显摆会累积很多的心灵负能量。它虽然能给予人表面暂时的心理满足,让人体验到自身的优越,但是一个长期喜欢张扬显摆的人,其张扬显摆心理会对脑神经产生不良刺激,心理负担也会随之加重,长期陷入担心、紧张与害怕的状态之中,脾气变得暴躁,情绪也日趋不稳定,爱与人争执。同时,还会伴有失眠、消化不良,甚至会造成神经衰弱,导致精神疾病的发生。
而且,总是张扬显摆自己会给别人带来一定的反感。
职场中,张扬显摆心理不利于和周围人搞好关系,还会留给人爱张扬显摆、过于肤浅、没素质、没文化的印象。
张扬显摆心理也是人际交往的大忌。那些有严重张扬显摆心理的人常会为了社会声望和地位,习惯性地在人前夸赞自己的容貌、能力、地位、权力等,不由自主地与他人进行对比,引起他人的排斥,导致人际关系的矛盾和冲突。
那么,怎么改掉张扬显摆的习惯呢?
第一,学会谦虚。
没有人会喜欢张扬显摆的人,更何况比别人有些优势,本来就容易遭人嫉恨,如果再过分张扬显摆,就会使嫉恨加深,破坏自己的人际关系。而谦虚是克服张扬显摆心理的良药,可以帮助自己摆脱张扬显摆的冲动。
第二,正确对待自己的优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优势可能让自己的某些方面做得如鱼得水,但是优势不是张扬显摆自己的资本。正确看待这些优势,有助于清楚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不足,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地发挥自己优势。
第三,掌控说话技巧。
即使有一定职位,也不要在人前张扬显摆,而是要告诉他人,你学历不高,经验不足,也是个普通人。即使取得了成功,也不要在人前张扬显摆,而是要告诉别人你失败的经历、心里的苦恼、奋斗的辛酸。即使你有钱,也不能张扬显摆,而是要告诉别人自己的健康不佳、心情烦恼。即使你在某一个领域很出色,也不要张扬显摆,而是要告诉他人你在其他领域知之甚少,希望别人可以帮助自己。
第四,不要把话题总往自己身上拉。
与人谈话时,不要总是把话题拉到自己的身上,大谈特谈和自己有关的事情,使自己处于谈话的中心,充当谈话的主角。否则,即使你不是在张扬显摆自己,也会有张扬显摆自己的嫌疑,让其他的谈话者厌倦。
第五,努力实现自己的愿望。
当人压抑自己心中的愿望时,人就会张扬显摆自己,使那些不能实现的愿望最小化。因此,不要压抑自己心中的愿望,应该努力去实现它,即使不能实现,只要自己努力了,努力的过程就是一种收获,张扬显摆自身优势的愿望就会减少。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做人之道,一进一退。张扬显摆累积的是心灵负能量。而智者总能避免在人前张扬显摆自己强的一面,懂得减弱自己在别人面前的优势,这样才能与他人和谐沟通,并使自己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实现更多的成长。
刘凤鸣谈蜕变
◆张扬显摆心理其实是自己心理上缺乏安全感,自尊心过于强烈,且自我能力有限的表现。
◆绝不要陷于张扬显摆心理,因为一旦张扬显摆,你就会固执骄傲起来,你就会丧失客观的准绳。
◆张扬显摆会让事情变得糟糕。因为你越张扬显摆,别人越会回避你,越会在背后谈论你的自夸,甚至可能因此而怨恨你。同时,你也会失去内心的宁静,由愚人变成狂人,最终就会走向失败。
四、箴言:事无端绪之时,最好不要张扬
大海是沉默的,却告诉我们做人要拥有宽广的胸怀;禾穗是无声的,却告诉我们做人要拥有谦虚的品质;松柏是宁静的,却告诉我们做人要拥有坚强的意志……
最锋利的刀往往最先没有了刀刃,最粗大的树木往往最先被砍伐;显示自己才能的人往往最易招人怨恨,夸耀自己聪明的人往往最让人产生抵制、提防的心理……从古至今,无数的例子证明了这个道理:太过于招摇的人反而会身受其害;只有韬光养晦,人生才能更加精彩。因此,事无端绪之时,最好不要张扬。
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可谓最著名的韬光养晦的例子。勾践被俘后甘愿为奴伺候吴王,忍常人之不能忍。回国后,一方面励精图治,一方面对吴国俯首称臣,在吴国眼皮底下发展壮大,最终报仇雪耻。勾践的这种在事无端绪之时,忍辱负重并发愤图强,称得上是不张扬的极致了。事无端绪之时不张扬,并不是说要故步自封、不思进取,而是在低姿态中厚积薄发。
