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出血性脑血管病
一、脑 出 血
脑出血(cerebral hemorrhage)是指脑实质内的出血,主要病因有高血压、动脉瘤破裂、血管畸形等。绝大多数由高血压小动脉硬化的血管破裂引起,多见于50岁以上的成人。出血好发于基底节区、丘脑,脑干和小脑出血也很常见。
(一)病理
脑出血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病理学改变,主要经历以下发展过程。
1.超急性期
指出血后6小时内,血液自血管内移出,最初为含有全血细胞的液体状,随后红细胞聚集,纤维蛋白收缩,形成血凝块,血凝块继续收缩,血肿内水分减少,血肿周边开始出现水肿。
2.急性期
指出血发生后7小时~3天,出血凝为血块,红细胞脱水、萎缩,形成棘突红细胞,周围水肿逐渐加重,占位效应明显。
3.亚急性期
指出血发生后4天~2周,血肿内变形红细胞逐渐溶解,血肿周围发生炎性反应,巨噬细胞吞噬外渗物质和损伤组织,周围水肿开始减退,占位效应减轻。
4.慢性期
2周后,周围水肿和炎性反应逐渐消失,周边星形细胞增生明显,坏死组织逐渐被清除,周围胶质增生形成瘢痕,血肿最终被填充或演变为裂隙样囊腔。
(二)CT表现 1.超急性期
血液自血管内溢出后,最初为液体状或半凝固状态,血肿呈略高密度,CT值约50~60Hu,随后血凝块开始形成并逐渐收缩,血肿密度随之升高,CT值最高可达90Hu。血肿的形态及占位效应与出血的部位及量有关,出血量少时血肿呈圆形或椭圆形,占位效应较轻;出血量大时,血肿呈不规则形,占位效应较重,甚至出现脑疝。血肿可破入脑室或蛛网膜下腔;脑室内出血量大时表现为脑室内铸型样高密度,出血量少时表现为两侧脑室后角、三脑室后部的分层样表现,下部为血液,上部为脑脊液;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表现为脑池、脑沟内的高密度影。
2.急性期
血凝块也可继续收缩,血肿密度也随之升高,血细胞比容为100%时,血肿的CT值最高可达94Hu。血肿周围出现环形低密度水肿(图7-2-1)。
图7-2-1 脑出血
CT平扫示左侧基底节区不规则形高密度影,左侧脑室前角受压变形;右侧基底节区可见陈旧性腔隙性梗死灶
3.亚急性期
随着红细胞逐渐溶解、吸收,血肿密度逐渐减低,吸收过程从血肿的周边开始,逐渐向中央发展。灶周水肿由明显到逐步减轻。
4.慢性期
血肿逐渐变为低密度灶,最后演变为囊状或裂隙状的低密度软化灶,边界清晰,病灶周围脑组织可有萎缩改变。
二、蛛网膜下腔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是指颅内血管破裂后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原因很多,可将其分为外伤性和自发性两类,前者有明确的外伤史,后者病因很多,常见的原因有颅内动脉瘤、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动静脉畸形。
(一)病理
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后迅速与脑脊液混合,红细胞在脑池、脑沟内沉积,可在脑表面、脑池、脑沟内形成血凝块。随后大量红细胞开始溶解,释放出含铁血黄素并沉着在软脑膜上,使软脑膜呈现锈色,并引起不同程度的粘连。部分凝集的红细胞还可堵塞蛛网膜颗粒,使脑脊液回吸收受阻,产生不同程度的脑积水。当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脑蛛网膜下腔后,在机械刺激及红细胞降解产物等作用下继发脑血管痉挛,使脑组织水肿,甚至发生梗死、软化。
(二)CT表现
主要表现为脑池、脑沟内高密度,出血量多时可充填蛛网膜下腔呈铸型。出血密度的高低与出血量及被脑脊液稀释的程度有关(图7-2-2)。出血量少且被脑脊液迅速稀释者可不呈高密度,表现为等密度,此时CT扫描只能通过脑池、脑沟的消失来做出判断。此外,根据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位置可初步判断动脉瘤破裂的位置。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时,出血多积聚于前纵裂池;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破裂时,出血多积聚于外侧裂池;基底动脉动脉瘤破裂时,出血多在脚间池、基底池;后交通动脉动脉瘤破裂表现为广泛的颅底脑池出血。CT检查还可发现有无继发脑积水及脑梗死。
(邱立军 王桂杰)
图7-2-2 蛛网膜下腔出血
CT平扫示双额顶叶脑沟内可见线状高密度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