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受书籍和父亲影响
穿越成长苦难
在逆境的时候,你要问自己是否有足够的条件。当我自己处在逆境的时候,我认为我够!因为我勤奋、节俭、有毅力,我肯求知及肯建立一个信誉。
——李嘉诚
明末清初年间,为了避战乱,有户中原人家在李明山的带领下,迁居到广东,定居在潮州城内北门街面的线巷。
自李明山起,李氏家族在这块土地上居住了约有10代,算是书香世家。特别是第七代李鹏万,他是清朝年间每隔12年选拔一次的文官八贡之一。第八代是李起英与李晓帆,其中,李嘉诚的祖父李晓帆是清末秀才。第九代有李嘉诚的伯父李云章、父亲李云经、叔父李云松。伯父李云章远渡重洋,学有所成回国,后归故里,在金山中学任教务主任。叔父李云松小学毕业后,因成绩优异,在当时人才短缺的情况下,受聘于隆都后沟学校当校长。
李嘉诚父亲李云经,毕业于金山中学,因家境十分贫寒,无法继续进入大学深造,先后当过小学教师和校长。
由于家境窘迫,李云经无奈之下,弃教从商,并远渡重洋,在一家潮州人所开设的裕合公司当店员。不久因时局动荡而回乡,在潮安一家恒安银庄出任司库和出纳。没多久,战火再起,银庄倒闭。李云经重执教鞭,任教多年,深受师生爱戴。
李嘉诚是李氏家族迁往广东后的第十代。
1928年7月29日,李嘉诚出世。作为李云经的第一个儿子,亲人们总是让李嘉诚感到他是多么重要和不可或缺。即使因为生活的缘故,大家有许多事情要忙碌或者有烦恼,但对于招人疼爱的小嘉诚,亲友们似乎总是有用不完的时间去关心他。
婴儿时期的李嘉诚,就常常让他的亲人们惊诧不已。还是在襁褓里的他,小得简直让人不得不格外小心。然而,他那高高的额头,还有那一双黑亮的眼睛,却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以至于那些疼爱他、搂抱着他的亲人和乡邻们,都常常忍不住爱怜地呵护他说:“阿诚呵,大头诚哦!”这个“大头”就是聪明的意思,就是将来有出息。这充分体现了大家对小嘉诚的期望。
大概因为这个时期的小嘉诚得到太多太多的呵护,得到太多太多的关爱,直至后来,李嘉诚仍旧十分怀念这段令他无限迷恋的时光。他清楚地记得,与他亲密无间、沉稳而富有教养的父亲,是如何常常忍不住紧紧地抱着他,是如何常常忍不住地告诉他,他是父亲的骄傲和希望,父亲为他这个儿子有多么自豪。
从5岁开始,李嘉诚就在潮州北门观海寺小学开始他的读书生涯。这是一所简陋得无法再简陋的学校,所有的学校财产就是斑驳的黑板和笨拙的课桌。尽管这时已经是1933年了,但新文化运动的浪潮似乎还没有拍打潮州的堤岸,在这个偏僻却文风鼎盛的地方,学生们所学的仍旧是“之乎者也”的传统文化。
据说这里有一个传统,大凡书香门第的子女,一定要做到品学兼优。特别是李氏家族的子女,或者来自家庭的熏陶,或者来自周围环境乃至学校的压力,或者他们身上本来就有刻苦好学的遗传因子,这些学子们在学习上都极为勤奋,并且都暗暗地相互竞赛。
在李氏家族的古宅,有一间面积虽小但藏书丰富的小书房。童年时期的李嘉诚大部分时光就是在这块狭小却神秘的天地里度过的。每天放学回家后,他就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悄悄飞进他的小书房,如痴如醉地看书,海阔天空地考虑问题。即使有许多书他不能看懂或者似懂非懂,他仍然能够凭着他聪颖的天赋去领悟,运用丰富而奇特的想象力,津津有味地咀嚼着知识。
小嘉诚太爱看书了,书是那样的好,那么详细地告诉他许多从来不曾知道的东西,能够那么认真地教会他做人处世的道理。他涉猎甚广,不仅喜欢《诗经》《论语》《离骚》等古典书籍,还常常阅读一些课外书。总之,充满无限魅力的小书房,占据了小嘉诚心灵的整个空间,使他始终感受着生活的温馨和知识的力量。
读书越多,小嘉诚就越感觉到知识的贫乏,他便越是废寝忘食和如饥似渴地学习。在小书房的狭窄天地里,他常常做着博学及第与衣锦还乡的好梦,特别是他对那些尽忠报国的有识之士,一直心存仰慕。
