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让诗歌的光芒温暖心灵
章凌霄
我很少写关于诗人的诗评及书序。这不仅因为我才疏学浅,不堪以任,更主要的是,我对“诗坛”的状况素持一种漠然心态,游离其外。因为我所接触的诗人创作,尽管不乏佳构,但总体上并不使我欣然眷恋。诗歌作为一门和人类文明相生相衍的古老艺术,生活在个性鲜明、极富戏剧化的当代,诗人理应拿出和这个时代相匹配的优异作品。
当夏文杰先生将第四本诗集《安静的芦苇》交给我时,新诗的天幕开始在我心中郑重拉开,发散夺目的光彩,将这原本惨淡清寒的新诗坛鲜明地照亮。我感到他是一个蓄谋已久的诗写者,当不少优秀诗人因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与诗歌渐行渐远的时候,夏先生不离不弃彰显出的坚守意义和分量,尤其难得。当代诗歌正因为有这样一拨人的坚守与挺抗,才薪火相传,并显出生机勃勃的丰收和繁荣。基如此,我勉为其难,写下如许文字,不算作序,就算是絮絮叨叨的读后感吧。
(一)
组诗一般由表现同一主题的若干首诗共同组成,每首诗相对完整和独立,但是每首诗与其他诗之间又有内在的联系,像散文一样追求一种形散而神似的表现手法,像长篇小说所谓的“草蛇灰线,伏脉于千里之外”。夏文杰写诗勤勉,诗风多变,写组诗显得得心应手,这是诗神对一个执着追寻者的答谢和馈赠。
这本诗集给我的总体印象就是现代感强烈、情绪繁复,诗歌遣用的语言时而畅快淋漓、时而顿挫有度,显示着高超的诗艺素养;刚性与柔和相济,纷繁与单纯交融,解构与建构统一,现代与传统纠缠,共同营建出一个充满独特性和复杂感的夏文杰式的诗意空间,温暖是其底色,爱情的温暖尤其灼灼其华!
“整个春天,我一抬头/就能轻易看见无际的绿色/就像我一醒来,就会/轻易想起你/其实,在风和日丽的夜晚/我什么都没有,除了/那些眼泪弥漫的故事,除了你/谁会在意我被春风吹暖的心/睡吧,在一张张慌张的照片里/桃花正在熄灭,或者开放/其实什么都没有,除了你/除了一腔被春风吹乱的水”——《风和日丽》;“你站在我的未来,盖好一座虚幻的房子/幸福的歌声催促菊花尽快说话/总有一天,我们会走散/叶子会变黄然后落下,表达我的寂寞/你为我做饭,为我洗衣/来自南方的风路过我们的城市/在这样的深夜,投下神秘的影子/我从梦里沉下去,又浮了上来”——《路过》;“在漫天飞舞的白色里/我伸手,握住的一片雪花/是轻盈的女子/在河岸的柴垛上/我捧起一把雪/是温情的脉脉含情的女子/在我的手心/她们抱成团/是坚硬的女子的心/片刻,雪化成水/片刻,手发红发烧/这些,与一场短暂的初恋多么相似”——《和雪握手的感觉》……这些诗可以看作典型的爱情诗。诗人将“你”“我”之间的遭逢与结缘设置在“桃花”“菊花”“雪花”的背景之中,对理想爱情寄予了殷切的希望和期盼。夏文杰或许是非常相信前世姻缘之说的,他对爱情的歌吟也就显得心平气和,因此他在诗里,处理情感显得沉稳不迫,娓娓而来,尽管诗中使用“谁会在意我被春风吹暖的心”、“幸福的歌声催促菊花尽快说话”、“我伸手,握住的一片雪花”来有意消解心中的爱情幻影,但我们还是能隐约感知到他在进入渴望的爱情世界时的欣喜愉悦与满足。