其实古今的道理都一样,现实社会同样充满了竞争,虽然在事无端绪之时张扬,并不会像古代那样招来杀身之祸,但会让我们在职场中处于步履维艰的境地;虽然我们不需要像越王勾践那样忍辱负重来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我们同样需要在事无端绪之时,掩饰自己的锋芒。
然而,很多初涉职场的人,往往急于显露一下自己的才干和实力,希望能尽快得到同事的认可和上司的赏识,甚至刻意展露自己的锋芒,凡事都要争先,经常“抢跑”。这样做的结果,不是给人留下急于求成的功利印象,就是过早地掀起和卷入竞争,最终使自己陷入被动的境地。
现代社会毕竟是一个讲求协作的社会,尤其是在企业和团队组织里面,需要不同专长的人员共同合作才能达成目标。即使是篮球运动员迈克尔·乔丹,如果没有队友的协作,或者协作不好的话,同样也会败下阵来。在一个团体中,软弱的人不会得到别人的重视,但张扬则会像一只锋芒毕露的刺猬,在扎到别人的同时,也伤害了自己。
张扬的人随处可见。张扬的个性不但会伤害别人的自尊,还可能破坏单位的团结。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在一个公司里,如果你总是特意在领导和同事面前张扬自己,尤其是在事情还没做好时,这样张扬自我的做法就会导致同事产生逆反心理,决定要挫一挫你的锐气,导致事态朝着不利于自己方向快速发展。
志当存高远,急于求成的结果只会导致过早的失败,所以我们要甘于寂寞,事无端绪之时不张扬,隐藏自己的锋芒,厚积薄发,自然会水到渠成。
万事万物都有它们自身的发展规律与发展阶段。出于某种炫耀的目的越过或者忽略了其中的一步,在事无端绪之时张扬,最后只会害了自己。因虚荣而失去了长远的大利,实在不值得。最富有竞争力、生命力最强、最有前途的人,往往是那些不急于表现自己的人。没有足够的积累,就急于表现,只能是昙花一现,留给自己满身伤痕。在韬光养晦中积累了足够能量的人,往往能够等到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之时,从而得以持久地享受成功的快乐。
刘凤鸣谈蜕变
◆珍珠只有把自己隐藏在贝壳中,才能在面世时,让人们惊艳。真正的英雄,必须将自己的光芒遮蔽在其他人的光芒之下,才能躲过数不清的明枪暗箭,最终成为英雄。
◆学会韬光养晦,不要急于表现自己,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当自己的才华引起他人注意和攻击的时候,不妨将自己遮蔽起来,减弱自己的威胁感,为自己争取壮大的时间。
五、虚荣是飘飞的气球,迟早要破
“虚荣”一词在《辞海》中被解释为:表面上的荣耀、虚假的荣誉。
虚荣作为一种普遍心理,是社会上大部分人心中根深蒂固、难以根除的性格弱点。在生活中,人们的虚荣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在我们身边经常有这样的人,样样要和别人比,比官位,比车子,比住房,比穿衣打扮,比婚丧喜事的排场,等等。有的人并不富裕,却硬要打肿脸充胖子,看到别人买车,自己借钱也要买;看到别人结婚排场大,自己借债也要弄得豪华气派,结果债台高筑,苦不堪言。
还有的人得到一点儿荣耀,取得一点儿成就,就自以为了不起,趾高气扬。有的人常耍小聪明,看谁都是豆腐渣,只有自己是朵花。更有甚者,本事没有多大,却傲气冲天,经常将自己的短处隐藏起来,用自己的长处与别人的短处相比,并竭力排斥、挖苦、打击、疏远、为难比自己强的人,以显示自己是多么的与众不同。
心理学上认为,虚荣是自尊的过分表现,是一种追求虚表的性格缺陷,是人们为了取得荣誉和引起普遍注意而表现出来的一种不正常的社会情感,是一种心理上不健康的心态,与爱美之心和荣誉感有质的区别。爱美之心和荣誉感太强,超过了一定的度,就变成了虚荣心。虚荣心表现在行为上,主要是爱慕虚荣,盲目攀比,好大喜功,过分看重别人的评价,自我表现欲太强,有强烈的忌妒心。
虚荣常常被掩盖在自尊的美丽外衣之下。虚荣的人在面对他人的质疑时,常常把自尊挂在嘴边,其实自尊与虚荣是两回事。一个人希望别人看得起自己,想得到自尊心上的满足,这本是人之常情,也可以说,这是我们每一个人始终不懈努力的一个人生动力。但是为了达到同样一个目的,别人采取的办法是不懈的奋斗,而我们又怎么可以选择通过虚荣来满足自尊这条“捷径”呢?
