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在江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上坟祭祖传家统,清明夜饭吃团螺

祭祖扫墓是清明节的头等大事。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其诗作《寒食野望吟》中以“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之语,勾勒出一幅乌啼旷野、人悲墓前的图景。江南各地皆有此俗,俗称“上坟”。坟,有新坟、老坟之分,新丧未满三年的称为“新坟”,三年后此坟便可称为“老坟”。上新坟,必得在清明当天,人们叫“正清明”,老坟则不一定,俗话说“清明朝祖,前三后四”,前三天、后四天去上坟都是可以的,不过大抵也是讲究宜早不宜迟的,比如湖州人讲“五日寒食共清明”,在清明前的寒食节之时就会有人家上坟了。

在台州,清明上坟可得持续一段时间,当地人常常讲“清明长长节,做到端午歇”,祭祖扫墓最早可以从春分开始,陆陆续续地持续到立夏前后,可不快到端午了嘛!传说这个特殊的传统最初是由著名的明代抗倭英雄戚继光确立的。当年戚继光在台州抗倭,当地的青壮年男子纷纷应征入伍。到了清明节,戚继光体恤将士们回家祭祖的心情,可又担心倭寇会趁此机会入侵,最后想出了一个办法,让将士们在清明前后轮流回家祭祖,于是“清明长长节”便成为传统,一代代传了下来。

海宁一带的人则会“正清明”扫墓,这个传统最初却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确立的。传说当年朱元璋的母亲陈氏因战乱流落到海宁一带,在钱塘江边的一个破庙里生下了朱元璋。后来,朱元璋当上了皇帝,四处寻访母亲,经多方打听才得知母亲早已不在人世。为了找到母亲的墓,他命令海宁州府规定民间祭扫祖坟一律定在“正清明”。待到清明之日,他派人四处察看,凡是坟头没有压纸钱的孤坟,就细加勘查,最后他终于找到了母亲的墓。从此,“正清明”扫墓的习俗就在海宁形成了。

如今上坟,多走陆路。江南水网密集,旧时雇船上坟者甚多。据清康熙《会稽县志》记载可知,当时绍兴人多乘船上坟,时人描绘其情景为“澄湖曲川,画船相尾,罗绮繁华,与桃李相映”。若是再往前追溯,明末文人张岱在《陶庵梦忆》中也曾指出,当时即便是小门小户的绍兴人,也“必用两座船,必巾,必鼓吹,必欢呼畅饮”。民谚“正月灯,二月鹞,三月船里看姣姣”也正是此意。

清 王鉴 仿各家山水图册之一

上坟的仪式可繁可简,著名社会活动家周建人在《鲁迅故家的败落》一书中曾提到,祭祀的仪式十分庄重而烦琐,祭祀祖先和后土(山神),各有一篇祭文。墓前供的菜十大碗,八荤两素,三色水果,百子小馒头,坟饼,酒,汤饭杯筷,等等。“去的男女老小都要跪拜,跪拜完毕,要挑新土,烧楮钱”等等。上坟菜肴丰俭随意,不过不可少了家里人亲手做的几个小菜。除了供一供菜肴、糕团、水果,还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清扫墓地。传统的土坟,人们趁春汛尚未来临,修整坟墓,培添新土,清除杂草。现代公墓,多用石板砌成,不用担心雨水的冲刷,不过人们还是要清理一下杂草、掸掸石碑上的尘埃,以告慰先人。

清明日,大的家族要开祠祭祖。近代以来,有“两浙巨宗”之誉的杭州萧山来氏家族每到此日都要开祠祭祖,仪式相当隆重。三牲福礼、果品糕点摆满供桌,司仪宣读祭文,讲述家族兴衰,歌颂先辈功德,勉励晚辈上进。祭毕,点人头分馒头,全族人其乐融融。浙江云和则有“祭神祖”的习俗,每年由家庭各房轮值,承值者在清明要备办酒席招待扫墓的族人,来的人越多就越好,称作“散祭神”。有的按房分桌,如果房下人丁兴旺造成桌位不够的,就站在桌角挤着吃,其乐融融。有的一人或两三人一桌,吃时眼泪汪汪,为本房人丁减少而伤感。湖州一带则有同一高祖下的子孙联合起来办“社酒”的习俗,“社酒”的菜肴荤素皆备,荤有大鱼大肉,素有青菜豆腐,酒是家酿的甜白酒,颇有晚唐诗人王驾诗句“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之遗韵。

上坟祭祖,既为慎终追远、共同回忆家族历史与传统,也是一次难得的全家聚会。浙北桐乡、德清一带,清明前一日的夜饭十分隆重,堪比“年夜饭”,俗称“清明饭”。各种佳肴以外,餐桌上必有一大盆螺蛳。旧时有一种蚕病叫“青娘”,俗信以为青娘就躲在螺蛳壳里,吃螺蛳时用针“挑青”,可使青娘被挑出去,于是吃过螺蛳所养之蚕就不会得病。而且要将吃完的空螺蛳壳抛上房顶,至于其中的缘由,有一种说法是过去老式瓦房的瓦片上有一种叫瓦刺的小虫,若掉入蚕室会刺伤蚕。屋顶上撒了食用过的空螺蛳壳可以引诱瓦刺爬入壳内,使蚕免遭伤害。还有一种说法是清明夜大家一起把空螺蛳壳撒上屋顶,发出一阵阵沙沙声,可以驱除鼠患,也可以保护蚕。如今,蚕农大都建起了楼房,虽然在清明夜仍要吃螺蛳,但抛空螺蛳壳已变成象征性的仪式而已。

吃清明团子,也是必需的。江南一带都有做青团的习俗,做青团时在米粉中掺入艾草汁,使团子变成青绿色,做成之后,油绿如玉,糯韧绵软,入口满是艾草清香。青团咸甜皆宜,甜的有豆沙馅儿、枣泥馅儿,咸的有萝卜丝馅儿、豆腐干笋丁馅儿等等。关于青团的来历,除了有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忠臣介子推的说法外,在浙江海盐一带还流传一则与太平天国历史相关的说法。传说有一年清明节,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被清军追捕,逃至海盐,被当地农民张三所救。李秀成乔装打扮成耕夫想逃回太平军大本营,可是苦于逃跑途中没有干粮。张三十分聪明,将路边的艾草洗净煮烂挤汁,揉进糯米粉里,做成一个个米团,送给李秀成。最终李秀成以此米团果腹而逃出重围。回到军营后,李秀成下令军中必须人人会做团子,从此,在清明节时吃团子的习俗就流传开了。

还有一种食品叫“清明狗”。清人吴存楷《江乡节物诗·粉犬》题注云:“和五色粉为犬,清明戏具也。至立夏则烹之,以食小儿,欲其健壮相似耳。”意思是说人们在做清明团子时会特意捏几只小狗形状的团子,不放馅,蒸熟,挂在风口吹干,一直要等到立夏节才取来煮了,给自家小孩吃。旧时老人们认为这样可以让孩子健壮,吃了可以不得疰夏之病。

此外,清明吃藕,寓意蚕吐的丝又长又好;吃发芽豆则有讨个发家致富好彩头之说,寄托着蚕生长得好,能实现“蚕花廿四分”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