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知识笔记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党的十八大
(1)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五位一体(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总布局,要求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注意与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区别)的宏伟目标,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同时,十八大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
(2)十八大报告提出两个同步,即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3)党的十八大提出从2010年到2020年要实现两个倍增计划
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倍增。
红领巾提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的不仅是小康,而且更重要、更难做到的是全面。“全面”具体指覆盖的领域要全面、覆盖的区域要全面、覆盖的人口要全面。其中最难实现的就是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区域性整体贫困。
(4)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
2.十八届三中全会
(1)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红领巾提示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体工程是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3)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
同时,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2013年11月正式成立。
(4)会议首次定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3.十八届四中全会
(1)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保证。
红领巾提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和谐。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并提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
(5)必须健全以公平为核心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
(6)必须更好地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7)法律的生命力和法律的权威在于实施。
(8)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
(9)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
4.十八届五中全会
(1)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
(2)会议指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3)提出五大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其中,创新是第一动力;协调是内在要求;绿色是必要条件;开放是必由之路,共享是本质要求。
(4)实现“两个一百年”,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5)十三五时期,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年均经济增长6.5%。
(6)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7)坚持共享发展,要按照人人参与、人人享有、人人尽力的要求,突出重点。
5.十八届六中全会
(1)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和《关于召开党的十九届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
(2)党内监督的重点是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
(3)十八届六中全会的主题:全面从严治党。
两个板块: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
红领巾提示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江苏调研时首次将“从严治党”提升到“全面从严”的高度。
(4)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5)在全党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局面。
(6)必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干部选拔标准。
(7)加强和规范党内生活,必须以党章为根本遵循。
(8)党的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和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全面领导党内监督工作。
6. 十九届二中全会的主题是研究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
7. 十九届三中全会的主题: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
8. 四个全面
(1)全面深化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主题)
(2)全面依法治国;(十八届四中全会主题)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八届五中全会主题,会议制定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
(4)全面从严治党。(十八届六中全会主题)
红领巾提示
四个全面的辩证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三大战略举措。
9.“两个一百年”和“中国梦”
(1)两个一百年
十八大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中国梦
2012年11月29日,在国家博物馆,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习近平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①具体表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②实现途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③实施手段: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
红领巾提示
三个具体表现可以作为选项的ABC项,再给个干扰项出多选题。
10. 三严三实
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11. 两学一做:学习共产党党章党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做合格党员。其中,“讲道德,有品行”是做合格党员的重要标准之一。
12.中国区域经济布局
(1)四大板块:东部率先、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
(2)四大战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首要任务是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问题。
一带一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① 2013年9月7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作演讲,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②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演讲时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③一带一路秉承共商、共享、共建的原则;
④丝路精神: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
⑤一带一路三大共同体:利益共同体是基调、责任共同体是担当,命运共同体是升华。
13.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14.三个平等: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
15.四大考验: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
16.四大危险: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
17.三个清单: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
18.中国梦的三个必须
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19.两个不能否定
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
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
20.“三个独特”: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
21.四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
22.四个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23.反腐三清: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24.四种监督: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和舆论监督。
25.三会一课:“三会”是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一课”是按时上好党课。
26.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
27.习主席:解放思想的过程就是统一思想的过程,解放思想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地统一思想。
28.习主席:坚持党性,核心就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
29.习主席: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精神上的钙。
30.习主席:我们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传统文化。
31.强调法治化反腐,就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腐,最重要的就是强调规则至上。
32.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33.新型农工、城乡关系: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化。
34.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城乡一体化。
35.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深化改革。
36.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出的新目标新概念:建设美丽中国。
37.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力。
38.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要成为大多数;对严重违纪的重处分、作出重大职务调整的应当是少数;而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只能是极少数。
39.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
40.党的十九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
二、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第一阶段:萌芽时期(1921年7月~1927年7月)
毛泽东思想萌芽的标志:新民主主义基本思想的提出;
萌芽时期的代表作有:《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
2.第二阶段:基本形成时期(1927年7月至1935年1月)
