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广东简称粤,地处南海之滨,《广东省商务概览》和《广东省情库》等网站都有如下介绍,广东“东邻福建,北接江西、湖南,西连广西,毗邻港澳,西南与海南省隔海相望,是华南地区、东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1],素有祖国“南大门”之称。一般而言,若要了解一个地方的人文历史与宗教传统,首先就必须了解其所处的地理位置与环境。广东陆地面积约17.98万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总长约3368.1公里,优良港湾众多,海运发达。沿海大小岛屿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约759个,海区面积40多万平方公里。[2]广东的海洋资源在国内可以说是名列前茅,种类丰富,以热带暖水性海洋生物为主。此外,广东境内丘陵众多,其面积就大约占去了广东全省面积的三分之二,人们常把广东丘陵与广西丘陵并称为两广丘陵。广东省内有享誉全国的罗浮、西樵、鼎湖及丹霞四大名山,南部沿海地带有珠江三角洲和韩江三角洲等平原地区,粤北为南岭,珠江水系三源即西江、北江及东江,以西江为主,因而珠江三角洲内河网稠密,自古河运就相当发达。
广东的自然地理环境较为优越,地处亚热带,可谓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中国水资源、光资源与热能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四季常青,土地复种指数高。加之地势北高南低,海陆兼备,比较适合多元化经营。全广东又地处低纬度地区,最北端为北纬25°31′。“北回归线横贯省境大陆,大致是南澳岛—从化—封开一线。如此的地理位置,使广东全年太阳高度角大,所得的太阳辐射多,热量充足,是中国太阳能蕴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万物生长靠太阳,因而广东是全国植物生长量最大的地区之一。”[3]
《吕氏春秋》称广东地区为“百越之地”,《史记》称“南越”,《汉书》称“南粤”。古音中的“越”与“粤”相通,简称“粤”,泛指岭南一带的地方。据考古成果发现,今广东韶关一带曾出现距今约12.9万年的马坝人及生活遗址。早在中国历史早期的商朝与西周时代,此地先民便与中原地区的商王朝、周王朝有一定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文化联系。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岭南与吴国、越国和楚国等国关系逐渐密切,交往也逐渐频繁。《国语·楚语上》有“抚征南海”的记载,由此可见,当时岭南曾与楚国有军事、政治方面的联系。公元前214年,秦朝发兵打到岭南,结束了广东境内各土邦各自为政、一盘散沙的自治状态,并开始设置郡县。唐朝开元年间,即公元741年时,唐王朝在此设岭南东道,宋代时广东大部分属于广南东路,即“广东”一名的由来。元代时广东又分属两个省,即江苏西行省和湖广行省,公元1376年(明朝洪武九年)时,明朝中央政府将“省”改称布政司,并设广东布政司,清代时又改称广东省[4],沿用至今。
广东北倚南岭(“南岭又称五岭,横亘粤北和湘、赣之间以及广西东北部,岭南指的就是南岭以南的区域”[5]),南临浩瀚的南海,因此也是一个相对开放的比较独立的地理单元,有中国的南大门之称。而且广东“面向东南亚,恰处太平洋、印度洋及大西洋这三大洋航运的枢纽位置上,是中国的海上交通要冲、沟通海外的通道和主要对外通商口岸之一。历史上,广东是中原人士南下出海的必经之地,被誉为海上的‘丝绸之路’”[6]。“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信仰一方神,一方神护佑一方人”,这种既相对独立又相对开放的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使得广东的民间信仰既自成体系,又接受了从中原和海外而来的许多影响,同时将这种影响辐射到或影响到中国港澳与东南亚一带。
