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合理输血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血液信息化管理体系

血液信息管理系统是处理血液采集、检测、加工、储存、发放和输注过程中的数据信息系统,它以血液和输血相关信息为管理对象,以及时供血、科学用血、安全输血为目标,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输血管理,对用血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信息采集,是确保从献血者“血管”到受血者“血管”用血安全的关键。血液信息化管理是血液管理的重要一环,对于提高和控制血液质量,保证规范用血起着积极作用。从内容上,血液管理信息化划分为采供血管理信息化和临床输血管理信息化两大部分。

(一)发展历史

美国管理信息系统专家哈佛大学教授理查德·诺兰认为,任何组织由手工信息系统向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发展时,都存在着一条客观的发展道路和规律。20世纪70年代,诺兰提出了著名的信息系统进化的6阶段模型,即诺兰模型。诺兰模型的六个阶段分别是:初始阶段、普及阶段、控制阶段、集成阶段、数据管理阶段和成熟阶段。血液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也是遵循这一规律。

1.初始阶段

国外血液信息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早在1965年瑞典Databyrān AB公司就在北欧国家的采供血机构中率先实施采供血机构计算机管理。至70年代,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血液中心或采供血机构陆续各自开发和实施用计算机来管理采供血机构的业务,随之也诞生了专业开发血液管理软件的公司,像美国IDM公司、法国MAK-system等公司。国内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属于初始阶段,国内少数采供血机构引入计算机代替手工管理,主要应用为文字处理及一些采供血业务的数据处理,以单机处理为主,一般没有网络设备。

2.普及阶段

20世纪7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的采供血机构都已基本实现了计算机管理。国内则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处于普及阶段。此阶段最显著的区别是局域网的出现,采供血机构开始应用基于微型数据库的采供血管理信息系统,其覆盖采供血过程的主要部门,但是采集和储存的信息较少,难以为决策提供有效支持,不同地区采供血机构间采供血信息系统编码、软件不统一,数据无法共享,而且其他信息系统的应用很少。

3.控制阶段

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率先在血液管理上采用条形码标签,并制定了codabar标准,用条形码来标识每袋血液或血液成分的编号、血型、成分和有效期等,提高了信息系统处理效率,降低了人工操作的出错率。国内2000~2005年属于控制阶段,通过统一的采供血管理信息系统对各个省内采供血机构采供血业务进行规范化管理,各地采供血机构建立了不同规模的局域网,采供血机构之间通过公共交换电话网建立远程拨号连接,数据实现部分共享。除采供血业务以外,采供血机构普遍开始使用财务信息系统,部分采供血机构建设了网站、办公自动化系统、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以及仓库管理系统等其他信息系统,并开始关注网络安全问题。

4.集成阶段

至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际输血协会制定了ISBT-128编码标准,推动了血液系统编码标准化发展,血液管理经历了从简单的数据处理(如报表统计、献血登记、库存统计等)阶段,到采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条形码、网络等现代计算机技术对采供血流程进行控制管理的阶段;血液信息化也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而发展。我国于2005年开始进入此阶段,局部地区建立了覆盖全辖区所有采供血机构的血液信息广域网,安全性和带宽较原有网络有很大提高,实现了采供血信息的实时共享;其标志是引入ISBT-128血液编码规范,开始实现对采供血业务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数据的安全性得到高度重视,按照国家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的要求,使用数据复制技术,实现异地实时备份。此阶段主要的特征是采供血数据中心的逐渐形成和完善,在此期间,各地采供血机构基本建立了各自的网站,并将短信、语音电话等信息技术应用到无偿献血招募及献血者服务中,还有采供血机构开始探索将这些信息技术与采供血数据库集成、整合,引入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同时国内出现了一些专业开发血液管理软件的公司,采供血机构应用计算机从事管理的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目前我国大多数采供血机构的信息化正处在由控制阶段向集成阶段迈进的关键时期。

(二)传统血液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时效性差电话或人工告知方式通知临床取血,时效性较差,输血科(血库)与临床工作站信息不对称等;输血过程的记录时效性差,输注中及输注后手工填写输血记录,容易造成信息的延迟转达及数据丢失。
2.无法实时追踪 据统计超过50%的输血错误都是发生在血液发出、离开输血科(血库)后这一时段,因此,加强血液输注、输血追踪方面的监督是十分重要的。在传统医院,输血科(血库)工作者在输血科(血库)内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检测、监测和准备血液。尽管输血科(血库)工作者相当的负责,但是一旦血液离开输血科(血库),缺乏及时的信息反馈,就不能及时防治一些问题的发生。伴随不恰当的血液运输、储存等错误将导致不必要的重复工作,滞后处理,严重的不良事件,甚至对患者造成不良后果。
3.完整性不足 血液发放到临床后,输注时限、加温或加压等因素不受控制,输血科(血库)无法准确或完整了解血液输注的情况。输血科(血库)缺乏相关输血提示内容或对相关内容不统一,重点不突出,忽略个体化输血注意事项。输血不良反应记录通过纸质回报,缺乏有效的信息管理方式,增加人工统计汇总工作量。
上述现状对临床血液管理信息化进程都是一系列挑战,优化血液管理的目的在于避免将血液制品输给不需要的患者,争取在正确的时间,将正确种类的血液制品,按照正确的剂量,输给正确的患者。

(三)血液信息化管理的优势 1.提高工作效率

血液信息化管理有效降低血液运输时间,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工作,实现输血系统电子化管理。Murphy等研究显示,运用血液远程分配信息系统后,取血时间从平均24分钟显著降低至59秒,输血科(血库)和医疗单位工作人员所花费的时间减少了近70%,一方面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和临床满意度,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医疗服务能力;同时,交叉配型与最终输注的血液比例降低36%,已发放但是未使用血液的比例降低37%,从输血科(血库)中发放的血液总量减少52%,未使用的需求也降低52%,从而显著减少输血科(血库)的工作量,降低输血科(血库)的库存要求,提高血制品发放的有效率,并增加医疗人员申请用血的信心。运用血液远程分配信息系统每年减少红细胞用量达13%,这不仅显著地降低成本,同时可以降低红细胞的库存。

2.提供血液制品的实时信息

血液信息化管理利用各个医疗点的电子信息,实时监测库存血液制品的信息,提高使用血液的有效性,减少血液浪费,降低血液离开冰箱时间过长造成的浪费,减少血液清点和实验室检查。

3.减少与输血相关的人为不良事件

尽管制定了严格的用血流程制度,但是由于缺乏电子化的监管手段,并且部分工作人员对取血流程的不熟悉,最终导致严重的输血后果,相关的报道层出不穷。血液信息化管理电子化取血,能最大程度的降低人为错误的发生。同时应用电子化记录,保证血液制品储存条件严格遵循FDA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