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城墙
高家堡有这样一句老话:“高家堡的城墙三里三,神木县的城墙六里六,榆林府的城墙九里九”。那么高家堡的城墙到底是多长呢?据勘查高家堡东西城墙约431米,南北城墙约311米,城墙周长近1550米,可以算得上是“三里三”。在明代这样规模的城堡,与陕北的一些县城差不多大小。
高家堡城最早修筑的是夯土城墙,在当时基本依靠人工的条件下,筑城工程算得上浩大艰巨。传说泥土全部取至城东的土王山上,筑城军民人挨人排成长队,用筐子、簸箕等装运工具将泥土从东山一直传递至筑城工地。
智慧的古人在筑城时将修筑城墙的用水问题与城内饮用水源问题统筹考虑。他们先挖好水井,再开始筑城,工程用水解决了,城建好后城内居民也有了可以永久使用的水井。高家堡城内外便形成了十余口星罗密布的水井,有些水井就靠近城墙根。
从明正德四年(1439)高家堡建成起,边界上蒙汉战争不断。万历三十五年(1607),巡抚涂宗濬认为延绥镇边长兵寡,东路城堡处于战略要冲,但城堡的土筑城墙“低薄不堪保障”,为了一劳永逸巩固城防,向朝廷上了《酌议砖包冲边城堡疏》,申请到工程款白银6138两5钱,利用两年的时间,逐次对延绥镇东路十座城堡用砖进行了包砌。到第二年,高家堡砖包工程顺利完成了,城堡修葺一新。
虽然用砖包砌城垣的做法在汉代就有了,但举国上下大规模砖包城墙还是明代的事。一是为了军事防卫的需要,二是那个时候制砖技术普遍提高了。明西安城墙于洪武三年(1370)由秦王朱樉历时六年营建完毕,原来也是个土城垣,到了隆庆二年(1568),才包砌了青砖。高家堡建成比西安晚了六十九年,砖包城墙仅比西安迟了四十年。清代,随着高家堡人口增多和商业兴盛,乾隆三十三年(1768)八月二十九日至乾隆三十六年(1771)三月二十二日,官府历时两年半耗资白银万余两对高家堡进行大规模整修,使“残损城垣,面貌焕然”。
城墙外侧每隔数十米就有突出于墙面的方形城台,因为像马头形状,建筑学上称为“马面”。“马面”能够消除防御死角,从侧面打击攻城的敌人。全国明清时期建设的城池上“马面”并不多见,高家堡城墙“马面”的存在,足以说明当年战事的频繁与残酷。由于城墙上的“马面”与墩台十分突出,外地人便说高家堡“城小拐角大”。
过去认为“马面”这种建筑形制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考古发现最早在城墙上构筑马面的是燕下都的宫殿区,以后有汉魏洛阳金墉城北壁的“墩台”,直到北宋马面才被普遍使用。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2012年的石峁遗址考古发掘中,发现4000年前的石峁古城石砌墙体上就有角楼、马面、墩台等防御性建筑,寻找到了我国最早的城墙“马面”。
高家堡东南西城门都修筑了瓮城。瓮城是为了加强城堡或关隘的防守,而在城门外修建的半圆形或方形的护门小城,战斗中一旦攻城的敌军攻破第一道城门,两个城门之间90度的急转弯可以作为一个缓冲区,既加大了进攻方的难度,守军又可以居高临下打击侵入之敌。
过去发现最早的瓮城在靖边县的统万城,这座东晋时期南匈奴贵族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国都城遗址上有瓮城遗迹。以后瓮城兴盛于五代和北宋时期,明朝的府、州、县级城市也均设置瓮城。而在石峁遗址的外东城门考古发掘中,同样发现了结构复杂的内外“瓮城”形状的建筑,再次改写了我国“瓮城”建造的历史。
高家堡北城墙上没有城门,现在仅有一突出的方墩,上面是一个窑洞建筑,墩台南面石额上题写“映北辰”。新中国成立前,墩台上曾有个三官楼,是一座与中兴楼大致相似的重檐歇山顶建筑,供奉着道教天地水三官。解放高家堡时,楼宇遭到损坏。新中国成立后,墩台的窑洞里住了一位敲钟人,每到整点就敲钟报时。老人们常说三官楼上敲钟,全城人都能听得见。
北城墙外的百余米处由东向西筑有一道长墙,当地人俗称“小城儿”。为防洪护堤兼作保卫城池的军事防御设施,城墙与护堤之间形成城壕。因为明代时永利河水经常泛滥,这道厚实的长墙可以兼作防洪护堤,用以避挡水患。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官府曾耗银3384两重修石堤。如今,千米长墙遗迹犹存,只是残高不足2米了。
城墙东南城角上原来建有一座魁星楼,是读书人祈拜求取功名的地方。据说,楼内供奉的木雕魁星神像设置有机关,能够腾挪移动。从高家堡周边的山上往下看,小小的城池如同一方砚台,魁星楼就像一支笔,横亘在城北的小城如同一锭墨,这样的城市造型寓示着高家堡文化鼎盛,英才辈出。
民国年间,榆林军阀井岳秀曾捐资维修魁星楼。后来国民党高家堡驻军的一位姓徐的军械处长,粗通风水,认为魁星楼低了些,影响了高家堡人才的产生。于是在他的鼓动下,就将楼拆了准备重建,结果因为时局势混乱,楼拆了再也没有建设起来。
高家堡城垣曾是一个坚固的军事防御体系,也是城墙保存较完整的明代延绥镇城堡。布满苔藓的城墙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也为我们研究明代边塞的历史、军事和建筑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在山下的高家堡砖城与在山上的石峁石城遥遥相望,两座建造时间相隔三四千年的古城,如此近距离地见证了我国古代城市建设的起源与发展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