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宁夏公共文化发展形势与发展态势展望
鲁忠慧
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让人民群众享有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度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2020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斗争中,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持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通过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源源不断地向广大群众输送着多彩的文化活动,不断增强百姓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扎实有效地传播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2020年宁夏公共文化发展的基本形势
(一)宁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形势
一是着力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补短板、提效能。补齐公共文化设施短板。改造提升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示范点385个;宁夏美术馆正在加快建设中,2020年固原市“三馆”建成,开放运行,其他四市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基本健全;除沙坡头区外,其他21个县(市、区)全部建有图书馆、文化馆。有乡镇综合文化站193个,设置率100%,达标率93.7%;有村(社区)综合文化活动中心2608个,覆盖率达到93.3%。特别是2017—2018年,在中南部九县(区)建成711个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完成555个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功能提升,率先在全国实现了贫困地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全达标。二是着力于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把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对接群众文化需求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广泛开展文化进万家、送欢乐下基层等惠民演出活动,年均完成送戏下乡演出2000余场。围绕元旦、春节等节日,组织举办“新春乐·全区社火大赛”、“三下乡”集中服务等十大类300余项活动,惠及群众300多万人次。“欢乐宁夏”全区群众文艺会演、“清凉宁夏”广场文艺演出、中国西部民歌(花儿)歌会等形成特色和品牌,2020年第十七届中国西部民歌(花儿)歌会以“花儿漫塞上 聚力奔小康”为主题在银川举行。2020年7月开启“文化大篷车”下基层活动,分赴全区各县(市、区),完成演出任务100场。《花儿与号手》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宁夏演艺集团歌舞剧院交响组曲《黄河金岸》参加了由文旅部举办的黄河流域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展播活动。疫情时期继续坚持实施电影放映工程,惠及宁夏百姓。三是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自治区构建起与疫情防控常态化相适应的线上公共文化供给机制。开启送戏下乡文化惠民演出网络时代,通过线上、线下两种途径,不断开展送戏下乡惠民演出活动,用精神食粮陪伴和鼓励广大群众战胜疫情。为让人民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宁夏的文化大餐、欣赏到宁夏的旅游美景,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及时推出线上文化服务,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和VR技术等,整合推出了“文旅相伴·宅家无憾”H5线上专题。该专题包括了线上文化馆、线上图书馆、线上博物馆、线上大剧院和线上看景区5个板块,为人民群众输送丰富的文化大餐。四是着力于推动公共文化重点改革。银川、石嘴山、吴忠先后成功创建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固原市第四批示范区创建工作全面启动,示范区创建地市级覆盖率全国领先。加快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成图书馆分馆66个、文化馆分馆14个。贺兰县、西吉县、金凤区等县(区)大胆探索创新,形成了图文一体化推进、“六朵云”乡镇分馆、城市书房、馆外阅读联盟等做法经验,在全区示范推广。五是持续推进长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和西夏陵申遗工作。
(二)2020年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的基本形势
现阶段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共计2968项。市级项目名录337个,县(市、区)级项目名录533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2名,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49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个,2个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群培训基地2个,自治区级“非遗”保护传承基地98个。
