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革命老区:经济洼地中的精神高地
1930年至193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第八军、第三军、中央红军及红二、红六军团在贵州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足迹遍及贵州68个县(市、区),先后创建了滇黔桂边区革命根据地、黔东革命根据地、黔北革命根据地和黔西北革命根据地。其中,黔东革命根据地是长征前全国仅存的8块根据地之一,黔北、黔西北革命根据地是红军长征在贵州期间创建的,这些根据地为夺取长征胜利、实现中国革命伟大转折做出了重大贡献。
截至2014年,被贵州省委、省政府认定的革命老区县(市、区)有41个,占全省县级行政区划的46%,分布在除贵阳、安顺以外的七个市(州),分别是:遵义市的红花岗区、汇川区、遵义县、桐梓县、湄潭县、习水县、赤水市、仁怀市、绥阳县、凤冈县、余庆县,六盘水市的水城县、钟山区、盘县,毕节市的七星关区、大方县、黔西县、金沙县、纳雍县、威宁县、赫章县,铜仁市的沿河县、印江县、德江县、松桃县、石仟县、江口县、万山区,黔南州的罗甸县、瓮安县、荔波县,黔东南州的黎平县、榕江县、从江县、锦屏县、黄平县、镇远县、凯里市,黔西南州的望谟县、贞丰县、册亨县。
(一)贫困是贵州革命老区的最大短板
全省41个革命老区县,大多分布于武陵山区、乌蒙山区和滇黔桂区域等少数民族地区,相当部分属高寒山区和石漠化地区,贫困问题、民族问题、生态问题紧密交织,交通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科学教育文化落后。按照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的新的国家扶贫标准,2011年贵州革命老区农村贫困人口605万人,占全省农村贫困人口的53%。[2]老区人民一直都在为脱贫、温饱、全面小康努力,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总体上看,发展还只是在较低层次、较低水平上的较快增长,发展中面临诸多制约因素。
一是地理区位不利。当年,中国的红色革命首先是在敌人统治比较薄弱的地区取得突破。而这些敌人统治薄弱的地区,往往是远离行政中心、经济中心的地区,战争年代红色政权存在的优势条件,现在却成为经济建设的制约因素。而这个特点在贵州表现得尤其突出。贵州当年就是敌人统治薄弱的地区,是远离我国行政中心和经济中心的边缘地区;而贵州的革命老区又主要是当年的黔东、黔北、黔西北、滇桂黔革命根据地,大都位于贵州与周边省份交界地带,是远离贵州行政中心和经济中心的地区,而且相当部分都属于高寒山区和石漠化地区,土地贫瘠、灾害频发,是边缘地区的边缘,长期的大山阻隔,交通不畅,与外界缺少沟通交流而造成信息闭塞、发展机会少。
二是基础设施滞后。贵州革命老区基本上分布在与周边省份的交界处,且都位于山区,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比较滞后,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瓶颈。在交通方面,由于资金有限,造价高,修成的路标准低,虽然村村都修通了到组到户公路,但受资金限制,大部分通组到户公路还是土路,加上没有维修经费,很多道路通行非常难,路况差,安全隐患大,交通事故频发,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同样是修建1公里路,造价是地势相对平坦地区的几倍,是平原地区的十几倍。建房用的建筑材料价格要比周边的大中城市高出许多。交通的原因,导致很多革命老区县在生产、建设、民生等方方面面高成本运行。基础设施差严重影响了革命老区仓储、包装、运输、金融、技术、信息等产业的发展。
三是发展能力弱。贵州革命老区县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历史上就积贫积弱;加之曾经因为支持中国革命而遭到反动统治的残酷报复,经济社会、教育文化事业发展严重滞后,在开放社会条件下应对市场、应对竞争的能力准备明显不够;等等。种种原因导致这些地区的自我发展积累不足、能力不够,对很多事情、项目想不到,即使想到了也难以做到。近年来虽然这些地区盼发展、谋发展的愿望十分强烈,主观上不愿等、不想等,但发展的能力明显不够,客观上是迫切需要得到扶持的地区。
四是外部支持小。总体上看,贵州革命老区没能赶上东部地区和全国加快发展一系列政策扶持的大好机遇。现行的财政、金融、税收、土地、人才政策,对于贫穷落后、基础差、底子薄的老区来说,缺少针对性的扶持,往往会因为土地、金融、税收等方面的规定限制,在发展进程中,放慢或停止建设。比如近年来,上级在各种建设项目上要求采取国家与地方资金配套,贫困老区因资金难筹集,达不到配套要求,该上的项目上不了。又比如扶贫贷款是国家扶贫资金的主要来源,以贴息或小额信贷到户贷款的方式用于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各类生产性项目;但是,由于政策性贷款商业化经营,扶贫贷款难以实现所设计的政策目标:银行要保本收利,政府要扶贫,银行方面存在着放贷成本高和回收难的风险,致使贫困老区很难得到扶贫贷款带来的好处。
(二)长征遗产是贵州革命老区的文化财富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不仅是党和红军一次伟大的军事行动,也是一次伟大的文化苦旅。党和红军长征在贵州期间,不仅实现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也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这些文化财富,是今天贵州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宝贵资源。深入挖掘长征遗产、大力弘扬长征精神,是贵州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奔小康的重要选择。
1.丰富的革命遗址
