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疾病药食宜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药物宜忌】

1.西医治疗

(1)解热镇痛药

①白加黑 (片剂):日用片,白天每6小时服用1片,每日2次;夜用片,夜晚或临睡前服用1片。

②咖酚伪麻片 (薄膜衣片):每次1~2片,每日不超过8片,口服。

③双扑伪麻片:每次1片,每日3次,口服。

④日夜百服宁:日用片,白天每6小时服用1片,每日2次;夜用片,夜晚或临睡前服用1片。

⑤氨酚伪麻片:每次1片,每日3次,口服。适用于鼻黏膜肿胀者,可缓解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全身酸痛、鼻塞等症状。

⑥美酚伪麻片:成年人或12岁以下儿童,每次1片,每日3次,口服。

⑦扑尔伪麻片:每次1片,每日3次,口服。

⑧酚麻美敏片 (泰诺感冒片):每次1~2片,每6小时1次,24小时内不超过8 片,口服。

(2)抗生素:如有细菌感染,可根据病原菌选用敏感的抗生素。一般常选用青霉素、第一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或喹诺酮类药物。

1)青霉素类

①青霉素V钾片:每片剂量0.25g,每次0.5g,每日3次,口服。

②氨苄西林 (氨苄青霉素):适用于轻、中度感染。按每日50~100mg/kg体重, 分4次给药。

③阿莫西林 (羟氨苄西林):每次0.5~1g,每日3~4次,口服。

2)第一代头孢菌素

①头孢拉定 (胶囊):每粒胶囊剂量为0.25g,常用剂量为每次0.5g,每日4次,口服。

②头孢氨苄 (胶囊):每粒胶囊剂量为0.25g,常用剂量为每次0.5g,每日3~4 次,口服。

3)大环内酯类

①麦迪霉素 (片剂):每次0.2g,每日3次,口服。

②螺旋霉素 (片剂):每次0.2g,每日3次,口服。

③罗红霉素 (片剂或胶囊):每次0.2g,每日3次,早晚饭前服用。

④阿奇霉素:第1日0.5g,顿服;第2~5日,每次0.25g,每日1次,饭前1小时或饭后2小时口服。

⑤克拉霉素 (甲红霉素):每次0.25g,每日2次,口服。

4)喹诺酮类

①诺氟沙星 (胶囊):每次0.2g,每日3次,口服。

②氧氟沙星:每次0.1~0.2g,每日2次,口服或静脉滴注。

③环丙沙星:每次0.1~0.2g,每日2次,口服或静脉滴注。

④氟罗沙星 (胶囊):每次0.2~0.4g,每日1次,口服。

⑤洛美沙星:每次0.1~0.3g,每日1~2次,口服或静脉滴注,7~14日为一个疗程。

⑥司帕沙星:每次0.1~0.2g,每日2次,口服。

⑦加替沙星:每次0.2g,每日2次,口服。

⑧左旋氧氟沙星 (可乐必妥):每次0.2g,每日3次,口服,7~14日为一个疗程。

(3)抗病毒药物

①金刚烷胺:成年人每日200mg,小儿4~5mg/kg体重,分2次,口服,3~5日为一个疗程。

②金刚乙胺:成人每日100~200mg,小儿4~5 mg/kg,分2次,口服。

③利巴韦林:2~5mg/kg,滴鼻;20mg/kg,雾化吸入,3~4日;并可同时含利巴韦林片50~100mg,0.5~3小时1次,连续2~3日。流感病毒性肺炎重症则应以利巴韦林每日10~15mg/kg,分2次,缓慢静脉滴注,3~5日为一个疗程。

