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培育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把握历史新方向,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各方面的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其主要内容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论

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里明确指出,中国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别的什么道路。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质疑。国内外一些舆论质疑中国道路是“中国特色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或“新官僚资本主义”等。针对这些质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就说明,中国道路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具有与时俱进的特性。它融入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是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相统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社会主义的方向指引下,我们的总任务是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的近现代历史,就是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历史,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完成。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同志用“中国梦”通俗形象地表达这一总任务,他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

实现社会主义总任务是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其间包括一系列相互衔接的战略目标和历史阶段。十九大报告提出“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确立这样的奋斗目标是党长期探索和实践的结果。在改革开放初期,十二大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十三大发展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了实现这个宏伟目标,邓小平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第一步,从1980年到1990年,国民总产值翻一番,实现温饱;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前两个目标,在20世纪末已实现。党在实施第三步战略目标时,进一步细化,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进入21世纪,中国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这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全党和全国人民带来了极大的信心,为此,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即将实现,下一步该如何发展,党的十九大提出“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即第一个阶段从2020—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2050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高度文明、高度民主”,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表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目标的认识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越来越凸显出优越性。

(二)社会主要矛盾论

十九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重新研判,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科学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运动规律和发展趋势,必须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结合起来。

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而不断地做出调整和深化。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国内的社会关系和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我党根据当时国情,对社会主要矛盾有了新认识,党的八大提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建设认真反思,再次研判了社会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相应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从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八大,我党一直坚持这一正确判断。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致力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各项工作都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经过40年的建设,人民生活、综合国力、国家面貌等全面大幅度提升。依据这些变化,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重大转变的科学论断。

一方面,从需求方面而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表明,人民仍然是需求的主体,以人民为中心没有变。变化的是需求的内涵和外延。我国即将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人民基本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满足,在此基础上衍生出高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需求,既包括基本的物质需求,还包括精神需求,既包括经济需求,还包括政治、文化、环境等更广泛的需求,需要的数量更多、品质更高、复杂多样。习近平总书记对这样的需求有更为清醒的认识:人民群众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另一方面,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总体上得到提高,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了世界前列,但是发展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如地区不平衡、行业不平衡、领域不平衡、群体不平衡、收入分配不平衡等,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有待于提高、创新能力有待于提高等。以上两方面的变化就形成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

主要矛盾的转化决定了党必须以发展生产力为前提,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高质量、高效率、更公平、可持续的发展,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三)社会主义事业布局论

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谋篇布局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经历了“两个文明”一起抓、“三位一体”总布局、“四位一体”总布局,到现今的“五位一体”总布局。这种演化过程体现了党从事实出发,立足实践,在理论上不断地与时俱进。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强调要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首次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

1991年,江泽民同志在纪念建党70周年讲话中,首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①“三位一体”总体布局由此形成。2005年2月,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三位一体”总布局由此发展到“四位一体”。②2012年召开的十八大,确立了“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这些认识是我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断丰富的结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与总目标、总任务紧密相连,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容架构和顶层设计,是战略层面的总体安排与宏观设计,为顺利实现“五位一体”总布局,中国共产党又提出具体的战略布局。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完整地提出“四个全面”:“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着眼于整体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既包含战略目标,又包含战略举措。从战略目标、战略举措等方面回答了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中,战略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举措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两个百年”目标中的第一个目标,是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发展和完善的根本举措。全面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是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关键所在和政治保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一于“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中,“四个全面”相互协调,从整体上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的奇迹,使中华民族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宣告了“社会主义失败论”“历史终结论”“西方中心论”的破产,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形成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为全体中国人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奠定了精神基础,是中国人坚定自信的底气所在。

(四)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论

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改革开放,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全面深化改革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包括政治改革、经济改革、文化改革、社会改革、军事改革、党的建设的改革等方方面面。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于这个总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看,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前半程已经走过了,前半程我们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改革,现在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后半程,我们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①

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在根本方向上,改革是社会主义的改革。全面深化改革是为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二是在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下,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具体内容、推进路径和目标。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决定于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于国民的意愿。只要符合人类文明进步方向,能够推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能够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那么这一治理体系就是合理的。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符合我国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经过历史和实践检验,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总体上是好的,适应了我国国情和发展要求,而且体现出巨大的优越性。

关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内涵,习近平指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有了好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

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包括:(1)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更加完善,民主政治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得到充分落实,逐步建成法治政府和法治中国。(2)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和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科技创新成为市场主体的自觉取向,生产力不断得以解放。(3)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4)坚持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制度化,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文化管理体制和生产经营机制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健全。(6)形成健全的社会管理体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现代社会组织体制,整个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7)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8)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全面提升,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巩固和发挥。通过以上方面的建设,我国就能实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以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和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得以体现。