(1)八七会议:1927年在汉口举行,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坚决纠正了陈独秀“右”倾错误,确定以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为方针,毛泽东在此次会议上提出了著名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口号。
(2)三湾改编:决定把党的支部建立在连上,这是中国共产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实践,提出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3)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标志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是毛泽东写给林彪的一封信,当时在信中批判一些同志对时局的悲观情绪)。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毛泽东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
(4)遵义会议:1935年1月召开,遵义会议是党第一次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会议纠正了军事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注意与“八七会议”右倾错误的区别),决定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三人军事指挥小组,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极其危险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党从幼年走向成熟。
(5)毛泽东思想基本形成时期代表作
①《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提出了工农割据的思想,而且明确提出了在党的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建设红色政权。
②《反对本本主义》:鲜明地表达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这也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方面)的根本观点。在这篇文章中,他还第一次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论断。
③《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个上面已经说了。毛泽东思想基本形成时期的三部著作要记住,三部著作名称再给一个干扰项,就是多选题的典型考法。要着重记忆三部著作分别提出的观点。
(6)在基本形成时期,毛泽东系统回答了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的问题,阐明了武装斗争、建立革命政权和土地革命三位一体的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3.第三阶段:成熟时期(1935年1月~1945年8月)
(1)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2)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科学体系完整形成。
红领巾提示
毛泽东思想的萌芽时期、基本形成时期和成熟时期的标志如下:
1.毛泽东思想萌芽的标志:新民主主义基本思想的提出;
2.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标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3.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科学体系完整形成。
(3)第一次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的是王稼祥,他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中提出了毛泽东思想。
4.第四阶段:继续发展时期(1945年9月~1976年)
代表作:
(1)《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2)《论人民民主专政》
(3)《论十大关系》
(4)《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5.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
(1)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2)是被实践证明了的中国革命和建设(注意没有“改革”)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3)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红领巾提示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飞跃,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二次飞跃注意不是邓小平理论,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
(1)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近代中国社会的矛盾主要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这是最主要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当时,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另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2.无产阶级具有三个特殊优点(这是毛泽东提出来的)
(1)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具有革命的彻底性;
(2)分布集中(注意不是人数多),大多在沿海城市和厂矿企业,便于形成一支重要力量;
(3)与农民有着天然联系,便于形成联盟。
3.新民主主义的总路线:1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这三个也是革命的对象)的革命。
红领巾提示
总路线的核心是无产阶级的领导。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人民大众,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5.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纲领
(1)政治: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2)经济: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红领巾提示
其中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双重性质。
(3)文化: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4)军事: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红领巾提示
之所以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主要是由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和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决定的。
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这是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提出的。
(1)统一战线:两个联盟,一个是劳动者的联盟,一个是劳动者与非劳动者的联盟;
(2)武装斗争:这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
(3)党的建设:包括四个方面,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其中,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另一个说法是思想建设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基础),是毛泽东思想关于党建的最核心的内容和最重要的特点。
红领巾提示
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
民主集中制的基本要求是: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其中,全党服从中央是党的民主集中制的核心。
7.延安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反对主观主义整顿学风(核心);反对宗派主义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整顿文风。其中,主观主义主要是指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延安整风运动的主要方针和宗旨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红领巾提示
这里可以和党的三大作风(1945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大《论联合政府》报告中提出的)联合记忆。
党的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三大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主要标志,而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
四、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理论
1.新中国建立以来经历了改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形态,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形态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两次历史性转变。
2.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化三改。
一化是“工业化”, “三改”是指“三大改造”: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
红领巾提示
“一化三改”也叫“一体两翼”,一体是工业化,两翼是三大改造。
(1)农业
①方针: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
②步骤:互助组→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完全社会主义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2)手工业
①方针:积极引导,稳步推进;
②步骤:供销合作小组→供销合作社→生产合作社。
(3)资本主义工商业(基本方针是和平改造)
①官僚资本:无偿没收;
②民族资本:主要手段是和平赎买,这一时期国家的态度是利用、限制和改造。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注意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从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底,是我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时期。这个过渡时期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
1949年~1953年,主要矛盾是中国人民同国民党残余势力、地主阶级、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1953年~1956年,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确立,中国已经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红领巾提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20世纪中国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辛亥革命。
4.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方面,毛泽东提出,在政治上提出“团结—批评—团结”;经济上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在科学文化上的方针政策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对待历史和文化传统上采取“古为今用”,对待外国文化采取“洋为中用”。
五、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1.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这里要和新民主主义三大法宝对比起来记忆,新民主主义的三大法宝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
