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完美交易
上谷城今天又开始了新的一天,前几日因为城外贼军要来打城的传言,城内的各家店铺统统都关了门,原本热闹的坊市也都歇了去,着实是冷清了好些日子。但是随着一些小道消息的谣传,却又有一些胆大的商贩偷偷开了门,特别是最关键的粮店也开了半扇帘子,引得许多百姓前来排队购粮,街面上难得的有了些人气。
买粮的百姓缩着脑袋,小心翼翼的递上几枚铜钱,一边打探着消息:“前些日子不是说要遭兵灾,都不开门了么,怎么今天又开业了?”
为了避免百姓抢粮亲自带着七八个手持棍棒的伙计坐镇在门前的粮铺管事或许是倾诉欲发作,竟然难得的愿意跟买粮的百姓搭话,喝了一口手里的酸梅汁,轻轻用蒲扇扇着凉风说道:“你知道什么,听说是打不起来了,太守和郡丞家里都传出来了,义军不打算进城了哩。”
“啊,不进城,那就是贼军不打城了,那好,那好。谢天谢地,佛祖庇佑。”
管事一蒲扇砸在那人头上,狠狠挖了他一眼:“什么贼军,要叫义军!义军懂吗,听说城里来了不少外面的细作,你孙二再乱说,小心晚上把你抓了去割了舌头!”
孙二一听,连忙拱手道谢:“您老说的是,是义军,是义军。”可转念一想又犯了难,如今的粮价因为要打仗的缘故高的吓人,可要是不打仗了,似乎又没必要再花这么多冤枉钱。
孙二这一犹豫,便站着发起呆来,惹得后面排队的人催促不已,管事的似乎看出了他的小心思,冷哼一声道:“怎么,不想买?告诉你,虽然不打仗了,可这粮价还得涨!现在大运河都断了一个月多了,南边的粮食运不过来,怎么不涨?爱买不买,不买赶紧滚蛋。”
这下孙二再不敢犹豫,急忙一把抓过伙计递过来的粮袋,小心翼翼的缠在腰间,这才缩着脑袋离去了。
从头到尾目睹了这一幕的余庆不由感叹:“咱们不打城也算做了好事了,将主,这城里都这么穷,咱们还能刮出油水吗?”
和余庆几人一同进入上谷郡城,一同目睹了城中百姓抢购粮食情状的元浩撇了撇嘴:“你懂什么,刮油水又不是找这些百姓,他们能有几个钱,自然要找世家大户了,而且也不是我们来做,自然有官府来干。”
他们几人丝毫不顾忌身边负责引导他们的郡守府官吏那尴尬的表情,一路就这么点评谈论,让官吏们的脚下步子都不由快了几分,只想赶紧把这几位大爷送进郡守府,免得再受刺激。
本来作为窦建德军的使者,郡里的意思是尽量掩人耳目,用马车悄悄送进郡守府便罢了,可元浩偏不愿意,非要走着去,一路上还绕了个大圈,特意到坊市逛了逛,让他们这些小吏极为难做。
元浩当然知道他们怎么想,和他们眼中的泥腿子叛军谈判,对于郡中各位官员来说自然是一件很屈辱的事情,只是元浩却觉得还不够,少爷我是来谈判的,外面还有几万大军兵临城下,又不是来求你们的,岂能给你们牵着鼻子走。
不到处走一走,怎么知道城里到底有没有钱,有什么物资,不反着郡里的安排来,怎么让他们知道自己不好打交道?
不过一路走来,虽然坊市里大部分店铺都没敢开张,但光是聚集在坊内的各种货物就够让元浩眼馋的了,有草原来的马匹、驼队,有堆积如山的陶器、皮革,甚至还有不少铁器。
对于窦建德军而言,这些都是能用上的物资。
元浩整整在上谷郡城内逛了一天,好不容易等到下午,却又推脱今天已经困了,便要直接去找地方休息。上谷方面派出的官吏虽然不忿,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却也只好带着元浩一行人去早已备好的馆舍休息,另外再派人去汇报郡守。
一直到第二天日上三杆,元浩才肯出门,在郡府方面一再的催促下前往郡守府拜见太守。
为了不引人注目,双方会面的地点放在了衙署里的自雨台上,这里是历任上谷郡守们夏天避暑的好去处,不但修建在绿植影映的后山下,更利用水车和渠道将渠中水引到亭子高处,形成了人工瀑布雨帘的效果,既可以赏景,又可以去暑。
为了这次会面,赵行德特意下令普通官员都不许靠近,只有郡丞和六司主事允许旁听。
赵行德看了看眼前的贼军将领,从外表看去还只是个少年,但听说却是贼中悍将,不知道手中沾过多少鲜血,想到这里,谈判还未开始态度不由自主的就软化了下来。
“这位......将军,特意远来,足见诚意。既然有意为上谷百姓免去一场刀兵之祸,那么需要多少财物,还请报个数目吧。”
元浩并不急着回答,倒是饶有兴趣的看着自雨亭的奇妙景观,这种堪比后世造景的建筑确实彰显了古人的智慧。
赵行德见他一副好奇模样,心中不由略微自傲,毕竟只是泥腿子而已。
