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自由民權論的興替
維新政府成立後,雖有種種的新氣象,但並不是完全平穩,毫無障礙的。從民間而來的,攻擊政府專制的“自由民權運動”大起,在開設國會、減輕地稅、與外國改訂平等條約的目標上迅速展開;另一方面,以懷着不滿情緒的士族為中心的叛亂,也相繼發生。如何誘導及消弭國內的反對勢力,便成為一個新的時代課題。
明治初年,在打破封建制度的原則下,廢除公卿與大名的舊有稱號,合為“華族”(貴族),具有優遇的地位。武士仍為“士族”,農、工、商等合為“平民”,兩者實質上無甚差別,政府且先後發出《斬髮脫刀令》和《廢刀令》,禁止士族帶刀的特權。士族在漸趨沒落和貧困的情形下,既不滿薩長藩閥的專制政治日益加強,而抱有攘夷思想者,對政府的“開國和親”與“歐化政策”,尤為反感。1877年(明治十年),九州鹿兒島的士族推擁西鄉隆盛(1827—1877)叛變失敗,史稱“西南戰爭”。這是不平士族所引發的最大規模的反叛行動,也是最後的一次。
早在1874年(明治七年)1月,因“征韓論”失敗而下野的板垣退助(1837—1919)、江藤新平(1834—1874)、後藤象二郎(1838—1897)等,向政府提出《設立民選議院建議書》,踏出了自由民權運動的第一步。當時朝野都頗受衝擊,但政府以“為時尚早”的理由,不予理會。反對藩閥政府的士族,則在各地組織政治結社,如“愛國公黨”和“立志社”,翌年更發展為統合全國的“愛國社”。隨後政府在“大阪會議”中決定了向立憲政體漸進的妥協政策,板垣退助復任參議,愛國社也跟着解散。西南戰爭後,民權派放棄以武力反抗的念頭,再從言論鬥爭方面着手,愛國社於1878年復興,至1880年(明治十三年)改名“國會期成同盟”,從全國二府22縣中取得87,000個署名,要求開設國會,自由民權運動至此達於巔峰。
而在政府內部,則發生了所謂“明治十四年政變”,主張即時開設國會的大隈重信(1838—1922)一派失勢被逐,伊藤博文(1841—1909)、井上馨(1835—1915)等把持的政府發出十年後開設國會的詔令,對民權運動作出一定程度的讓步,並藉此確立了薩長藩閥的霸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