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水是如何影响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
人们常说,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水,人类的生命诞生于水。其实,浏览人类社会发展史,不仅人类文明起源于水,促进和影响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也依然是水。对此,试举几个历史片段加以说明。
一、人类早期文明皆发源于大河之滨
人类史上有四大古文明,即距今约6000年的尼罗河文明;距今约5000年的黄河文明;距今约5000年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两河文明;距今约4000余年的恒河文明。四大文明古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发源于大河流域,其驻地选择都是建立在容易生存的河川台地附近。
那么,就由此产生一个问题:为什么人类早期文明都发源于大河流域?
其实,答案很简单,这说明人类早期社会对于水的依赖性很强。没有水,生命不能存活;同样,没有水,文明的鲜花也不能开放。我们今天可以想象,在其他一些流域,也有不同的文明产生,但不典型、不强盛,说明还有其他条件的制约,譬如人类的群聚规模、地势的平坦、地质土壤、气候的适宜等。
但是,也许有读者会问,大海的水更多,为什么早期人类文明没有发源于海边?
这是因为早期人类处于原始生活状态,海边的水固然多,气候也较为湿润,但是先民们还没有发展到利用海洋出行的地步,海里毕竟风大浪险,不宜捕鱼。更重要的是,海水既不能饮用,也不能灌溉。因此,早期的原始人类不可能选择在大海边居住。
二、早期文明屡遭水灾淘汰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进化中,既离不开水,也还要躲避水。早期的人类远祖们不仅要躲避野兽的袭击,还要受到瘟疫、风灾、地震、水灾、旱灾、冰冻等灾害的考验。
在世界各地包括中西方的传说和记载中,历史上曾有多次大洪水发生,给人们带来了灾难。人们像大禹那样抗争也好,像乘诺亚方舟那样逃避也罢,总是适者生存。可以想象,当年曾有许多文明发达或处于文明萌芽的部族群落被洪水无情地淘汰了。西方传说中的亚特兰蒂斯文明和中国境内的凌家滩文明就是其中典型的例子。
可以想象,如果当时不曾有过那么大的水灾,人类的现代文明可能就会提前。水在历史的长河中无疑起着大浪淘沙的作用,留下来的人群和部落应当是最机智、最勇敢、最团结和最能适应自然环境的。正是这些人在继承和继续创造着人类的文明,并把人类文明引向新的阶段。
人们常常会问,为什么四大古文明中只有中华文明得以完整传承?其实,说到底大约就是我们的祖先具有一种“柔性”抗争的本领,他们在这块广袤的土地上一边不断地与各种灾害抗争,同时也不断地迁徙,不断地适应新的生活。他们如同游牧民族一样,随着草场的变化而动迁。但始终还是选择在有水的地方生活。例如,处于长江流域的凌家滩文化,在史前时期已经有了很发达的文明,却被洪水无情地淹没了。但是他们得以保存下来的一部分人口,就可能迁徙到良渚、石家河等地区,从而又创造了良渚文化和石家河等文化。
三、农耕文明的生产方式离不开对水的依赖
早期史前人类社会能够进入文明模式,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农耕技术的发展。有了农耕,人们才会有定居的意愿。否则,当时广袤的土地任其选择,任意迁徙,人们是不会留恋于一地一隅的,因为人的天性是见异思迁。有了固定的居所,人们就会精心经营自己的田地,就会囤积粮食、制造工具和积累财产,就会修建简单的茅屋,就会有闲暇时间打磨简单的工艺品,就会定期或不定期地聚会交流。这样,文明的种子就有了发芽生长的土壤。
而农耕社会最大的特点就是农业对于水的依赖。有了水源,这只是第一步,在实际生产中,人们还需要逐渐学会对水的巧妙利用。因为农耕并非是水浇得越多越好。
在中国古老的传说中,共工氏是水神,是炎帝的后代,他也是一个部落的头领,居住在今天的河南北部。他很重视农耕,尤其重视水利,发明了筑堤蓄水的办法。共工氏是神农氏以后,又一个为发展农业生产做出贡献的人。共工有个儿子叫后土,对农业也很精通。他们为了发展农业生产,需要先把水利的事办好,就一起考察了部落的土地情况,发现有的地方地势太高,田地浇水不利,有的地方地势太低,又易被水淹。共工氏因此制订了一个计划,把高处的土削去运往低洼地,以使土地平整,这样可以扩大耕种面积,利于浇水灌溉和统一管理。这种做法一直延续到今天,也依然在做。
由此说来,中国远古时期领导和提倡治水的还不止是大禹一人。由于治水不仅需要智慧,需要集思广益、群策群力,需要运用一定的技术和规划,还更需要具有领导号召能力的人出面组织协调和统一指挥,这就产生了社会组织和国家的雏形。
还由于早期的农耕生产是依赖于天上的雨水,因此,人们有了对天空和天神的崇拜,并繁衍发展出了宗教。