④α-干扰素:α-干扰素用0.9%氧化钠溶液稀释成10000U/mL,雾化吸入或滴鼻,每日2~3次;或α-干扰素片剂舌下含化,每日1~2片,3~5日为一个疗程。

2.中医治疗

(1)辨证治疗

①风热袭表

主症:发热,微恶风寒,汗出不畅,头痛,身痛,咽喉红肿、疼痛,舌边尖红,苔薄微黄,脉浮数。

治则:辛凉解表,宣肺透热。

方药:银翘散加减。

金银花15g,连翘10g,竹叶6g,薄荷6g,荆芥6g,桔梗10g,芦根20g,贯众10g,板蓝根15g。

加减:头痛较甚者,加桑叶10g、菊花10g;咽喉红肿、疼痛甚者,去荆芥,加马勃10g、玄参10g;高热口渴甚者,加葛根15g、黄芩10g、生石膏30g。

用法:每日2剂,水煎服。

中成药:羚翘解毒片,每次4~6片,每日2次,口服;风热感冒冲剂,每次10g,每日3次,口服。

②风寒袭表

主症:发热,恶寒重,无汗,头痛,肢体疼痛,鼻塞,喷嚏,舌苔薄白,脉浮或脉紧。

治则:疏风散寒,解表透邪。

方药:荆防败毒散加减。

荆芥10g,防风10g,羌活10g,独活20g,柴胡10g,川芎6g,桔梗10g,枳壳10g,甘草3g,生姜3片。

加减:体质虚弱者,去荆芥、防风,加党参10g;口渴者,去荆芥,加黄芩10g、葛根15g;胸闷不舒、纳呆腹泻者,加半夏10g、陈皮10g、苍术6g、厚朴1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中成药:外感风寒冲剂,每次12g,每日3次,口服。

③暑湿困表

主症:发热,恶寒,无汗,头痛,四肢困倦,心烦口渴,小便短赤,大便溏泄,舌苔薄黄、微腻,脉濡数。

治则:透表清暑,化湿解热。

方药:新加香薷饮加减。

金银花15g,白扁豆10g,厚朴10g,香薷3g,连翘10g,青蒿10g,藿香10g。

加减:脘痞、不思饮食者,加荷叶10g、佩兰10g;呕吐者,加半夏10g、竹茹10g;肢体重痛甚者,加木瓜10g、薏苡仁2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中成药:藿香正气水,每次10mL,每日2次,口服。

④燥热袭表

主症: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无汗,咽干,鼻塞而燥,或干咳少痰,舌红少津,脉略数。

治则:解热润燥,清热肃肺。

方药:桑杏汤加减。

桑叶10g,杏仁10g,浙贝母10g,栀子6g,沙参15g,菊花10g。

加减:咽干者,可加麦冬10g、天花粉1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中成药:川贝枇杷膏,每次10mL,每日2次,口服。

⑤邪热壅肺

主症:高热,烦渴,汗出,咳嗽,气促,胸痛,舌红苔黄,脉数。

治则:清气泄热,宣肺止咳。

方药: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减。

麻黄6g,杏仁10g,生石膏30g,苇茎30g,桃仁6g,冬瓜子仁20g,鱼腥草15g,黄芩10g,浙贝母10g。

加减:高热、烦渴、汗多者,加知母10g、天花粉15g;痰多带血者,加茜草10g、大蓟10g、小蓟10g;腹胀便秘者,加生大黄10g、芒硝1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中成药:鱼腥草注射液20~30mL,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

⑥肺热及肠

主症:身热,咳嗽,下利色黄热臭,肛门灼热,口渴,苔黄,脉数。

治则:清泄肺肠。

方药:葛根芩连汤加减。

葛根20g,黄芩10g,黄连6g,杏仁10g,薏苡仁30g,鱼腥草15g,木瓜10g,甘草3g。

加减:咳嗽较甚者,加金银花15g、桑叶10g、桔梗10g;腹痛明显者,加白芍20g、木香6g,四肢酸痛者,竹茹15g、秦艽10g;呕吐者,加竹茹10g、半夏1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中成药:香连片,每次4片,每日3次,口服。

⑦痰热阻肺,腑有热结

主症:喘促不守,痰涎壅盛,潮热便秘,苔黄腻或黄滑,脉滑数或实大。

治则:宣肺化痰,泻热攻下。

方药:宣白承气汤加减。

生石膏30g,生大黄10g,杏仁10g,瓜蒌皮15g,黄芩10g,鱼腥草15g。

加减:咳甚胸痛、咯腥臭脓痰者,加芦根30g、薏苡仁30g、冬瓜子仁20g、桃仁1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中成药:鲜竹沥口服液,每次10mL,每日3次,口服。

