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看准形势,涉足地产
精明的商家可以将商业意识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件事中去,甚至是一举手一投足。充满商业细胞的商人,赚钱可以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第一节 发现社会风口,初涉房地产
1958年,李嘉诚的长江工业公司在塑胶行业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位置,不仅给李嘉诚赢得了“塑胶花大王”的称号,还为他带来了一笔非常可观的财富。
那时候市场对塑胶花的需求还不错,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香港人习惯购买这种美丽而方便的塑胶花,来装饰布置自己的房子、店铺等地方。就在大家以为李嘉诚会将精力全部放在生产塑胶花的时候,他却做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选择——投身房地产。
股东们非常吃惊,长江工业是靠塑胶起家的,李嘉诚更是有“塑胶花大王”的美称,塑胶产品也不是没有市场了,李嘉诚为什么不专心致志地在塑胶行业继续发展,而要投身并不擅长的房地产呢?他们不清楚一向精明的董事长,究竟在想些什么。经过商量,几名高层决定去找董事长谈谈。
他们来到李嘉诚的办公室,一股脑儿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希望李嘉诚可以认真思考一下,不要在可以走得更高的情况下停住脚步。
李嘉诚仔细听完每个人的意见后,先对来此的员工表示了感谢,表扬他们勇气可嘉,也非常感谢他们可以设身处地地为公司的未来考虑。之后,他跟大家一起分析了香港现在的市场环境,将自己的想法一一告诉了大家。
“我们做的塑胶花确实卖得很好,但这并不代表以后永远有市场。”
之后,李嘉诚以自己的市场调查为依据,向众人说明,香港生产塑胶产品的厂家会不断增加,甚至成倍增长。而塑胶花的市场就这么大,很快就会达到饱和。
不过,李嘉诚也表示并不会抛弃塑胶业务。“我们是靠塑胶业起的家,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工厂依然会把塑胶花做下去,当然还要顺应市场,添加一些别的塑胶制品,比如塑胶玩具,我觉得目前这个就很有市场。但是,为了让我们长江工业走得更远,越做越好,我们必须在塑胶制品的市场饱和之前,拓展新的业务。这是我们现在就要做的,试想一下,我们不在危急来临前寻找办法,难道要等危急来到眼前再出手吗?”
李嘉诚所说的新业务,便是房地产。他在此之前已经做了很多调查,从香港的人口,到目前的地产市场,再到政府当前的地产政策,他都摸了个遍。“1951~1959年,香港人口数量已经从原先的200万急速增长为300万。人多了,市场对住房的需求量自然要增加,同时也带动写字楼、商铺、工业厂房的价格大幅上涨。香港本就不大,很多地方不是山地就是不适合建造房屋,再加上如今政府采取高地价政策,导致房价一路上升,如今已经是寸土寸金了。”
其实,李嘉诚调查房地产行业,并不是突发奇想。当时,长江工业经过几次大规模扩张,原有的厂房已经拥挤不堪,所以需要更换更大的厂房。李嘉诚在寻找新厂房的过程中,才注意到了香港房价的疯涨。很多之前相中的房子,如今都拿不下来了。甚至还有业主坐地起价,竟敢要原来几倍的价钱,并且只同意签短期合同,3~6个月之后还需要重新签合同。没有人愿意签这样的合同,大家都知道,等到续租的时候,房租肯定又会涨。可是,没有厂房就没有办法生产,租户们没有选择只能接受,李嘉诚亦是如此。
面对这样的情况,李嘉诚心想:“既然现在房地产这么火,我为什么不做这个呢!”
接下的几个月,李嘉诚天天观察房市楼市的走向,在确定这个行业的前景乐观后,毅然决定出手。当时的房地产并不像现在这么火,所以遭到了股东的反对。
李嘉诚详细地表述了自己的看法,在听完李嘉诚的想法后,大部分股东都表示支持。
1958年,李嘉诚在繁盛的工业区——北角,购地兴建了一座12层的工业大厦,由此打响了长江工业公司在房地产行业的第一枪。建好工业大厦后,李嘉诚并没有立刻开始寻找下一个商机,而是在两年后,他才再次于新兴工业区柴湾建造了一座大厦,大厦面积为12万平方英尺。大厦建成后,除了自用,其余的全部出租。
建这座大厦的时候,香港地产正处于低潮期,但自有物业总比租赁要划算。李嘉诚是一个脚踏实地的人,做任何事前都会准备周全。那段时间,他每天看大量的资讯,了解香港的市场,预测未来的发展,在确定可行之后,才正式进军地产业。
在当时的世界环境中,香港的社会环境还是比较稳定的,这个转口贸易港城市正逐渐迎来工业大发展的新阶段。岛上的人口数量每天都在增长,商贸业也发展迅速。人多了,房子的需求量也必定会相应增加;工厂需要扩建,那厂房和写字楼的需求量自然也会增加。由此看来,房地产的前景确实是很乐观的。
那时经过多年的打拼,李嘉诚手中的总资金已经达到一亿港元了。这些钱,成为他进入地产业的本钱。刚开始做房地产,李嘉诚极为小心,做任何决定之前,都会开大会,和公司管理层一起反复研究,然后再决定要不要做,要怎样做。
此时李嘉诚面临一个选择:是采用租赁物业的模式,还是采用预售楼花的模式。当时香港地产有两种盈利模式:一种是租赁物业,也就是将建好的房子租出去,靠租金回流来支撑地产建造;另一种是预售楼花,就是在建造房子之前就将房子的购买权卖出去,提前获得资金。预售楼花是当时香港地产的主流模式,这一地产模式是由香港大亨霍英东首创的。
1954年,霍英东在楼宇没有兴建之前,将自己要盖的房子按照不同的楼层和单元,先行预售给想要购买该房产的消费者,因为尚未建好,只收一部分钱作为订金,剩下的钱等房子建好,入住时补齐。只要预付款到位,便立马动工兴建。这样一来,卖家就可以用买家的钱建楼。