虚荣心强烈的人,其内心深处是很空虚的,因为很多时候,他们不得不打肿脸充胖子,于是内心也就不可避免地感到痛苦和焦虑,连最起码的心安都失去了。
虚荣常常让人自以为是、目高于顶,总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虚荣的人常不愿意直接面对问题,不愿真心地面对生活和别人,反而造成尴尬。
虚荣会让人生活在表演之中,渐渐地觉得活着就是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得到别人的赞美,于是渐渐地失去自我。虚荣还会使人丧失理智,盲目追求那些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因此吃尽苦头。
虚荣的人本身无能,却希望得到那些有能力的人所受到的待遇,于是他们在不断地通过制造一些假象来迷惑、欺骗自己的同时也迷惑、欺骗别人。这样的人也许会得到暂时的满足和喜悦,而那些藏在浮华表面下的无能和丑陋还是会时时刺痛自己,终究有一天会展露无遗。
虚荣心还会使人在追求目标时采取不切实际的、错误的手段,以致自己的行为和目标走向偏离,铸成大错。
虚荣很难说是一种恶行,然而一切恶行都围绕虚荣心而生,都不过是满足虚荣心的手段。虚荣是一种虚妄的荣耀,是无知无能的人想依赖而实际上最不可靠的心灵稻草。虚荣是一种慢性病,它不会一下子置人于死地,可是会慢慢地折磨人,让人痛不欲生。所以,要学会拒绝虚荣,别让虚荣就此毁了自己。
那么,该怎样克服虚荣心作祟呢?
第一,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虚荣者注视自己的名字,光荣者注视祖国的事业。给自己定一个人生目标。当一个人为实现目标而不懈努力时,他就会脚踏实地,没有精力和时间去贪慕虚荣。
第二,人贵有自知之明。
对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要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做人、做事。
第三,适度的攀比。
比较是人们的正常心理,适度的攀比可以达到激励人心的目的,因此,在攀比时一定要注意攀比的方向、范围与程度。从方向上讲,比较要多立足于社会价值而不是个人价值;从范围上讲,要立足于健康的比较而不是病态的比较,要比成绩、比干劲,而不是贪图虚名,忌妒他人。
第四,做相对完美的自己。
做任何事情,不要过多地在乎别人的评价。别人的议论、他人的长处,都不应当成为影响自己进步的外因,关键在于做人做事时是否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虚荣,是阻碍人们进步的最大敌人。它能让人得到暂时的心理满足,而非真正的幸福快乐。它本想让人们把自己看得“高高”的,最后却会使人重重地摔在地上。本来是为了获取面子,其实却像是飘飞的气球,迟早要破。
因此,不能让虚荣心过度膨胀,而要胸怀坦荡,在生活中脚踏实地,让自己拥有一颗平常心。这样才能在生活的道路上扎扎实实地走下去,而不是被虚荣心毁掉本应光明的未来。
刘凤鸣谈蜕变
◆每个人都不是为了别人而生存的,不必在别人的目光里虚伪地生活。
◆与其炫耀那些嘴上说的、事实上却子虚乌有的所谓的才能,不如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做点儿事情,使自己的内心回到正确的轨道上去。
◆虚荣心太强的人往往活得很累。当自己没有某方面的长处时,很多时候就会想方设法利用别的手段来弥补,甚至铤而走险,从而给自己带来难以预料的恶果。
第二节 谦虚为人、低调做事是灵性者的选择
一、不必刻意展露,锥处囊中必自现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见一些人大谈自己的得意之事、辉煌之举,面对地位和资历不如自己的同事或下属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还有许多人为了赢得别人更多的关注、认同和推崇,或为了向他人推销自己,经常不惜哗众取宠,自我鼓吹和自我炫耀,大谈当年闯关东、下南洋、走西口的勇气,却不提碰霉头、崴脚踝、掉链子的困窘;大谈当年过五关斩六将的豪壮,却从不提败走麦城的狼狈。
