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尚华临床经典医案集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学术思想点滴

中医辨证论治的“常”与“变”的思考

辨证论治是理法方药运用于临床的过程,是中医学术的基本特点,即运用中医的诊法和基本理论对患者表现的症状、体征进行综合分析,辨别为何种证候,称辨证:在辨证基础上,拟定出治疗措施,称论治。证候就是当前的病人在特定病因的作用下,表现出来的疾病的主要病机变化。就是当时病变的具体病位、病因、病性、邪正盛衰的具体反映,也是本病的根本特点。辨出的证候也就是中医诊断的结果,也在这个结果之上便可以考虑治疗了。

综观中医证候的辨证方法,不外一纵一横两大类。一纵即如对伤寒、温病的辨证,先明确病是伤寒病、温病之后,再辨其是伤寒的太阳证、少阳证、太阴证、少阴证还是厥阴证。或是考虑温病的卫分证、营分证、血分证……还有外科中痈病之气血壅盛证 (初)、热盛肉腐证 (中)、气血不足证 (后)等。这些证候均为同一疾病里不同阶段的特有证候。一横就是以一个症状为主展开辨证,如咳嗽,有外感证、内伤证,外感咳嗽有风寒袭肺证、风热犯肺证;内伤咳嗽有肺热咳嗽证、肺阴虚咳嗽证、木火刑金证等。腹痛有寒邪内阻、湿热壅阻、中虚脏寒、饮食积滞等证候。这均为横向的,并非一种疾病的证候,而是可以出现在多种疾病之中的同一症状的不同证候。当前杂志上报道的辨证论治方法,更多是在西医诊断明确的疾病的前提下进行辨证论治。如对冠心病的辨证多有气滞血瘀证、痰湿痹阻证、气虚血瘀证;胆石症有气机郁滞证、肝胆湿热证、热毒内蕴证等……这也是纵的辨证论治法。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不管是从纵的或者是从横的辨证论治的方法,用现代方法论来看都是找到了疾病的基本规律的治疗方法。我们称之为这些病变的辨证论治之常法。

变法指的是在临床上的很多病证,或是经误治的坏证,或者是治疗过程中的出现并发症,或者是继发症的辨证论治方法。下面列举赵尚华教授在外科临床中的几则案例。

案例1:血栓性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是指静脉内腔的炎症,同时伴有血栓形成。发生于浅层静脉者,临床上称为浅静脉炎,发生于深静脉者,称为深静脉炎。浅静脉炎的临床特点是:患处可触及索条状肿物,焮红疼痛。深静脉炎的临床特点是患肢肿胀,行走劳累后肢体沉重,肿胀增加。浅静脉炎相当于中医之“青蛇毒”,深静脉炎相当于中医之 “股肿”。常见证型主要有三:①湿热下注证,治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②脾虚湿盛证,治以健脾渗湿,活血化瘀。③气滞血瘀证,治以疏肝理气,活血通络。其变证主要有肺栓塞、出血等引发的阴虚热盛证等,临床又以肺栓塞最为多见。肺栓塞是由于治疗静脉炎过程中血栓脱落,经血液循环到肺部而引起栓塞。

案例2:陈某,男,57岁,农民。患者2010年6月12日因“左膝关节骨质增生”在某院行手术治疗,术后第2天出现左下肢肿胀,活动后加重,休息、抬高患肢后减轻。7月26日左下肢肿胀明显加重,遂于28日入院治疗。入院时症状:左下肢广泛粗肿,皮色暗红,左下肢手肿压之凹陷,皮温略高,肌肉紧韧饱满,股三角区压痛 (+),左膝关节屈曲受限,左下肢大腿比健侧肿10cm,小腿中部较健侧肿6cm,Homan征 (+)。精神可,纳可,二便调,舌质暗,苔黄腻,脉涩。辅助检查:双下肢静脉彩超;左股静脉、大隐静脉入口处、股浅静脉入口处、腘静脉完全栓塞,左小隐静脉部分栓塞。诊断为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属中医之股肿,湿热瘀阻证。住院给予 “尿激酶、降纤酶”为主的药物疗法。7月29日查凝血四项:①凝血酶原时间:17.2秒(10.7~14.8)。国际标准化比值:1.40(0.8~1.5)。②活化部分凝酶原时间:36.1秒。③凝血酶时间:17.4秒 (8~14)。④血浆纤维蛋白原:3.06g/L(2~4)。住院治疗3天后出现咳嗽、痰血,经介绍来诊。2010年8月4日来诊,症见:左下肢明显肿胀、咳嗽、痰血3天,咳嗽为白痰,痰中带血,口干,白天左侧卧位时咳嗽甚,胸部刺痛;转侧困难,舌质紫,苔白,脉细滑。属血栓性深静脉炎之变证——肺阴虚热盛证。治以养阴清热,化痰止咳,兼以散瘀。