⑧热毒内陷,气营同病

主症:高热不退,烦躁不安,时有谵语,甚或昏迷,颈项强直,儿童多有抽搐,舌红绛,无苔或苔黄,脉细数。

治则:清气凉营,泻火解毒。

方药:白虎汤合清营汤加减。

生石膏30g,知母10g,金银花15g,连翘10g,水牛角30g,竹叶10g,黄连6g,丹参10g,玄参10g,大青叶15g。

加减:痰热盛、神志模糊、时有谵语者,如竹沥10mL、石菖蒲10g、郁金10g;四肢抽搐者,加羚羊角5g、钩藤30g;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1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中成药:醒脑静注射液10~20mL,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2次;安宫牛黄丸温开水化开,先服12丸,不效再服,必要时12小时后重复给药。

⑨内闭外脱

主症:热退,神昏,时见抽搐,喘渴欲脱,汗多气短,脉细无力,甚则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汗多淋漓,舌红少津,脉微细欲绝。

治则:益气养阴,敛肺固脱。

方药:生脉散合参附汤加减。

人参10g,麦冬10g,五味子10g,黄芪20g。

加减:呼吸急促者,加杏仁10g、金银花10g、连翘10g;喉间痰鸣者,加葶苈子10g、浙贝母10g、杏仁10g;若神昏者,加石菖蒲10g、郁金1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3次服。

中成药:生脉注射液20mL,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参附注射液20mL,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醒脑静20mL,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每日1~2次。

(2)验方

①连须葱白1根,生姜5片,橘皮6g,红糖30g,羌活10g,防风10g,紫苏10g,生姜3片,苍耳子10g。每日1剂,水煎服。适用于风寒感冒。

②薄荷6g,鲜芦根30g,金银花15g,板蓝根30g,野菊花10g,四季青10g,鱼腥草30g,淡竹叶10g。每日1剂,水煎服。适用于各型感冒。

③岗梅根30g,板蓝根30g,土牛膝15g。每日1剂,水煎服。适用于各型感冒预防服药。

④苹果1个,雪梨1个,青果2个。分别切片,放锅内煎煮30分钟,加入白糖50g即成。适量饮,可食苹果和梨。适用于燥热感冒。

⑤玉屏风散,每次1包,每日2次,冲服。对胃气虚弱、易感外邪者有一定预防作用。

⑥大青叶、板蓝根、贯众各30g,水煎,代茶饮。对防治流感有一定疗效。

⑦将大蒜捣烂取汁,配成10%大蒜液,每次12滴点鼻,每日2~3次。

⑧取姜末、葱花、红糖各适量,沸水冲泡,代茶饮。对风寒型流感有一定疗效。

⑨防风10g,葱白2根,生姜3片,薏苡仁30g。先将防风、葱白、生姜水煎取汁备用,再将薏苡仁煮为稀粥,待熟时调入药汁,趁热服食,以少汗为佳。治疗气虚感冒效佳。

⑩野菊花或板蓝根10~30g,水煎含漱,或喷润咽喉,每日3~5次。

img复方鱼腥草片,每次4~6片,每日3次,口服。

3.药物禁忌

(1)阿昔洛韦 (无环鸟苷)

1)二性霉素B:与阿昔洛韦联用可增强抗病毒作用及毒性反应,不宜联用。

2)派替啶:与大剂量阿昔洛韦联用可发生哌替啶中毒。

3)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环孢素A:与阿昔洛韦联用,可加重肾脏损害。

4)丙磺舒:与阿昔洛韦同服,可使丙磺舒的肾清除率降低31%、阿昔洛韦血药浓度增加40%。

(2)利巴韦林 (三氮唑核苷、病毒唑)

1)联合输液:利巴韦林与头孢唑林、青霉素或庆大霉素联合输液均可出现不良反应,但分开静脉滴注则无不良反应,可能与药液混会后不溶性微粒及异物大量增加,或药物结构稳定性破坏有关。据报道,利巴韦林与吉他霉素联合输液可致抽搐。

2)骨髓抑制剂:利巴韦林有溶血性不良反应,在合并应用对造血细胞有毒性的药物时,可加重贫血反应。

(3)齐多夫定 (叠氮胸苷)

