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節
東學西移說
錢穆先生提出《呂氏春秋》欲大量移殖東土文化,其《秦漢史》云:
呂不韋亦籍三晉,然其在秦所努力者,實欲將東方學術思想之全部,移殖西土;〔……〕其願力固宏,其成績亦殊可觀。即令傳《呂氏春秋》一書,便是其成績之結晶品也。(61)
《呂氏春秋》一書·乃呂不韋使其客「人人著所聞」,集合來自不同國家、地域,文化背景及學術淵源之論說而成。就思想而言,《呂氏春秋》全書涉及政治、軍事、教育等方面,並綜合各家學說以應現實政治之需。其於秦代學術,可謂一大整合。《呂》書亦不諱兼收各家思想,〈用眾〉篇云:
故善學者,假人之長以補其短。故假人者遂有天下。〔……〕天下無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取之眾白也。夫取於眾,此三皇、五帝之所以大立功名也。
然而,呂不韋雖有整合百家思想之實,卻未必真有東學西移之志。田鳳台《呂氏春秋探微》云:
不韋書成,對文化交融或有貢獻,非不韋初著書時,即着意將東方文化,移殖西土。不然,不韋秉政十餘年,武功則開疆拓土,內政則赦罪惠民,何曾有大量移殖東土文化之他事。(62)
可見錢說尚可商榷,今謹錄之以備一說。
(1) 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頁1741。
(2) 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頁2510。
(3) 見司馬遷《史記·田敬仲完世家》,中華書局標點本,頁1895。
(4) 《漢書·藝文志》論雜家言:「雜家者流,蓋出於議官。兼儒、墨,合名、法,知國體之有此,見王治之無不貫,此其所長也。」(頁1742)
(5) 司馬遷:《史記》,頁2510。
(6) 司馬遷:《史記》,頁223。
(7) 參《史記·春申君列傳》載:「春申君既相楚,是時齊有孟嘗君,趙有平原君,魏有信陵君,方爭下士,招致賓客,以相傾奪,輔國持權〔……〕春申君客三千餘人,其上客皆躡珠履以見趙使,趙使大慚。」
(8) 參《史記·孟嘗君列傳》載:「孟嘗君舍業厚遇之,以故傾天下之士。食客數千人,無貴賤一與文等。〔……〕孟嘗君時相齊,封萬戶於薛。其食客三千人,邑入不足奉客,使人出錢於薛。」
(9) 參《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載:「平原君趙勝者,趙之諸公子也。諸子中勝最賢,喜賓客,賓客蓋至者數千人。」
(10) 參《史記·魏公子列傳》載:「公子為人仁而下士,士無賢不肖皆謙而禮交之,不敢以其富貴驕士。士以此方數千里爭往歸之,致食客三千人。」
(11) 參《史記·十二諸侯年表》載:「及如荀卿、孟子、公孫固、韓非之徒,各往往捃摭春秋之文以著書,不可勝紀。」
(12) 參王利器:《呂氏春秋注疏》(成都:巴蜀書社,2002年),頁3218。
(13) 傅武光:《呂氏春秋與諸子之關係》(台北:東吳大學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93年),頁57。
(14) 傅武光:《呂氏春秋與諸子之關係》,頁64。
(15) 畢沅:《呂氏春秋新校正·序》,《二十二子》,影光緒元年浙江書局校刊靈巖山館本(台北:先知出版社,1976年),頁9。
(16) 徐時棟:《煙嶼樓文集·〈呂氏春秋〉雜記序》,載《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總頁197。
(17) 司馬遷:《史記》,頁2510。
(18) 張同德:〈呂氏春秋序〉,參王利器:《呂氏春秋注疏》,頁3227。
(19) 方孝孺:〈讀呂氏春秋〉,參王利器:《呂氏春秋注疏》,頁3222-3223。
(20) 梁啟超:〈漢書·藝文志·諸子略考釋〉,《飲冰室合集》(北京:中華書局,1936年),專集第十八冊,頁40。
(21) 王世貞:〈呂氏春秋敍〉,參王利器:《呂氏春秋注疏》,頁3226。
(22) 許宗魯:〈刻呂氏春秋序〉,參王利器:《呂氏春秋注疏》,頁3221。
(23) 張同德:〈呂氏春秋序〉,參王利器:《呂氏春秋注疏》,頁3228。
(24) 傅武光:《呂氏春秋與諸子之關係》,頁59。
(25) 錢穆:《先秦諸子繫年》(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頁521。
(26) 錢穆:《先秦諸子繫年》,頁521。
(27) 王先謙:《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頁553。
(28) 〈序意〉篇僅述「良人請問《十二紀》」,而無提及《八覽》、《六論》。此或為脫簡所致,或〈序意〉本無提及《八覽》、《六論》。說詳後章。
(29) 陳澔:《禮記集說》(台北:世界書局,1969年),頁95。
(30) 張雙棣等:《呂氏春秋譯注》(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頁4。
(31) 王啟才:《呂氏春秋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7年),頁27。
(32) 高似孫:《子略》,參陳奇猷:《呂氏春秋新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頁1851。
(33) 方孝孺:《遜志齋集·讀呂氏春秋》,參王利器:《呂氏春秋注疏》,頁3223。
(34) 周中孚:《鄭堂讀書記》,參陳奇猷:《呂氏春秋新校釋》,頁1873。
(35) 盧文弨:《抱經堂文集》卷十〈書呂氏春秋後〉,參陳奇猷:《呂氏春秋新校釋》,頁1866。
(36) 王范之:《呂氏春秋研究》(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3年),頁85。
(37) 王范之:《呂氏春秋研究》,頁16。
(38) 王范之:《呂氏春秋研究》,頁85。
(39) 同上注。
(40) 田鳳台:《呂氏春秋探微》(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頁52。
(41) 司馬遷:《史記》,頁1632。
(42) 司馬遷:《史記》,頁2155。
(43) 陳繼儒:〈刻李蒼巖先生批點《呂氏春秋》敍〉,參王利器:《呂氏春秋注疏》,頁3238。
(44) 田鳳台:《呂氏春秋探微》,頁51。
(45) 田鳳台:《呂氏春秋探微》,頁52。
(46) 班固:《漢書》,頁1742。
(47) 張爾田:《史微原雜》,參田鳳台:《呂氏春秋探微》,頁155。
(48) 江瑔:《諸子卮言》,參田鳳台:《呂氏春秋探微》,頁155。
(49) 田鳳台:《呂氏春秋探微》,頁156。
(50) 田鳳台:《呂氏春秋探微》,頁157。
(51) 余嘉錫:《四庫提要辯證》(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頁692。
(52) 田鳳台:《呂氏春秋探微》,頁156。
(53) 司馬遷:《史記》,頁2510。
(54) 呂思勉:《經子解題》(香港:三聯書店,2001年),頁146。
(55) 許維遹:〈自序〉,《呂氏春秋集釋》(台北:世界書局,1958年)。
(56) 傅武光:《呂氏春秋與諸子之關係》,頁68。
(57) 同上注。
(58) 吳福相:《呂氏春秋八覽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頁21。
(59) 傅武光:《呂氏春秋與諸子之關係》,頁72。
(60)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頁635。
(61) 錢穆:《秦漢史》(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4年),頁8。
(62) 田鳳台:《呂氏春秋探微》,頁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