售楼花的好处就在于,购房者只需要付楼价的10%或者20%作为首期,就能以要买的楼宇向银行申请贷款。一旦双方达成协议,该楼宇就成为购房者在银行方面的抵押,银行则替购房者向地产商付清余下的未付款。购房者只需要在未来若干年内按月向该银行付贷款的本息。总的来说,这样做对双方都是有利的,可谓一举两得。
此方法一出,便赢得了广泛的好评,大家纷纷效仿。为了称呼方便,起名为“售楼花”。
李嘉诚谨慎惯了,经过研究后,他发现预售楼花的风险承担者主要是银行。如果将地产商和银行捆绑在一起,双方一荣俱荣、一损皆损的方法实在不好。李嘉诚并不想太过依靠银行,因此从一开始就不看好预售楼花。
相比起来,李嘉诚十分欣赏香港最大的地产商英资置地公司。置地公司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一直稳坐中区“地王”的宝座,但它没有向银行按揭,而是把重点放在了收租物业。这是一种非常保守的做法,虽没有售楼花资金回收得快,但是只要物业在,就不必担心没有钱收。
李嘉诚十分欣赏这种做法,于是决定效仿置地公司,将业务重点放在收租物业上面。宁可少建或不建,也不能靠卖楼花加速建房的进度。
李嘉诚非常看好香港的地价、楼价以及租金,相信这些的大趋势必然是增长的。收租业务虽不能像售楼花一样有暴利可取,但它的收入是稳定而持久的,时间一长优势就会显现出来。
不过,有许多地产界的商人嘲笑李嘉诚有钱不赚,做法过于保守。但李嘉诚不为所动,依旧坚持自己的主张。
第二节 稳健投资,避开风险
房地产行业的商机并不是只有李嘉诚一个人注意到。当时,霍英东掀起了售楼花的风潮。这种模式可以让开发商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资金回收,赚到更多的钱,用以开发新的地产,从而获得更大的收益,因此,和李嘉诚一样看好地产业前景的商人有很多。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中,李嘉诚开始了他的地产生涯。作为一个行业新人,李嘉诚小心地应对身边发生的每一个问题,不断告诫自己要冷静,绝不可盲目跟风。正是他的保守、谨慎,宁可有钱不赚也绝不冒险,成功帮他避开了几年后的房地产危机。
李嘉诚非常喜欢儒家和道家思想,他曾经说过:“儒家思想最简单地讲就是‘过犹不及’,这是孔子讲的。还有老子讲的‘知止不败’。这两个哲学是非常有用的。‘过犹不及’,过度扩张容易出毛病,过度保守就不容易跟人家竞争。任何企业,任何一个行业,过度扩张都是不好的,所以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停止,知道什么时候应该扩张,这都是很重要的。怎样从小型企业到中型企业,从中型企业到大型企业,步步为营,这是一个学问。”
“发展中不忘稳健,稳健中不忘发展”是李嘉诚毕生信奉的生意经。他深知当时房地产行业的火热已经到了不正常的地步,也知道应对风险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谨慎保守。
李嘉诚没有效仿霍英东预售楼花,而是选择了相对保守的收租物业。因为准备充分,又确实赶上了房地产发展的好时机,虽然不能和售楼花相比,但总归也挣了不少钱。很多人不能理解李嘉诚“有钱不赚”的经营思路,直到几年后的信贷危机。
1961年6月,号称“西环地产之王”的银行家廖宝珊名下的廖创兴银行发生了挤提风潮。廖宝珊和李嘉诚一样都是祖籍潮州。虽然两人同是潮州人,但处事方式却完全不一样。不同于李嘉诚的保守,廖宝珊是一个大胆敢拼的人。他在西环大量购买地皮兴建楼宇,并在中环德辅道西兴建廖创兴银行大厦。期间他大力发展房地产,几乎取光了银行存户的全部存款,从而引发了存户挤提。这个打击,对任何一个商人来说都是十分严重的,廖宝珊因此引发脑溢血猝死。
在众多潮商中,廖氏完全算得上成功人士,也是李嘉诚十分尊敬的人,但却因没有把握好地产与银行间的关系,使自己多年打拼的家业毁于一旦。人们在惋惜的同时,也不得不感慨商场如战场,一着不慎便会满盘皆输。李嘉诚也更深刻地意识到把地产与银行关联起来的风险,更加肯定自己不做售楼花的选择是正确的。
廖宝珊的失败并没有打击到民众对房地产市场的热情,预售楼花依然如火如荼地在各个开发商手中进行着。
1962年,香港当局修改建筑条例,并公布所有条例将会在1966年正式实行。这可急坏了众多的地皮拥有者,他们为了避免新条例实施后吃亏,决定在1966年之前建房。此前一直只提供按揭的银行,在提供按揭的同时,也开始亲自投资房地产。香港历史上的建房热潮由此展开。
这场由银行积极掀起的建房热潮空前激烈。地价楼价一天一变,涨幅极大。一批批的职业炒家应时而生。他们纷纷向银行按揭,只需付清地价、楼价的首期,等房价升高到一定金额时脱手就可以大赚一笔。一夜之间到处都是炒房客,大客炒地,小客炒楼,好不热闹。
地价房价一天天地高涨,拥入其中的人越来越多。但李嘉诚并没有被这股炒风迷惑了双眼。面对如此巨大的诱惑,李嘉诚每天都会告诉自己要冷静。他时常以廖宝珊的例子来警醒自己,买空卖空是做生意的大忌,投机地产和投机股市一样,虽然有一夜暴富的,但一朝破产的也不少。市场很不正常,若是盲目跟从,非常可能步廖宝珊的后尘。
思考清楚后,李嘉诚和公司一众骨干决定,公司仍然按照进军地产行业时的保守策略发展。继续在港岛和新界的新老工业区购置地皮,建造厂房,靠收取物业挣钱。在别人放开胆子大笔挣钱的时候,李嘉诚反而更加保守了。他尽可能地不向银行贷款,用自有资金来完成一部分大厦的建设。长江工业的塑胶花业务效益良好,为李嘉诚带来了非常可观的利润,足以支持他在房产业务上实行自给自足式的发展。
1965年1月,香港小银行明德银号也因发生挤提而宣布破产。其原因与廖创兴银行无异,因为无限透支银行存户存款来投资房地产,从而丧失流动资金,最终无力偿还,只能宣告破产。
