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中国水利高等教育百年发展历程
水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配置、管理等各个方面,都需要有一支强有力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水利科技保障支撑。五千年治水历史孕育着朴素的水利教育思想,五千年治水实践不断推动中国水利技术和水利理论的发展与完善,为中国水利高等教育的产生、发展和壮大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随着水利事业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我国水利高等教育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发展之路,历经百年沧桑,创造世纪辉煌。
一、中国水利高等教育的缘起
(一) 五千年的治水实践孕育着古代朴素的水利教育
在我国历史上,水利技术在治水过程中不断形成和发展。《管子·度地》中记载治国“除五害之说,以水为始”,说明除水害的重要性;并有“都匠水工”“令习水者为吏”的记载,这是对从事水利技术人员最早的记录,表明战国时期开始重视水利技术人员的培养。据史料所载,自秦汉起,已有专门从事水利勘测、设计等水利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水利科技得到快速发展,以水力浑天仪、翻车、水门设闸控制为标志的水利技术已熟练运用。到明代,水工技术分工更加细致,有“锥手”“步弓”“水平”“画匠”等专业从事水利勘测、丈量、水准测量、设计和画图的技术人员。
水利教育自宋朝以后不断深入,出现专门教授水利技术的科目及机构。北宋时期教育家胡瑗,以“明体达用之学”为宗旨,将教育分为“经义”“治事”,将水利教育作为“治事”之学,包括“水利、堰水、算术、历法”,开创了水利教育之先河,深远影响后世水利之学。其中,设置“堰水利田的水利科”,是较早进行专门从事水利技术教育的正式记载。王安石,为推行其改革,加大农田水利建设,设置专门教育机构教授水利工程知识,培养专门的水利人才。清朝时期,曾在漳南书院设“艺能课”,专授水学、工学、建筑、农艺等。
(二)近代中国水利与高等教育发展催生水利高等教育
近代水患灾难频繁,黄河、长江、淮河、海河、珠江等流域屡发大洪水,给民众生命与财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害。近代水利建设因国破家亡,无力发展,而且水利设施因无维修,日益退化。但是,此阶段重视学习与吸纳西方水利科技,成立具有现代意义的水利机构,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水利事业发展。许多仁人志士为开启民智,救国救民,纷纷兴办新式学堂,在全国展开以培养科技人才为核心的洋务教育,标志着近代高等教育的启蒙,近代水利高等教育也随之萌芽。
1895年10月2日,经光绪皇帝御笔钦准,天津北洋西学学堂成立,1896年正式更名为北洋大学堂。学校以“西学体用”为办学方针,全面系统地学习西学,为当时中国兴办新式大学的规式,被誉为“东方康奈尔”。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津京,学校被迫停办。1903年4月在天津西沽复校,分设法律、土木工程、采矿冶金三个学门。土木工程学门即开设了“水力学”、“河海工学”、“水力机”等现代水利最基本的课程,培养了罗忠忱、张玉崑、冯熙敏等一批从事土木水利事业的学者、教授。
此外,1895年,上海格致书院也开设了“水重学”(静水学、动水学)等水利课程,是最早开设水利课程的学校之一。随后一些新式学堂中也设置了水利学科的课程。1901年,清政府对学堂课程进行划分,明确水利学作为大学堂的正规课程,并在1904年要求工科均设置主课“水力学”。
1915年,北洋政府农商总长兼全国水利局总裁张謇深感水利技术人才严重匮乏,在南京创办中国历史上第一所专门培养水利工程人才的高等学府——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创建伊始,聘黄炎培为筹备主任,任命留美归国的许肇南为校长,聘请李仪祉、许肇南、沈祖伟、杨孝述、张谟实等留学欧美的归国学者任教。学校确定三条教育方针,作为各项工作的依据和准绳:一是注重学生道德思想,以养成高尚之人格;二是注重学生身体健康,以养成勤勉耐劳之习惯;三是教授河海工程必需之学理技术,注重自学辅导、实地练习,以养成切实应用之知识。为保证教学质量,学校提出四条教学方法与要求:一是聘请富有工程经验而热心教学者为师;二是注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活用理论,而不专致力于记诵;广储仪器设备,以供学生实验;组织参观工程以资感发,派遣实习以增阅历。对学生强调两点要求:一是必自问志愿,实有从事河海工程事业之决心然后来学;二是必自审体格,足胜从事河海工程事业之劳苦然后来学。这些教育方针和育人理念的提出,契合水利建设需求和人才的可持续培养,为水利高等教育办学理念的发展和完善奠定了坚实基础。
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将水利作为独立专业设置的高等学校,也是第一所拥有专职从事水利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的高等学府。首提水利专门人才培养目标,以“河疏湖蓄水利兴”为己任,教授学生河海工程必需之技。确立较为完善的水利教育教学方式:设置水利专业课程,共设15部、60门课程;编译和著作水利教材,将中国古代治水经验与西方先进水利技术相结合,成为当时先进的水利教材;重视实验教学,注重工程实践;形成较为完整的办学条件,设有测量仪器室、图书室,建设水力实验室、模型陈列室、测候所等。并根据教育方针和要求,制定学校章程,建立组织机构。这标志我国水利高等教育体系初步形成,开启了中国水利高等教育之先河。