据贵州省2010年革命遗址普查统计,全省现有革命遗址2078处(见表2-1),其中从1919年到各地新中国成立前形成的革命遗址共1305处,其他遗址共140处,剿匪斗争遗址共473处(贵州省将剿匪斗争遗址也列入普查范围,共473处,不列入全国革命遗址普查统计范围)。
表2-1 贵州省革命遗址年代分布表
而其中,长征文化遗址有900多处,是全国红军长征文化遗址最多的省份之一。红军文化资源是贵州最宝贵、最重要、最核心的红色资源。以红军文化为代表的贵州红色文化中,有很多在全国具有独特性、唯一性和极端重要性。比如:以遵义会议会址为代表的系列会议纪念地,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地,强渡乌江纪念地,等等。
贵州的长征文化遗产遍布全省,北至赤水市,南到荔波县,东至玉屏县,西至赫章县、盘县,形成了三线三区。三线是:①贵阳市(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遵义市(遵义会议会址、红军山烈士陵园、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仁怀市—习水县—赤水市(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地、习水县青杠坡战斗遗址、赤水市丙安镇红一军团纪念馆)。②贵阳市(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黔西县—大方县(红二、六军团战斗遗址)—毕节市(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革命委员会旧址—红六军团政治部旧址—鸡鸣三省会议纪念碑—贵州抗日救国司令部旧址—草原艺术研究社旧址—毕节烈士陵园—夏曦烈士纪念碑)—赫章县、威宁县(红二、六军团战斗遗址)。③贵阳市(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镇远县(周达文故居、和平村旧址)—黎平县(黎平会议旧址、红七军军部旧址、毛泽东在黎平住处、红军召开群众大会旧址、黎平“烈士陵园”)等。三区是:①以铜仁市为中心辐射周边的“黔东红色资源区”,包括石阡红二、六军团总指挥部旧址、石阡困牛山红军战斗遗址、思南旷继勋烈士故居、沿河土地弯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德江枫香溪中共湘鄂西分局会议会址、红六军团木黄会师纪念地等。②以兴义市、盘县为中心的黔西南红色资源区。③以遵义市为中心的黔北红色资源区,包括遵义会议会址、红花岗红军烈士陵园、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赤水红军烈士陵园、习水县、赤水市、仁怀市风溪渡口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地等。
2.灿烂的军事文化
红军长征在贵州期间,创造了灿烂的军事文化。以遵义会议为标志的系列重要会议首先解决了军事路线问题,明确地回答了红军的战略战术方面的是非问题,重新确定中央红军新的机动灵活的作战方针,取得了伟大的军事精神成果。在遵义会议后的扎西会议上通过张闻天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系统地概述并肯定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军事路线,明确指出,博古、李德“在军事上的单纯防御路线,是我们不能粉碎敌人五次‘围剿’主要原因”。
遵义会议期间及以后,中央红军在毛泽东和周恩来等同志的正确指挥下,一反以前的被动局面,实行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又创造了灿烂的军事物质成果。遵义会议上,根据变化了的情况,改变黎平会议先以黔北为中心,再去川南创建根据地的决议,决定红军渡过长江在成都之西南或西北地区建立根据地。会后,又根据敌情的变化,决定中央红军在川滇黔三省广大地区创造新的根据地。最终根据全国的形势和情况的变化决定北上。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等人的正确指挥下,利用国民党军之间的矛盾,充分发扬红军运动战的优长,声东击西,避实就虚,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界地区,巧妙地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集团之间,胜利地粉碎了国民党蒋介石围歼红军于川黔滇地区的企图,创造了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的军事物质文化。其中,四渡赤水之战,是中央红军长征中最精彩的军事行动,是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典范,是毛泽东军事生涯中的“神来之笔”。
3.不朽的文学作品
红军长征在贵州期间,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学作品。其中最值得称道和传诵的,就是毛泽东的不朽诗词。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还是伟大的诗人,他把长征这一伟大的军事行动熔铸在笔底诗情中,用雄浑大气的文字展现出红军长征和中国革命伟大转折的辉煌画卷。其中,有很多经典诗词,都与红军长征在贵州的经历有紧密联系。
比如《十六字令三首》。红军长征在经过贵州、云南、四川、甘肃等省时,绝大部分区域都是重重叠叠的高山峻岭,环境十分险恶。毛泽东在翻越山岭的行军途中,有感而发:“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贵州遍地是山,《十六字令三首》虽然没有直接提到贵州,但无疑隐含有很多贵州的影子。
