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沈佺期
杂诗[1]
闻道黄龙戍[2],频年不解兵[3]。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4]家营。
少妇今春[5]意,良人昨夜[6]情。
谁能将旗鼓[7],一为取龙城[8]。
【作者】
沈佺期(约656—约715),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属河南)人,享年约六十岁。高宗上元年间(674—676)进士,历任通事舍人、给事中、考功郎。流放归,为起居郎兼修文馆直学士,后升任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是高宗和武后时期的宫廷诗人,以写应制诗而闻名,与宋之问齐名,号称“沈宋”。其诗格律谨严精密,表现技巧娴熟。流放时期的作品,感情真挚。对促进唐代律诗的定型颇有影响。有《沈佺期集》。
【题解】
沈佺期的《杂诗》共三首,都是写闺中少妇与塞上征人相忆的。本篇原列第三首。这是一首反战诗,是作者的传世名作。此诗标题的意思是:闺中少妇与塞上征人相互忆念的情景。
【注释】
[1]杂诗:多抒发人生感慨、离别相思等,内容广泛,不拘流例,即时即物有感而发。[2]闻道:听说。黄龙:在今辽宁朝阳市,为唐时边防要地,常驻兵于此。戍(shù):守边。[3]频年:连年、多年。解兵:罢兵、撤兵。[4]汉:唐诗中常以汉代唐。[5]今春:今年,实指年年,与“频年”照应。[6]良人:古代妻子对丈夫的称呼。昨夜:指回忆过去与妻子在一起的夜晚。[7]将(jiàng):率领、指挥,动词。旗鼓:旗和鼓,为将军指挥号令所用,这里指代军队。[8]为(wèi):替、给,介词。龙城:匈奴祭天之处,在今蒙古国境内。
【译文】
早就听说黄龙城屡发战事,多年来不见双方撤兵。可怜那照见闺房的明月,也照着征夫所在的军营。少妇年年怀春的凄意,也正是征夫夜夜想家的悲情。有谁能率领精锐的大军,一鼓作气,攻取敌人的巢穴,使思妇与征夫得以团聚呢?
【解析】
此诗通过写闺中怨情,揭露了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痛苦,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关切和同情。除了怨恨“频年不解兵”外,还希望有良将早日结束战事,思想内容上较为积极,艺术上也颇具特色。
首联交代背景。戍守的黄龙一带,常年战事不断,至今没有止息。一种强烈的怨战之情溢于字里行间。
颔联借月抒怀,写一对情人各自东西,同披月光:闺中、营中,清辉共照,柔情相忆,彼此黯然伤神。今夜,闺中和营中同在这一轮明月的照耀下,有多少对征夫、思妇在两地对月相思。在征夫眼里,这个昔日和妻子在闺中共同赏玩的明月,不断地到营里照着他,好像怀着无限深情;而在闺中思妇眼里,似乎这眼前明月,再也不如往昔美好,因为那象征着昔日夫妻美好生活的圆月,早已离开深闺,随着良人远去汉家营了。这一联明明是写情,却偏要处处说月;字字是写月,却又笔笔见人。短短十个字,内涵极为丰富,既写出了夫妇分离的现在,也触及了夫妇团聚的过去;既轮廓鲜明地画出了异地同视一轮明月的一幅月下相思图,也使人联想起夫妇相处时的月下双照的动人景象。通过暗寓着对比的画面,诗人不露声色地写出了闺中人与营中人相互思念的绵邈深情。
颈联又以含蓄有致的笔法进一步补足诗意,写闺中少妇和营中良人的相思。“春”而又“今”,“夜”而又“昨”,分别写出少妇“意”和良人“情”,其妙无比。四季之中最撩人情思的莫过于春,而今春的大好光阴虚度,少妇怎不倍觉惆怅!万籁无声的长夜最为牵愁惹恨,那昨夜夫妻惜别的情景,仿佛此刻仍在征夫面前浮现。“今春意”与“昨夜情”互文对举,共同形容“少妇”与“良人”。联系前面的“频年”“长在”,可知所谓“今春”“昨夜”只是举例式的写法。在“频年不解兵”的年代里,长期分离的夫妇又何止千千万万!他们是春春如此思念,夜夜这般伤怀啊!
尾联说双方的离情别意之中包含着一个共同的心愿:希望有良将带兵,一举克敌,结束战争,使家人早日团聚,人民安居乐业。这是写透夫妇别离的痛苦以后,自然生出的一层意思,揭示出诗的主旨,感慨深沉。
全诗抒发了厌恶战争,渴望和平的心绪。
【格律】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此诗的平仄格式为首句仄起仄收式。
此诗的韵脚分别为下平声八庚韵中的“兵、营、情、城”。
此诗的颔联为宽对,颈联为工对。
“昨”古音属入声十药韵,“一”古音属入声四质韵。
【作法】
这首诗构思新颖精巧,特别是中间写闺中少妇与营中征人相互思念的两联很别致。颔联以月为媒介,写每当月夜,两地亲人都相互怀念,共看明月,遥寄相思之情。颈联指出:在战争年代,千千万万亲人分离,都是日思梦想着对方。这四句在“情”“意”二字上着力,翻出新意,为前人所未道。诗中所抒之情与所传之意彼此关联,由情生意,由意足情,势若转圜,极为自然。末句突出表达了征夫和思妇的心愿:希望有良将带兵,一举克敌,使家人早日团聚,使人民过上和平、宁静的生活,成为顺意而生的结语。
从文气上看,缓急有致。一、二联自然浑成,一气贯通,语势较和缓;第三联是对偶工巧的两个短句,有如急管繁弦,显得气势促迫;尾联采用散行的句子,文气重新变得和缓起来。全诗以问句作结,显得言短意长,含蕴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