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开放全景录·宁夏卷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基本经验

(一)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深化对区情的认识

深化对全区自然环境禀赋的认识,是搞好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改革开放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不断深化对区情的认识,逐步形成了一系列关于宁夏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与思路,“抓生态就是抓发展”“让优美的生态环境成为宁夏最大优势”以及“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等成为全社会共识。在不断深化对区情认识的基础上,宁夏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政策,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环境与资源保护,逐步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宁夏实际和特点的发展路子,形成了山、川、沙三大板块的治理格局和坚持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各有侧重的治理思路,逐步确立了全区生态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主攻方向。

(二)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以人为本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改革开放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坚持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与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结合起来,把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结合起来,大力改善生态环境,大力实施生态移民,控制和治理环境污染,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加快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努力形成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实现了人与环境良性互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三)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和科学确立生态立区战略,坚持不懈地推进发展方式转变

转变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在不断总结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人类、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等社会共识,环保优先、生态立区逐渐成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总战略和总要求,实施林业重点工程和生态治理修复工程,推进重点流域、湖泊、绿洲水污染防治,加大沙漠治理力度,加强自然保护区、绿洲外围防护林、湿地建设;实施目标责任制,严格控制总量排放,加强工业园区、工业集中区污染治理。实践证明,转变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治本之策。

(四)要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

改革创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不竭动力。改革开放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坚持深化改革,破除不合理的体制机制,探索建立了一系列生态建设和保护的体制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坚持推进林权制度改革、水权制度等改革,逐步确立“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建立生态破坏限期恢复治理制度,破解了生态建设中的诸多难题。同时,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探索建立了政府统一领导、财政归口管理、行业专家支持、社会群众参与、自我约束严格、报账支付简洁、检查监测有力的项目管理模式,得到了财政部、日本国际协力银行的高度评价,被称为“宁夏模式”。

(五)要坚持以重点工程为抓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上台阶

以重点工程为抓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改革开放以来,宁夏党委、政府抢抓国家实施“三西”农业建设、西部大开发等历史机遇,坚持走以大工程带动大发展的路子,加快实施了三北防护林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六个百万亩”、黄河金岸等国家和自治区重点生态工程,以改革促发展,以项目兴产业,提升了林业产业化水平,有效遏制了宁夏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建设了国家西部生态屏障,实现了资源增长、林业增效、生态良好,为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生态保障。

(六)要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不断凝聚生态文明建设的合力

政府主导和全社会广泛参与、开展国际合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懈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宁夏坚持政府主导,把生态保护与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安排、统一部署;合理调整产业结构,规划生态产业,着力发展宁夏特色的优势产业。同时,在实践中,还形成了政府、企业、群众参与生态建设的机制,有效地调动了全社会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大力开展国际合作也是一条重要经验。多年来,在重点风沙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过程中,广泛开展国际合作项目,加强了与联合国以及日本等国家的合作,不仅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也促进了宁夏的对外开放。

党的十九大对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要求、新目标和新部署,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等新论断,并把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目标,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宁夏在实施生态立区战略上,更加注重解决深层次的根源问题,更加注重采取针对性强的政策和措施。具体来讲,有4个方面:

一是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引导各级干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解决思想认识这个“总开关”问题。要教育干部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正确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是坚定不移地推进绿色转型,抓住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这个“牛鼻子”,加快经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要加快推进沿黄生态经济带建设,严格限制高污染、高耗水、高耗能产业,培育壮大节能环保等产业,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现代生态经济体系,实现绿色发展、产城融合、人水和谐。

三是着力构筑西北生态安全屏障,把山水田林湖草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统筹实施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要开展黄河母亲河保护,贺兰山、六盘山、罗山生态屏障建设,河湖全域化、系统化、综合化治理,荒山荒漠、平原绿洲、城乡通道造林绿化等五大行动,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净土行动,全面提升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

四是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通过改革完善相关制度机制,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轨道。要严格落实空间规划,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积极推进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改革,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推进生态保护红线、大气、水、土壤等环境保护地方立法,建立生态立区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