其实,刻意展露自己的风光、得意之事,卖弄自己之能,固然能赚到一些艳羡的目光,却也会招来一些妒忌、反感甚至厌恶。所以刻意展露自己之能,不如鼓吹他人之功,把荣耀留给身边的人,把风光留给同行的人,这样做反而会赢得更多的称许和美誉。
在交际过程中,双方或多或少地都存在一些竞争,如果你一味地刻意展露,不仅不能达到交际的目的,反而会被对方排斥和拒绝。
若你面对地位和资历不如自己的同事或下属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也不会让对方认为你是了不起的,甚至会让对方认为你是一个不成熟的、浅薄的、没有见识的人。
所以,在交往中不要刻意展露自己,尤其是不能刻意展露自己的优越感。
在交际中,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都在不自觉地维护着自己的形象和尊严。如果交际中的某一方在谈话中刻意展露自己的优越感,那么另一方就会感到这是对其自尊和自信的一种挑战与轻视,排斥心理乃至敌意也就在不自觉间产生了。
因此,要想取得良好的交际效果,就应该对自己的成绩轻描淡写,不哗众取宠,免得让别人讨厌你。
不刻意展露的人是会等待的人。懂得等待的人具有深沉的耐力和宽广的胸怀,他们明白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过分仓促,也不要被自己激动的情绪所左右。能够克制自己才能征服他人,不要太急于求成,在到达成功的巅峰之前,你不妨先观察一下山腰的绮丽风光,在其中漫游一番。
越是有成就的人,态度就会越谦虚、低调;相反,只有那些浅薄地自以为有所成就的人才会骄傲。
不刻意展露的人,总是把谦虚与恰当的自我表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由此走上通向成功的大道。大智若愚既可以保护自己不受猜忌和伤害,又可以为自己的事业成功创造条件,使自己一鸣惊人。
不刻意展露的人,在人际交往中也会处处受欢迎,做起事来别人也愿意帮忙。因为在人际交往的世界里,人们大多喜欢聪明、谦让而豁达的人,讨厌那些妄自尊大、高看自己、小看别人的人。这些愚蠢的人最终会使自己在交往中陷入孤立无援的地步。
当然,我们提倡不刻意展露,并非要你做“老好人”,并非要你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哲保身,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相反,我们应该在原则面前去掉怯懦的“老好人”性格,摒弃庸俗的作风,成为一名大智大勇、大慈大悲的人。提倡不刻意展露,低调做人,也决不意味着低沉,不意味着因循守旧,而是要振奋精神、脚踏实地,干好每件工作。锥处囊中必自现。自豪而不自满,低调而不低沉,这才是正确的态度!
刘凤鸣谈蜕变
◆你的一言一行都要为对方的感受着想,要学会放低姿态和别人交往,不应使对方产生相形见绌的感觉。
◆在人前尽量不要刻意提自己的得意之事和风光之事。
◆自我表现的最高境界是既表现了自己,又不露声色。这种人在与他人交往时,往往多用“我们”而少用“我”。因为用“我”会产生距离感,而用“我们”则让人感到亲切,意味着“你也参与”,使人产生一种参与感,这无疑会拉近双方的距离,降低交往的难度。
二、箴言: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一个人做了好事,不张扬,人们就会记住他。只要能做到身教重于言教,为人诚恳、真挚,就会深得人心;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一种令人向往的高尚精神境界,更是一种品德和修养的生动体现。为人处世也应该具备谦虚内敛的品格,乐于助人而且不张扬自己,其品德就能如真金一样闪光,又如桃李的花香一样令人心旷神怡。因此,判断一个人的品德如何,不能仅仅从他的言语来得出结论,而更主要的是看他的实际行动。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真正品德高尚的人,都不会标榜自己的能力与才华,虽然他不张扬自己的优点与长处,其高尚的品德仍然会得到大家的尊敬与赞赏。犹如空谷中的幽兰,虽然默默无闻,但其芳姿高贵、馨香怡人,慕名而远道来访者,总是络绎不绝;又如人品与才学兼优的大德之士,即使深居简出,但登门求教、乐意与之交往者,亦不乏其人。