河海工程专门学校以“天下有溺犹己溺,毋负邦人期”为使命,早在1917年的海河流域大水中,特科班、正科班的学生承担了海河治理的主要工作;在1921—1922年、1928—1930年陕西连年大旱中,李仪祉带领学生先后主持修建泾惠、洛惠、渭惠、梅惠等新兴灌渠,解决旱情;在1931年长江、淮河大水等特大灾害中,学校师生主持建设治理长江、治淮导淮的各类水利工程,治理水患。河海工程专门学校的创建,对我国近代水利事业和水利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开拓和推动作用。
在河海工程专门学校之后,全国陆续兴办水利学校,1929年创办河南省立水利工程专科学校、莆田私立职业学校;1933年创办陕西省水利专科班,后并入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等。同时,水利组或水利系在一些综合性大学也应运而生。国立清华大学于1929年在土木系设立水利组,设有水利实验室;河北省立工业学院于1929年设立市政水利工程系;北洋工学院于1934年在土木系设立水利卫生工程组;国立中央大学(1924年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升格为河海工科大学,后并入中央大学)于1928年设置水利工程组,设有水力实验室,并于1937年成立水利系;西北工学院于1937年设立水利系等。
这一时期,水利高等教育得以诞生与发展,初步形成中国水利高等教育体系。但囿于当时水利高等教育规模较小,水利专门技术人才比较匮乏,难以满足当时水利事业发展的需要。
(三)归国留学生助推近代水利高等教育发展
近代中国留学生始于鸦片战争以后,其规模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不断壮大。这一大批归国留学生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大影响,特别是冲击思想文化体系以及教育体系。近代水利高等教育就是在归国留学生的助推下不断发展起来的。他们不仅带来西方先进的治水理念、治水技术、水利科学,而且提供了先进的师资力量,传授当时先进的水利科学,为我国创建水利院校和水利系科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张骞创建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时,聘请的校长许肇南、教务长李仪祉,以及杨孝述、沈祖伟、顾维精、刘梦锡、伏金门等一批教职员,大多是留学欧美大学的工科毕业生,他们大多在清朝末期利用庚子赔款而留学国外,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河海工程专门学校首任校长许肇南于1905 年东渡日本,立志学习“科学救国”的本领,1908年转赴美国伊利诺斯大学深造,再入威斯康星大学攻读电机工程专业,后入哈佛大学攻读工业经济和经营管理。
1909 年,李仪祉由西潼铁路筹备处派赴德国留学,考入皇家工程大学土木工程科,攻读铁路水利专业。1913年,他陪同时任陕西省水利局局长郭希仁去欧洲考察水利,目睹欧洲许多国家水利的先进,深感旧中国水利事业的落后。考察后,他直接留在德国,进入丹泽工科大学攻读水利专业,并投在德国水利科学家恩格尔斯门下求学。自此一生致力于水利教育事业。
1914年,杨孝述毕业于美国康奈尔大学电工系。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创建后,他来校担任基础课的教授。当时尚无教材课本,教师大多采用英美书籍,用英语讲授。杨孝述自编教材,用国语讲解,深入浅出,深受学生欢迎。1925年春,他由教务主任升任河海工科大学校长。
1926年,李书田毕业于美国康奈尔大学土木工程专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回国后,1930年任国立交通大学唐山土木工程学院院长,1932年任国立北洋工学院院长。任内,他建立水利专业和水利系,编制海河流域首个河系规制,发起筹建中国第一水工试验所,开展水利科学研究。
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毕业生许心武,在工作后留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后转入爱荷华大学学习水利工程专业;学成归国后,先后在国民政府负责组建华北水利委员会、导淮委员会和黄河水利委员会,出任河南大学校长,建立水力试验厂,传授水利之学。
李仪祉等一批水利专家相继留学归来,不仅引进了西方水利科学,也为水利高等学校的产生提供了较强的师资,开启了我国近代水利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
二、中国水利高等教育发展历程
(一)创建时期(1915—1927年)
20世纪初中国内忧外患,国力衰退,河工停滞,江河失修,洪旱灾难极其严重,黄河、长江、淮河、海河、珠江等流域屡发大洪水,给民众生命与财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全国治水的呼声日益高涨,救国救民的仁人志士,学成归来的留学生将西方水利科技引入中国,并与中国传统水利技术、理论相整合,掀起了近代水利改革的序幕,开辟了近代水利发展之路,并随着近代高等教育发展,中国水利高等教育得以诞生与发展。1915年,张謇创建河海工程专门学校,聘请黄炎培为筹备主任,留美归国的许肇南为校长,留学欧美的学生任教。建校之初,明确教育方针,建立组织机构,设置合理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在教学中重视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水利高等教育教学体系。