处方:南沙参12g,麦冬10g,阿胶10g,前胡10g,杏仁10g,鱼腥草30g,黄芩10g,丹参18g,金银花30g,三七粉3g,干姜6g,细辛3g,五味子10g,生薏苡仁30g,甘草3g。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服药1剂后,查凝血四项:①凝血酶原时间:15.4秒。国际标准化比值:12.4。②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30.9秒。③凝血酶时间:20.6秒。④血浆纤维蛋白原:2.3g/L。

2010年8月18日二诊:上药12剂后,咳嗽、痰血有减,胸痛减,左下肢肿胀有消,但仍有肿胀,纳差,口干,大便干,舌质紫,苔白,脉细缓。上方继服,加白花蛇舌草30g,神曲10g,砂仁6g,藿香6g,去金银花、干姜、细辛。6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2010年8月19日胸部CT:右肺下叶肺栓塞;右侧少量胸腔积液。上方加减,共服用20余剂,胸痛止,咳嗽、痰血症状消失,左下肢肿胀亦消退。

2010年8月30日胸部正侧位显示:两肺及心膈未见明显异常征象。患者出院。

2011年年初,病人又出现胸痛、咳嗽,恐肺栓塞复发,复于我处就诊,诊断为肋软骨炎,继续用中药调治痊愈。

按语:西医对于血栓性静脉炎的治疗方法,一般有手术治疗和溶解血栓法。溶解血栓法,常有的有三种方案:①抗凝疗法;虽不能溶解已形成的血栓,但可延长凝血时间,防止血栓的再形成,防止肺栓塞的发生,常用的药物:肝素、华法林、双香豆素等。②溶栓疗法:直接溶解已形成的血栓,常用的药物有尿激酶、链激酶等。③祛聚疗法:防止血小板凝集,常用作辅助疗法,常用的药物有右旋糖酐、阿司匹林等。运用西药治疗时,应严格监测凝血功能,以防出现出血征象。同时还应严密监测病情,以防止栓子脱落。中医对于血栓性静脉炎的治疗以活血化瘀为主,并根据临床具体证型随症加减。一旦出现肺栓塞则应该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且中医的治疗有其特色。治疗时并不是单纯地强调活血化瘀,而是根据肺栓塞所表现的症状,给予理气、润肺、止咳、化痰之法,从症状着手。必须注意的是,在治疗血栓静脉炎时,无论是常证还是变证,都应注意通行大便的问题。若大便秘结、干燥、不爽,用力努责,则可能发生栓子的脱落,所以在治疗时必须保持大便通畅。

从以上的介绍中我想有以下几点提醒各位同仁、同学,加以理解。①中医学历经两千多年的存在而能自立于当代世界医学之林,是由于中医学能不断发展和不断治疗新疾病的结果,而不是两千年不变的结果。②对同一种疾病用几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去治疗,肯定会比用单一的方法治疗容易取到更好的疗效。③中医学从宏观上的辨证论治方法对新的疾病的认识、治疗和研究,有优于现代医学的地方。它能更早、更快地减轻新病种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的威胁。所以,中医学是当代更应该重视和加强研究的医学。中医如能应用现代医学、现代科技的新成果,将会更加前途光明。当前中医对癌症的治疗和研究是最应该投入人力、财力、物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