只是元浩并未如他所想那般对这种景观有多大兴趣,看了一会就转过头来,盯着赵太守道:“府君确实是享受,这种景观想必也花费不菲,不过我听说上谷本来就是缺水的地方,府君却只是为了几人消暑就要特意占用一整条水道的水,难免会对百姓有所损害,若是我,倒宁愿不用此物。”
赵行德顿感尴尬,还在不知怎么回话的时候,元浩直接转入正题道:“不瞒府君,我昨日一天就是为了观察上谷的物产,如我所见者,确实是边地大邑,财货极多。我军现在已经兵临城下,若是要拿下此城易如反掌尔,之所以不愿攻城,所求者无非是百姓少受刀兵之苦罢了。若是打破城池,我军中士卒必有伤亡,届时入城之后难免有所杀戮,府君等为隋室之臣,殉死也是本分,可怜百姓何其无辜。
所以我军所求的不是百姓所有,而是请诸位贤达、大豪们替自己交一份赎身钱,否则咱们打进来,非但这笔钱是我们的,全部身家也都得归我们,这一点还有劳府君来开导诸位了。”
他特意在开导两字用了重音,赵行德一听就明白,这无非就是说他们想要名声,所以才放弃了直接进城的机会,那么要他们满意,自然只有城内的诸位官员不能要名声,要拼命为他们搜刮出一个足够的价钱才行。
不过都已经到了这个地步,赵太守早就没了顾忌,不然难道真的为大隋殉死不成,现下杨玄感造反,当今圣人还不知道能不能回到东都呢。
没了顾忌就变得极为爽快:“三千万钱,如何?”
元浩听了这话都吃了一惊,想不到小小一座上谷郡城竟然能搜刮出这么多财货,不过作为谈判方,还是试着抬了一下价。
“三千万钱用开皇五铢钱计算?若是蜀钱之类只能算半钱。”
自魏晋以来,由于南北战乱频繁,导致钱币渐渐荒废,直到隋朝建立,才由隋文帝重新铸造五铢钱,恢复了全国的货币经济,但隋文帝偏爱几个儿子,给予汉王、蜀王以及当时还是晋王的杨广以自己铸币的权力,这几家铸造的五铢钱就多少有些掺假,其中蜀王杨秀所辖地域铜矿最缺,因此掺假也最多,往往一枚蜀王五铢钱只有朝廷五铢钱一半的含铜量,所以民间往往以半价折算。
但货币这种东西历来都是劣币驱逐良币,朝廷五铢钱铜量高,市面上流通的反而少,倒是粗制滥造的蜀王钱、汉王钱最多,至于晋王钱,出于面子问题,杨广登基后悄悄回收了不少,反而也不多见。因此元浩提出全部以开皇五铢算,等于是平白抬了一半价格。
果然赵行德犹豫了半响,还是还价道:“若是以朝廷五铢来算,那整个上谷郡也搜刮不出这么多财物,毕竟我等也不能破家灭族,最多还是两千万钱。不过我想贵军需求的物资有许多,看重的也未必是一枚枚的钱币,不如这样,城中但凡多有的物资都可以折算在内,以物价相抵,这样一来也方便了贵军。”
赵行德所谓的方便,言下之意便是若是窦建德需要什么违禁的物资,他都可以借着官方的路子替义军办来,免得义军光拿到一大堆钱却花不出去,毕竟大隋朝还是农业经济为主的时代,钱未必有那么好用。
这个方案倒也靠谱,其实也等于是整个上谷郡的大小官员都在公然替窦建德军做事,替他们采买物资,搞不好还会去其他州郡帮忙调集。元浩也就不再说其他,而是改口道:“若是这般,倒是有劳府君了,我就直说了吧,我军可以替府君围城,待到一切交割完毕,退走之时还可以和府君打上一仗,让你对朝廷有个交代,只要你做的能让我们满意就行。”
赵行德闻言大喜,如果窦建德愿意陪他做一场戏,那么不但他可以保得身家性命平安,甚至还能白得一场大功。
想想看,皇帝委以重任的老将王辩被贼军打的大败,直接丢下空虚的上谷郡,但这时候光荣英明的赵太守站了出来,不但抵挡住了贼人围城攻打,而且还能小败贼军,迫使其退走,简直将会是大隋朝最亮眼的明星。
对此不但赵太守兴奋了起来,连一旁的郡丞和六司主事们也激动了起来,这可是奇功一件,到时候自然人人有份,鸡犬升天,搞不好就再也不用呆在这荒僻的上谷郡了。
因此赵太守立刻拍着胸脯同意了元浩所求,并且还绝定立刻召集大小官吏,要群策群力把任务分配下去。
“谁要是做不好这件大事,就是跟全郡上下同僚为敌,与全城百姓为敌!这样的人,是害群之马,一定要严惩!”
赵太守甚至还主动邀请元浩替他监督,甚至私下跟元浩放话说,若是那家人家不愿配合,便只好以通匪的名义除了去。
元浩倒还好,跟随他的余庆和宋志略确实有大开眼界之感,连连咋舌。
“想不到,这一郡的官员竟然这般行事,简直有些荒唐。”难得的连余庆都看不下眼。
元浩却轻轻摇头:“你看着吧,再过几年,大隋朝的官还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