一是政策制度逐步完善。启动了《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修订工作,制定了《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和制度性文件。建立起了区、市、县代表性项目与代表性传承人的名录,形成定期申报、督查、奖惩、退出机制和层级管理、职责明晰的传承与传播制度,实行名录项目有进有出动态化管理,促进传承人和保护单位传承传播活动规范化运行。二是以培训研修机制促提升。依托已经建立的区、市、县三级培训,同时结合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实施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途径,培育“非遗”传承的骨干人才队伍。三是不断创新保护、传承、利用的方式方法。“非遗”的保护传承现已经形成了从项目单体保护向“三位一体”(项目、传承人、文化空间)的保护转变,由行政部门的单一主体向主体多元化的转变,由单纯保护向有效利用转变的三个特点。如剪纸、固原砖雕(魏氏砖雕)、贺兰砚雕刻、隆德杨氏泥塑、麻编、二毛皮鞣制、刺绣等将保护传承和利用相结合,在“非遗”项目得以发展的同时,也开拓出了市场。四是活态传承绽放新姿。根据《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计划实施纲要》,以及实施“非遗”项目教育传承计划,推进“非遗”教材进课堂、传承人进校园等,将宁夏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素质教育,推动“非遗”传承从娃娃抓起,使“非遗”传承在校园落地落实。2020年宁夏命名了15个“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五是为了应对疫情,自治区提前发放了2020年度108万元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补助资金,以此激励“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创作抗疫文艺作品,鼓舞战胜疫情的士气。
二、宁夏公共文化发展态势展望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也是宁夏公共文化“十四五”时期的发展主题,围绕这个主题,推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以高质量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奋力建设好黄河文化传承彰显区,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就是“十四五”时期宁夏公共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努力实现的任务与目标。
(一)全方位、高质量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文化事业发展的主攻方向
一是完善、提升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依然是推动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任务。目前,宁夏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框架基本建成,但仍存在短板,需要不断完善。如沙坡头区和西吉县、海原县等6个县(区)的文化馆和盐池县等2个县(区)的图书馆需要新建或改建;川区964个村综合文化基础设施达标率较低,大部分没有文化活动室或乡村大舞台,缺乏文化、广电、体育活动器材;部分建成时间较长、设施陈旧老化的乡镇文化站需要进行维修改造;数字公共文化建设需要尽快推进,如县域公共数字文化综合服务平台的建立,贫困地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提档升级项目的实施,以及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库需要加快建设等。二是制度、机制的建设依然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主要途径。目前,宁夏公共文化场馆服务标准不完善,特别是乡镇、村两级公共文化设施建、管、用不协调,利用率和服务效能不高,需要持续提升。如县级公共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的推进和合作共建、结对帮扶、区域文化联动工作机制的建立,农民文化大院和民间文艺团队特色化发展的机制建设,以及乡镇文化站、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设施建设、管理使用、考核评价办法的建立等。三是提供多元化、针对性较强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依然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目前,宁夏已经形成了包括民俗、节庆、广场文化活动品牌(清凉宁夏)、丝绸之路·中国西部民歌(花儿)歌会、群众文艺汇演,以及“春雨工程”文化志愿者宁夏行等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体系,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可谓丰富多彩,但由于现阶段人民群众对文化产品供给需求逐渐出现多样性、多元化的特点,需要重点发展“点单式”的服务模式,提供更多的公共文化产品,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的多元化。四是艺术精品创作工程的实施,依然是引领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十四五”时期,宁夏需要围绕黄河文化,创作推出一批精品剧目、特色歌舞节目,讲好宁夏故事。以宁夏文化艺术节、宁夏精品演出季、宁夏中青年艺术人才技能比赛等展演活动,以及策划一批特色艺术交流项目,参与中国艺术节、欢乐春节、丝绸之路文化之旅等国家文化交流活动,传播好中华优秀文化。五是公共文化队伍建设依然是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层人才队伍一直是制约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发挥高效能的重要因素。推动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缓解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人才短缺问题,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需要持续解决的问题。目前,宁夏银川市的金凤区、西夏区,吴忠市利通区等地公共图书馆、文化馆还存在无单独机构编制,部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站长大多身兼数职,难以集中精力做好文化工作,存在乡镇专业文化人才欠缺等问题。在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方面,要给予倾斜政策,支持各地配齐县级“两馆”工作人员,并逐步提高专业技术人员比例,配齐乡镇(街道)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专职、兼职人员,重视培养乡土文化能人和民间文化传承人等。六是图书馆、博物馆积极探索产业融合发展可行性路径,公共文化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潮流和趋势,这也必将成为宁夏图书馆、博物馆及“非遗”等公共文化资源活起来、火起来的发展之路。
(二)实施系列建设工程,是宁夏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利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路径