在廖创兴银行倒闭的时候,民众还没有意识到危机的来临。现在明德银号的破产,立刻引起了存户们的恐慌。存户们争抢着想将自己的钱从银行中提出来,但钱早被银行拿去投资了,一时间挤提风潮席卷了整个香港,一众银行都出现了挤提危机。广东信托商业银行终于顶不住压力,宣告破产。恒生这种实力雄厚的大银行,为了度过这次危机,不得不使出出卖股权的方法来避免破产。
危机持续了一年多,大部分银行的日子都过得相当困难。其间政府为了阻止挤提风潮也曾采取了紧急措施,但仍挡不住银行一个个走向破产的命运。原本红火的房地产业,因为银行危机的剧烈震荡而陷入低潮,很多依靠银行发展的地产商、建筑商们纷纷破产,一时间香港楼价、地价惨跌不止。还有不少炒地炒房的人因为脱手慢而损失惨重,有的甚至赔得血本无归。
李嘉诚从一开始就坚定地以长期投资者的面目出现在地产界,经过多年的经营,如今的长江工业地产部已经从开始的纯投资转到了投资效益期,公司的出租物业数量庞大,每月的租金以倍数上涨,基本没有向银行贷款。正因如此,长江工业在此次危机中的损失,与同业比起来微不足道。只有部分厂房租约到期,租金价格出现了下跌。
事后曾有杂志对此事做出了评价:“当众人被金钱蒙住双眼疯狂地将资金投入房地产时,李嘉诚则始终以稳定作为企业一切发展的出发点,在地产高潮时,坦然自若,坚定不移地实行着自给自足的方案,尽量不去依靠银行。他不只在房地产的投资上选择了相对稳定的长期投资,还选择做长期投资者中相对保守的那个。李嘉诚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沉稳,保护长江工业安然度过这次巨大的危机。在那些激进冒险的地产商纷纷破产的时候,长江工业依然保有发展的能力。”
据长江公司的员工透漏,在如何做企业一事上,李嘉诚给出了三点建议:第一,由于经济的变化很突然,因此作为企业家应该避免在经济繁荣时过于乐观,避免盲目扩大投资;第二,企业家们应该有足够的风险管理和危机管理意识,只有这样做,在遇到突然而来的经济危机或政治运动的冲击时,才有能力自保;第三,在投资外地时,应该审慎行事,在投资之前应该详细分析当地的政治、经济、货币、利率等因素,不宜贸然行事。
关于如何在过热的市场中保持头脑冷静,李嘉诚曾说过:“其实想要自己保持冷静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只要你分清楚什么是‘投资’,什么是‘投机’就可以了。看似相似的两个词语,其实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投资是长期的事情,甚至是关乎自己一辈子的事情,需要的是坚持不懈的努力,而不是一时的‘冲动’。我一直以为20岁以前,钱是靠双手勤劳换来的;20~30岁是努力赚钱和存钱的时候;30岁以后,投资理财的重要性逐渐提高,到中年时赚钱已经不重要,这时候反而是如何管钱比较重要。进入房地产的时候,我已经三十多岁了,早就过了靠‘闯’和‘拼’挣钱的岁数了,而且随着工厂一天天地壮大,我身上的责任也越来越重,我不只要对自己和家人负责,还要对手下的员工和员工的家人负责。我的身上肩负着很多人的未来,所以不管我准备做什么都会非常的谨慎,反复思考,确定无误后才能行动。”
从李嘉诚的话中可以看出,人生最重要的一个阶段是在30~50岁之间,这也是李嘉诚进军房地产的时间。这个年龄阶段的人,应该重新制订人生计划,从之前的依靠双手挣钱变为依靠投资理财的方式挣钱,学会让钱生钱。这个时候的人,已经没有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猛劲和冲劲了,所以只能依靠别人来为你挣钱,最好是让钱生钱。用别人的手为自己挣钱,便是投资。投资都是有风险的,为了减少风险,就必须时刻保持冷静,学会如何管钱。李嘉诚曾无数次地说过,理财投资不能急于求成,要有足够的耐心。李嘉诚很小的时候就出来打工了,当时家里的条件非常差,为了让家人过得好一点儿,他拼命地挣钱,那时候,他也曾试图找出一条致富的捷径,但最终也没有找到。所以,他很小的时候便知道:想拥有财富是要花费时间的,不可能在短期内见到效果,如果抱有短期暴富的想法,那是错误的,也是不现实的。所以,在人们纷纷冲入房地产的时候,李嘉诚难得地保持住了理智。李嘉诚说,投资理财是一个厚积薄发、先难后易的过程,这就需要投资者长时间保持冷静,耐心地等待时机。
李嘉诚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任何商业投资,都应该冷静客观地对待周围的一切,禁止为情所动,不可被利益冲昏头脑,时刻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只有这样才能客观地分析情况,避免商业上的投资失败。
第三节 人弃我取,抄底扩张
发生在香港的这次挤提危机,被称为战后香港最大的地产危机,持续时间长达5年之久。在这期间,银行、地产商倒闭破产的不计其数。为了减少损失,地产商们纷纷低价转让手中地皮。
就在别人或破产、或观望的时候。李嘉诚带领着他的长江工业却一反常态,在这个地产低潮期选择继续拓展房地产业务。
1966年年底,经过一年的休息调整,银行都慢慢恢复了元气,再次拥有资助地产业的能力。香港房地产市场也逐渐从低潮中走出来。这对地产商们来说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他们跃跃欲试,准备大干一场。
天不遂人愿,就在大家斗志昂扬,准备集中精力大干一场的时候,中国内地爆发了“文化大革命”。这场声势浩大的风波不可避免地波及香港。
据有关报道记录:
1966年“文化大革命”在中国内地爆发后,逐渐波及香港。很多香港“左翼”人士效仿内地红卫兵,拿着《毛泽东语录》,高喊口号,上街游行示威,引起了英国殖民当局极大的恐慌。为镇压工人运动,殖民当局制造了一起血案,造成大量平民死伤。流血惨案发生后,由于担心中国政府进行报复,英国殖民当局开始考虑撤出香港。
