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粵海對1997年度財務狀況的分析
1998年5月,粵海對1997年的財務狀況做了初步分析。認為:
粵海1997年末總資產357億港元,總負債282億港元,其中銀行負債達238億港元。賬面淨資產74.8億港元(包括少數股東權益)。總資產負債率達79%,銀行負債與淨資產之比達3.2:1。在資產負債方面存在的問題主要有:
一是資產結構不合理。截至1997年12月31日,粵海的資產中比重最大的是應收賬款,佔42%;其次是粵海對自己持有50%以下股權的聯營公司的投資和其他投資,佔26%;第三是固定資產及發展中物業,佔19%。三項為87%。從長短期資產的角度來分析,則各為50%。從行業統計上看,在工業、基礎設施、投資控股、房地產、酒店等方面變現能力較差的資產佔49.02%,變現能力不強的資產佔總資產的70%。
二是有問題資產不斷增大。據不完全統計,1997年末,在357億港元總資產中,壞賬、呆賬、降值損失掛賬約118億港元,其中嚴重虧損、沒有前景的項目投資11.47億港元;嚴重降值地產投資項目49.55億港元;掛賬利息3.33億港元。這部分資產已估計損失70%至80%。這些資產不但不能產生效益,而且每年以10%的速度膨脹,每年不僅需要籌集資金為其還本付息,還要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去清理追收,嚴重影響企業的效益和資金周轉。
三是應收賬款逐年增加,逾期應收比重偏大。1997年底,粵海的業務應收賬款77億港元,其他應收賬款52億港元,財務公司放款19億港元,三項資產共148億港元,佔總資產的42%左右。應收賬款呈逐年增長趨勢:1996年增加14%,1997年又增長16.5%。應收賬款中的逾期應收賬款達75億港元,佔全部應收賬款的51%,這些已基本上形成了的呆賬、死賬或沉澱資金,嚴重影響集團的資金周轉。
四是現金淨流出嚴重,平衡現金流動難度高。1997年度,粵海綜合現金淨流出51億港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8億港元。其中經營業務現金淨流出12億港元,投資現金淨流出29億港元。……現金淨流出,在企業成長期時,市場是可以接受的。但粵海經過十多年的擴展,仍然同時出現經營業務現金淨流出和投資業務現金淨流出的問題,投資者和銀行家自然會問:粵海究竟憑甚麼還債?1991至1997年,粵海淨現金流出169.36億港元,同期舉債增加現金流入167.07億港元。到目前,負債能力達到了極限,負債空間已越來越小,粵海必然受到市場的懲罰。
五是負債規模大,資產負債比率過高。1997年末,粵海總負債282億港元,總資產負債率達79%;銀行負債(包括債券、商業票據、T/R,下同)238億港元,佔總負債的84%,是淨資產74.8億港元(包括少數股東權益)的3.22倍。過去粵海靠以債養債,採取續期或借新還舊的方式轉動債務。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導致整個地區信用評級下降,銀行收緊信貸,特別是日本銀行大量收縮香港地區信貸規模,資金環境十分惡劣。在這種情況下,粵海在1998年要償還9億美元的到期債務本金和18億港元的利息,談何容易!
當前,粵海面臨着的主要的風險:一是交叉違約風險。按照粵海現在的經營、財務狀況,靠有限的收入在覆蓋近10億港元的銷售及管理費用、18億港元左右的利息之後,再提供相當於利息淨支出一倍的經常性盈利的可能性根本不存在,交叉違約的事實遲早會暴露。……這是粵海現時面臨的致命風險;二是現金周轉風險。現在粵海已處於以債養債,甚至以債養息、以債彌補經營虧損的狀況,一旦有幾千萬甚至幾百萬不能如期支付,就可能使粵海陷入破產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