值得注意的是,广东境内由于自然及历史的种种因素,历来又被分成几个独立的区域,即人们常说的三大民系[7]:即广府、客家与潮汕。另外,以高州、茂名、湛江一带为中心的粤西地区,既受上述广府民系文化与客家民系文化的影响,也受黎语民系文化的影响,还受到当地古代俚族、僚族等许多土著文化的遗存影响,因此,也独具特征。
笔者在此需说明两点。一是广府、客家与潮汕民系均主要是北方汉人在不同时期迁移到广东的不同地方后,适应当地的自然生存环境和人文环境,并在南迁的汉文化与当地土著文化的融合与交流中渐渐形成的。不同民系的民间信仰文化均有着不同的面貌和特征,因此在对广东的民间信仰文化进行探讨时,研究者既要注意到不同民系、不同区域的民间信仰文化的共性,又尤其要注意到不同民系、不同区域的民间信仰文化的鲜明个性特征。这很好理解,因为如果说岭南文化是一个整体的话,在这个整体中也长期共存着各具独特个性和鲜明特色的亚文化,所以才有广府文化、客家文化和潮汕文化之分别,形成长期三足鼎立的民系文化组合。
二是笔者在这部著作中将广东的民间信仰文化分成了四部分,即广府民间信仰文化、客家民间信仰文化、潮汕民间信仰文化和粤西民间信仰文化,但要特别加以说明的是,这种划分只是权宜之计,只是为了研究的方便而已。这是因为:无论在上述的任何一个地方,行政区划从历史到今天都处在变动之中,每一地包括民间信仰在内的文化元素都是错综复杂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
举例而言,如与潮汕地区西面接壤、今天属于汕尾市的海丰和陆丰两地,历史上长期为惠州府(大部为客家人所在地)所统辖,“然而,惠州府所属各县大部分位于东江流域,只有此两县被南北向的莲花山脉分切出,与潮汕地区同属岭东的地理区域,关系密切。在语言、习俗上与潮汕地区有许多相同或接近之处……因此,汕尾市属于以使用潮汕方言为主的地区,也属于潮汕文化的区域范围,只不过更多时间被边缘化而鲜为人所提及”[8]。又如,现在已划归广州的增城区,以现在的眼光看,其属于珠江三角洲的区域,按理说应属广府民系。但若以历史的眼光来看,直至唐朝,当时的广州城很小,广府文化的影响与辐射也比较有限,此地在交通不方便的古代主要受到客家文化传统的影响,所以现在的增城既有来自客家民系的民间信仰与神祇,也有来自广府民系的民间信仰与神祇。这种现象可以说在广东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存在。
此外,即使在同一个地方,其核心地区与边远地区之间的文化传统都会发生渐变,显然边远地区的文化传统更易受到离其更近的其他文化传统的影响。因此,人们切不可以静止和僵化的眼光来看待和理解广东各地如此复杂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间信仰。正因为岭南或广东民间信仰文化难以一“粤”字而统领之,而笔者勉为其难的“分民系和分块”研究的最大好处,是能够较为清晰地呈现出广东不同民系和地方最主要的民间信仰文化的大致情形和样貌。
[1]参见《广东省商务概览》,http://xxhs.mofcom.gov.cn。
[2]参见《广东省商务概览》,http://xxhs.mofcom.gov.cn。
[3]参见《广东省情库:地理位置》,http://www.gd-info.gov.cn/shtml/guangdong/gd-gl/dlgk/2011/08/29/48316.shtml。
[4]参见《广东省情》,http://wenku.baidu.com。
[5]陈泽泓:《广府文化》,广东人民出版社,2012,第23页。
[6]参见《广东省情库:地理位置》,http://www.gd-info.gov.cn/shtml/guangdong/gd-gl/dlgk/2011/08/29/48316.shtml。
[7]依照通常的说法,所谓民系,亦即民族内部的分支,在人类学上又称为族群,民系形成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即共同的语言、风俗文化以及建立在文化相互认同基础上的共同心态意识。而方言的不同是广府、客家、潮汕三大族群最大的差别。广府人使用以广州方言为标准音的粤方言,客家人使用以梅县方言为标准音的客家话,潮汕人的方言则是闽南话的一个支系,简称“潮语”,潮汕人的方言原来以潮州方言为标准音,20世纪60年代以后改为以汕头方言为标准音。
[8]陈泽泓:《潮汕文化概说·引言》,广东人民出版社,2013,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