一是实施梯级名录项目工程。推动国家级、省(区)级、市级和县级四级“非遗”代表作名录体系的逐级上升和分级建设。包括联合黄河流域其他省区,从现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中孵化培育一项“非遗”项目,推荐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包括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联合黄河流域其他省区,尝试培育建设黄河流域国家级“非遗”生态保护实验区。加强保护力度,推动各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的保护工作,培育其进入省(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依托学术机构或团体,加强“非遗”的地毯式普查,扩充本区域内县级基层“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数据库,最大范围将本区域的“非遗”纳入数据库中,进一步完善以市、县级名录为基础,省(区)级名录为主体,国家级名录为重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突破的梯级名录结构,由此改善宁夏“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年龄偏大(1/3超过60周岁),皮影、擀毡、草编等项目后继乏人的局面。
二是实施传承人群培育工程。建立在数量上逐级递增、阶梯式的四级代表性传承人名录体系,建立持续性的传承人生活保障制度,包括生活保障、医疗保障、风险预警保障、场所保障和经费保障,建立完善的传承人动态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传承人孵化系统,包括建立传承人候选储备人才库、建立次第升级制、建立有序增补制、建立传承人的多媒体推广与信息化应用机制;加强后辈的代际传承,要求代表性传承人带动后辈家庭或家族成员参与“非遗”展示、制作、展演等活动,强调在生活中的潜移默化,进行“非遗”的代际传递,带动后辈年轻人参与“非遗”的传习活动,开展针对乡土艺术人才“非遗”相关知识培训等,为“非遗”的传承储备后续力量,缓解代表性传承人匮乏的现状。
三是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推动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建设。推动各市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场馆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市域范围内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县级“非遗”项目为对象,建立起集保存保护、展示展演、培训指导、开发利用功能为一体、特色鲜明的地方综合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加大县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传承场所(基地)建设,鼓励支持多种形式的民办非物质传习传承场所(基地)建设,新增一批县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传承场所(基地),不断提高群众对非遗文化的认知水平和保护意识,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经济价值。
四是实施传统工艺振兴工程。结合传统工艺“非遗”项目分布,对接人文自然景观、相关场馆设施,培育建设“非遗”生态保护区,实现“环境—技艺—产业—人才—场地”多位一体的立体综合发展格局。完善项目核心技艺的资料保存与整理。支持有条件的项目,利用生产作坊、工厂等,建设集生产、展示、传习、体验、销售于一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体验中心。以此为点,点点链接,积极与黄河流域其他省区联动,以点带面,形成黄河流域展示传统工艺类“非遗”的立体网络,并与地方文化旅游发展相衔接。推动传统工艺创新与融合,吸引现代设计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进行融合创意设计,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衍生品研发与制作,打造独具地方特色的知名品牌。尝试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设计活化产品众筹平台,开展以高校对接、产品研发、市场营销为主的传统工艺工作站(试点)建设。
五是实施数字化建设工程。建设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中心。建立统一软件、统一目录、统一分类、统一格式、统一质量的数据工作标准,按照全面普查、广泛采集、确立重点、建档立卡、分类制作、图文并茂的工作要求,将黄河宁夏段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料完整录入,形成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于一体的,具有普查资源保存系统、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信息管理系统、保护载体管理系统、检索系统和信息安全系统等功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网络,建成资料充实、结构合理、操作简便、搜索便捷、运转高效的信息化平台。由此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信息的数字化、动态化管理。
六是实施融合发展工程。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推动“非遗”+旅游、“非遗”+科技、“非遗”+扶贫、“非遗”+产业、“非遗”+教育等的融合发展。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保存、展示、传播;将“非遗”与国家扶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以传统工艺为重点,依托各类“非遗”项目,支持国家级贫困县设立更多特色鲜明、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结合《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以生产性示范基地为依托,继续做强、做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培育一批市场知名度高、前景广阔的生产性“非遗”企业;进一步落实《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计划实施纲要》,支持具备条件的高校开设包括传统工艺在内的相关“非遗”专业和课程,培养传统工艺专业技术人才和理论研究人才,支持具备条件的职业院校加强传统工艺专业建设,培养具有较好文化艺术素质的“非遗”技术、技能人才等。
作者简介 鲁忠慧,宁夏社会科学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