1967年,香港爆发了“六七风暴”(又称“六七暴动”“反英抗暴斗争”)。5月6日,工人自发地静坐罢工,之后“左派”工会介入,号召各行各业工人起来声援。5月11日下午,工人、学生及各界代表手持《毛主席语录》举行游行示威。港府为了防止工人大规模聚集,出动大批军警,最后工人与警察发生冲突,警察动用警棍、防暴枪和催泪弹。到5月14日,共有400人被捕。5月16日起,香港“左派”发动各新闻单位、工厂、学校、电影公司和其他中资机构的干部群众,到港督府游行示威,张贴大字报,勒令港英政府立即释放被捕的中国工人、居民,并向全港中国同胞赔礼道歉。从5月16~20日,每天都有几千学生、工人和干部到港督府前示威游行,成立了“香港各界同胞反英抗暴斗争委员会”。
“六七风暴”愈演愈烈,放炸弹、烧巴士、烧电车、炸邮局、烧建筑物,用鱼炮炸警察,用石头投掷行人和汽车……香港已成为一个“乱港”。7月13日,《明报》发表《恐怖世界,人人自危》社评谴责暴力行动。
一时间,“中国共产党要武力收复香港”的传言传遍街头巷尾。虽是谣言,却扰得人心惶惶。在此后两年中,由于担心局势不稳和香港回归的不确定性,很多香港市民开始变卖财产离开香港,造成了香港的第一轮移民潮。在那时能移民的基本都是有钱人,他们纷纷低价抛售物业。整个房地产市场卖的多,买的少,司徒拔道的一栋独立花园洋房竟然贱卖到了60万港元。新建的楼宇市场更是惨淡,这可急坏了原本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的地产商们。
看报纸、听广播成了李嘉诚每天必做事情。和众多开发商一样,李嘉诚也陷入了两难的局面,不清楚如何处置自己手中的无数地盘和物业,只能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但似乎所有的消息都指向不好的方向。
据《明报》记载:“‘左派’的行动一直在升级,他们烧巴士、烧电车、杀警察、打巴士电车司机、烧贝夫人健康院、炸邮政、用定时炸弹炸大埔乡事局、攻打茶楼、大石投掷行人和汽车、向警察投掷鱼炮、爆炸水管、烧报馆车辆……”
那时,也有不少内地群众组织的小报通过各种渠道流入香港,李嘉诚将其寻来,每日研究,从中知道香港的“六七风暴”与内地的“文革”有直接关系。而自8月起,内地的武斗高潮已经逐渐得到控制。李嘉诚猜想,既然内地已经得到平息,那香港的“六七风暴”应该也持续不了太久了。经过再三思考,李嘉诚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措,不但不抛售手中的地产和物业,反而开始了大量的收购。
当时香港地产属于低迷时期,无论是地价还是楼价都处于低谷。李嘉诚趁此时机,在观塘、柴湾、黄竹坑等地,用少量的钱收购了大量的地皮、房产。还将自己的主要资金和主要力量集中起来,在继续经营工厂生产的同时,开始大兴土木,建造楼宇,修建厂房。
这可让大家为李嘉诚捏了把冷汗。有点关系的人见面就会对他进行劝说。他们不明白李嘉诚这次怎么了,明明很沉稳的人,这次怎么突然转性了!
其实李嘉诚的头脑非常清醒,他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中国共产党会不会使用武力收复香港,在香港推行内地的社会主义制度?
在详细地分析了国内外的情况后,李嘉诚得出的答案是否定的。他认为,若是中国共产党提倡用武力解决问题的话,早在1949年解放广州的时候,就一并收复香港了。中国共产党之所以那时候不收复香港,就是想维持香港的现状。香港是内地对外贸易的唯一通道,若是强行打乱香港的稳定局面,对国家并没有什么好处。因此,国家肯定希望可以和平收复香港。李嘉诚的这个判断,被历史证明是正确的。
内地“文化大革命”之后,邓小平同志主持工作,中共中央做出决议:“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香港社会开始稳定下来,经济也开始回升。
第四节 冷静分析,沉稳出手
1970年,香港百业待兴,地产业也开始恢复生机。那时候,李嘉诚已经通过收购拥有了大量的房产和地皮。收租物业从最开始的12万平方英尺,发展到35万平方英尺,每年的租金可达到390万港元。拥有如此多资产的李嘉诚逐渐成为香港最活跃、最进取、最有实力的人。
李嘉诚坚持在地产低潮时收购房产地皮的做法确实十分危险,很可能会让数年的努力毁于一旦。但李嘉诚是一个自信的人,他相信自己通过调查分析得出的结论,也敢为自己的决定拼上一拼。就像他此前说过的,一旦认定,就会努力去完成,即使失败了也不会怨恨,慢慢地积攒力量,只要一息尚存,就一定有东山再起的一天。幸运的是,这场外人眼中的豪赌,最终以李嘉诚的胜利而结束。
李嘉诚说:商业投资应该冷静客观,切忌为情所动而破坏心态的平衡。避免商业投资的失误是每一个商人的必修课。商业投资的风险有很多种,规避风险的正确方式就是要对时机进行准确的分析,因为一旦看错时机,就会导致满盘皆输。要避免人云亦云,被错误的信息误导而使投资失败。
作为一个商人,永远要相信:当所有人都冲进去的时候赶紧出来,所有人都不玩的时候再冲进去。千万不要在顺境时过分乐观,以至于忘乎所以,给企业带来致命的危机;也不要在逆境时过度悲观,从而没有精力关注局势,失去原本可以翻身的机会。
对于商人,判断能力直接关系到在商场中的成败,一旦出现判断失误,就可能将自己多年的心血丧失殆尽。因此,精明的商人应该具备准确的判断能力,善于分析形势,审时度势,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出手,什么时候应该放弃。
李嘉诚曾经说过,生意场上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进退有度,切不可被利益冲昏了头脑。很多企业失败就是因为只看到利益,不做分析就盲目地扩张。这些问题往往是在企业发展得最好的时候就开始出现的。领导人被成功冲昏了头脑,飘飘然地认为自己有能力赚取更多的钱,不考虑本身的实力而盲目出手,落入陷阱,不但没有赚了钱,还让自己陷入困难之中。