在欧洲传统的伟大诗歌中,情感并不阐释什么,它们只是对被阐释了的世界作出反应。在夏文杰成熟的诗歌中,情感会对世界加以阐释,然后又对自己的阐释作出反应,如《在雪地里想到一棵桃树》“想象一棵桃树站在面前/我摸摸树枝,闻闻花香/我想到了一个人,想到了/和她牵手走过草地,走过一生的样子/我行色匆匆赶到北方,最大的收获是领悟到/一个人的幸福,只不过是用心地爱另一个人”;如《抬头,看看雪从哪里来》“很多年后,我的头发和胡子一起白了/路过你的身边,你也可能会不认识我/就像今天,我一声不响站在雪地/你会忽略我的存在。”
我建议大家好好读读下面这首诗:《怎样走近深秋》
就像秋风和落叶,也许这个比喻不很适当,但
我们很快即将老去,也许生活比我们想像的还要复杂还要庞大,
但这些不用害怕,秋天就要来了
收获的喜悦要回荡整个世界,虽然我两手空空
风还在轻轻的吹,我们必须习惯这样的生活
买菜洗衣做饭拖地上班,夜幕来临,散步、锻炼身体,十点抱着小小的枕头,睡觉或失眠,任凭窗台堆满尘埃我非常迷恋这种断片式的自言自语,沉浸在这种诗意的冥想之中,享受瞬间的智性愉悦。波德里亚的思想碎片曾是解构主义的手术刀,“没有比解构更具建设性了,它竭尽全力,让世界重新经过文本的筛选,它反复地思索,注释文本,采用如此多的引号、斜体、括号和词源学,以至于书面上已经没有文本了”(《冷记忆2》)。那还剩下什么?只有满地的思想碎片,看似杂乱无序,但是每个碎片折射出的都是一个完整的思想和情感世界。
我在夏文杰诗歌温暖的爱情世界里,漫游如鱼,不敢,也不想上岸……
(二)
历史上许多对人类影响深远的年代,如法国大革命,美国南北战争等,在诗歌中都只留下薄薄的履痕,完全没有浓墨重彩的诗歌作为印记和旁证。这说明什么?这足以佐证诗歌只听命于心灵驱遣,没有政治敏感,没有经济附丽,在一种坚韧的信念下,保持了生命个体必须具备的尊严。夏文杰在诗学理念和具体诗歌写作中显露的对时代性的特殊要求,个人化的写作倾向,以及对诗歌现代化的重新认识,毫无疑问是其温暖而优美的质点。这些从组诗《九月发生的事情太多了》、《四月》、《安静》、《挣扎》中得到深刻地体现。
他在《报春》中写道:“可是对谁来讲述那些悲伤和快乐/我一直耿耿于怀的是,一场秋雨/就把我们,和整座城市淋湿”;“这声音,似曾相识/让我们感觉在路上偶遇亲人/与青山依偎,与绿水拥抱/与一棵树一起,推开门/把春天明媚地想象”;在《变绿的田野》里,诗人这样写着:“田野再宽阔一些该有多好/他们可以掩盖我的孤独/绿色和阳光铺天盖地而来/刹那间把我的影子淹没……”这种彻骨的悲伤和孤独,与《不禁感叹和一株桃花相遇太晚》异曲同工之感。
表达这种个人化、情绪化的写作倾向,在夏文杰的诗中比比皆是。如《安静》“如果我可以永远这样的安静/如果我忘记我的名字,如果我不再想念/我可以安全地抵达九月沉默的身体里……”;如《怀念》:“一些人会一去不返,一些记忆会一去不返/一些花,开了就枯萎了,一些草不会再绿/这比较接近生活的本质,比较接近真相”;如《橡皮树》:“我们再次见面的时候,秋意一定更浓/天空一定会更加蔚蓝,我的脚步一定会轻快无比/我担心,你会跟不上我前进的步子……”
199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墨西哥诗人帕斯曾说,对作家而言孤独一般有两重含义:一种是同一个世界决裂;另外一种是创造另外一个世界。但是对夏文杰来说,孤独在他一生中有种吊诡之处,显得奇异,怪异,趋异。请看下面之诗:
