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网络表情符号建构的狂欢“广场”
表情符号是在后现代网络语境中出现的颠覆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呈现出全民狂欢的特点。狂欢理论是苏联学者巴赫金的核心理论,由此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研究视角。狂欢节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晚期,各大城市(如罗马、威尼斯、巴黎等)每年合计起来有大约三个月的时间过着狂欢节的生活。在这期间,人们放弃那种教规常规下的严肃生活,打破严格的等级秩序,同一切人随意不拘的交往。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一书中首次提出“狂欢理论”的概念,阐述了狂欢精神的内涵与本质。20 世纪 80 年代,巴赫金的相关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版本,特别是随着大众文化的普及,狂欢理论也逐渐被人们用于解释各种文化现象。
在中世纪,等级森严的社会秩序以及禁锢的宗教思想,让人们的日常现实生活弥漫着紧张、恐惧的氛围。在这种精神压迫之下,人们迫切需要情感宣泄的出口。狂欢 “是脱离了常轨的生活,在某种程度上是‘翻了个的生活’,是‘反面的生活’”。[10]巴赫金认为,狂欢节是整个世界的一种特殊状态,强调以非官方、非教会、非国家的形式看待世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成了一种特殊的双重世界关系。[11]第一世界是严肃的、等级森严的秩序世界,统治阶级拥有无限的权力,平民大众则对权威和权力屈从与恐惧。而第二世界则是狂欢广场式生活,是平民大众的世界,打破了阶级、财产、门第、职位、等级、年龄、身份、性别的区分与界限,“国王”也被打翻在地,小丑加冕成“王”。在节日中,产生了新型的、纯粹的人类关系,暂时不再相互疏远,人回归到了自身,并在人们之中感觉到自己是人。
在巴赫金看来,狂欢具有四个范畴的内涵:第一,不同等级和阶层的人们,在广场上可以打破等级的壁垒发生亲昵的接触,营造平等自由的氛围;第二,用插科打诨的方式来挑战官方等级权威; 第三,在等级社会中相互抵触和矛盾的东西又重新结合起来,如“神圣同粗鄙、崇高同卑下、伟大同渺小、聪明同愚蠢”[12];第四,用不雅的语言对神圣的形象进行反讽。
狂欢理论自问世以来就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其中蕴含着不畏权威和自由平等的精神。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交媒体的流行,网络空间的去中心化与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具有相似的文化内核。网络传播的自由开放性和交互主体性、虚拟性都契合了狂欢节的全民性、仪式性和平等、对话精神的特点,构成了人们的第二种生活,人们无须屈服于所谓的社会主流观念,完全可以捍卫自己的立场,发表自己的言论和意见。[13]网络表情符号制作简单、表现形式多样的属性使“狂欢”成为可能。制作者对视频、动画、写真进行解构和再创造,颠覆了图片的原意,并附加了后现代意义,使人们更体验到了“是狂欢狂喜的,同时也是冷嘲热讽的,它既肯定又否定,既埋葬又再生”[14]的与狂欢节类似的诙谐感。在人类历史上从来都处于边缘地位的狂欢文化,在网络空间中却风起云涌,大有反客为主、一呼百应的气派。[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