而且,每个人都有证明自己的欲望,而证明自己最好的方式恰恰就是在经营上取得成功。太过想成功就会急功近利,会让人失去理智影响判断。经营企业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稍有不慎就会血本无归。因此,对一个商人来说,最困难的就是在看见商机的时候静下心来,冷静地分析,看自己是否有能力拿下这个机会。一旦发现驾驭不了,就要立刻放手,绝不再看一眼。不然很可能给企业带来不可扭转的危机。
美国著名的投资专家沃伦·巴菲特曾经说过:“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一个商人一定要克服贪婪的心理,不能总想着一夜暴富,不能总想着在风险中取得更大的利润,这样,才能在别人畏首畏尾的时候抓住机遇,在同行“头脑发热”的时候规避风险。
李嘉诚非常喜欢范蠡,觉得范蠡那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十分有道理。它说尽了当时社会制度的缺憾。李嘉诚说:
范蠡是《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的第一位货殖专家,他曾拜计然为师,研习治国方略,博学多才,是春秋时代著名的政治家。他不仅工于谋略,还有系统化的经济思维,而且他本人亦凭借其经济智慧赢得了巨大的财富。老实说,现代经济学很多供求机制的理论,我国历史中也有记载。范蠡“积著之理”目的是务求货物完好,没有滞留的货币和资金。容易变坏的货物不要久藏,切记冒险囤积以求高价。研究商品过剩或短缺的情况,就会懂得物价涨跌的道理。物价贵到极点,就会返归于贱;当物价降到极点,就会返归于贵。当货物贵到极点时,要及时卖出,视同粪土;当货物贱到极点时,要及时购进,视同珠宝;货物、钱币的流通周转要如同流水那样生生不息。
范蠡的“计然之术”,还试图从物质世界出发,探索经济活动水平起落波动的根据;其“待乏”原则则阐明了如何预计需求变化并做出反应。他主张平价出售粮食,并平抑调整其他物价,使关卡税收和市场供应都不缺乏,更提出了国家积极调控经济的方略。
李嘉诚认为范蠡的一生可以说没有遗憾了。他拥有文种这样推心置腹的知交,有不离不弃的西施为伴侣,最重要的是,他有受用一生的智慧。李嘉诚很佩服智者,认为智慧可以带来快乐,他说:“我相信范蠡是快乐的,因为他清楚在不同的时候自己要担当什么样的角色。并且他都担当得非常出色。勾践败国,范蠡侍于身后,不被夫差力邀招揽所动。当勾践灭吴后,知道及时隐退,让自己脱离险境。”
他不止一次地提醒手下:“我们已经连续3年赚钱了,如果今年还能赚钱那是我们付出了百倍的努力;可是,任何事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如果今年不赚钱,大家也要坦然待之,想一想,已经赚了3年的钱,这样心里就踏实了。切不可贪心过大。”
当然,这并非是让众人放弃发展,原地不动,而是要大家学会在稳健中寻求发展,并且保证之后的每一步发展,同样是建立在稳健这个前提之上的。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在商场中永远引领时代潮流,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第五节 见好就收,不在股市中狂热
1973年3月,香港经济受世界石油危急的猛烈冲击,发生了巨大的动荡。出口市场开始萎缩,原本一直火热的股票市场直线下跌,跌去市值七成以上。香港经济再遭重创,其中房地产、金融企业的损失尤其严重,许多人赔得倾家荡产。
其实在20世纪60年代末,股票市场非常被人看好,一度超过其他行业,成为香港人眼中最有投资价值的行业。各界人士对股票产生了空前的热情,不惜一掷千金投资股市,掀起了高涨的“上市狂潮”。许多人为了购买股票,甚至变卖自己的首饰、工厂、土地和房屋,有的地产公司更是不惜冒险,将建造楼宇的贷款全部拿出来投资股票市场。
那时候的李嘉诚在香港已小有名气了,他通过经营塑胶花和房地产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他没有满足现状,而是选择了当时火热的股市,作为自己新的目标来奋斗。
在决定进入股市之前,他一直在观察别人如何炒股,学着分析市场。真正进入股市后,也没有盲目跟从,并未将自己所有的资产全部投入其中。李嘉诚希望通过安全合理的方式挣钱,而不是靠投机来获取暴利。
当时的股市已经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疯狂状态。从1972年开始,到1973年3月9日,恒生指数飙升到1774.96,短短一年间,竟然增长了5.3倍。李嘉诚稳扎稳打,充分把握住了1972~1973年年初这个股市增长的高峰,和1977~1981年的大牛市,获取了一笔十分可观的收益。之后他迅速将股票兑成现金,将目标转向房地产市场,趁低买入大量地皮和物业,他的长江实业集团也因此储备了充足的地皮,为日后的稳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盛极必衰,小心行事,这是李嘉诚从即将到来的股市危机中安然脱身的重要法宝。李嘉诚认为,真正优秀的商人绝对不会等到企业“病入膏肓”的时候,才去思考如何“亡羊补牢”。他们在鼎盛的时候,就会为自己思考退路。在他们眼中,越是辉煌的时候越需要他们提高警惕。
果然,他退出股市没多久,股市就迎来一场大灾。很多不法之徒,趁股市疯长时伪造股票混进市场。东窗事发后,股民们纷纷将自己手中的股票抛出,导致股市大跌。远东会的证券分析指出:导致这次股市大跌的根本原因并不是那些假股票,而是投资者不考虑公司盈利情况,盲目跟风入市,使得整个股票市场处于一种非理性的状态。
这次灾难来得实在突然,几乎没有给投资者任何反应时间,绝大部分投资者损失惨重,有的甚至倾家荡产。整个香港也因为这场灾难而变得百业凋敝,尤其是一直占据重要地位的金融业和房产业。