有一些蕴藏在内心深处的美德,一旦用语言表达出来,其中的韵味往往荡然无存,抑或索然寡味。如对他人表示关爱时,默默地给予实际帮助,比口若悬河的表白更显真诚,更具感人魅力。此时,尽管什么都没说,却又仿佛什么都说了,可谓此处无声胜有声。
这样的人,因自己无声的行动,而影响和带动了其他人,赢得了他人的尊重和信赖。
面对复杂局面和大是大非,“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往往是潜心思索、凝聚智慧,为从容应对积蓄力量。当然“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不是故作深沉或天性木讷,而是盛开在心灵深处的智慧之花。“桃李不言”并不意味着“万马齐喑”,我们应当崇尚内心充实而不失真诚的不言之沉默。
“桃李不言”需要勇气,需要毅力;“桃李不言”是留给自己思考的时间;“桃李不言”既是自己的财富,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责任。沟通心灵的时候需要不言,只有在倾听中才能吸取智慧,弥补纰漏,建立信任;具备优势的时候则无须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人也一样,取得成绩的时候不言,遭受困难的时候不言,在失败和厄运面前,拭去眼泪,咬紧牙关;等待时机需要不言,造化总是把机会送给有充分准备的人。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里的意思,不是不说话,而是说话要分场合,要分情况;不能说则不说,保持适当的缄默;能说则尽量少说,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言多必有失”,有道德的人,绝不泛言;有信义者,必不多言;多言取厌,虚言取薄,轻言取侮,唯有保持适当的缄默,才会避免厌、薄、侮。要记住,只要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出耀眼的光芒。真正有能力、有才华的人,虽不用扬言,也会得到大家的赞同。他的身教不仅会起到导向和示范作用,而且还有凝聚人心、化解矛盾、鼓舞士气、催人奋进的特殊功能。
刘凤鸣谈蜕变
◆身教重于言教,榜样力量无穷。
◆对待他人要诚信,不能虚假、表里不一;对待工作要踏实,不能虚浮,流于形式。只有待人诚恳,胸怀坦荡,才能团结合作、有所作为。
◆桃李没有牡丹的显贵,没有玫瑰的娇艳,它默默无言,静静地开出朴实的小花,奉献出甜美的果实,吸引人们到树下赏花尝果,以至树下都走出了一条小路。
三、谦虚和谨慎——永远不可舍弃的美德
谦虚,指虚心、不自满,能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批评。它包括两个要素:虚怀若谷和实事求是。关于谦虚,自古以来有许多警句格言,《易经》中就有许多处讲到要戒“盈”、倡谦。例如,“人道恶盈而好谦”“有大而能谦,必豫”。它非常赞赏“谦谦君子,卑以自牧”,甚至认为“谦,德之柄也”,认为谦虚才是道德的抓手。《尚书》中说的“满招损,谦受益”,更是妇孺皆知。这些言简意赅的警句格言,饱含着人生的哲理,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有益的,值得牢记心中。
谦虚的人,往往能力较强,却不自负;总能学习他人的长处,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接受别人的帮助,发现自己有过失立即改正,不主观武断,不自视清高,不固执己见。毫无疑问,不谦虚,就会骄傲自满、止步不前;不谦虚,就会夸大成绩、自我膨胀;不谦虚,就会听不进不同的意见,甚至搞“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一套;不谦虚,就会爱听奉承话,甚至吹吹拍拍、拉帮结派;不谦虚,就会自恃功高,权欲膨胀,利欲熏心;不谦虚,就会不把他人放在眼里,自视特殊,任意妄为。
谨慎,是指细致严谨、小心慎重,有严密的科学态度和很强的责任心。它是一种作风,“敏于事而慎于言”,多做少说,先做后说,处事勤谨;它是一种能力,见微知著,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不断增强工作的创造性和预见性;它是一种品格,慎权慎独,自警自励,努力做到兢兢业业。保持谨慎,决不是因循守旧,亦步亦趋,而是要求在事业发展顺利的时候保持头脑清醒,严谨细致,慎始敬终,踏踏实实地推进工作。