人类早期还在储藏粮食的实践中学会了酿酒,因而创造了延续不断的酒文化。这也是人类的文明形态之一。
现代学界一般认为,人类历史上有三大文明形态,即农耕文明、游牧文明和海洋文明。其实,这三大文明都离不开对水的依赖。只是所依赖的程度不同而已。相对来说,游牧文明对水的依赖性较弱,加上需要不断地迁徙,因此文明起步较晚,形成的文明成果也不及农耕文明。而海洋文明的起步最晚,却表现出“后来者居上”的局面。
四、船舶的发明和造船技术的升级意义重大
考古发掘证实,在中国的跨湖桥文化遗址中发现有用单体独木“锛”制成的古船;河姆渡新石器遗址也曾出土距今7000年前残长0.62m的雕花木桨;钱山漾新石器遗址,也出土了长0.97m的木桨。
上述发现,证实了中国古籍《易经》“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 的记载。说明人类很早就学会了制作独木舟在水上行驶和捕鱼,这不仅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也改变了人们出行和迁徙的方式,使早期部落之间有了隔河交往的机会。这样,随着交往的范围扩大,人们就会见多识广,就会找到共同的表达语言,就会互相交流经验,就会相互模仿对方的生活方式。
此后,随着人类历史的演进,造船技术也不断升级,人们对于河道交通有了更大规模和更高水平的利用,不仅大大地改变了地域经济,拓宽了食谱范围,也增加了人口的流动和拓展了大宗贸易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
中国是世界上造船航海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早在商代就出现帆船运输,大大扩展了商朝的版图和促进了经济的繁荣。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曾在闽江口设厂造船,当时的船型已经相当大,不仅有商用船,也有用于海上的战船。
此后,中国古代传统造船技术,很长的时期内一直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水密舱、平衡舵、减遥龙骨、车轮舟、铁钉和铁锔连接技术、艌料密封和维修技术、桐油及油漆封护技术、指南针、船坞等,都是中国在造船业的发明和最先使用。
据史料记载,西汉汉武帝时曾发兵4万水军开入广州湾;唐朝天宝年间在泉州建造的海船,可直达波斯湾和红海之滨,所经航路被誉为“海上丝绸之路”。船队大小船只200余艘,最远航程到达非洲东岸现今的索马里和肯尼亚一带;15世纪初至30年代,郑和率巨大船队七次下西洋,所用宝船有9桅12帆,长44丈,宽18丈。
这些技术优势不仅成就了中国的汉唐盛世等,也使中华文化得以传播。对于人类的文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远在欧洲的古希腊文明,由于地处海岛的原因,也早就在造船方面卓有建树。至欧洲工业革命后,西方人最先把蒸汽机安装于大船之上,使之航行更快、更远。这是继哥伦布航海大发现之后,西方人在航海方面的又一大贡献。
但是,这两次领先虽然在技术上属于绝对创新,但是在人类文明方面却是一种缺憾。因为哥伦布把原本由海洋相互隔离的人类种群打破了,并将美洲的原住民的文明视为“非文明”而射杀和奴役他们,最后使之变成了欧洲诸国的殖民地;蒸汽轮船也同样在开拓世界贸易的同时,行大肆侵略、扩张之势,把舰炮对准了一些“欠文明”国家,其中包括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的中国。
随同舰炮一起的还有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也一起输往世界各地,例如英语成为世界性语言等,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世界文明的发展方向。
最后的结果是一方面改变了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格局,另一方面促成了资本主义制造业的兴起;同时也导致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为争夺霸权而相互争斗,并最终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使人类文明变得血腥。
五、天灾人祸改变了文明发展的轨迹
关于灾害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影响,笔者在《灾害学新论》一书中有过专门论述。中外历史上发生最多的水灾、旱灾等都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回观历史,一旦有大灾,常常引发内乱或战争,而这种内乱或战争往往导致王朝政权的垮台或分裂,改变了历史前进的进程或方向。