2.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1)基本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2)地位作用:毛泽东思想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党的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
红领巾提示
这里还有几个精髓一起记一下,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马哲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观的精髓(理论品质)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3.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红领巾提示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组织路线和政治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
4. 独立自主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党与党之间问题的基本原则,也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5.有两个会议需要重点记忆:中共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科学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会议指出,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体系范围。
六、邓小平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红领巾提示
可以理解为中国政治理论就两个,一个是毛泽东思想,因为他是开国领袖,所以单独形成一个政治理论;由邓小平同志开始,到江泽民总书记、胡锦涛总书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都称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邓小平理论
(1)邓小平理论形成条件
①理论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红领巾提示
“三个代表”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②历史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
③现实依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④时代背景:当代国际局势的新发展,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2)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准备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二大前夕;
初步形成阶段:十二大到十三大;
丰富发展阶段:十三大到十四大。
(3)党的十二大制定了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纲领,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展开。
在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首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
(4)党的十三大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进一步解决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目标、步骤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同时,党的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一步目标,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目标,1991年到二十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目标,到二十一世纪中叶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5)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2.邓小平南方谈话
(1)改革是解放生产力,坚持党的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
(2)不要纠缠于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改革也是发展生产力;
(3)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红领巾提示
“三个有利于”是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
(4)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5)发展才是硬道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注意这不是邓小平同志首次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一次提出是1988年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时,南方谈话是1992年)
(6)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7)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进行了全面的理论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8)坚持社会主义信念。
红领巾提示
要牢记哪些是在南方谈话里提出来的,类似“下列哪些理论是南方谈话时提出来的”的题考过不止一次。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意义
(1)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
(2)三个代表: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3)科学发展观: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
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
4.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
(1)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也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最根本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标)。
(2)社会主义根本原则:一个是公有制占主体,一个是共同富裕。
(3)邓小平思想理论的精髓和活的灵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4)邓小平把“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联系起来表述,更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开放性,体现了它的实践性、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两层含义
a.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b.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必须从这个国情出发,而不能跨越这个阶段。
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里要与十九大提出的主要矛盾区分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是指从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一百年的时间。
④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基本路线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红领巾提示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007年,中共十七大对目标进行了补充,增加了“和谐”二字。
2017年十九大对目标又进行了扩充,增加了“美丽”二字。
所以现在的奋斗目标就是“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富强:主要是经济领域的目标和要求;
民主:主要是政治领域的目标和要求;
文明:主要是思想文化领域的目标和要求;
和谐:主要是社会领域的目标和要求;
美丽:主要是生态文明领域的目标和要求。
这就是“五位一体”总布局: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
基本纲领:
a.经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政治:坚持和完善人大制度、人民民主专政;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党的十五大提出来的,1999年纳入了宪法修正案);
c.文化: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四有新人)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首先,这个模块考的不是太多,可以作为一个次重点。
2.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是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3.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红领巾提示
关于先进性,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阶级性和先进性都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性质,而先进性是最根本的。
关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辩证统一关系
发展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5.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这里的“与时俱进”是指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和富于创造性。
6.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
八、科学发展观
1.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主要内容是五个统筹。
红领巾提示
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和对外发展。
2. 2007年,党的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3.和谐社会
(1)首先,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注意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区别,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一个是本质,一个是本质属性)
(2)和谐社会的主要内涵: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红领巾提示
可以巧记为民工有活定和谐,每个关键字都已标红了。
另外需要注意,是民主“法治”,不是“法制”。
4.社会主义新农村
(1)基本内涵: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可以巧记为生生乡村管)。其中,生产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重要的前提基础和中心环节。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人民。(注意不是农民)
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灵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主题;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精髓;
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是基础。
2.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
红领巾提示
与核心价值体系对比记忆一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共24个字:
