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八种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十六章 嘉道咸同光之朝局

清代盛衰當以乾隆時爲關鍵,前已言之。中國地大而政主放任,層累級次又多,變法革政甚難。中衰之後,往往不易振起,況又遇曠古未有之局邪?

仁宗即位之後,王杰、董誥、朱珪、戴衢亨相繼秉政。杰、誥皆乾隆時與和珅並相,差能持正者,珪與衢亨,尤稱名臣,然亦特老成練達者流,不足以濟非常之變也。中歲後信任曹振鏞,瑣細不知大體。而道光一朝政治,實出其手,中樞遂益顛倒矣。

仁宗以嘉慶二十五年(一八二〇)崩,次子旻寧立,本名緜寧。是爲宣宗。宣宗在清代諸帝中,最稱深於漢文,或云宣宗初即位,苦章奏之多,以問曹振鏞。振鏞曰,皇上幾暇,但抽閲數本,摘其字迹有誤者,用朱筆乙識發出。臣下見皇上於細迹尚能留心,自不敢欺慢矣。此説未知確否。要之不知大體,不能推誠布公,而爲任小數,拘末節,則事實也。宣宗中葉後,相穆彰阿。五口通商之役,一意主和,論者多目爲權奸。然清朝實無權臣。如穆彰阿者,亦不過坐視宣宗之顛倒而不能匡正者耳。宣宗未嘗不思振作,然無康、雍之聰明,而思學其舉措政令,朝更夕改,舉棋不定,此其所以敗也。

宣宗在位三十年死,子奕詝立,是爲文宗。咸豐元年(一八五一),即革穆彰阿職,並罷耆英,時英艦駛至津沽,稱欲吊唁。文宗謀諸穆彰阿及耆英,二人請許之。文宗不聽而英艦亦自去。文宗謂外人本未嘗不可折,而疑二人之主張其勢以自重而自文也,遂革穆彰阿職,降耆英爲員外郎。起用林則徐,雪達洪阿、姚瑩,治奕經、牛鑒、余步雲之罪,又下詔求直言,倭仁、曾國藩等咸應詔有所陳列,然髮捻之勢已强,英、法交涉又棘,末年遂益倦怠,自號且樂主人,致爲載垣等所蠱云。

載垣者,怡親王允祥之後;端華者,鄭親王濟爾哈朗太祖弟舒爾哈齊之子。之後;肅順則端華母弟也。文宗既怠於政,三人導以游戲,而陰竊政權,機務多所參決,軍機拱手而已。文宗之狩熱河也,英、法兵既退,朝臣争請還蹕,三人陰阻之。咸豐十一年(一八六一),文宗死於熱河,后鈕鈷禄氏孝貞。無子,懿貴妃那拉氏孝欽后。生子載淳即位,是爲穆宗,方六歲,遺詔以載垣、端華、肅順及御前大臣景壽、軍機大臣穆蔭、匡源、杜翰、焦祐瀛爲贊襄政務大臣,而尊鈕鈷禄氏爲母后皇太后,慈安。那拉氏爲聖母皇太后。御史董元醇疏請太后垂簾,派近支親王輔政。載垣等令軍機處駁之。謂清無母后訓政之例,爲家法所不許。恭親王奕訢至熱河,太后欲召見,杜翰阻之,然奕訢仍得獨對,遂定返蹕之議。肅順護送梓宫,兩宫及載垣、端華自間道先歸。至京猝發載垣、端華罪,殺之,執肅順於途亦殺之。襄贊政務大臣皆革職,兩宫同垂簾,以奕訢爲議政大臣。

清自道光以前,猜忌漢人之心,實未嘗泯,各省總督多用滿人,而大征伐之將兵者無論已。咸豐時大難當前,滿人實不可用,軍機大臣文慶首創重用漢人之議。肅順等雖專恣,亦能力守斯旨。胡林翼之督兩湖,曾國藩之督兩江,皆肅順所薦舉。左宗棠在湘撫駱秉章幕任用頗專,爲人所劾,幾至不測,亦肅順保全之。故肅順等雖敗,於清室之中興,實未嘗無功也。孝欽、奕訢雖傾肅順等,於此旨亦守之不變。奕訢當國,於漢人之爲樞臣者,如沈桂芬、李棠階等,皆能推心委任。故湘淮諸將,用克奮其全力於外也。

孝貞性庸懦,故雖以母后垂簾,實權皆入孝欽之手。内亂定後,稍以驕侈。同治十一年(一八七二),穆宗將大婚,孝貞欲立尚書崇綺女阿魯特氏,孝欽欲立侍郎鳳秀女富察氏,相持不能決,命穆宗自擇。穆宗如孝貞旨,孝欽怒,禁不使與后同居。穆宗鬱鬱,遂爲微行致疾而死。時同治十三年(一八七四),親政甫一年耳。孝欽欲爲太后以專大權,而醇親王奕譞之福晉,孝欽女弟也,實生德宗載湉,遂立焉。方四歲,兩宫再垂簾。穆宗后旋飲藥死。時懿旨言以德宗嗣文宗,生子即承大行皇帝。内閣侍讀學士廣安上疏,援宋太宗故事爲言,請頒鐵券,奉旨申飭。御史潘敦讓請表彰穆宗皇后,革職。穆宗及后既葬,吏部主事吴可讀自殺,遺疏請長官代奏,請再下明文,將來大統,必歸承繼大行皇帝之子。奉懿旨,皇帝將來誕生皇子,自能慎選賢良,纘承統緒,繼大統者,即爲穆宗毅皇帝嗣子,皇帝必能善體是意也。

孝欽雖有才而性非恭儉,同治時已寵太監安德海,七年使如山東,爲巡撫丁寶楨所誅。然時内亂未大定,尚未敢十分縱恣也。德宗時,荒淫益甚。光緒七年(一八八一),孝貞死,孝欽益無所忌,復寵太監李蓮英,罷奕訢,而命軍機有事與醇親王商辦。光緒十七年(一八九一),德宗大婚親政,然實權仍在孝欽之手,遂爲戊戌政變之原云。

以上爲清中葉後朝局。與外人相接後内政亦稍有變革,别詳於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