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
王世杰与中山大学有着深厚的渊源,他为国立广东大学各项规章制度基础之奠定、师资和经费之延聘和筹措,尤其是法科的学制和课程之完善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还协助将当时最先进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之引入广东大学法科,并促成法科图书馆的储备之极大丰富。王世杰是中山大学早期的筹备者、初创者、奠基者之一,他百忙之中远赴广州参与中山大学的筹备,为中山大学及中大法科创设所作出的重要贡献不应被遗忘。
[1]. 杭立武:《王雪艇先生事略》,载朱传誉主编:《王世杰传记资料(一)》,台湾天一出版社1985年版,第3页。
[2]. 参见《王世杰日记》1974年11月13日内容,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扫描版。
[3]. 参见《国立广东大学概览(一九二四年度)》,“学制课程”第25~28页;《法律学系课程指导书》,载《北京大学日刊》1923年9月21日,第3版。
[4]. 参见薛毅:《王世杰传》,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0页。
[5]. 《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公报》第25号,1924年9月10日,第38页。
[6]. 邹鲁:《回顾录》,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118页。
[7]. 参见《北京大学日刊》1924年4月23日,第1版。周鲠生与王世杰于1924年4月的六系(物理学、国文学、英文学、法文学、政治学、法律学)系主任改选中分别当选政治学系、法律学系之系主任。
[8]. 参见《法律学系课程指导书》,载《北京大学日刊》1924年9月17日,第3版;《政治学系课程指导书》,载《北京大学日刊》1923年9月19日,第2版。
[9]. 参见《政治学系课程指导书》,载《北京大学日刊》1923年9月19日,第2版。
[10]. 参见《法律学系教授会布告(一)》,载《北京大学日刊》1924年10月13日,第1版。
[11]. 参见陶英蕙:《王世杰》,载《珞珈》第112期(1992年7月),第2页。
[12]. 王世杰:《辛亥首义成功的主要原因》,载《湖北文献》1976年第41期,第15页。
[13]. 参见《王世杰日记》1939年4月18日内容,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扫描版。
[15]. 关于稽勋留学生,参见李少军、卢勇:《民国初年的稽勋留学生述论》,载《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第7期;李永:《1912—1913年民国稽勋留学生派遣始末》,载《兰台世界》2015年第13期。
[18]. 参见胡适:《评〈孙文学说〉》,载《每周评论》1919年第31期,第2页。
[19]. 参见胡适:《知难,行亦不易——孙中山先生的“知易行难说”述评》,载《新月》1929年第4期,第84~98页。
[21]. 本章中“广大”“广东大学”即“国立广东大学”的简称。
[22]. 《北大与广大交换教授》,载《申报》1924年7月1日,第3版。
[24]. 参见程斯辉:《中国近代大学校长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185页。
[25]. 时钦:《广东大学与北京大学(四)》,载《广州民国日报》1924年9月3日,第10版。
[26]. 参见《国立大学联合会之发起》,载《申报》1924年7月1日,第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