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十、中共党史
1.历次全会
(1) 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会议成立了党的中央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任书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得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2)1922年,中共二大在上海召开。会议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并制定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①最低纲领: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②最高纲领:实现共产主义。
同时,大会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章程》,这是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的第一个章程;第一次喊出了“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会议决定成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
(3)1923年,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主要讨论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问题。大会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时保持共产党在组织上、政治上的独立性。
(4)1925年,中共四大在上海召开,党的四大最重要的贡献是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
(5)1927年,中共五大在武汉召开,第一次选举产生了中央监察委员会。
(6)1928年,中共六大在苏联莫斯科近郊举行,这也是唯一在国外举行的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
(7)1938年,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召开,毛泽东在《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
(8)1945年,中共七大在延安举行。毛泽东做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大会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全党指导思想,最终确定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这也标志着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第一次历史性的飞跃。
大会系统阐明了中国革命的三项基本经验——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和党的建设;党的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9)1949年3月在河北省西柏坡召开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加强执政党建设:
①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②提出了两个务必;
(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③指出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
(10)1956年,党的八大召开,明确了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由阶级矛盾过渡到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同时,会议明确要求,要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
八大提出的我国经济建设方针是既反保守又反冒进;
董必武在中共八大上指出,加强人民民主法治的中心环节是依法办事;
陈云在会议上提出改善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的思想是“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11)1961年,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红领巾提示
注意与1979年中央提出的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区别开来,1979年的八字方针是调整、改革、整顿、提高。
(12)1978年,《光明日报》刊登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引发了一场全国性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做了思想理论上的准备。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邓小平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报告,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作出了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决策,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红领巾提示
邓小平同志所作的报告可以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13)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举行。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对建国以来党的重大历史问题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毛泽东的功过是非和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和指导意义作出了总结和评价。至此,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完成了拨乱反正的任务。
(14)在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首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5)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①日出东方——中共一大的召开;
②星火燎原——井冈山革命;
③力挽狂澜——遵义会议;
④灯塔指引——中共七大;
⑤进京赶考——七届二中全会;
⑥艰辛探索——中共八大;
⑦继往开来——中共十二大。
(16)中共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形成。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也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基本路线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其中,四项基本原则指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
红领巾提示
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就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其中,两个基本点中,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17)中共十四大:确定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8)中共十五大:邓小平理论被写入党章,把依法治国确定为治国的基本方略。
(19)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不是全面建成)的奋斗目标。
十六大报告指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这是中国共产党对建党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另外,十六大报告强调,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始终是我国先进生产力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
2.重要事件
(1) 1927年,南昌起义爆发。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八一建军节就与此事件有关。
红领巾提示
1. 2017年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的时候,我国在朱日和训练基地举行阅兵式,这是我军首次以庆祝建军节为主题举行的阅兵。
2.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政治工作是人民军队的生命线。
(2)1927年,八七会议在湖北汉口秘密召开,会议坚决纠正了陈独秀“右”倾错误,确定以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为方针,毛泽东在此次会议上提出了著名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口号。
(3)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率部到反动统治势力薄弱的井冈山地区(井冈山是我党开辟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创建革命根据地,将武装斗争的重心转向农村。
(4)1927年,毛泽东领导了举世闻名的“三湾改编”。决定把党的支部建立在连上,这是中国共产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实践,标志着毛泽东建设人民军队思想开始形成。
(5)1929年召开的古田会议:重申了党对红军的绝对领导。毛泽东起草的《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的报告》是人民军队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解决了如何把一支以农民为主的军队建设成为中共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会议确立了从思想上建党和从政治上建军的原则。
(6)1933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被迫转移,开始长征。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到达陕甘苏区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同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结束。
(7)1935年,中国共产党召开遵义会议。会议纠正了军事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注意与“八七会议”右倾错误的区别),决定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三人军事指挥小组,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是党第一次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在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党从幼年走向成熟。
(8)1935年12月9日,共产党领导学生举行了“反对华北自治”的游行,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史称“一二九运动”。
(9)1936年,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直接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
(10) 瓦窑堡会议:于1935年12月在陕北子长县瓦窑堡召开,会上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1)洛川会议:于1937年8月在陕北洛川县冯家村召开,会上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决定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把过去的正规军和运动战变为分散使用的游击军和游击战。
(12)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士参与抗战,在抗日根据地建立了一种崭新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三三制”。
三三制具体指代表工人阶级和贫农的共产党员、代表和联系广大小资产阶级的非党左派进步分子和代表中等资产阶级、开明绅士的中间分子各占三分之一。中国共产党争取中间势力,就是争取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中间势力不包括小资产阶级。
