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 分散式架构
根据业务联网区域划分,银行IT分散式基础架构主要经历了信息孤岛阶段和网络互联互通阶段。
1. 信息孤岛阶段
1980年,银行业引进M150计算机系统,至此银行业正式进入电子化阶段,逐步实现了银行IT信息化建设。当时,IT信息化主要是以银行网点为单位的信息化建设,目的是使银行网点告别纸质记账,提高网点办理业务的效率,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银行信息化改变了传统人工记账方式,信息化的普及也使得银行网点柜面业务实现了自动化处理。不过受限于当时的信息化程度和互联互通等因素,此时的银行IT架构为呈信息孤岛的分散式架构。
此时的信息化,实际上是采用486PC,数据本地存储,网点间系统都是相对分散的,各个系统独立处理、独立存储业务信息,网点之间无法通存通兑,更别说跨行甚至跨省的业务交互。当时如果一个用户在同一银行的不同网点开通两个账户,则两个账户之间没有任何关系,网点B系统中不会有用户在网点A开通的账户信息。系统、数据的隔离使得银行网点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如同海洋中分散的岛屿一样,如果没有“船”在岛屿之间互联,可以说这些岛屿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2. 互联互通阶段
随着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客户对跨地域及跨行业务的需求越来越突出,信息孤岛的分散式架构显然已经无法满足。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为解决异地资金汇划和结算问题,银行业重点进行网络化信息系统建设。因当时中国公用数据网还处于起步阶段,现有地面通信线路质量无法达到现代通信技术要求,经国务院批准建设了金融卫星通信专用网。金融卫星通信专用网解决了银行间的互联互通问题,使得银行分支机构之间、各银行之间的互联互通成为可能。
在银行网络互联互通后,银行实现了跨行、异地对私、对公和联行汇兑等业务,解决了分散式架构的诸多难题。但由于联网区域的各地市网点数据仍然分散存储,导致了业务信息互通困难、基础设施五花八门难以管理、系统可用性差等问题。所以银行业前辈们开始思考建设以C/S架构、三层架构构建城域和省域数据集中的综合业务(包括了主要的、标准化的业务)系统。如工商银行的“大机延伸”工程,形成了数据高度集中、处理能力强的以各省分行为单位的分中心。
如图2-1所示,当时联网区域内的分散式架构即以各省分别部署核心,业务处理主要在省级核心完成,实现省级区域内的数据集中。
图2-1 分散式架构示例
各省数据的集中、汇总是以批量方式进行数据交换。互联互通的分散式架构实现了系统之间数据的实时传输、交换和资源共享,实现了联机业务处理和异地跨行通兑。但因为省级核心系统相对独立,跨省转账、票据承兑通过数据交换完成,从而导致跨省转账延迟,交易无法实时到账,甚至同行跨省转账也是如此。同时,各省分行业务独立运行、IT环境独立建设也导致了资源的重复浪费,包括IT基础环境和应用系统。以工商银行为例,在完成数据大集中之前,各省分行独立部署大机及独立运行核心系统,在当时无论是大机还是银行核心系统建设其投入都是天文数字。无论从IT整体架构规划还是从IT成本投入考虑,互联互通阶段的分散式架构势必只是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