(五)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论

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党的十九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依法治国有利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总目标的提出明确了法治的性质和方向,突出了法治工作的重点和总抓手,具有纲举目张的意义。

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立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明确提出健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十七大,强调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描绘了法治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系统阐述了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总目标、基本原则、总体要求和战略举措。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①

为了实现这个总目标,我党又确立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二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法治建设要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承担应尽的义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三是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论组织还是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都必须尊重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四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五是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法治建设要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要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而不是照搬外国法治理念和模式。

围绕总目标,全面依法治国包括了诸多方面的建设。一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以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规范基础和逻辑起点,包括多个要素系统的支撑。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总章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首先是坚持立法先行,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把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贯穿立法全过程,完善立法体制机制。二是建设法治政府。各级要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建设成为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三是提高司法公信力。司法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防线。做到公正司法,就必须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监督司法活动,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四是法治社会建设。在全社会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文化,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人人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五是建设法治工作队伍。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包括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等方面的建设。通过建设,形成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为法治国家的建设提供组织和人才保障。六是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一方面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党的主张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另一方面,要改善党对依法治国的领导,不断提高党领导依法治国的能力和水平。

(六)强军目标论

党的十九大提出党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在全面建成小康后,我党提出两步走战略:第一步是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第二步是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建设强大人民军队,是中国共产党不懈追求的奋斗目标。早在大革命时期,历史的惨痛教训使我党认识到,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唯有拥有独立的军队、党领导的革命才会胜利。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中,毛泽东同志在集中全党智慧的基础上,探索和形成了人民军队建军治军的一整套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我们制定了“建设优良的现代化革命军队”的总方针和总任务,改善了军兵种结构,制定了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初步建立了独立自主、相对完整的国防工业体系,研发了以原子弹为代表的一批尖端武器,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有国无防的被动局面。改革开放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据此,邓小平同志提出“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的总目标。面对世界社会主义的低潮和国内外的严峻形势,面向21世纪,江泽民同志提出了“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胡锦涛同志提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革命军队”的强军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面临着生存安全问题和发展安全问题、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习近平从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提出了新时代的强军目标。

围绕着强军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一流军队、怎样建设一流军队的问题,明确了建设强大人民军队的聚焦点和着力点。一是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确保人民军队永远跟党走。毛泽东曾提出:“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容许枪指挥党。”这确立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习近平重申这一思想,并提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的军魂和命根子,“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二是推进军事理论创新,坚持先进军事理论的指导。军事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与中国军事实践相结合,着力解决制约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的突出矛盾,创新军事理论,加强战略指导,完善战略方针,不断在军事工作上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着力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理论体系。三是坚持战斗力标准,锻造精兵劲旅。能打仗、打胜仗是军队的根本职能。人民军队要认真研究军事、研究战争、研究打仗,把握现代战争规律和战争指导规律,全面提高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人民军队提高战斗力的目的在于维护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四是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紧密结合,全面提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水平。政治建军是人民军队的立军之本。政治建军首先要铸牢军魂,在全军牢固树立理想信念、党性原则、战斗力标准、政治工作威信,锻造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改革是决定我军发展壮大、制胜未来的关键一招和必由之路。军事改革是一项系统性革命,既包括先进武器装备的创新,也包括建军治军理念的与时俱进。通过改革,促进国防和军队“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同步提升,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创新能力是军队的核心竞争力,科技创新是实现强军目标的必然选择。实现科技兴军就要“坚持自主创新的战略基点,瞄准世界军事科技前沿,加强前瞻谋划设计,加快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发展”。依法治军是我党建军治军的基本方略,是实现强军目标的重要保证。依法治军塑造了我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依法治军要着力增强军事法规制度执行力,在全军牢固树立法治信仰、法治意识、法治思维,构建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五是走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走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要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深深融入社会经济发展体系之中,形成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兼容发展新局面。

