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演讲为何难以打动听众
估计大家都在电视的会议转播或新闻类节目中看过一些人做演讲的场景。那么,大家听他们的演讲,有没有被他们的语言所打动呢?
我想,大部分人的回答应该是“没有”吧。
日语中有一句形容语为:“口若悬河。”本意指的是“向竖起来的木板上倒水”,水会因为重力作用,不受任何阻滞哗啦啦地流下来。人们用这样的场景来比喻人说话时的样子。此外,日语中还有一个表达,本意是“往竹子上抹油”,也是表示顺滑和流畅,两者均用于形容口才好的人侃侃而谈的样子。
这两个惯用句都是在积极肯定善于表达的人。然而,遗憾的是,“演讲者口若悬河”并不能与“听众深刻理解说话内容”画上等号。
“能言善辩=善于表达”这一等式并不成立。
哪怕演讲者能言善辩、口齿伶俐、逻辑完美,却依然在很多情况下有着词不达意的问题。这就是沟通交流中让人感觉不可思议的部分。
语言表达缺乏真诚、用心,导致沟通无效
在明治时期,四国土佐地区出生的一些武士意外地善于雄辩,比如坂本龙马和板垣退助等。据说其中缘由之一是因为“土佐方言”。
坂本龙马用“土佐方言”大声呼喊着:
“日本,再这样就要玩儿完了!”
“变天了!新日本变天了!”
如果坂本龙马不用土佐方言,而是用标准语喊:“日本,不可以再这样了!”“天亮了!新日本的天亮了!”我想大概不会有太多人会对这样的呐喊产生共鸣。
所谓“口若悬河”,就是因为讲话内容里有着独特的着重点和抑扬顿挫的节奏感,而其中正包含着“想传递给听众的信息”。正因如此,人们才会被这样的语言所吸引。
无论语言逻辑如何完美,如果内容不能打动人,基本上很难起到沟通的效果。这就类似AI道歉一样,逐字讲出“非、常、对、不、起”,完全无法让人感到道歉的诚意。
交流谈话中,需要有超语言的要素,有直击灵魂的语言表达。
如此想来,有的人在做演讲时,很多只是在接受官方文件完成阅读任务,照本宣科自然不可能打动听众。
充分挖掘不善言辞的优势
我有一位很好的朋友,在一家公司担任社长职务。他的出生地是杤木县,长期生活在东京。他说话时有个特征,总是保持着他出生地原有的方言特色,每次话尾部分音调升高。
我在酒席间与他交流的时候,他说,自己年轻时,因为不太好意思说自己家乡方言,所以基本上很少讲话,属于典型的不善表达的人。
但其实这种特点反而是种优势。
同样是一句“没关系”,一般人就是平铺直叙地说上一句,由他说的时候,他的声调越往后越高,听起来就好像是发自肺腑地在强调“没关系”一样。
每一句话之间的停顿稍长,然后再说一句“不”,之后又保持沉默。这种方式,会让对方觉得讲话的人正在思考。
在与他所在公司职员见面谈及社长的时候,大家都会模仿社长说话的语气。显然,我的朋友在公司里是备受爱戴的。
这位社长朋友,告诉了我他改变的原因:“我以前的上司,改变了一直以来害羞腼腆的我。上司当时对我说,你很有优势啊,听你说话,感觉你的发言都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
自那以后,方言腔调带来的自卑感一扫而光。朴素的语言表达,加上句尾声调提高的特色,大大方方的表达,最后逐渐成了我这位朋友自己独一无二的发言风格。
我想,很多觉得自己不善言谈的人,一定也与我这位朋友一样,有着尚未发觉的语言表达的独特魅力。
那些让你感觉自卑的因素,可能会摇身一变成为你发言时的“专属风格”和“独特个性”。
只要是用心、真诚的表达,就能真正打动他人,这样的效果可能比那些表达流畅、口若悬河的方式更好。
努力去发现那些不善表达的人的长处,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