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隋室支柱
东都城下,杨玄感的大军人数并未有太多减少,从装备和战斗力上相比刚刚进抵东都城下的时候甚至还有所增强,但大军的士气已经低落到了谷底。
残阳如血,夕阳映照下的战场上遍地尸首,卫玄率领的隋军又一次被杨玄感击败,退回了东都城内,杨玄感军的将领们却丝毫没有胜利的喜悦,反而被浓厚的失败阴影覆盖了心间。
在击败裴宏策后,洛阳震动,城中到处谣传杨玄感即将攻入东都,杨广已经在高丽病死的消息,即便是主政东都的樊子盖严厉处置敢于传播谣言的人,一日之内连续处斩上百人,也还是阻止不了人心浮动。
甚至于罪魁祸首裴宏策偷偷逃回东都以后都一转态度,变成了杨玄感的支持者,一边躲避朝廷的追捕一面与自己的故旧朋友大谈杨玄感不可战胜,让城中暗中准备接纳杨玄感的人一下子又增加了不少。
樊子盖几乎是心力憔悴,尽管身在涿郡的杨广和在东都留守的越王杨侗都一再给他加官授权,但东都城里的世家权贵各怀心思,似乎每一户门房后面都有一个阴谋在酝酿,每一位在朝的同僚都有着不可告人的心思。
杨玄感和大隋朝的关联太深了,杨家和关陇大族世家几乎都能攀扯上很深的联系,如果事不可为,对于这些大族来说,杨玄感并不是一个不可接受的人选,甚至比之越来越刚愎自用的杨广要好得多,更值得投资和合作。
只有樊子盖这些深受隋室厚恩的老臣才会把自己绑死在大隋朝的战车上,南北朝的乱世结束距今也不过才二十多年,政变、阴谋、屠杀和改朝换代不过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樊子盖深知,如果局势不能很快得到好转,迟早会有人觉得樊子盖和他的东都留守班底已经成为他们谋求更大利益的阻碍,以他一人之力是根本不可能压制住整个朝野的力量的。
不光樊子盖这样想,杨玄感也是这样想,大军进逼洛阳外城之后,不断有人从城中投递消息,向杨玄感暗中投诚,尽管这样的书信都只是出自一些家族中的三流人物,但杨玄感已经投过那些尊贵的的姓氏本身看到了背后一个个影影绰绰的身影。
杨玄感相信只要再有十几天,甚至几天的时间,就可以组织起一次成功的政变阴谋,他的大军将以合作者而非征服者的姿态进入洛阳城内,为此杨玄感甚至第一次拒绝了李密的进言,这是从来对李密言听计从的他的第一次。
“法主勿忧,昏君远在幽州,元务本传来消息来护儿等军尚未回转,我大军足有数月时间可以用来谋取东都。按如今城中形势,何须一月,只要数日只怕城门就会自己为我们打开啦。”
杨玄感笑着挥动着手中那一封封密信,眼中有无限的光彩,而李密却只能回以他无奈的苦笑。
一切的形势的转变都来自关中,坐镇长安的刑部尚书卫玄成为了双方局势的决胜手,面对长安勋贵们要求加强长安防守的要求,这位身兼左武卫大将军和工部尚书的老人全部加以驳斥。
“东都不存则社稷危亡,留兵马护得长安又有何用?”