“明天就是除夕 我看见/所有的人都穿了新衣/人群的间隙 忙碌的间隙/我已经学会安静下来/阳光还是那么温暖/夜晚的烟花还是一如往年的璀璨/门口的天桥已经迎来轻轻的脚步/时间 还是那么匆匆/我仔细思量 该怎样把平静的心情/带进热闹的春节/可是 片刻的欢愉/怎能阻挡一世的寂寞”
——《欢愉》
“八月的忧伤在潺潺的流水中离开/一条河流日渐枯萎/荷花和莲在沉默中发出疼痛的呼吸/轻轨不久就将淹没这些庄稼/夜晚,人们快乐,像一堆初秋的苹果/一座桥,一棵树,一丛草和我,全都不言不语”
——《八月的忧伤慢慢远去》
“清晨我照样站在水边/桃花灿烂柳叶翠绿/树干上有巨幅风险提示/水深危险,请勿下水”
——《一场美梦后我泪流满面》
诗歌表达了对现代性的一种深刻忧思与焦虑之情,夹杂着对古典文明的无尽缅怀和对现代文明的理智反省与警惕。随着现代化步伐步步紧逼,各种社会问题接踵而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价值失范、幸福指数下降等等,令人手足无措,引喻失义。不难看到,夏文杰在这些诗中,烟花、流水、丛草、柳叶等等,蜂拥入诗,其实是表明,现代化的身影、思想和行为渗透到都市的每一个角落,造成的后果越来越严重,他是多么珍惜这些自然残存的美啊!从一首《城市》,我们可以体味夏文杰温暖的忧思、焦虑和孤独。
(三)
在诗歌创作中,夏文杰善于从日常细节中撷取生存的意味,在平凡事物间发掘不平凡的情思。也许是从小在乡村长大,那段岁月将诗人心底的芜杂与烦乱尽数涤荡,惟余安谧与和谐的意念与感怀,就连忧思、焦虑、孤独也是如此。他的诗歌常用“绿色”“歌唱”“希望”“美好”等温馨的词汇,冲淡内心的落寞,表露出对世界和生命个体的善待、温情和关爱,哪怕身处逆境或岁月的冬天。如《欢迎冬天》;组诗《我所知道的春天》、《槐荫公园景色素描》等等,亦是如此:如《就这样穿过春天的马路》:“阳光照耀我/就这样照着我/没有人比我更奢侈”;如《和一棵树对话》:……“我紧盯着那一排排树/他们会发现我的秘密/我的命运 思想/一声叹息中我已人到中年/而春天才刚刚开始”;如《一种沉默状态下的植物》“其实沉默是最好的表达方式/石榴花开 没有声音/夏天在公园深处微笑/栀子花 悄无声息/一朵一朵 绽放洁白吐露清香”……诗中到处充满“照耀”“微笑”“春天”“绽放”这种暖色调的词汇,它们和“奢侈”“叹息”“沉默”“悄无声息”相匹配,两种生命状态的鲜明比照,折射出诗人对处于不同层次的两类人生活意义的深刻理解。不同的人有属于自己的不同成就感与快乐感,正因为此,不同的人也就找到了人生的价值。
除这首诗外,夏文杰的《今年的雪与往常有些不同》也是为人称道的佳作:
可是我仍然痴迷那条河岸/不管怎样的冬天
我要坚持 散步和好好活着/即使今天有雪
比如此刻/我劝说你
迈出左脚/在雪地留个影子或者记号
比如现在/我们堆两个雪人
再为他们/举行一场动人的婚礼
人生路上/有些事情 要抓紧实行
比如今天这些小事情/等到太阳出来就来不及了这首诗牵涉到有关季节的变换、生命的流逝以及写作的宿命等很多有意义的话语领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启示与教益。诗中以铺陈的形式,对应着诗人对一些事物的体验和感知,也在某种程度上折射诗人心境的各种变化,更象征着人类主体具有战胜自然的意志品格,给我们以温暖的愿景和拥抱。
(四)