1)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苯二氮img类、西咪替丁、保泰松、吗啡、磺胺类药物:均可抑制齐多夫定的葡萄糖醛酸化,使其清除率降低,故应避免联用。

2)阿昔洛韦 (无环鸟苷):与齐多夫定联用可引起神经系统毒性,如昏睡、疲劳等。

3)丙磺舒:可抑制齐多夫定的葡萄糖醛酸化,并减少其肾排泄,有引起中毒的危险。

(4)泛昔洛韦:本品能与代谢涉及醛氧化酶的药物,如奎宁、奎尼丁、甲氨蝶呤等发生相互作用。

(5)阿糖腺苷

1)别嘌醇:可使阿糖腺苷的毒性增强。别嘌醇具有黄嘌呤氧化酶抑制作用,可使阿拉伯糖次黄嘌呤的消除减慢而在体内蓄积,与阿糖腺苷联用时可致较严重的神经系统毒性反应。

2)氨茶碱:与阿糖腺苷联用可使茶碱的血药浓度升高。

(6)阿糖胞苷

1)氟尿嘧啶:属于碱性药物,不宜与阿糖胞苷 (酸性制剂)混合应用。

2)氟胞嘧啶:阿糖胞苷能降低氟胞嘧啶的活性。

(7)金刚乙胺

1)金刚烷胺:饮酒前后服用金刚乙胺可增加金刚烷胺引起的兴奋、抑郁、共济失调等副作用,还易引起醉酒。

2)中枢神经系统药:如抗组胺药 (苯海拉明、异丙嗪)、酚噻嗪类 (氯丙嗪、奋乃静)、抗抑郁药 (丙咪嗪、阿米替林)等与金刚乙胺联用时,可使中枢副作用增强。

3)糖皮质激素:金刚烷胺有显著抑制病毒脱毒脱壳的作用,但无杀灭病毒作用;糖皮质激素虽可减轻病毒感染的中毒症状,但不利于消除病毒,故两者联用应慎重。

(8)非甾体抗炎药

1)口服抗凝药:阿司匹林、抗炎松、保泰松及甲芬那酸等均为有机酸,可竞争性的将香豆素类药物从蛋白结合部位置换出来,使其血药浓度升高,抗凝作用增强,易引起出血。此外,非甾体抗炎药中的磺吡酮也能增强口服抗凝药的作用,使代谢减缓、血药浓度升高。大剂量的布洛芬 (>360mg/d)可增强华法林的抗凝作用。

2)抗酸药:可使非甾体抗炎药的排泄增快,降低其血药浓度和疗效。吲哚美辛与复方氢氧化铝联用可减轻胃肠道反应,但同时吲哚美辛的吸收也降低约30%,疗效也相应减弱。

3)锂盐:吲哚美辛等可使锂的排泄减少,血药浓度升高,易发生锂中毒。布洛芬与锂盐联用时,该种相互作用不明显。

4)氯化铵:与非甾体抗炎药联用,可增强对胃黏膜的刺激性,并促进非甾体抗炎药的胃肠吸收和肾小管重吸收,使其血药浓度升高,诱发毒性反应。

5)口服避孕药:保泰松具有酶诱导作用,可使口服避孕药代谢加快、药效降低,导致避孕失败。口服避孕药可使对乙酰氨基酚代谢加快,联用时应加大其剂量。

6)糖皮质激素:保泰松和阿司匹林可使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和毒副作用增强,诱发胃肠出血。糖皮质激素可加快水杨酸盐的代谢,使其血药浓度下降。保泰松与糖皮质激素联用时,会加重水钠潴留。