(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论

习近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论,继承发展了党的几代领导人的国际战略思想,创新了国际关系、国际战略的理论。20世纪70年代,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的国际战略,中国站在第三世界一边,加强同第三世界团结,共同反对霸权主义。20世纪80年代后,邓小平认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在这种新形势下,应该建立国际新秩序,即中国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永不称霸,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江泽民深刻阐释了建立国际秩序的新理论,积极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应该是,各国政治上应相互尊重,共同协商;经济上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文化上应相互借鉴,共同繁荣;安全上应相互信任,共同维护。进入21世纪,面对大变革大调整的世界形势,胡锦涛同志提出,各国人民应当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我们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合作共赢,就是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增进人类共同利益。”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认为,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已成为时代潮流,中国要“更好地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基于这样的判断,习近平总书记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作出新的诠释,为全球治理提供了“中国方略”。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主要包含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等方面的构建。一是构建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联合国宪章贯穿主权平等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各国要充分尊重对方的国际人格,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相尊重各自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在相互交往中,国家不分大小,都坚持平等相待,和平共处。出现矛盾时,以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通过对话协商与和平谈判,缩小矛盾、缓和矛盾、化解矛盾,维护相互关系发展大局。

二是构建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当今世界,整体上和平,但局部还存在矛盾和冲突。在传统安全方面,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致使一些地区战火频仍、动荡不已、民不聊生。在非传统安全方面,能源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国际恐怖主义等,成为人类共同的挑战。同时,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使不同国家和地区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这就决定了各国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必须抛弃零和博弈和冷战思维,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确保在国际活动中,国与国之间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权利平等。弘扬国际公平正义,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法治化、合理化。

三是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关系,人类面临着共同发展的利益需求。世界各国也只有发展才能消除冲突,改善民生,保障人权,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在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要走公平发展之路,在谋求本国发展时能够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世界长期发展不可能建立在一批国家越来越富裕而另一批国家却长期贫穷落后的基础之上。只有各国共同发展了,世界才能更好发展。”另一方面,走开放发展之路,各国要秉承开放精神,推进互帮互助、互惠互利,坚定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让各国人民享有发展成果。

四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文明是社会进步的结晶和标志。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基本特征。每一种文明都是多彩、平等、包容的,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只有特色、民族之别。人类历史也是不同文明互动、互鉴、互融的历史。不同文明之间只有交流对话、和平共处、和谐共生,才能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

五是构建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工业文明以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但环境事故和环境灾难也频频发生,这已经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习近平指出,我们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人类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必须呵护自然,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各个国家应该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八)新时代党的建设论

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时代党的建设包括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习近平将“从严治党”发展到“全面从严治党”,极大地推进了党建的历史进程,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党建理论体系。

一是政治建党论。在纪念建党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提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严起。”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再次强调:“旗帜鲜明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

纵观习近平关于党的政治建设的论述,内涵丰富,内容全面。它包括政治能力、政治纲领、政治路线、政治理想、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定力、政治意识、政治勇气、政治责任、政治任务、政治品质、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政治底线、政治行为、政治清明、政治生活、政治生态、政治文化、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政治上的明白人等,这些新论述丰富发展了党的政治建设的内涵和话语体系。

通过政治建党,构建党内良好的政治生态,即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的价值观。摒弃腐朽糟粕的政治文化,即“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坚决防止和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政治建党,锻造了全体党员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政治担当,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二是思想立党论。思想建党是我党的光荣传统和政治优势。在思想建设中,坚定理想信念是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曾谆谆告诫全党:“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坚定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员要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作为毕生追求,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树立“四个意识”是全党在政治上的一项基本要求。树立政治意识,就要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树立大局意识,就是党员干部自觉站在党和国家的全局看问题、想问题、办事情,要自觉认识大局、服从大局、维护大局。树立核心意识,就是坚持党的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树立看齐意识,就是党员干部主动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加强道德修养。道德问题始终是党员干部做人为官的首要问题,是人生的必修课。作为党员,要做到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以道德赢得人心、赢得事业成就。作为领导干部,要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从而带动全党、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三是制度治党论。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提出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十八大以来,党内法规制度密集出台,全面发力,一系列具有基本性、关键性、标志性的法规制度相继问世,形成了前后衔接、上下配套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推动党员领导干部从“不能腐”到“不敢腐”“不想腐”的制度体系逐步形成。

编密扎紧制度“笼子”,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制度不在多,而在于精,在于管用。习近平说:“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首先要建好笼子。笼子太松,或者笼子很好但门没关住,进出自由,那是起不了什么作用的。”要把科学的制度设计、严格的制度执行、有力的检查惩处结合起来,构建严密的制度运行机制,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

形成科学有效的监督体系。首先,形成全方位监督,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增强监督合力。其次,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最后,落实好党内监督的主体责任。建立权力清单、实行权责对应,公权和私权分开,坚持有权就有责,滥权必追责,失职必问责。