比如《忆秦娥·娄山关》。遵义会议后,红军经娄山关北上四川,准备和红四方面军会合,但土城一战使红军受挫,毛泽东当机立断,放弃初始目标,一渡赤水、二渡赤水、二进遵义。其间,经激战打败了扼守娄山关的贵州军阀王家烈部一个师,重占遵义。在娄山关战斗结束之后,毛泽东感慨万千地写下了《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该词是毛泽东长征途中直接描写贵州的一首伟大词作。其中,“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已成为鼓舞广大干部群众锲而不舍、顽强不屈、百折不挠的名言警句。
比如《七律·长征》。1935年10月,中央红军越过岷山。回顾长征中红军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毛泽东怀着满腔豪情,写下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该诗饱含中国共产党人的豪情壮志,热情洋溢地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英勇无畏、乐观豪迈、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和坚毅精神,是长征精神的文学表达。全诗浓缩了长征路上的种种艰险,诗中提到的“乌蒙”,就是贵州毕节等地,“金沙水拍”“大渡桥横”也同遵义会议密不可分。可以说,没有红军长征在贵州的转折,就不可能有整个长征的胜利,也就不可能有《七律·长征》以及《清平乐·六盘山》这些与长征有关的传世名作。
比如《长征组歌》。组歌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由肖华作词,晨耕、生茂、唐诃、遇秋作曲,是将10个环环相扣的战斗生活场面与各地区的民间曲调与红军传统歌曲融合在一起,汇成的一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风格独特的歌曲组合。《长征组歌》共分为《告别》《突破封锁线》《遵义会议放光芒》《四渡赤水出奇兵》《飞越大渡河》《过雪山草地》《到吴起镇》《祝捷》《报喜》《大会师》10个部分。其中《遵义会议放光芒》《四渡赤水出奇兵》反映中央红军长征在贵州的战斗情境。《遵义会议放光辉》歌词:“苗岭秀,旭日升,百鸟啼,报新春。遵义会议放光辉,全党全军齐欢庆。万众欢呼毛主席,马列路线指航程。雄师刀坝告大捷,工农踊跃当红军。英明领袖来掌舵,革命磅礴向前进。”《四渡赤水出奇兵》歌词:“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水似银。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横断山,路难行。敌重兵,压黔境。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敌人弃甲丢烟枪,我军乘胜赶路程。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长征组歌》创作至今50多年来演出千余场,历演不衰,成为中国合唱史上的精品,被选为20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之一。
比如民间歌谣。《人人都唱红军歌》(黔北山歌遍山坡,人人都唱红军歌。红军虽走山歌在,娄山唱到乌江河。),《啥时再回还》(柞蚕上树又裹茧,月亮缺了又团圆,茶花三开又三谢,红军离去已三年。亲人哎!啥时再回还?),《延安太阳金灿灿》(听说红军到延安,延安太阳金灿灿。延安的太阳哎!千里照到乌江边。)。(遵义铁匠蒋锡臣唱。贵州省民间文学工作组、贵州省群众艺术馆搜集整理)
4.伟大的长征精神
长征不仅创造了可歌可泣的战争神话,而且谱写了豪情万丈的精神史诗,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和七十周年的大会上,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都对长征精神做过重要表述,概括起来: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贵州在长征精神形成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贵州是中央红军在长征期间历时最长、发生重大事件最多的省份,是长征走向胜利的转折之地,而这个转折之地上的转折点又是遵义会议。遵义会议确立了中国革命的正确战略战术,使党领导红军完成了具有伟大意义的战略转移,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奠定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基础。遵义会议确立了中国革命的基本方针原则,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始在全党范围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始从根本上改变党内生活不正常的状况,为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确立正确的领导制度和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提供了宝贵经验,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遵义会议集中体现了坚定信念、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敢闯新路、民主团结的精神,是伟大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80余年岁月峥嵘,80余年沧桑巨变。遵义会议形成的革命传统、孕育的宝贵精神,始终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今天,加强对长征及遵义会议的研究,深刻理解遵义会议的精神成果,将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和弘扬长征精神,树立高度的价值观自信,鼓起时代的精神风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