一个谨慎的人,为人严谨慎重,观察事物深入细致,分析问题缜密周全,待人接物热情不轻浮。事实表明,唯有谨慎,才能牢牢树立忧患意识,居安思危,不敢懈怠;唯有谨慎,才能坚持实事求是,克服浮躁情绪和虚浮之气。
保持谦虚谨慎,是人们为人处世、工作生活所必需的。因为人们对于新事物总是有一个从无知到有知、从浅入深逐步认识的过程,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是无限的。因此,每个人都应持谦虚的态度,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一个人无论经验多么丰富,在错综复杂的客观事物面前,对问题的认识和处理也难免失之偏颇。因此,在待人接物和处理问题时,一定要持谨慎的态度,切忌急躁轻率、鲁莽冒失。
谦虚谨慎永远是一个人建功立业的前提和基础。
不论你从事何种职业,担任什么职务,只有谦虚谨慎,才能保持不断进取的精神,才能增长更多的知识和才干。因为谦虚谨慎的品格能够帮助你看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永不自满、不断前进可以使人冷静地倾听他人的意见和批评,从而谨慎行事。否则,骄傲自大,满足现状,停步不前,主观武断,轻者会使工作受到损失,重者会使事业半途而废。
谦虚谨慎的品格,还能使一个人面对成功、荣誉时不骄傲,把它视为一种激励自己继续前进的力量,而不会陷在荣誉和成功的喜悦中不能自拔,把荣誉当成包袱背起来,沾沾自喜于一时之功,不再进取。
谦虚谨慎是永远不可舍弃的美德。谦虚的人,虚心而求实,所以也往往是谨慎的人;谨慎的人,深思而熟虑,所以也往往是谦虚的人。谦虚谨慎的人,持重稳健,足智多谋。在待人接物时能温和有礼,平易近人,尊重他人,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能虚心求教,取长补短。对待自己有自知之明,在成绩面前不居功自傲;在缺点和错误面前不文过饰非,能主动采取措施进行改正。毫无疑问,这样的人是富有亲和力与魅力的,这样的人谁都会喜欢,走到哪儿都会受人欢迎。
刘凤鸣谈蜕变
◆成功者总是以一贯谦虚的心态看待自己的成就和荣誉,而这种谦虚反过来也使他们获得了更广阔的人脉,成为他们成功的基石。
◆谦虚的人往往虚怀若谷、淡泊名利,时刻都能为别人着想,这样的人自然处处都能受到他人的欢迎。
◆事实上,越是有涵养、稳重的成功人士,其态度越谦虚;相反,只有那些浅薄的、自以为有所成就的人才会骄傲。
四、要的是闪电,其后自然有惊雷
人生在世,如果不艰苦奋斗,不吃苦耐劳,而是自由散漫、放任自流,就难以取得成功。而只要朝着正确的方向刻苦努力,成功也就水到渠成了。这就是“要的是闪电,其后自然有惊雷”“要的是努力,其后自然有成就”。
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我们有些事情之所以能够“马到成功”,就在于事前有准备、有方案,在于“马到”之前就做了许许多多的工作,下了实实在在的功夫,没有事前的闪电式的努力,惊雷般的“马到成功”只能是一种良好的愿望。只有功夫到家,事情才能办得圆满。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认为,学业由于努力而精通,由于玩乐而荒废;事业由于深思熟虑而成功,由于随随便便而失败。没有辛勤的劳动,没有扎实的功夫,就不可能得到丰硕的果实。
“要的是闪电,其后自然有惊雷”,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既是一种勉励,也是前人的经验总结。
“要的是闪电,其后自然有惊雷”,对于智商水平较高的人来说,也是一句真理。一个所谓的聪明人,一旦失去了进取之心,就会变得懒惰,如果这样下去,即使是才子也会变成庸人,本能成为成功者的人也会迎来失败的结局。
“要的是闪电,其后自然有惊雷”,这是一个艰辛的过程。没有长期的努力,没有付出艰辛的劳动,是不会轻易得到成功的。只要你付出了劳动,就能得到回报,就会获得成果。不要埋怨命运的不公,不要感叹生活的艰难,你没有得到你想要得到的,那是因为你打拼的功夫还不到家。“要的是闪电,其后自然有惊雷”是成功人生的铁律。只要你坚持不懈地追求和奋斗,成功难道还会离你很远吗?