(13)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14)1948解放战争后期,中国解放军先后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按战役的时间顺序排列)三大战役,奠定了解放战争胜利的基础。
(15)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国民党22年反动统治覆灭。(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这段毛泽东所作诗词标题就是《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6)1956年,毛泽东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报告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报告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思想是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路。
《论十大关系》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比较系统地探索中国自己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
(17)1964年,我国第一枚原子弹爆炸成功,使中国成为了第五个拥有原子弹的国家。
(18)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19)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标志是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20)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论述的第一大关系,即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易错项:工业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十一、政治知识扩充版笔记
1. 毛泽东思想
(1)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条件
①时代条件:十月革命开辟的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
②社会条件: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
③阶级条件: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④理论基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⑤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实践。
(2)毛泽东思想著作补充
①系统阐述中国共产党人的正确思想路线、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的著作是《实践论》《矛盾论》;
②创立了独具特色的军事理论的著作《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战争和战略问题》;
③系统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理论著作是《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
④形成了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的理论著作是《大量吸收知识分子》《新民主主义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⑤形成独具特色建党思想的理论著作:《共产党人发刊词》《改造我们的学习》(《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对“实事求是”做了科学的解释,明确界定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整顿党的作风》《反对自由主义》。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分新旧两个不同范畴民主革命的根本标志)
(4)新民主主义革命最根本的目的是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5)社会主义建设中正确处理两种不同性质矛盾
①社会主义社会存在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②敌我矛盾用专政的、强制的方法解决;
人民内部的矛盾用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法解决。
③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各项具体方针
a.政治上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
b.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里提出的这一方针);
c.科学文化上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d.经济上实行对全国城乡各阶层统筹兼顾、适当安排(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提出来的),兼顾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方针。
(6)新民主主义革命统一战线问题
①1924年国民党一大—1927年蒋介石建立独裁专制政权:国民革命统一战线;
②1927年—1937年(蒋介石建立独裁专制政权到抗日战争爆发):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③1937年—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④1945年—1949年(解放战争):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7)党中央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有两次概括:一次集中体现在1945年中共七大通过的党章和刘少奇《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另一次集中体现在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
(8)毛泽东根据中国社会的性质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认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②社会主义革命,使中国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9)毛泽东指出,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小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动力,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者。
红领巾提示
之所以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因为中国社会的性质决定的,中国的民主革命实质上是农民土地革命。相似的一个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斗争,就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10) 是否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是新旧民主主义文化相区别的标志。
(11)区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
(1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毛泽东确立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三大外交方针,提出在平等互利和互相尊重主权、领土完整的基础上,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2.邓小平理论
(1) 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改革开放是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红领巾提示
中国的“两次革命”。
第一次革命是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社会主义新中国;第二次革命是通过改革开放把一个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中国变成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中国。
(3)发展、改革和稳定的关系
①发展是改革的目的;②改革是发展的动力;③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
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是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4)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对外开放最重要的依据是邓小平关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和“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两个重要观点。实行对外开放要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立足点,这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和重要原则。
(5)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红领巾提示
要注意与十九大报告中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外交布局区分开来记忆。
(6)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主要体现在
①坚持把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②真正的不结盟;
③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7)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8)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9)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红领巾提示
这是周恩来总理在1953年同印度政府代表团谈话时提出的,其中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另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是国家主权平等。
(10)“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同志最初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的创造性构想,但是先在香港和澳门得以成功实践。
红领巾提示
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一个中国”。
3.科学发展观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科学发展观的现实依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
(2)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方法论。
(3)核心价值体系中精髓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五千年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贡献
①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②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
③开辟了治国理政的新境界;④开辟了管党治党的新境界。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地位
①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特色
①坚守真理、传承文明的继承性;②与时俱进、引领未来的创新性;
③不忘初心、践行宗旨的人民性;④实事求是、把握规律的科学性。
(5)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6)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鲜明主题,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