和其他企业相比,长江实业在这次危机中的损失就显得微不足道了。长江实业的损失仅仅是市值跌落而已,实体资产几乎没有任何的损失。这都要归功于李嘉诚没有被股市的繁荣所迷惑,坚持稳健发展的原则。
也许有人会说,李嘉诚这种见好就收的做法,很可能会让他失去很多好机会。在股市上,的确有人可以判断出股灾的到来,并在灾难到来前的最高点从股市中抽身。和李嘉诚比起来,这些人自然赚得更多。但有这样能力的人毕竟是少数。其实,当收益达到一定程度后,收手也没什么,毕竟已经赚到钱了。若是为了更大的收益继续冒险下去,很可能血本无回。
用李嘉诚自己的话说就是,只有没有主见的人才会随波逐流。他很清楚自己的目标,时刻保持着良好的心态,才得以顺利地操控整个过程。李嘉诚清醒的头脑,不仅带领长江实业躲过了这次危机,还为其赢得了更好的发展机会。
2008年,李嘉诚在接受《环球企业家》采访时说道:“不管投资什么公司,对投资者来说,除了要看公司眼前的赢利能力,还需要思考该公司以后是否亏损。一个好的投资者,应该既得看得见赚钱的理由,又看得见亏损的因素。渔民驾船出海前,除了会看天气是否良好,还会思考若是天气突然出现变化要如何应对。这个道理在做生意上也同样适用。就像我常常说的,为了稳妥起见,我会将大量的时间用在考虑失败的可能性上。但是要想做好一家企业,只考虑失败是不行的,还要抽出时间考虑公司的未来,找到会对公司发展有益的行业,这就需要大量的调查和全面的分析了。比如你调查后,发现一个可以盈利的行业,想要投资,自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这个行业的风险值如何,是否可以长期盈利,以及那些现在盈利不好的,以后是否能好起来。就像一开始不被大家看好的石油公司赫斯基。刚提出收购赫斯基的时候,很多人质疑它是否能为我们公司带来利益,但我始终充满了信心。这是因为我平时对经济、政治、民生、市场供求、技术演变等一切与自己经营行业有关、或者没有直接关系但很有影响的最新、最准确的数据及信息全部都具备所有详细数据,加上公司中也有相关行业的专家,因此,非常清楚这个项目必定可以赚钱。有人说,如果我们可以在前两年股市最火热的时候,卖掉我们的码头业务,就能获得五六十倍的盈利。集装箱码头是我们花费了很多年才建起来的,也是我们公司的核心业务。因此,即使可以赚钱,我们也不会随便将它(控股权)出售。”
金融业可以说是最危险的行业,投身其中,如果不知道见好就收,极有可能会血本无归。李嘉诚的这条规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适用的。
从进入股市开始,李嘉诚就做好了随时抛售手中股票的准备,只要股票涨到一定幅度,就会立即抛出。正是因为这样,他的很多决定都会让人觉得惋惜。可也正是这种做法让李嘉诚在股市上少有失手。倒是那些替李嘉诚惋惜的人,很多因为没有及时收手而遭遇灭顶之灾。
李嘉诚在海外的投资政策也是采取这种见好就收的方针。每次收购前他都会告诉股东,不要把目标定得太高,能做最好,不能做就立即收手,挣多少算多少,若是太过强求,很可能会被卷入其中,损失惨重。例如,李嘉诚在1986年曾集资6亿港元,用于收购英国皮尔逊公司。开始的时候,收购进行得很顺利,轻松将皮尔逊公司5%的股权收入囊中。但是这引起了皮尔逊公司股东们的不满,他们不愿让一个外国人做自己公司的大股东,于是组织了反收购。李嘉诚也不跟他们争,在等待半年后,将自己手中的股票全数抛出,一下就挣了12亿港元。
由此可以看出,李嘉诚所做的每一个决定都是经过无数次讨论和分析的。他严格按照心中的规则行事,不曾因为看见利益而忽视该有的过程。
这么多年过来,李嘉诚带领长江公司,从一个小小的塑胶厂走到今天,实非易事。而他之所以能在多变的市场中赢得自己不变的位置,全都得益于他认真努力的性格和稳中求发展的处事态度。
第六节 向行业标杆看齐,立志超越“置地”
香港经济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从原来的工业化阶段转为多元化经济阶段。香港经济界重新恢复了对香港前途的信心,百业转旺,对房产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了。
地产行业再次成为投资热点,众多投资者携资金拥入房地产市场。李嘉诚当然也非常看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前景,他在已有的地盘上大兴土木,开足马力发展房地产。很多人劝他刚刚经过房地产的萧条期,马上大量建房总归是担风险的,建议他先小面积地兴建,这样一来,即使市场有什么变化,也能及时抽身。
但是这个说法并没有被李嘉诚采纳。李嘉诚并不是一个随波逐流的人,他做每件事情都经过了深思熟虑。他认为,一个行业最赚钱的时候就是刚刚兴起的时候,他绝不允许自己错过这次机会。事实证明,李嘉诚的做法是正确的。他建造的那些房子,还没竣工,就有租户找上门要求签订租房合同,并自愿先付定金。拿到定金后,他继续将钱投到兴建楼宇上面。李嘉诚的资产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下,有了很大的增长。
李嘉诚希望企业可以发展得更快一点儿。但任何发展都无法与资金分离。为了获取更多的发展资金,李嘉诚早出晚归,将可以拜访的亲友走了个遍,但筹到的钱对于长江公司的发展来说,依然是杯水车薪。
其实募集资金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公司上市,让它成为公众持股的有限公司,通过股市可以大规模筹集社会上的闲散资金。李嘉诚深知这是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
对很多想要上市的华资企业来说,进入香港股市是一件望尘莫及的事情。因为对这些华资来说,在香港上市的条件非常苛刻,很多华资都因此不得不放弃让公司上市的想法。
是什么让李嘉诚如此坚持要将公司上市呢?
