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乐有文化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6 老火湯老得有道理

東飲食文化中,“飲茶”和“飲湯”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但在飲茶與飲湯之間,飲湯還更重要。現在很多外省朋友都知道廣東人愛喝湯,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真莫名其妙,終日飲茶飲湯,那不是飲得滿肚子水嗎?”也有人說:“煮一小時和熬幾小時,都是吃進肚子裏,益補還不是一樣嗎?”

年青的時候,這也是使我不解的問題。我們家裏的湯總是要“煲”好幾小時,除了湯,湯料的肉(湯渣)雖然已經淡而無味,但還是蘸醬油作菜下飯。現在時代轉變,經濟環境好,人大都不吃湯渣。我想,其實不要熬得那麼久,連湯帶料全吃了,那比老火湯更豐富吧!老火湯美味,究竟符合科學嗎?

我在香港中文大學工作的時候,曾經請教過大學中藥研究所的創始人之一已故張雄謀教授,方才明白老火湯的科學性。首先是水分,西方醫學十分強調人要多喝水,每天最少要八杯,廣東人光是午晚兩頓飯喝的湯輕易就達到要求。張教授解釋:食物材料經過烹煮,很多元素會被破壞,例如葉綠素和維他命C,所以菜要快炒,橙剝了要快吃。另一方面,很多食物經長時間煮熬,細胞外表組織才被“破壞”,人體始能吸收內中的成分,廣東人熬的老火湯就符合這道理。不過張教授也強調最好連湯渣一起吃,那才是精華所在。

生物系的江潤祥教授是植物學家,對中藥和飲食有精深研究,著有多本專書。在《杏林史話》裏他就談到湯的源起和發展,非常有意思。

根據江教授的研究,湯最初是食物的汁液。在火出現之後,陶器發明之前,初民只是把食物放在火上烤熟,無法保留汁液,人也未懂調味。有了陶器之後,食物就放在炊具裏煮,那時就要加入水、乳或酒之類以免燒乾,那就是湯液。陶器揮發力大,留下的汁液不多;真正有湯是到青銅器時代的事。商朝歷史上幫助湯伐紂的宰相伊尹,相傳是一個烹飪技術高超的廚子,後來他教導人民煮湯,還寫了《湯液本草》;原著雖然失傳,但歷代有關草藥的《本草》書籍均有引述。伊尹在教人作湯時還指出食物性質的重要性:“明寒熱溫涼之性,苦辛甘鹹之味,輕清重濁,陰陽升降。”因此,伊尹既是廚師的老祖宗,也是醫學和食療的先行者。

江教授舉列了由漢至清的古書文獻,可見在漢代湯和羹已分門別類,有一百幾十種之多。自有銅器熬製食物,中國人就懂得用配料來調味,而且味道講究調和,“調和鼎鼐”一辭後來成為形容中國飲食文化的最高境界;鼎和鼐都是最早用來熬煮食物的青銅器。中國廚師並且在很早的時候就懂得在煮湯羹時加入薑、桂、椒等香料和配料,而記載最早的藥湯方劑是漢朝張仲景在《傷寒論》中的“桂枝湯”,主料為桂枝、白芍、甘草、生薑和大棗,這是都是廚子用的作料。此外,黃帝《內經》說:“故知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如是則僻邪不至,長生久視。”

老火湯講究配搭,圖左是沙參玉竹,圖右為淮山杞子,都是廣東人家裏常配的湯料配搭。

廣東家庭長年有湯,並且根據四時和家人體質而熬不同的湯,可謂把傳統文化和智慧體現在生活裏。老火湯,果然老得有道理!

老火湯老得有道理,戰後一碗枸杞蛋花湯則貴得有道理,且讀特級校對一段有關湯的掌故。

老饕如是说

湯液之和,在於陶冶性情;湯液之功,在於防疾攻病;湯液之養,在於終其天年。故曰:養生以食治為先;食治以湯液為本。

江潤祥《杏林史話》

“蓮藕鱆魚豬腱湯”是廣東家庭典型的老火湯

江潤祥著《杏林史話》

特級校對

《食經》摘文

一碗貴價的枸杞蛋花湯

大概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第二年,某軍要自粵來港,一夕,和他的部屬在某酒樓吃夜飯,所要的菜其中有一味枸杞蛋花湯。飯後,“企堂”(侍者)開上賬單,某軍要一看,四個人吃的便飯,也沒有甚麼特別的菜,竟要百餘元,似乎過貴,但又未知是否開賬者一時“烏龍”(糊塗),至弄成張冠李戴,乃叫企堂再將賬單每項列清。清單送來,仍是百餘元。細看清單所列,枸杞湯一碗,竟索價二十五元,某軍要為之咋舌,因問企堂:“蛋花枸杞湯一碗要廿五元,有沒有弄錯?”企堂至是乃持賬單復去,未幾帶同部長進來,回答某軍要道:“新出枸杞每斤二元半,這碗湯單是枸杞已用了五斤,每根枸杞只用最嫩的三寸葉,再加上三隻雞蛋和上湯,原料成本也要廿元。廿五元一碗蛋花枸杞湯,可不算貴了。”某軍要至是莞然一笑,照值付賬,但肚裏沉思:戎馬半生,竟第一次做了吃的“大鄉里”(廣東話的土包子)。事後還將這一回事遍告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