夏文杰先生诗行中隐现着70后对未来既憧憬又担心的复杂情感。70后应该是现代社会最幸福的一代人,他们的学习条件和生存环境较轻松,完全有理由比前辈走得更远。但他们也是最有压力的一代人,在竞争如同战争的语境下,为了赢得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他们需要比他们的前辈吃得更多、消化更快。某种程度上,夏文杰的诗是他对这一代人特殊命运一个侧面温暖的交代。请看《我》:
“在我的身后,应该有杨柳的影子/从深秋的河畔挖出你经过的背影/你们只需在心口为我留下一个小小的位置/那就是我在冬季预留的坟/或者完整,或者破碎/你们可以骄傲地说明/这个诗人,曾经爱过/曾经痛过,如今刚刚抵达美好的季节/如果我不说,没有人更理解你的疼/你这个善良、单纯的人/希望在秋天收获粮食和种子/却找不到来时的路”
在这首诗里,我们看到了一幅诗人的自画像——精神的自画像。这幅画像是作者对自我人生的一种设定,即文化创造者的角色,一个执着痛苦却注定属于诗歌的人。这个人禀承了天地灵气和诗歌精魂,隐怀骄傲和焦虑,在孤悬海外的孝感一隅奋笔挥毫,给这一片文化较为稀薄的天地涂抹上富有灵性的文字,也以此作为个体生命的真正拥泵者。夏文杰用他的笔触,勾勒出理想的自我形象,以诗人和诗歌残存的热度温暖心灵。
《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去看雪》和《脚印,清晰地留在原地》也是很不错的两首诗,同样是夏文杰精神生命超越世俗的意态,他在一个近乎神话的世界里自我陶醉,自我满足,乐此不疲。是的,一个在生命史里植进诗歌的人,眼睛里看见的只是人类精神文化雪白的光芒,不管时代发生怎样的变化,人们的生活兴趣发生怎样的转移,他注定会把写诗当作人生的最高荣誉,注定把写诗当作精神的富有,不惜清寒与孤独,温暖自己和他人。还是请看这首诗吧:《你愿,或者不愿,雪还是落下来了》
诗人是自然的模仿者,而不是创造者,使他成为诗人的是他对世界的沉思。优劣诗人的标志在于是否能够观察到事物的本真面目、是否懂得提炼肤浅与深刻。人的行为一定程度上决定命运,理解一个人,离不开行为的性质——豪爽或贪吝、英勇或怯懦、公正或狡诈、节制或放纵。这些品质产出快乐与痛苦,是人类世代关注的主题,也是诗歌特定的对象。激情、感觉乃至整个心理学领域都是次要的,诗首先应关注人类纷繁多样的行为,这是它的灵魂,它统辖一切,包括心理感情的描写。
当夏文杰在上面诗中写下“暖和的新衣”、“白色外套”、“白色的礼帽”,最终“发现自己,是多么的渺小”时,我的心,我们的心,立马温暖起来。
(五)
无论如何,我不能漠视夏文杰先生诗歌低处的触觉、向下的温暖!
诗歌不能解决生存问题,诗人难以摆脱实实在在的生活繁难绝尘而去,常常使来自精神高处的许诺黯淡无光。如是,对于诗人来说,只有向下,再向下写作的现实感和人生感,才会使诗歌内容更加深厚,更加温暖。
有一首《深秋》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带有古典情韵。诗歌呈现出一种心像,其简淡、寒瘦的意象与清远、孤峭的风格,折射的是作者身心俱下,对浮躁、功利的世相应对不堪。诗的抒情形象不是一味自我关照、自我欣赏,而是隐含了对生活进程的质疑。谁说以物质进步为目标的现代化、城市化一定是人类的福祉?谁能估算出我们因此失去的对生命和自然充分感受的代价?