这位被隋文帝一手提拔的老人和东都的樊子盖一样,丝毫不信任长安的勋贵们的节操,如果当真听从他们的建议,把关中的军力调集起来守卫长安,那么等到东都陷落的时候,这些关中的兵马是听从大隋朝廷的指令去抵抗杨玄感,还是听从他们世世代代的将主、都督、大将军们的意思去迎接杨玄感还是很难说的事情哩。
但也有人递书给卫玄表示天下局势关键的地点在于东都,东都在手则天下安定,一旦东都为杨玄感所夺,则万众丧气,杨玄感的威望必将达到顶峰,到时候就再难以复制,就算退保长安也难以安定长安人心。如果局势真的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东都奋战之下仍然丢失,自己愿意率领关右诸军掩护长安,请大将军放心出征。
卫玄见此信才彻底下定决心:“男子当战,女子当输,老夫年近七旬尚有何犹疑。”遂召集全长安的部队,集众七万余人东救洛阳。
就在杨玄感还在城下安心等待他的好消息的时候,卫玄已经以年近七旬的高龄率领先头部队两万人突然开进了东都城。
大军入城,人心一下子又安定下来,面对关中来的援军,原本蠢蠢欲动的世家大族们也只好暂时收起了爪牙再观望一会。
樊子盖与卫玄两名老人成了大隋朝此刻最后的救星,听到卫玄来援救的消息,樊子盖连腰间的配饰都没佩齐就赶出来迎接,一人满头花白,身着文服,一人顶盔掼甲,更是白发苍苍,两个老人相视而笑,一个说老家伙尚能披甲持戈,一个说花甲年纪还要逞能。
但杨玄感的前途似乎就在两人相会的这一刻暗淡下来。
卫玄见到樊子盖后还不忘夸赞了一番给他递信以坚定信心的人物:“此人思虑忠纯,而且敢于任事,算是关中大族里难得的人物,我看今后大隋朝堂必然有此人一席之地。或许我等之后,社稷便要靠此等后辈来肩负啦。我日后必定要上书天子,替他请功。”
只是樊子盖听说了此人名讳之后,却是苦笑一声,老朋友只怕是老糊涂了,若是真的上书向圣人保举他,还不知道是为他好还是害他呢。
唐国公李渊虽然一直没有太大作为和功绩,但他的才能在关陇门阀中早就广受认可,之所以一直到杨玄感造反才被突然委以重任,提拔为弘化郡守兼都督关右诸军事,还不是当今天子对这个表弟多有忌惮的缘故。天子用人向来不喜关陇旧族人物,而是喜欢江南、关东士人,对于关陇门阀中极具威信的李渊自然不会喜欢,就连这次让他都督关右也是考虑到自家亲戚总比其他人投靠杨玄感的几率低一些才不得已为之。
如果真的上书为李渊请功,只怕李渊以后连关中都待不成,非得被天子发落到凉州、并州、幽州之类的地方去不可。
不过樊子盖倒也不愿意扫了雪中送炭的老友的兴致,转而谈起对付杨玄感的事情来。
听完樊子盖的建议,身经百战的卫玄大为惊讶:“华宗,你可不是不知兵的人,如今我只率军两万前来,光是守御东都和压伏城中人心都力有不逮,杨玄感大军气势正盛,此时出城和他交战必败无疑啊。”
看樊子盖不说话,卫玄又补充道:“还是等关中后续兵马到来,到时候我以七万之众和杨玄感交战方有把握。”
樊子盖这时却面色肃穆非常:“七万又如何,便是有了七万人马,就能包打杨玄感了?我看还是未必。如今我们不是以关中和洛阳对抗杨玄感,而是以大隋天下剿灭杨玄感一人而已,只要杨玄感打不进东都,顿兵于坚城之下,那么天子的大军迟早会赶回来,杨玄感便是再有十万人马难道还能抵挡的住天子的百万大军?”
樊子盖挥手做出一个砍杀的手势:“守在城中不过是等杨玄感来攻,城中变故必多,只有出城交战才能牵制住敌军,让他无力来谋取东都。两万人死绝了,我还可以再给你征调河南关中兵马,就是七万人都死光了又有什么可惜的。只要用人命堆起来拖住杨玄感,他迟早是一个死字!”
看着杀气腾腾的樊子盖,卫玄默然无语,良久才叹道:“可惜数万子弟性命,好,我就带着人命去填吧。我也不在城中停留了,直接带兵出城!就此告别。”
说罢卫玄就在侍从的搀扶下翻身上马,头也不回的向东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