7)苯妥英钠:阿司匹林、保泰松、抗炎松等可使苯妥英钠的药理作用和毒副作用增强 (蛋白结合部位置换作用)。苯碘唑酮、布洛芬可抑制苯妥英钠代谢,使其血药浓度升高。

8)巴比妥类:可使保泰松、阿司匹林、布洛芬等代谢加快、作用减弱。另外,保泰松等可抑制巴比妥代谢,使其血药浓度升高,作用增强。

9)卡马西平:与阿司匹林等联用时,卡马西平代谢减慢,作用增强,并可出现严重的毒副作用。

10)维拉帕米 (异搏停):磺吡酮可使其代谢增强,作用减弱 (药酶诱导作用)。

11)地高辛:保泰松的酶诱导作用可使其代谢增快,作用减弱。

12)口服降糖药:保泰松、阿司匹林、磺吡酮、抗炎松等可使其降糖作用增强,易引起低血糖反应 (蛋白结合部位置换作用或酶抑制作用)。此外,水杨酸盐本身也有降糖作用。

13)磺胺类药物:与保泰松、阿司匹林等联用时,其血药浓度升高,药理作用及毒副反应增强 (蛋白结合部位置换作用)。

14)青霉素类:与非甾体抗炎药联用,可使两药的代谢减慢,血药浓度升高,作用增强。

15)异烟肼:阿司匹林可使其胃肠吸收减少,疗效减弱。

16)对氨基水杨酸钠:阿司匹林可使游离态的对氨水杨酸增多,加重其毒性反应,故两药不宜联用。

17)氢氯噻嗪:非甾体抗炎药可降低肾小管对氢氯噻嗪的分泌,使其作用增强(吲哚美辛除外)。

18)袢利尿剂:与吲哚美辛、异丁苯丙酸 (布洛芬)、萘普生或舒林酸等联用时,利尿作用明显减弱 (肾血流量减少),故不宜联用。呋塞米与阿司匹林联用时,两药的药效和毒性反应均增强 (肾小管分泌部位竞争作用),故不宜联用。

19)保钾利尿剂:阿司匹林可使螺内酯的作用减弱 (醛固酮受体结合不佳),并使血中尿酸浓度升高。吲哚美辛与氨苯蝶啶联用可引起肾脏损害,故不宜联用。

20)抗高血压药:大多数非甾体抗炎药对血压正常者有轻度的升压作用,并可部分或完全拮抗一些抗高血压药的作用。两类药物联用,约有危害10%的患者可发生明显的药物相互作用,并对高血压患者中的老年人、黑人及低肾素活性者危害最大。非甾体抗炎药可阻断噻嗪类袢利尿剂、α-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抵制剂的抗高血压作用,但与α-受体激动剂或钙通道阻滞剂未见相互作用。

21)甲氨蝶呤:与非甾体抗炎药联用时,其血药浓度明显升高,毒性增大。

22)维生素A类药物:可拮抗非甾体抗炎药的作用,故两药不宜联用。

23)维生素C:阿司匹林可影响维生素C的生物利用度,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患者应补充维生素C。

24)乙醇:与非甾体抗炎药同服可加重对胃黏膜的刺激,诱发或加重消化道溃疡。

25)考来烯胺:可使保泰松吸收减少,疗效降低。

26)丙咪嗪、甲状腺素:与阿司匹林联用时,其药理作用及毒副作用增强。

27)喹诺酮类抗菌药:与布洛芬联用可诱发惊厥。

28)氨茶碱:保泰松可使氨茶碱代谢加快,作用减弱 (酶诱导作用)。

29)氯化钠 (食盐):保泰松可抑制钠离子和氯离子的排泄,导致高血压、水肿等不良反应,故服用保泰松忌高盐饮食。

30)丙磺舒:可抑制葡萄糖醛酸酯类从肾排泄,故可使萘普生、布洛芬、吲哚美辛、氯咔唑丙酸等在血液内蓄积,毒副作用加重。

(9)阿司匹林 (醋柳酸、乙酰水杨酸)

1)红霉素:在酸性环境中易遭到破坏而失效,故与阿司匹林联用可降低红霉素的药效。

2)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利尿剂:这三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均与前列腺素有关,而阿司匹林可抵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及释放,故联用可减弱这些药物的药理活性。

3)去甲肾上腺素:阿司匹林可抑制或完全阻断去甲肾上腺素的血管收缩作用,故两药应避免同时应用。

4)吲哚美辛、保泰松、羟基保泰松:与阿司匹林联用时其血药浓度降低,而不良反应加剧。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均可增加阿司匹林对前列腺素的抑制,因而诱发或加重胃黏膜的损害。