李嘉诚的堂兄李嘉智后来回忆说:“嘉诚那时就像书虫,见书就会入迷,天生是读书的料。他去香港,办实业成为巨富,我们都感到吃惊。”
李嘉诚的另一位堂兄后来也感叹说:“嘉诚小我10多岁,却异常懂事。他读书非常刻苦自觉,我有好多次看到他在书房里点着煤油灯读书,很晚很晚都不睡觉。他小时候读书最聪明,平时教他行为规范和做人道理,一讲他就懂,懂了他就做。”
小嘉诚读书的悟性与勤勉,也深得父亲欣慰。父子俩相聚的话题,莫不围绕着书本展开。随着父亲的娓娓话语,小嘉诚仿佛看到了忧国忧民的屈原在仰天吟唱“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仿佛看到了李白屹立船头,随口诵读起“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他好像还看到了杜甫在寒冷的秋夜,悲愤高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从古代人物身上,小嘉诚深深懂得了民族与国家的尊严以及社会与道德的正义。他也深深懂得了乡土之于生命、祖国之于人生的重要意义。
由于时局的动荡和生活的清贫,未能建功立业的李云经,只有把厚望寄予儿子身上。小嘉诚优异的学业,是对郁郁不得志的父亲最大的慰藉。如果不是后来的风云巨变,李嘉诚或许沿着求学治学之路一直走下去。同时,他也极有可能继承父业,在家乡做一名教师。
然而,令人终生难忘的最大不幸开始降临了。
1937年春天,就在李云经想在澄海中学扎下根来,进一步提高澄海中学的教学质量时,他那原本平静的心绪突然被日本人的枪声打乱了。同年七月北平又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大批日寇入侵华北,气焰嚣张。知悉此消息,李云经连夜在澄海中学举行集会,抗议日本法西斯的武装侵略。
在那些难熬的日子里,李云经只能把他积郁心中的全部愤懑和仇恨,都变成他倾心教学的痴情。风云突变,1939年夏,日军入侵潮州,李云经教育救国的理想破灭,也打碎了李嘉诚求学治学的志向。
执教多年的李云经彻底失业,小嘉诚小学尚未毕业。升学无望,又不敢随意走出家门,小嘉诚只好躲进藏书阁。通过读文天祥、陆游、岳飞、辛弃疾等人的诗词,他深深领悟到其间的真谛与忧愤。
1939年冬,庵埠也被日军所占。从前商贾云集的潮州,忽然变得萧条冷清起来。李云经也亲眼看到,他费尽心力惨淡经营的澄海中学难以继续支撑了。
1940年的元旦,是四季如春的潮汕地区有史以来最肃杀、最寒冷的一个元旦。
这一天,李嘉诚一家人开始了真正的背井离乡。李云经携妻带子逃到澄海县隆都松坑乡,寄住在姨亲家。不久,又辗转到后沟,投靠在后沟小学任教的胞弟李奕。
这一年,李嘉诚已念到小学六年级。也就在这一年,祖母因惊吓、贫困而去世。
由于日寇逼近,李云经、李奕两兄弟只好草草把老娘安葬在后沟的半山墓地里,事后兄弟两人跪倒在土坟之前放声恸哭。这是李嘉诚第一次经历深爱的亲人死于战乱的痛苦,他非常难过,也非常气愤。国难家仇,亲人离逝,深深地震撼着成长中的李嘉诚。
李云经失业一年,仍未找到教职。胞弟李奕薪水微薄,家庭负担也重,李云经不忍再花他的钱。但执教多年的积蓄眼看快用完,李云经心急如焚。商议多日,夫妻俩最终决定前往香港,投靠妻弟庄静庵。
庄静庵是香港的殷商,一家人要是去了香港,有他的帮助,不愁找不到安身之地。而且,那时的香港是太平盛世,一派祥和繁荣,也是战时大陆人的避难之所。
李奕也特别赞同胞兄的计划。
临行前一天,兄弟俩带了家小到山冈祭奠老母。拜祭一结束,就在那个凄冷的冬夜里,两家人依依惜别,小嘉诚一家含泪离开了后沟,悄悄地上路了。
然而,香港在何方?究竟走哪条路才可到达陌生的香港?走出狭长的面线巷,李嘉诚开始经历他生命中第一次刻骨铭心的转折。“父亲”,每每提及这神圣的称谓,李嘉诚都是眼泛泪光,哽咽着说往事。也许,人生的幸与不幸,只能让历史作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