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取性存用与去性存用”的探讨
作为中医人,我们有没有考虑过为什么药物进入人体,可以治疗疾病吗?药物的功效又是如何而来的?其实,笔者认为药物之所以能够发挥它的功效,是根据它的性味和归经而来的。根据功效来治病,从根本上说是根据性味来治病。药物下咽,主要是调整脏腑的阴阳,阴阳平衡,病方有治。
性味,即四气五味。四气,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此外,还有平性药,《药性赋》中就是以寒、热、温、平性来分类。五味,是指药物的酸、苦、甘、辛、咸,后扩展为体现药物功能归类的标志。《素问·至真要大论》中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燥者濡之”。以 “寒者热之”为例,其首推理中汤,方中君以干姜温中祛寒,臣以人参大补元气,温补并行,用来治疗脾胃虚寒证。君药干姜归脾、胃、肾、心、肺经,综合它的气味,归经,可以得出它可温暖中焦,健运脾阳适用于中焦虚寒之腹痛、呕吐、泄泻;因其入心、肾二经,故可温阳守中,回阳通脉而适用于心肾阳虚,阴寒内盛所致亡阳证;因其入肺经,故可温肺化饮而治寒饮喘咳。《本草求真》载 “干姜,大热无毒,守而不走”,与人参配伍,在理中汤中起到温中祛寒,补气健脾的功效。方剂的功效主治取决于药物和配伍,药物的功效和主治取决于它的性味和归经。
神农尝百草,先分有毒无毒,再言四气五味和归经。对于中药,首先该重视的是它的性味,察其性而知其用,“用药如用兵”,只有我们详细了解它的性味、归经,才能更好地理解它的功效,在临床之时才会灵活运用。药性是固定不变的,但药效却是因人、因时、因地而不断变化的,所以不能盲目追求药效。笔者在吾师赵尚华整理出版的一书中,见一案例,患者口咸,书中说:“咸乃肾之味,口咸是肾液上乘,祖陈修园之治法为六味地黄丸加五味子,乌贼骨。”其中,乌贼骨为点睛之药,其咸温而涩,《神农本草经》谓其主 “无子”其咸能入肾,涩能收敛,故善固肾涩精,敛上乘之肾液,配五味子敛精,滋肾。疗效显著。常法不行用变法,而变法之奥妙,则在性味,归经之中。很多中药、方剂,治则都是从 “取类比象”中得来的。如鸡内金这味药,它的功效是消食健胃,涩精止遗。鸡内金是家鸡的沙囊内壁,系消化器官,用于研磨食物,故归脾、胃经,可以用来治疗饮食积滞;又因它归小肠、膀胱经,肾与膀胱相表里,故又可用来治疗肾虚遗精、遗尿。王旭高所著 《西溪书屋夜话录》深得肝病施治之要领,其中治肝木横逆犯脾胃者,立柔肝之旨,用当归、枸杞、柏子仁等,柏子仁峻补肝肾,笔者曾阅读一篇文章,治肝邪犯胃妙用柏子仁。柏子仁系侧柏的干燥成熟种仁,质润多脂,侧柏凌冬不调落,得金水之气最全。其滋润之性善养肝体而润胃腑,柏子仁归心、肾、大肠经,故善入心脾以养血,又入大肠经而善通腑。根据其凌冬不落之象得出其禀秋金之气可抑肝木之横恣,一物两用,养肝又制肝,可谓匠心独运。
针对药物性味治病,笔者曾向吾师请教过,老师举了一个陆以恬 《冷庐医话》中的例子,叶天士治难产,众医用催生药不验,是日适立秋,叶加梧桐叶一片,药下咽即产。而其中的梧桐叶随风飘落之意即合治疗难产之机。老师说,如果在药物的性味、归经、取类比象和五行生克上下功夫,会在中药上很有心得,技高一筹。故 《冷庐医话》中说 “名家治病,往往于众人所用方中加一味药,即可获效”。
遗憾的是,药性已经被很多人忽视了,而是盲目追求药效。笔者认为我们要分清标本,药效是 “标”,药性才是 “本”,药性决定了药效。就连现在我们学习的 《中药学》一书,也是根据解表药、清热药、泻下药、祛风湿药等药效来分类,从而忽视了中医的精华。“去性存用”是中医发展的阻碍,而取性存用,会别有一番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