用制度严管干部。权力在法治轨道上行使可以造福人民,在法律之外行使则会危害国家和人民。要严格执行管理干部各项规定,以严标准、严措施管理干部,引导广大干部树立法治意识、制度意识、纪律意识,形成尊崇制度、遵守制度、捍卫制度的良好氛围,让制度成为一种信仰。

四是人才兴党论。高素质干部队伍是党和人民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一系列选人用人的新理念,形成新时代独具中国特色的选人用人之道。

在人才选用上,习近平提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即选人用人要坚持宽广的视野,坚持着眼全局、放眼长远,通盘考虑选用各方面干部,做到整体结构优化、配备合理。人才政策要更加开放,要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

在选人用人标准上,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选拔人才要突出政治标准,突出理想信念的标准。要把坚持原则、敢于担当人才选拔出来。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要建立求真务实的干部选任机制,形成公道正派、选贤任能,知人善任、人尽其才的选人用人导向。

在干部的成长方面,一方面靠自身努力,干部要努力学习各方面知识,主动用理论武装自己的思想,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和道德修养。另一方面靠组织培养。组织培养既要抓好各级干部的培训,又要注重实践锻炼,注重在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的地方培养锻炼年轻干部。让干部在实践锻炼中砥砺品质、提高本领、增长才干。

通过一系列选人用人机制,把党内外、国内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五是廉政强党论。“贪似火,无制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必滔天。”十八大以来,廉政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反腐败斗争从取得了新进展,到取得明显成就;从正在形成压倒性态势,到已经形成压倒性的态势并巩固发展。

以“零容忍”的反腐理念,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腐败问题事关党和国家生死存亡,防止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腐化变质,就要强力反腐,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零容忍,就是“有案必查、有腐必惩,任何人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依纪依法严肃查处,绝不姑息,党内决不允许腐败分子有藏身之地。”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一方面,坚决查处大案要案,严查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维护党的纯洁性;另一方面,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严查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案件,切实以清廉的党风政风取信于民、造福于民。

充分利用好巡视这把“利剑”。十八大来,通过巡视,查处了一大批腐败官员,有力提振了全党全社会反腐信心。事实证明,巡视是反腐的一把“利剑”,巡视可以深入揭露存在的突出问题,形成震慑,推动改革、促进发展。为了完善巡视制度,2015年8月,中共中央印发了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提高了巡视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这是党内法规制度创新的重大成果。

抓好“关键少数”。习近平强调:“从严治党,关键是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从严管好各级领导干部。”领导干部是执政兴国的骨干部分和中坚力量。他们的清廉直接关系到党的肌体的健康、活力和生命。领导干部要以上率下,教育、引领、带动普通党员干部“最大多数”。习近平反复强调,党的高级干部首先要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唯一的追求,为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鞠躬尽瘁。其次,领导干部要带头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带头严格遵守党纪国法,严格按制度和程序办事,严管自己的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为全党树立爱党爱民、勤政敬业、廉洁奉公的榜样。

六是纪律管党论。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如果没有铁的纪律,就没有党的团结统一,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就会大大削弱,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就会大大削弱。

党纪党规的威力,在于执行力度“最严”。缺乏执行力度,再严格的纪律也是形同虚设;缺少贯彻实施,再完美的制度设计也只能束之高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规矩是起约束作用的,所以要紧一点”“我们不舒服一点、不自在一点,老百姓的舒适度就好一点、满意度就高一点,对我们的感觉就好一点。”

从严执纪重在落实责任。各级党组织都有管党治党责任,要细化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各级党委(党组)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各级纪委(纪检组)全面履行监督责任,做到党纪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纪律执行以党纪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纪律面前无特殊党员和领导干部,只要违反党的纪律,都必须受到应有的制裁。把从严执纪体现在每一次监督问责中,才能使各项纪律规矩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对于领导干部而言,要以身作则,从我做起、向我看齐,以实际行动维护党纪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从严执纪需要自律和他律结合起来。在他律方面,靠的是完善的法律制度。 在自律方面,党员干部首先要严格遵守党章。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全体党员要牢固树立党章意识,自觉用党章规范自己的言行。其次,党员干部要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政治纪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十九大报告指出,遵守纪律重点是“强化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带动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严起来”。通过纪律教育和纪律执行,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张静如.中国共产党历届代表大会:一大到十八大(中).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2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7]本书编写组.科学社会主义概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8]本书编写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

[9]本书编写组.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7

①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538

②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588

③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683

④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683

①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100

①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38

①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列宁全集.第2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343~344

②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列宁全集.第3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617

①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0

②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2

③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列宁全集.第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70~171

④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列宁文稿.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1978.94

①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科学社会主义.第2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562

①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20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13~14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27

①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