我非常喜欢组诗《七月,我在炎热里苏醒》中的一首诗《我栽的缸豆开花了》:
那些时令和蔬菜的季节埋在心底/一场大雨呼啸而来/那些花草 蔬菜都很高兴/我抚摩它们的叶子/就象看见多年不见的初恋情人/
一棵缸豆趁我不注意/把藤蔓爬上了栏杆/
蔷薇花憨笑不语/缸豆 可爱的缸豆胆子大起来/竟然开出了一朵兰色的花/
我十分赞许夏文杰身上潜藏和勃发的诗歌精神。这种精神就是他对故土、对乡情的一往情深,对亲人的依恋,对青春的缅怀,对美的追寻,对爱的吟唱;他追求自然、乡村式的和谐、含蓄、天人合一的美,从另一心灵上是对不堪入眼的社会文明粗暴前行的抵抗,激励人们热爱自然关爱生命,是其诗意人生的温暖美好的延伸。
(六)
诗是修辞最有力的形式,它超越普通修辞即在于它能对听众产生重大影响。哲学家的对象只是少数人,无法鼓动整个国家,诗人则能将哲学之思转化成形象,触动心灵最深邃、最隐秘的激情,使人们在浑不觉中深得要领。正如亚里士多德对美德的描述对普通人无效,而荷马对希腊人、特洛伊人英雄行状的具体刻画使人刻骨铭心。诗致力于描写真理,并渴望实践真理,其价值源于作者的政治崇高性,同时体现在内容和将它的生命与某些事物紧贴的用途中,召唤、激励着最强者的行动。
一个伟大的诗人如果在作品里表现出强烈而高贵的思想情感,他的灵魂足以变成人民的灵魂。高乃依就有造就英雄的影响,这对于需要一个英雄民族的拿破仑是有意义的,所以他说,如果高乃依还在世,他就要封他为诸侯。因为拿破仑知道,唯有诗人才能使整个民族如此心潮澎湃。
在我写下上面两段话后,我知道本文该结束了,确实该结束了!按照惯例,我得在夏文杰先生诗歌的花朵中找刺,在他诗歌圆润的“鸡蛋里挑骨头”。站着说话不腰疼,这个,我喜欢。
如果说夏文杰不同阶段的三本诗集《梅宁关记事》、《十年一瞬》和《季节深处》,是他成长的三个里程碑,无疑,第四本诗集《安静的芦苇》,是他诗歌创作上的一个高峰,配得上是一次能够称之为诗歌艺术的展示。这本诗集,宽泛的视域,丰富的想象,高远的意境,妩媚的语言,使夏文杰在实践自己的诗路上,较成熟地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他精心编织了一幅诗歌艺术的花环,或者说打造了一座语言艺术的宫殿,以诗歌纯粹的光芒温暖着我们易受伤的心灵。
但我觉得夏文杰先生身上还缺少拿破仑心中作为一名大诗人必须具备的朝气蓬勃、热情澎湃、激情喷发;他的诗歌还需要氤氲上个世纪的浪漫主义色彩与英雄主义气质,还需要用最好的修辞,启动哲学之思,与真理相伴……剖析缘由,这大概源于夏先生孩提时代的生活与感受,它造就了诗人多情的性格和腼腆的气质,而少年时代的梦想和追求,又成就了他的道德品格。虽然这些曾作为他诗歌因子中优秀的胚芽,经过开花、结果,成就了他的人生事业,也成就了他诗歌生涯的繁华,但他的诗歌确实还需要开拓创新,面朝大海,仰望蓝天,大气些,再大气些!
我非常怀念中世纪的威尔士,诗人在那时社会上的影响让我瞠目结舌,钦羡不已。在那样的文化当中,未来的诗人必须受到严格而系统的训练,就如同我们今天将要做牙医的人一样,只有在达到很高的职业标准之后才能加入诗人的行列。我真心希望今天的新诗坛,出现更多的夏文杰,让真正的诗歌把我们的心灵温暖!
就此打住。
2012.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