原来,李嘉诚心中有个目标,那就是超越置地公司。置地公司全名为香港置地有限公司,成立日期为1889年,是英国商人保罗·遮打与怡和洋行占士·庄士顿·凯瑟克合资创办的。注册时资本为500万港元,被称为香港最大的公司。置地公司不只发展房地产,还兼营酒店餐饮、食品销售等业务,它以香港作为自己的主要业务基地,将业务发展到亚太14个国家和地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置地公司在当时已是全球三大地产公司之一,在香港更是有着无人可及的地位。
李嘉诚早在刚入房地产行业的时候,就十分欣赏稳扎稳打的置地公司,希望自己的长江公司有朝一日可以超越置地公司,代替其成为香港房地产行业的巨头。
1971年6月,长江地产有限公司成立,李嘉诚宣布正式进军房地产。在大会上,李嘉诚表示,公司将集中财力、物力、精力,全力以赴地发展房地产。他信心满满地宣布,要将置地作为公司发展的目标,长江地产有限公司不仅要学习置地先进的管理以及成功的经验,还要后来者居上,超过置地公司。
从进入房地产行业开始,置地就是李嘉诚研究的目标。经过长久的观察及学习,他基本摸透了置地的底细,对于置地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也有了很多的认识,他有足够的信心可以战胜置地。
然而,当时的长江地产有限公司所拥有的实力与置地比起来差远了,因此很多人都认为李嘉诚在痴人说梦,觉得他想超过置地公司的想法太过不自量力了。
但李嘉诚认为,置地的地产在中区,那里的房地产已经发展到极限了,已经不是寸土寸金可以形容的了。在中区,想要买一个地,简直是天价。长江地产公司刚刚成立,自然没有那么多的资金,现在也不是和置地硬碰硬的时候。但是他们可以到发展前景大而地价仍然处于较低水平的地方去发展,比如市区边缘,以及新兴的市镇等,这些地方的发展前景都非常不错,而且目前的报价也比较便宜。长江公司可以先慢慢积累,等到资金雄厚了,再与置地正面交锋。
一直以来,李嘉诚都认为“梦想”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也是民族进步的催化剂。不管现在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前方总要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目标,才有动力向前迈进。正是秉持着这种信念,他才将置地作为自己将要超越的目标,这样才可以让自己,也让长江公司开足马力前进。
2009年9月8日,李嘉诚透过“李嘉诚基金会”向香港圣保罗男女中学捐款8000万港元。当天,李嘉诚带着大儿子李泽钜到访圣保罗中学,并向全校师生发表演讲,演讲的主题就是“做梦者的追求”,呼吁学生们要有梦想。以下摘录部分演讲内容:
全世界的人都公认中国人能干、聪明、勤奋,那为什么我们民族的实力和一些西方国家还有一段距离?有些人会简单地认为是制度问题,或是历史问题。我没有完全的答案,但我认为正视“梦想”的增值作用,强化年轻人对未来的盼望是民族动力的催化剂。我明白传统中国文化教育一直偏重务实主义而轻视“做梦者”的追求,我们常常夸赞那些勤奋及苦干进取的人,但却不屑启发引导及支持那些跳脱思维的“做梦者”,这种想法虽无不妥,但显然未及全面。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追求知识只是满足人生目标的其中一环,今天,我们要懂得如何启发孩子们营造梦想,这不单只为了赢取生命中可量化价值的成就,更重要的是心灵力量的启迪,让孩子们能成为现代智慧的真正倡导者,不是旧式思维的奴隶,只懂盲从接受、重复或印证传统教育,把传统封固,而是能以积极开放的态度懂得如何面对一切考验和挑战,从而令我们的过去可与未来互相配合。
年轻的朋友,未来的世界要求将愈加苛刻,终身追求扎实的知识根基、比别人更努力进取、付出更多是基本原则,要非凡出色,你必须培养及坚持独立的探索及发现精神,你会否对大自然奇妙的力量感到好奇?你会否以无比的热忱与诚意来探讨生命?你是只默然接受自己的能力所限,还是决心追求超越能力界限的梦想?你想成为怎么样的人?你想拥有怎样的成就?你的智慧可否跨越人文和科学领域,看透事情之间的联系?又抑或你不外是如富兰克林所说,“是一个学识渊博,可用九种语言来形容一匹马,但却无知地买下一只牛做座骑之用”的毫无慎思明辨能力的人。你是否拥有推理的能力,在下结论之前会否三思?或许问大家一个问题:当玩电脑游戏时,你是否是一个只知道按照别人既定游戏规则参与的人?抑或一边玩而同时思考尝试改良游戏玩法和设计?
演讲过后,李嘉诚还和在座的中学生进行了一番谈话。有学生问李嘉诚:“推动您人生前进的信念是什么?您什么都拥有,还要追求什么?”李嘉诚回答说:“我日日都在做梦,就如法国文豪雨果这一句话,‘世界上有一种比海洋更大的景象,那便是天空;有一种比天空更大的景象,那便是你内心的天空’。我比较幸运,摸索到一条人生的道路,我对生活上衣食住行一切的要求都很朴素简单,只是不停有梦想。一个人只要不停探索,就自自然然发觉你的天地很大。如果有一天你有成就的时候,能够贡献社会、贡献国家、贡献其他人,你的内心世界会很快乐。”
第七节 认准经济走向,筹划上市
长江地产有限公司的成立,意味着李嘉诚将全力以赴地进军房地产。在公司成立初期,他就将香港地产界的巨头置地公司作为要超越的目标,并将自己的想法通过会议告诉公司的各个股东。
但是李嘉诚的想法并没有得到股东们的支持,他话音未落,就听到一片唏嘘声。在座的众人对李嘉诚的话充满了怀疑,纷纷站起来质疑:“我们公司和置地地产公司比,只能算一个小型公司,就是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超过这个地产界的龙头老大啊!”