5)对乙酰氨基酚:可减轻阿司匹林对胃黏膜的损害作用。两药联用可增强解热作用,但阿司匹林可降低扑热息痛的吸收速率。

6)糖皮质激素:与阿司匹林的胃肠道反应有相加作用,使出血加剧,故两药不宜联用。

7)双香豆素类、醋硝香豆素:阿司匹林用量>1g/d时,可使其抗凝作用增强而引起出血危险,故联用时两药均应减量。

8)布美他尼:阿司匹林可降低其利尿作用。

9)螺内酯:阿司匹林可抑制其排钠作用故,两药联用可使血中尿酸浓度升高,而诱发痛风。

10)噻嗪类利尿药:与阿司匹林联用可加剧机体电解质紊乱,并诱发水杨酸中毒。

11)甲氨蝶呤:阿司匹林可升高其血药浓度,加剧不良反应。

12)呋塞米:可降低阿司匹林的排泄,诱发水杨酸中毒。

13)口服降血糖药:中小剂量阿司匹林具有一定的降糖作用,故两药联用能增强疗效,但也可致低血糖昏迷。

14)苯巴比妥:与阿司匹林联用可增强其抗癫痫作用,但因胃肠反应严重而无实际意义。苯巴比妥为强酶诱导剂,可加速阿司匹林代谢而使其疗效降低。

15)非那西丁:与阿司匹林联用可增强其肾毒性。

16)咖啡因:与阿司匹林联用可增加其胃刺激性。

17)乙醇:服用阿司匹林期间,饮酒可增加胃刺激反应及消化道潜出血量,亦可诱发胃出血。

18)商陆:与阿司匹林药效有协同作用,但联用可加剧胃黏膜刺激作用并诱发胃溃疡。

19)维生素B1:可促进阿司匹林分解为乙酸和水杨酸,加重其对胃黏膜的刺激性;两药可间隔2小时以上服用。

20)卡托普利:阿司匹林可降低其抗高血压作用。

21)对氨基水杨酸钠:与阿司匹林联用可增加水杨酸中毒反应。

22)丙戊酸钠:阿司匹林可使其血药浓度升高,并诱发毒性反应 (手震颤、嗜睡、共济失调等)。

23)异烟肼:阿司匹林可减慢异烟肼吸收。阿司匹林在体内可促使异烟肼转化为乙酰异烟肼,降低其血药浓度,同时增加毒性反应,故两药不宜同用。

24)硼砂 (月石):可使阿司匹林吸收降低。

25)肉桂、桂枝:与阿司匹林有相似的化学结构和抗炎作用,联用时可增强发汗作用和毒性反应。

26)麻黄:与阿司匹林联用易致大汗虚脱。

27)大黄:与索米痛片存在交叉过敏现象。

28)含激素样物质的中药和中成药:如鹿茸、甘草、鹿茸片、参茸泞、全鹿丸、甘草浸膏片等,可加剧阿司匹林的胃肠道不良反应。

29)甘草、鹿茸及其制剂:含有皮质激素样物质,可使阿司匹林致溃疡的发生率增高。

30)肾上腺素、氨茶碱:阿司匹林哮喘是由于PGE合成减少所致,故应用肾上腺素或氨茶碱治疗无效。

(10)抗生素 (参见肺炎)

(11)滋补药:上呼吸道感染起病时,切忌用滋补药物,如人参、党参、黄芪、太子参、生地黄、熟地黄等,以免滞留邪气。

(12)热性药:风热型或风寒型上感出现热象时,要避免使用热性药物,如干姜、附子、肉桂等。

(13)抗生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由病毒引起,如滥用抗生素,可导致耐药性或菌群失调等不良反应。

(14)清热解毒中药:流感治疗宜辨证论治,或疏风散寒,或疏风清热,或扶正祛邪,不可拘泥于清热解毒一法。例如,风寒型宜用苏叶、羌活、白芷等;风热型宜用菊花、牛蒡子、金银花等;热毒型宜用黄芩、板蓝根、大青叶等。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单用苦寒解毒中药,难以达到预期疗效。

(15)阿司匹林制剂:Reye综合征系甲型和乙型流感的肝脏、神经系统并发症,见于2~16岁儿童。近年来有研究认为,该病与服用阿司匹林有关,因此,儿童禁用阿司匹林制剂 (如APC治疗)。