虽然人们都知道这个道理,但是,人们对它理解的深刻程度却是不相同的。特别是在实际生活中处理具体问题时,人们对这个道理运用的娴熟程度,差别就更大了。甚至有相当多的人,一遇到实际问题,就忘记了还有这么一个道理。这也正显示了人的智慧的差异。
如果分析一下,这个道理应当包括三方面的含义。
其一,要承认事物的变化都有其自然进程,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这个自然进程所需要的条件,并为这个进程提供它所需要的条件;但是,人不能代替或完全左右自然进程本身。
其二,人要想使某个自然进程发生、开展下去,达到某种地步,做成某件事情,就必须按照这个自然进程本身的需要提供相应的条件,必须把握好火候,不能不及,也不能为过。这需要观察力、判断力,也需要耐性和勇气。
其三,为事情发展提供条件,必须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周密细致的作风,把心神投入到事情本身中去,随其变化,随其进退,使自己的心神与事情逐步合一,同流共转,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时机和火候。
通过上述三方面的分析,不难看出,那恰到好处的“惊雷”,实际上都出于“闪电”。只是别人只见其“惊雷”,不见其“闪电”,所以称之为智慧。有谁知道,所谓的智慧不过是劳心、劳力的积累和结晶呢!
“要的是闪电,其后自然有惊雷”这个道理,就是告诉我们,要想成功,就要把立脚点放在用心做事上,放在下功夫上。生命之树需要辛勤的汗水来浇灌,“闪电”自然可以带来累累的惊雷硕果。
刘凤鸣谈蜕变
◆功夫到了,思考才是实在的,才有效能;没有功夫做底,思维是悬空的,会误事。拙变巧,巧变拙,奥妙就在功夫上。
◆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事,只有勤奋耕耘才有好收获。试问,哪个人的成功没有辛勤耕耘的身影?
◆对于一桩成功的事情来说,勤奋的功用是默默无闻的、平实的,但它就像大厦的地基,潜隐而又重要,无声无息地支撑起伟岸的形象和耀眼的华丽。
五、真正聪明的人的奋斗是静悄悄的
“真正聪明的人的奋斗是静悄悄的”,才智越高的人,学习越刻苦,见闻越广博,越谦虚谨慎,从不炫耀和显示自己,而是会默默地寻求发展机会。
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别人不容易观察你,你却容易观察到别人,并且可根据情况制订自己的计划。
在现实生活中,这是一种制胜的策略。在社会上,如果不合时宜地过分张扬、卖弄,那么不管多么优秀,都难免会遭到明枪暗箭的攻击。静悄悄奋斗的人往往是真正的强者,那是一种自信的表现,也是一种取舍的策略。
生活中到处都有静悄悄奋斗的智慧。中国人喜欢无记名投票,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评三好学生,一直到企业里评先进,几十年都是无记名投票。在公开场合,中国人一旦面临“反对”或者“赞成”的抉择,大多不愿意将之明显地表示出来,所以中国人一般会进行无记名投票。在对错选择面前,中国人一般选择应该反对的时候才反对,否则不轻易表态,在看清楚之后才合理地表示反对或赞成的意见。
这是很多人处事的技巧。初来乍到,一般都会冷眼旁观一段时间,因为要是展露太多,就会引起周围的警诫,树敌太多就不利于发展,所以大家最喜欢留一手,不是别的原因,环境使然。等到周边环境有利了,才合理表达。
“奋斗是静悄悄的”是一种守身哲学,意思是说不可以随便表现。因为人们大多喜欢鼓励别人把本事摆出来,放在明处,这样可以了解对手,看看别人到底有多少能力,合适的时候再把自己的本事使出来。这种缓冲,能让你不随便逾越合理的范围,减少合理使用能力时的阻力。
“奋斗是静悄悄的”既是强者自保的智慧,也是其稳步前行的策略。
一个人要想走得又快又稳,除了利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更需要学会静悄悄地奋斗。静悄悄地奋斗可以隐藏自己的行动,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而过于张扬就会让对手警觉,让自己成为对手攻击和围剿的目标。
“是金子总是要发光的”,在熙来攘往的世界里,如果轻易地暴露自己的实力,不但表明你的修养不够,有时还会自毁前程。过分显露自己不仅会招人讨厌,而且还会影响自己的发展。收住自己的性子与小聪明,做一个静悄悄地奋斗的人,到适当的时候,再一鸣惊人,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刘凤鸣谈蜕变
◆君子有才华但不要急着显露,应该等待合适的机会再展示出来,平时应该做到真人不露相。
◆鹰立如睡,虎行似病,成大事者善于隐藏自己。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身怀绝技的人都显得谦虚谨慎,把自己的“绝世武功”隐藏得非常严密。有些人喜欢卖弄才华,不懂得收敛光芒,结果不但没抓到机遇,反而招惹了一身麻烦,这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参透“真人不露相”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