与水相关的人祸的典型例子,是隋炀帝做皇帝不久的隋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大兴水利工程。利用先前的运河和天然河流先开凿通济渠,直接沟通黄河与淮河的交通,再改造邗沟和江南运河。隋大业三年又开凿永济渠,北通涿郡。连同584年开凿的广通渠,形成了一个多支流的运河系统——史称大运河。
这条大运河,后经历代的修整和完善,成为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量最大、历史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在中国历史上是与万里长城齐名的两大工程之一。大运河作为南北的交通大动脉,运河的通航,促进了沿岸城市和产业的迅速发展,历史上曾起过“半天下之财赋,悉由此路而进”的巨大作用。
但是隋代运河的修建结果,如同在它之前秦代的灵渠开凿结果一样。灵渠也是世界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它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为了完成统一全国的大业,向岭南地区发动了战争。为解决军粮的运输问题,经过秦军与被征发的劳工的艰苦努力,开凿成功。使秦军终于攻克了岭南,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大业。但之后没过几年秦朝就灭亡了,而隋炀帝为修建大运河,其所动用的人力、物力,在当时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曾先后征用了几百万民工。工程的结局是大运河通了,却因为过度消耗了国力、民力,最后导致了隋王朝的灭亡,使之成为中国历史上继秦朝之后最短命的中央王朝。
也许当时隋炀帝为施展自己的抱负,修运河的出发点是好的,并且大运河也确实惠及了历代统治者和百姓,但是如同修建万里长城招致民怨一样,民间后来传说是由于隋炀帝想到扬州看琼花,而下诏修建了大运河。看来如果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纵然有超前的创举也是不明智的。
天灾的另一个典型例子带有偶然的因素。元朝时,蒙古大军横扫欧洲大陆,势不可挡。可是在向东扩展时,两次派出大型舰队,进攻日本,由于在日本海海面遭遇台风,多数舰队不战即倾,大败而归。这段传说,虽无历史记载,但在后来的考古学家发掘日本的遗址时得到了印证。试想,如果当年蒙古大军顺利到达并占领日本本岛,势必会像横扫欧洲那样势不可挡,那么,今天日本的历史就会改写。甚至所谓大和民族是否还会存在都值得推敲。
还有诸如埃及文明的衰落、罗马帝国的灭亡、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以及中国历史上多次的农民起义等,都与当时全球气候的变化直接或间接相关。因为每当气候发生变化,都会导致不同程度的水灾或旱灾的发生。
六、“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文明模式
如果打开世界地图,考察人类文明发展的变迁,就会发现从古到今,凡是靠近水(大河、海洋)的国家和地区,不仅文明发祥得早,目前大多也属发达或中等发达国家,而地处内陆,特别是水资源匮乏的国家和地区,则大多属于第三世界。这真是应了中国那句古话,“近水楼台先得月”呀!
自有人类社会以来,就有贫困人口的存在。如果说,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上,贫困人口的存在原因是多方面的,那么,在当今世界,各国贫困人口的存在,其主要原因就是缺水。如非洲许多地区缺水,是造成当地长期贫困的主要因素。在当下的中国,凡是缺水干旱的地区,大多也是比较贫困的地区。
这似乎正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以现代的眼光看,靠山显然不如靠水“吃香”。因为不仅传统的农业需要水,现代工业和第三产业也同样需要大量的水。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有水就能建设大型的生产基地,把产业做大;有水就能通航,把贸易做大。
历史上,楼兰古国的命运就是因为缺水而灭亡了。早期的游牧民族多次侵占甚至入主中原,为什么就不在北方的长城以外也选择农业生产方式呢?这主要还是受到水条件的制约所致。
2014年中央电视台拍摄的大型纪录片《水脉》中讲到,黄河由于其落差太大,水流湍急,而不适合大船行驶。因此,在近代洋务运动之初不能把北方廉价的煤炭水运至经济贸易发达的沿海地区,从而影响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崛起。
可以预见,水依然是影响未来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重要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