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什么是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顾名思义是指一家公司的所有者(即股东)拥有的权益。这里的权益包括股东的初始投入和公司后续经营所产生的积累。所有者权益也被称作净资产,是指公司的总资产在扣除负债之后的剩余,反映公司股东能够真实享有的剩余资产。
所有者权益主要包括4个项目: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对于股份公司而言,实收资本又称股本。以下通过案例的方式来展开描述所有者权益4个项目的具体内容。
○案例3-2
2020年1月1日,自然人甲以货币资金出资100万元成立J公司,甲拥有100%股权。从经营角度来看,J公司拥有了启动资金100万元;从财务角度来看,J公司形成了所有者权益,这项权益是实收资本100万元。此时,J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如表3-2所示。
表3-2 J公司的所有者权益(1)
拿着这100万元的启动资金,J公司热火朝天地开始建设并顺利投产运营。在2020年当年,J公司赚到了50万元的税后净利润。按照公司法的规定,J公司从当年税后净利润中计提了10%作为法定盈余公积金,用于日后公司弥补亏损、扩大生产等,形成了盈余公积5万元;公司当年无分红计划,所以剩下的45万元为未分配利润。在2020年12月31日,J公司的所有者权益达到150万元,包括实收资本100万元、盈余公积5万元、未分配利润45万元。相比成立时的100万元所有者权益,增加部分来自公司经营的积累。此时,J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如表3-3所示。
表3-3 J公司的所有者权益(2)
2021年1月1日,自然人乙想要入股J公司,通过对J公司增资的方式而达到持股比例50%。此时,J公司净资产为150万元,属于自然人甲一人享有。若自然人乙想要拥有公司50%的股权,则需要出资同样的金额,也就是150万元,这样J公司净资产达到300万元,即甲拥有150万元,乙拥有150万元,两人持股比例分别为50%。
对于自然人乙出资的这150万元,其中有100万元计入J公司的实收资本(与之前甲出资的100万元匹配,从而实现各自持股50%)。而剩下的50万元则计入J公司的资本公积,这50万元是乙为了取得J公司50%股权而付出的溢价,毕竟J公司从最初成立到乙加入,已经实现了50万元的盈利,从而实现了股权的溢价。乙出资的150万元的入账项目如图3-1所示。
图3-1 乙出资的150万元的入账项目
乙出资完毕后,J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为300万元,包括甲乙出资的实收资本200万元、乙溢价出资形成的资本公积50万元、计提的盈余公积5万元和实现利润在计提盈余公积之后剩余的部分,即未分配利润45万元。相比2020年12月31日J公司的150万元所有者权益,增加部分来自自然人股东乙的出资。此时,J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如表3-4所示。
表3-4 J公司的所有者权益(3)
2021年,J公司赚到了税后净利润100万元,在计提盈余公积10万元之后,公司决定分配利润60万元,即甲乙股东各得30万元。此时,J公司盈余公积增长到15万元(5万元+10万元),未分配利润为75万元(45万元+100万元-10万元-60万元)。此时,J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如表3-5所示。
表3-5 J公司的所有者权益(4)
2021年12月31日,J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为340万元,包括实收资本200万元、资本公积50万元、盈余公积15万元、未分配利润75万元。回顾整个过程,J公司的净资产变动情况如图3-2所示。
图3-2 J公司的净资产变动情况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所有者权益源于股东投入和经营积累。在股东投入的基础上,公司经营实现的盈利扣除给股东的分红,即构成公司的净资产,也是股东能够享有的资产。在财务报表中,所有者权益是一个重要项目,它反映了公司股东所能享有的资产份额,也是公司真正实力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