“可以的。”李嘉诚踌躇满志地说道,“所有的大型公司,都是由小公司慢慢发展来的。哪家公司都不例外。大名鼎鼎的遮打爵士开始创业的时候也是默默无闻的。”
“当然,现在的长江公司确实不能和置地相提并论。但我们可以慢慢积累,学习置地的经营理念。置地之所以能发展半个多世纪,全得益于它的保守。在售楼花最疯狂的时候,依然严格按照公司的规定行事,将最保守的收取物业作为主要的业务,将发展物业当作公司次要的盈利业务。不求近利,瞄准长远投资,时刻以稳健作为它们发展的第一步。这些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今后长江也将以收租物业作为主要盈利业务。”
然而,置地在众人眼中太过强大了。即便李嘉诚慷慨激昂地讲了这样一番话,依然没有打动多少人。但李嘉诚坚信只要努力没有什么办不到的。
而且,在李嘉诚看来,置地这10年来的发展业绩并非尽如人意。在地产界,太古洋行这支后起之秀已经有了超越置地的势头。他想起父亲李云经在世时曾与他说的“物极必反”的道理,其同样适用于目前风头正盛的置地公司。
于是他再次对众人说道:“物极必反。置地公司久居香港地产的龙头宝座,这便应了一个‘极’字,再加上置地在近10年中的业绩并不是特别理想。而我们的长江公司,由最开始创业时寄人篱下,加上借来的资金一共只有5万港元。物业从无到有,如今已经达到35万平方英尺。现在我们集中发展房地产,增长速度一定会更快的。我们现在要走的是每个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只要我们认准目标,给自己信心,努力去创造,就一定可以实现的。因此,我们完全有能力超越置地,成为香港房地产行业的龙头。”
听完老板的话,员工们陷入了沉思。他们都知道老板是白手起家的。现在的长江公司,在1950年的时候只是一个小小的塑胶厂,全部资金加起来不过5万港元,其中很大一部分还是老板从别人那里借来的。如果从那时候看,想要发展成今天的长江公司应该也是不可能的吧。所以说,长江公司能有今天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了,那为什么就不能有更大的奇迹呢?
那一刻,众人心中充满了感动。他们想起了公司的名字——长江;想起公司为什么会以长江命名;想起李嘉诚曾说过的那句“长江不择细流,故能浩荡万里”。其实从很早开始,李嘉诚就将自己远大的抱负告诉给全世界了。
李嘉诚从来就不是轻易认输的人,在他很小的时候他就知道,想要的东西只能通过自己的双手去争夺。只要肯努力,目标再大、距离再远都不是问题。确定目标后,李嘉诚便开始了拼尽全力的超越战。
置地是一家上市公司,想要超过它,必定需要大量的资金,如此一来,不管目前华资企业在香港上市多么困难,长江都必须得上市。那时候香港股市已经好转,李嘉诚决定立即开展长江地产的上市工作。
香港正式的股票市场活动早在1891年就已经开始。但股票市场成为企业筹资的重要渠道,则是1969年前后的事。股票市场真正形成规模更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
在1969年以前,香港股市规模停滞不前,其原因主要有下面三点:第一,由于与祖国内地的特殊关系,祖国内地政治的任何波动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香港前途;第二,与香港证券市场相比,海外市场能为香港投资者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至少,海外证券市场的投资工具比香港市场要丰富些;第三,1961年以后,银行业的激烈竞争,相对削弱了股票的吸引力。
另外,在未有其他交易所成立之前(1969年之前),香港的所有股票交易活动均要通过香港证券交易所(俗称香港会)进行。当时香港会的会员大部分为外籍人士及通晓英语的华人,而上市公司则主要为外资大银行,股市为香港本地工商企业集资的功能并未发挥出来。
当时股市与股民间的连接桥梁就是证券经济。香港会只使用英语,正是这个条例,将很多不谙英语的华人统统拒之门外。但是参与香港市场的投资者毕竟还是华人居多。如此一来,可以上市的公司就少了很多,股市自然失去了相当大的一部分力量,因此香港股市长期处于萧条的境况。
长久的股市萧条必然会使投资者们对香港的经济失去信心,进而陷入恶性循环中,经济因此持续低迷。想要“激活”股市,就要给它增添应有的“生命力”。
为了和香港会对抗,彻底打破它的垄断地位,1969年由李福兆为首的华商组成的“远东交易所”成立了。在制度上,远东交易所走的是与香港会完全不同的道路,它充分考虑到了投资者的权益问题,放宽了公司上市条件,允许投资商使用广东话。
1969年12月17日,远东交易所正式营业。刚开张就拥入了大量的投资者,其中华人投资者占大多数。因此可以说远东交易所的成立开辟了香港证劵市场的新纪元。
香港经济慢慢从大动荡中恢复过来,市场整体逐渐转好,企业家们再次活跃起来。那些需要筹资的企业,纷纷触发上市的需求。1970年,远东交易所的成交额就达到了29亿元,占当年香港总成交额的49%。之后,九龙证券交易所(九龙会)、金钱证券交易所(金银会)相继成立,和原有的香港会、远东会(远东交易所),在香港形成了四足鼎力的局面。
对于想上市集资的公司来说,四会并存的局面为它们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这大大刺激了投资者对股票的兴趣。股市成交活跃,1971年年底,恒生指数攀升为341点。低迷多年的香港股市再次兴旺起来。李嘉诚的长江公司,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完成上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