(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1937年)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国高等教育体制逐步完善,基本形成了以综合型大学、专门学院和专科学校为办学主体,以本科、专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为办学层次的高等教育结构。水利高等教育的规模和质量在这一时期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1927年,河海工程专门学校编入第四中山大学工学院土木系;1928年,第四中山大学更名为中央大学。此后,武汉大学和清华大学土木系先后于1928年、1929年设立水利组。这些预示着中国水利高级人才的培养从单科性大学扩展到综合型大学。水利高等教育在师资配备上留学生比例高,在课程设置、教材使用等方面均受西方影响较大。这一时期的水利高等教育并没有形成独立体系,水利人才培养主要依附于土木工程专业。总体来说,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水利高等教育层次和形式结构均得到了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公办和民办并举、本科和专科教育并重、研究生教育开始发端的格局。
(三)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政治、经济、社会遭受全面破坏。战时高等学校纷纷内迁,在战火环境中艰难前行。为适应战时水利建设,满足对水利人才的需要,水利高等教育艰难生存,曲折发展。1937 年,内迁陕西和重庆的北洋工学院和中央大学等综合性大学建立我国首批水利系。1938年,西北工学院设置水利工程学系。1943年国立湖南大学设立水利工程系、国立河南大学设置水利工程学科组,1944年国立四川大学设立土木水利工程系、国立北洋工学院西京分院设立水利工程系等。中央水工试验所与高等学校合作成立许多水工试验室,集中全国优秀的水利人才,投身于水利工程建设实践,促进了水利科学研究的发展。
(四)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
抗战胜利后,各内迁的高等学校纷纷回迁与复建。但是在解放战争爆发后,水利高等教育再次受到严重冲击。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国有21所水利系科或土木系水利组,年招生500余人,在校生1321人。学校有北洋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交通大学、西北工学院、兰州大学、南京大学、河南大学、湖南大学、四川大学、川北大学、私立乡村建设学院、河北省立工学院、河北省农学院、西北农学院、山东省立农学院、湖北省立农学院、江西省立水利专科学校、广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黑龙江农业专科学校和私立信江农业专科学校等。
(五)新中国成立后17年(1949—1966年)
新中国成立后17年,经济社会从恢复阶段逐步过渡到全面建设阶段。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伴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探索过程同步发展。这一时期高等教育在学习苏联经验的基础上,对原有高校及其学科布局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水利建设以淮河、黄河、长江、海河治理工程为标志全面展开。水利高等教育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和变革中,以全国院系调整为契机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水利高校作为以行业归口独立设置的专门学校,在国家建设分工和高等教育专门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凸显。这一时期组建首个独立建制的水利高等院校——华东水利学院,其后又陆续成立了武汉水利学院、北京水利水电学院等一批水利高等院校。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大连工学院、成都工学院、台湾成功大学、台湾中兴大学等高校新设水利系或水利相关专业。水利高等院校的办学层次、教学质量、师资队伍、科研水平以及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提升,逐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办学体系和稳定的办学规模,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高级水利专门人才,为水利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办学形式多样,留学生教育、水利成人高等教育开始起步并得到发展。
(六)“文革”时期(1966—1976年)
“文革”期间,我国教育事业受到严重破坏,水利高等教育发展步履维艰,处于停滞阶段。1966—1970年的5年中,水利类高等学校完全停止招生,有的高等学校或迁址,或改名重建,或停止办学,科研项目搁置,基础工作全面停顿。70年代初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学制2~3年,招生人数较少,层次参差不齐。此时,我国港澳台地区高等学校陆续设立新的水利系或水利相关专业。
(七)恢复与发展时期(1976—1985年)
经过拨乱反正,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工作重点实现了向现代化建设的转移,开始了改革开放。1978年3月18日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标志着科技和教育事业迎来了春天。水利高等教育随之进入整顿、恢复期,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师资队伍等全面恢复与发展。1977年,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各高等学校恢复本专科招生,1978年恢复招收研究生,21所高等学校获得水利学科专业硕士点。1981年实施学位制度,水利高等教育进入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新阶段,研究生教育取得较快的发展。经过1981年、1983年两次博士学位授权审核,6所高等学校取得水利学科专业博士点。1980年恢复招生后,成人高等教育取得较快发展,到1985年在校大专以上学生4万多人,水利职工大学达11所。此时,我国港澳台地区水利高等教育有了较快的发展。
(八)改革与发展时期(1985—2000年)
在“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指引下,以实施“211工程”建设为标志,高等教育事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国家加大对水利建设投入,大江大河的治理明显加快,水利事业开始推进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全面节约、有效保护与优化配置,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面对高等教育和水利事业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水利高等教育积极推进管理体制和教育教学改革,调整水利学科方向设置,改进水利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依托水利学科专业,相继开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学科、新专业,拓宽专业口径。同时成人教育快速发展,以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水利高等教育形成新的办学格局,单科性院校向多科性大学发展,办学条件不断完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实力不断增强。至1999年,全国共有61所高等学校设置水利相关专业。一些涉水高等学校通过“211工程”“985工程”建设,水利及相关学科得到重点建设和发展,水利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大幅提升,为水利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此时,我国港澳台地区水利高等教育亦快速发展。
(九)转变与跨越时期(2000—2015年)
进入21世纪,国家相继出台高等教育改革措施,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继续调整学校管理体制和结构布局,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国高等教育飞速发展。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的召开,使中国水利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机遇期。我国水利投入快速增长,防洪建设成就突出,水环境治理力度不断加大,水生态修复工作持续推进,治水思路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随着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管理体制的转变、水利快速发展与治水思路的转变,水利高等教育也随之进入转变与跨越发展阶段。水利高等教育体系格局发生转变,办学规模实现跨越式发展。水利高等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拓宽人才培养内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能力,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加强继续教育工作,为国民经济与水利事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与科技支撑。此时,我国港澳台地区水利高等教育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